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715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00.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州人 温州话”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2008-10-30大学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温州人 温州话” 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内容摘要】以温州地区方言类电视节目为例,了解方言类电视节目产生的原因、当今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情况,总结方言类电视节目独特的传播内容、关注视角、制作形式和采集方法等,从而研究方言类电视节目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和今后正确的发展道路,在提倡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使方言文化得以顺利传承。【关键词】 方言 电视节目 发展 温州 调查【正文】我国土地宽广,而且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的语言加各地的方言真是千奇百态,各有特色,非常繁杂。而当方言电视节

2、目纷纷在各地电视台上演,它就成为了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方言节目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而温州方言作为众多方言中极具特色的方言之一,一些当地民俗风情,包含着智慧、哲理的谚语、俚语很受当地读者的欢迎,且方言类电视节目往往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第一部分 温州地区方言类电视节目以温州电视台的3个方言类电视节目为例:1、新闻综合频道闲事婆和事佬 “闲事婆和事佬,你有困难我帮你道”没错,不用怀疑是不是打错字了,在温州方言里,这句话就是很有特色的一句。而其特色就在于最后一个字的语气

3、词,至于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字似乎没有人关心过,因为,也很少人会把这样的话翻译成普通话。既然电视台这么用了,那么大家也就这么接受了。创办于2006年1月1日的闲事婆和事佬栏目就是以“帮忙”的独特定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帮忙更贴心,内容更丰富,服务更周到,时效性更强。每日晚18:25首播,次日10:27重播。2、经济科教频道百晓讲新闻温州人,温州话,讲温州事,温视经济科教频道推出一档用温州话主持播报的本地新闻栏目百晓讲新闻。这档栏目以百姓关注的社会新闻为主, 以“有趣、有用”的原则制作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 。主持人金城濠、金方翔,用

4、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你关心的身边大小事情,并对新闻事件做个人化的评点。这种角色化的方言新闻播报方式在温州本地电视媒体中尚属首创,相信这档语言贴近、内容贴近、形式贴近的特色新闻栏目能够为温州百姓所喜闻乐见,创造温州电视节目新亮点。栏目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改版,节目每天一期,片长31分钟。百晓讲新闻A档播出时间:每日18:00首播,次日07:32重播。百晓讲新闻B档播出时间:每日21:10首播,次日11:41重播。栏目主持人: 3、公共频道天天讲闲谈天天讲闲谈是温州广播电视总台公共频道全新重磅推出的一档新闻方言脱口秀栏目。“民本视角,本色表达”,栏目立足温州的地域特色,对国事、家事、

5、天下事进行温州百姓的解读。代表着老年群体的董阿姨,性格豪爽、开朗,保守而又不失时髦,特别关心社区的大小事,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代表着中青年群体的阿豪思维活跃,语言犀利但不失诚恳;而80后的胡丹个性十足,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三位不同年龄段的主持人,从各自不同的角色角度和观众分享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诙谐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向观众述说新近发生的新鲜事,他们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世界,进行着本色大胆的评论。栏目热线88913939,拨拨就要散讲散讲,天天讲闲谈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你的故事我来讲,你有困难我来帮。4、三档节目概述 其实闲事婆和事佬、百晓讲新闻和天天讲

6、闲谈三档栏目是以新闻节目为依的。而闲事婆和事佬更像是杭州范大姐帮忙此类节目,重视的是以“帮忙”为主的中心思想。百晓讲新闻则是典型的民生新闻,偶尔穿插一些要闻的新闻节目。而主持人经常身着唐装则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天天讲闲谈则以聊天的形式像大家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有趣的、重要的事件。三者各有各的特色,但归结起来,共同点有三:1、用温州话来作为节目的语言。方言类电视节目的语言是最明显的特点。节目所选用的主持人一般都是温州本地人,而且年龄一般不会太小(这与方言与普通话的教育有关,再此不作说明),所说的温州话都是十分地道的。2、实质都是新闻节目。虽然从表面上看由于形式不同给人以错觉,但光从线索来源看,与新闻

7、节目没有实质的差别,也都是通过记者的采访报道,通讯员的线索和民众的电话线索等。3、新闻线索来源主要是百姓身边的事,也是民生新闻的最大特点。所以,这样的新闻节目贴近百姓生活,给人以很强的亲切感,加之方言的渲染,其效果不言而喻。第二部分 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的娱乐类电视节目中或多或少有了方言的参与。当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之后,方言类电视节目有了勃兴之势。比较典型的就是泉州电视台第四频道闽南语频道的开办,它是首个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开办的方言频道,是以泉州方言节目为主、以闽南人文为特色、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为宗旨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全部采用闽南方言播出

8、的综合频道和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载体。事实上,在这之前,也就是2004年8月,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主持下,对“全国百佳栏目”进行评选,结果广受关注的阿六头说新闻(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生活麻辣烫(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重庆电视台)和越策越开心(湖南经济电视台)在意料之中入选了。这说明了方言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了人们的收视需求,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 1、受众需求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方言电视节目和普通电视节目同质的情况下,有方言背景的受众更倾向于收看本方言的电视节目(前提是那些节目质量比较高)。一些研究者分析了

9、方言节目存在的社会环境,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具备几个特点:经济发达,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市民,无不对自己的家园产生自信甚至自恋。因而像阿六头说新闻的节目给杭州人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杭州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在现代快节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他们需要这种认同和呼应。另一方面,媒体在运作方式的改革上必然会由以传者为中心走向以受者为中心,受众的需求直接决定了媒介传播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受众的需求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他们需要的是那些能使他们从中获

10、取乐趣、减轻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得到情感交流和认同以及得到互动的节目。而方言电视节目正是满足了受众的这些要求才得以发展的。2、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依托。关注和呼吁方言复兴的方言风暴的发源地是广州,而粤语节目的繁荣,在全国引发了一系列的方言节目的纷纷出笼。从现实情况来看,粤语、闽南语、东北话几乎所有的方言都上了国内的广播电视。方言具有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方言独具的AI(Audio Identity) 听觉识别,它是根据人们对视听觉记忆比较后,通过听觉刺激传达理念、形象和元素,能更好地实现传播记忆的识别系统,自始至终为节目贴上了一个

11、无形的听觉标签,有利于提高节目的品牌知名度。方言是在特定区域、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和居民的情感,充分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独特魅力。相比较而言,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生动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述等方面会更具体、形象,因此,方言也就更生动幽默、有趣传神。而方言电视节目视角平民化、内容生活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在接近性和亲和力上有着其他节目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2005年台风“云娜”侵袭浙江时,阿六头说新闻的主持人阿六头就在节目中拿了一支衣裳杈子,边做动作边告诉观众:台风来了,收衣裳了,效果非常好,但这种举动在其它的新闻节目中是不可能出现的。3、

12、竞争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外部因素。这里的竞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电视频道之间以及本频道各栏目之间的竞争,二是指电视台与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之间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激烈的竞争。中国大陆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电视台就变成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所以为了在这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而方言电视节目的开办是电视应对竞争的一种有利方式。另外,方言电视节目更能体现 “三贴近”,而且大受本方言受众的欢迎、投资相对较少。因此,许多电视台纷纷开办方言电视节目以提高收入来源的多样性。而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为了在这

13、一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有些媒体也或多或少有了方言的参与,如一些都市类报纸。收视率是方言电视节目参与竞争制胜的一个法宝,观众的好恶和收视率的高低成了评判节目质量的重要标准,成了节目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在方言地区中,本方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相对比较高。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阿六头说新闻开播第一周,栏目的收视率为1.9%,两个月内窜到榜首,如今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0%12%。4、媒介传播的分众化、窄播化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内在动力。方言电视节目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普通话电视节目一统电视天下的局面,成为主流节目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让受众在同一时间不同频道、不同时间同一频道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大众

14、”到“分众”,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被称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前四次依次是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分众化是根据某一特定的区域、职业、年龄、阶层等集中锁定某一“小众”目标,并在节目的个性化、特色化上下功夫。电视节目的小众化有利于制作单位因地制宜,集合地域、文化等特殊优势,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个性化,突出节目的优势。窄播化则着重强调电视的市场取向和服务功能,突出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注重播出内容的对象性和针对性,旨在通过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的定向性的分众传播,兼顾不同受众视听习惯上的偏好和差异,满足广大受众对电视传媒服务多样化的“个性

15、”需求,从而增强电视的适应性、渗透力和亲和感,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方言电视节目对以本方言为母语的人而言,在心理上会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对于非本方言使用者来说,则可以增进他们对此方言文化的了解,使他们融入此方言环境中来。第三部分 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特点方言电视的成功在于,它不仅延续了民生新闻“新闻的主角是平民、新闻的视点是平民”的成功精髓,更胜在精确的受众分析和定位。用方言这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消解电视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节目观众定位在本土化、小众化、平民化。1、自觉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提高和扩大电视节目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电视节目在市场取胜的法宝。这些节目的名称基本

16、上都和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阿六头”在杭州方言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 喜欢评说时事, 又消息灵通的杭州普通市民形象;“阿福”是无锡当地的一种民间艺术泥人的形象。节目的片头或片尾基本上都有根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卡通形象,极富现代感的flash宣传片,配以用方言演唱的童谣和音乐,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品牌价值,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记住了这些形象标志。而节目中的主持人相貌平平,完全是本色主持, 阿六头说新闻的主持人安峰原是西湖之声电台的主持人,周志华则是杭州滑稽剧团资深演员;师爷说新闻邀请了绍兴著名艺术家郑关富和倪齐全,而百姓故事会则完全起用了群众演员。无论是电台节目主持人还是民间艺人或是普通百姓,

17、他们都谙熟地方文化的精髓,有着极强的驾驭地方语言的能力,正是这种亲近感让观众感到是“邻家阿叔”在和我们拉家常、讲故事。同时,这些主持人不再正襟危坐,基本上都是站着说新闻,是新闻播报形式的一次全新演绎,较之我们熟悉的坐着播新闻更显得自然、随和。2、视听结合的亲民策略方言电视节目开办之初必须对当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社会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本地居民特有的语言构成、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节目制播中,使节目吻合本地受众的口味和要求,形成独特的乡土、区域风格,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平民化、低视角, 反映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 密切与受众的关系, 才能培育更

18、多的观众, 提高节目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内容上, 方言电视节目和“民生新闻”有着接近性, 主要是将老百姓柴米油盐之事变成电视荧屏关注的重点, 观众沉浸于自己熟悉的现实, 窥视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生群像, 在别人的悲欢离合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得到启发和引导。3、独特的观众定位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传媒开始从“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变, 大众开始分众。方言节目基本上都出现在地方电视台, 这些电视台频道的覆盖区域有限, 容易分析、了解目标受众。方言节目的目标受众很明确: 主要是当地的中年和老年观众, 尤其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民众。正是由于地方电视台覆盖所在地区的城市以及下面的乡镇, 绝大部分观众的生活

19、环境是在农村, 他们的日常语言是本地方言, 草根文化的根深蒂固使他们对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着潜在的依恋和认同。而另一部分生活在城市, 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观众, 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 压力使他们变得焦虑和浮躁, 精神家园处于缺失的状态。而方言节目的出现, 与他们的观赏习惯产生“间离”, 乡土气息返璞归真, 仿佛一下子为人们找到了他们苦苦追寻的家园。4、深厚文化底蕴的依托在媒介历史学家詹姆斯凯瑞看来, 一些传播形式“不是在空间上扩展讯息, 而是在时间上维系社会; 不是传递信息, 而是表现共有信仰。”这种传播“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过程, 借此, 现实得以产生、维持、修补和转换。”一方

20、水土养一方人, 方言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文化, 它承载和记录着这方一方水土地上的历史和原住民的情感;方言是很容易被这个环境中的人群接受并产生共鸣的文化。乡音情感是最朴实最亲切的, 同一地域的人们用方言交流是彼此在语言上的认可, 这种语言上的认可和乡音情感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 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地位、经历的人紧密相联,达到心理同归。同时,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在学界也引起众多争议, 反对者则认为方言节目损害了普通话的推广,同时方言新闻节目也将节目受众限制在狭小的区域, 追求的是一种狭隘的认同感。第四部分 对于方言电视节目的反思【背景】方言类电视节目不能随便播了。省政府日前发布的浙

21、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广播电视播音确需使用方言的,应当报经国家或者省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并且电视播放时,必须配规范汉字字幕。这一规定,是从2007年4月1日开始实行。 我省说吴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方言不仅在语音上,而且在词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我省持续多年的普通话推广工作,使语言交际沟通的障碍逐渐缩小。但是近年来,电视方言节目纷纷出现,如“阿六头说新闻”、“师爷说新闻”等。这些节目虽然贴近市民,但影响了非方言人群的收听收看。 为此,我省专门作出规定,今后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和各类出版物的用语用字违反规定的

22、,由县级以上政府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对其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省语委办主任徐伟标说,推广普通话并非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求在一些面向公众的领域和工作场合使用普通话。据了解,根据省政府发布的实施办法,国家机关和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地方戏剧、曲艺、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还可以使用方言。1、方言电视节目始终处于支流。在民族语言里,方言的作用逐渐缩小,随着共同语影响的扩大而趋向消失。笔者认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会对方言起到振

23、兴的作用,使其具有持久的发展能力,而且以方言播报来代替普通话播报,这本身就是对本地地域文化这一弱势文化的扶持。据四川新闻网2004年2月12日的一则消息报道,该省两位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提案中建议增设四川方言电视广播频道或增加四川方言电视广播节目,目的是保护和发展四川方言文化。随着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方言的发展会出现一个拐点,即从作用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转折点,但当然不是无限度地扩大,而是有一个“度”。如果这个“度”的标准能用一个百分比来表示的话,那就应该是49%。2、方言电视节目与接近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方言电视节目的“本地化”等同于“本地话”,如果这样就会远离接近性的本质,本地化的核心应当是内

24、容、信息的本地化,即使说方言很容易被其使用着的人群接受并产生共鸣,但这并不能代替本地内容的接近性,甚至可以说是方言从属于本地内容,并为其服务。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对于方言电视节目的需求和使用目的是了解所处的环境,消除自身生存或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是方言电视节目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方言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方言并不是方言电视节目成功的唯一因素。阿六头说新闻的策划人之一、西湖明珠频道副总监张建民先生表示:“阿六头说新闻的成功并不只是运用方言的成功,还有对受众市场抢占先机的判断力、节目内容的贴近性乃至整体包装上的亲和力等多种因素。”体现了“内容为王”、“形式制胜”。方言更不是方言电视节目成功的首要

25、因素,而节目的内容、节目的整体策划、文化传承似乎更被人们重视。另外,打造节目品牌也可以在总体上提升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这也是吸引受众眼球的好方法。4、地域认同还是城市认同。方言能很好地加强地域联系,维系地域文化的存在,方言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地域差别、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的消失。方言电视节目限定了目标受众,似乎违背了传播面向大众的初衷,但事实上,这是分众化、自主性社会的要求。方言电视节目更多表现为对地域认同的追逐,缺乏对于城市认同的努力。“人们对于方言电视节目的追捧,实质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土化的自豪感”。而开放性、多样性是城市的本质属性。因而方言电视节目应以城市认同为主,通过

26、互动,以主人翁的姿态谋求发展,而不要局限于地域认同,不然就有失去持久竞争力的危险。5、方言电视节目与普通话的关系。普通话在中国属于共同语,占据主导地位,而方言和方言电视节目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不可能动摇普通话的绝对主体地位。方言电视节目也不可能取代普通话节目而成为主流。然而普通话中的很多词汇来源于方言,比如“尴尬、懊恼、垃圾”等来自吴方言,“酒楼、打工、炒鱿鱼”等来自粤方言。同时,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吸收了普通话中的许多东西,从而剔除了一些消极的、低俗的、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粗话和词汇。国家提倡普通话和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并不是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

27、第五部分 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从市场运作机制来看,方言类节目由于定位就是立足本地市场,而在本地市场有限的信息资源、广告资源的争夺中,大量同质性的方言类节目蜂拥而上只会迅速湮灭此类节目的特色,削弱观众的新鲜感,从而大大缩短它的生命周期,因此方言类电视节目若想成为国内电视舞台上永葆青春、长袖善舞的美丽精灵就要学会在各种障碍和夹缝中戴着脚镣跳舞。首先,电视台的决策者要明确方言类节目的对内对外发展定位,对内即在电视台内众节目中的定位,对外即在整个电视节目市场上的定位。方言类节目对内要求精不求多,对外要重守业而不重扩土。若把方言看作解救收视率的救命稻草,在台内的相应的栏目中都星星点点地放上一

28、点,为观众烹制连篇累牍的方言新闻、方言娱乐节目、方言剧只会尽快倒足观众的胃口。打造一个精品的方言类节目远远比一火车皮粗制滥造的方言类节目更能提升一个电视台或频道的品牌知名度。而对于全国电视市场而言,方言类节目由于它在语言上的局限,即便它有着很好的包装和形式,也很难获得该方言领域以外其他受众的认可和追捧。同属于北方语系下方言区的受众在沟通方面可能容易理解,但背后的文化认同感还是同一方言区的受众无法比拟的。其次,内容为王,形式制胜。一些已经获得成功的方言类节目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并不是把它都归功于方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内容题材,新颖独特的节目形式,注重受众的参与与互动等多种因素的结合才能成就一

29、个优秀的方言节目。正如阿六头说新闻的策划人之一、西湖明珠频道副总监张建民所说:“阿六头说新闻的成功并不只是运用方言的成功,还有对受众市场抢占先机的判别力、节目内容的贴近性乃至整体包装上的亲和力等多种因素。说新闻这种形式有别于传统新闻播报的正襟危坐,大胆地把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于新闻播报,单纯靠方言这一语言形式的运用而忽视节目内涵的挖掘和整体风格的打造,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第三,方言类节目虽然只针对相应的受众群体,但毕竟还是一种开放的、面向社会的大众传播。因此,它在传承区域文化,彰显乡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要注意摒弃方言中一些粗俗、不健康的表达方式,以免使整个节目的格调庸俗化。方言在电视

30、节目的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用传播区域内人们广泛使用和普遍接受的方言用语,也就是带有区域性的“普通话”;(2)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方言中的典型用语和具有幽默调侃性的语言。使用这些典型方言,能够突出体现方言的鲜明特色,为节目增加娱乐性成分;(3)在运用方言的同时,最好打上普通话字幕,既能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方言,又能担负起媒体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职责。在当今我国的电视节目市场模仿和跟风盛行,普遍缺乏活力的情况下,方言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有创新意识的节目形态,它给整个电视传媒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应该是积极的,尽管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但积极的引导,正确的发展思路加上宽松的环

31、境才能使这样一个新生事物获得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也只有这样我国的电视传媒业才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最后,对于方言类电视节目未来的一些设想:1、方言电视节目将长期存在,精益求精,节目数量会减少,但质量将会有所提高。方言电视节目已不能再把焦点过多地放在方言魅力本身,而是应该不断探索,多方面拓展其表现能力和创新的兴奋点。我们现在要认识到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要承认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人为地限制或破坏它;二是要积极、努力地引导它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方言电视节目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俗”、“滥”,但它总体上是好的、有生命力的、有市场的。经过市场的

32、优胜劣汰和编辑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的不断调整之后,剩下的方言电视节目数量相对减少,可质量却会明显提高。2、方言电视节目将实现跨区域发展。方言电视节目在初创时期,它的目标主市场只能是一个主要区域,而随着运营机制的成熟,它必然向外扩展,把它的覆盖面辐射到有本方言的地区,达到跨区域传播。这样做有利于拓宽目标受众群的范围,提高收视率,扩大本节目的影响,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实现区域间的互动。3、出方言电视节目的“双语版”。这里的双语版类似于有的国外电影经引进后既有外文字幕,又有中文字幕。方言电视节目的双语版是指方言电视节目在制作字幕的时候,给方言节目配上同声的普通话字幕,然后再另起一行配上符合方言意思的标

33、准的普通话字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样做并不会削弱其特色,相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推广了普通话,二是使外来受众在接触方言甚至是在学方言的同时理解方言的意思,得到与本方言受众同样的乐趣。4、专门的方言频道将增多。其实上在前几年,重庆电视台已设立“喜剧频道”,这个频道播出很多地产方言电视节目,实质上已是半个方言频道,只不过它不能使用方言节目频道的名目而已。而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开播则开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的先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第二个专门的方言频道出现。第六部分 方言电视节目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态的创新形式,方言节目在创办和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有违社会责任的弊端。这就需

34、要电视媒体在运用方言这一特殊传播符码时,正确把握电视节目的表达方式,适度、适时地运用方言,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坚持普通话的主导性与适度开办方言节目关系。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法律的基本要求,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介承担着推广普通话的责任和示范作用。因此,方言节目只能是作为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而存在,其播出与使用,应当控制在面向特定范围内播出的地方电视媒体,在省级媒体尤其是上星频道应慎之再慎。同时严格控制方言节目的数量,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适当地采用方言,避免盲目跟风以至方言节目过多过滥,更不能取代普通话节目成为电视媒体的主流节目形态。二是方言节目力求通俗与避免低俗的关系。电视是面向大众的

35、传播媒介,贴近大众、服务大众始终是电视艺术的终极追求,在艺术表现手段上力求通俗则是电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方言作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积淀的结果,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符合当地民俗、生动幽默的俚语,从而具有普通话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这些俚语恰当地运用到电视节目中,很好地增强了电视节目的通俗性和趣味性。但是,方言中也夹杂着一些庸俗、消极的词汇,甚至是低俗的粗语。电视媒体在使用方言时必须对其加以鉴别,摈弃其低俗成分,同时,更不能为制造噱头而刻意使用方言腔,使节目整体品格流于低俗。三是追求平民化风格与确保舆论导向性的关系。方言节目取材于市井生活,贴近百姓,以他们熟悉而亲切的方言表现他们身边可感的

36、事件,具有特定的地域亲和力。但是,电视媒介不能片面追求平民化风格而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从而忽视了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性。方言节目在题材选择、表达形式上必须牢记电视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注重节目的政治导向、生活导向和审美导向。特别是方言新闻节目,内容不能简单停留在市井琐事和奇闻趣事上,而应当利用其渗透力和感染力,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方言节目办成一个贴近百姓的宣传阵地。总之,方言电视节目作为地方电视媒体为拓展市场空间、走小众化传播道路的产物,以其鲜明的平民化特征较好地满足了受众的收视心理需求,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而也为自己寻求了存在的合理空间。同时,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态的创新,方言节目

37、只能是地方媒体在节目形式上改革的一种尝试,而不是电视节目改革的最终目标。我们既没必要把它视为电视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洪水猛兽,也不能把它当成争夺受众市场、提高节目收视率的灵丹妙药。方言节目的兴衰存亡,必将接受市场的理性选择,在市场规则下得到检验。电视节目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最终还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围绕“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不断改进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言电视节目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要在总结先前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方言电视节目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使

38、其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特色的、有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那时,我国新闻事业“百家争鸣”的局面将会更加精彩。参考文献: 1 李小寅:也谈方言电视节目,当代电视,2006年第6期 2 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3 牛光夏:方言广播电视节目兴起原因及存在状态探析,齐鲁艺苑,2006年第2期 4 蔡敏:四川方言电视节目探索,当代电视,2004年第11期 5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文史要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滕明、黄蓉: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思考,新闻前哨,2006年第12期 7 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8 郑征予:电视

39、文化传播导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 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0宗匠:电视娱乐节目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11秦正长:大众传媒滥用方言决不是一种进步 中华新闻报,2005 12李幸:电视主持人:放下你的架子 新京报,2005 13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4史可扬:影视传播学 广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附录一:方言类电视节目调查表1、你收看过方言类电视节目吗?A有 B没有 2、你看过或者知道温州有那些方言电视节目吗?(可多选)A闲事婆和事佬 B百晓讲新闻 C天天讲闲谈

40、 D没有3、你最喜欢那个方言节目呢?A闲事婆和事佬 B百晓讲新闻 C天天讲闲谈 D没感觉4、你对方言类电视节目有什么看法?A喜欢B没什么感觉C不喜欢5、你觉得现在的方言电视节目数量过多吗?A是 B不是 C勉强可以接受6、你是哪里人?A温州本地人 B外地人7、你认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前景如何?A非常好 B有前景,但很难 C前景惨淡8、你认为方言电视节目应该保留或提倡吗? A是 B不是 C无所谓您对方言电视节目的其他意见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业 感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浙江工业大学学生课外科技作品 2008年8月附录二:问卷调查统计(总投票人数:200人)1、你收看过方言类电视节目吗?有198票占

41、99%没有2票占1%2、你看过或者知道温州有那些方言电视节目吗?闲事婆和事佬168票占84%百晓讲新闻183票占91.5%天天讲闲谈78票占39%没有1票占0.5%3、你最喜欢那个方言节目呢?闲事婆和事佬112票占56%百晓讲新闻47票占23.5%天天讲闲谈7票占3.5%没感觉34票占17%4、你对方言类电视节目有什么看法?喜欢118票占59%没什么感觉69票占34.5%不喜欢13票占6.5%5、你觉得现在的方言电视节目数量过多吗?是156票占78%不是14票占7%勉强可以接受30票占15%6、你是哪里人?温州本地人163票占81.5%外地37票占18.5%7、你认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前景如何?非

42、常好97票占48.5%有前景,但很难94票占47%前景惨淡19票占9.5%8、你认为方言电视节目应该保留或提倡吗?是71票占35.5%不是60票占30%无所谓69票占34.5%附录三: 方言电视节目的调查报告与思考一、关于方言电视节目的问卷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大民众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看法与意见,笔者在同行者的帮助下,对温州市鹿城区的居民进行了一次关于温州方言类电视节目的调研活动,调查范围包括了温州市人民广场、时代广场、景山公园、温州书城、各住宅小区、商业街区以及城区内几条主要交通道路。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8份,实用200份以便计算。其中共设计问题8个,涉及对温州方言类电视

43、节目的认识、对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看法等方面,以求达到真实反应温州市民对家乡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了解。调查对象性别分布:男性占56%,女性占44%。年龄分布:其中14岁以下的调查对象占8.2%,15到24岁的占33.9% ,25到44岁的占44.4%,45岁到64岁的占11.7%,64岁以上的占1.7%。 学历分布: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7%,中专及高中学历的占17%,初中学历的占5%,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1%。职业分布:公务员占11%,企事业管理人员占33%,服务销售人员占12%,工人占10%,离退休人员占2%,学生占16%,其他人员占18%。二、问卷调查的思考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图书馆资料查阅等几方面的

44、准备工作,我们还特地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来自社会各阶级、各职业的人。希望通过这份问卷调查,能得到最直接的信息,了解大众对于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态度。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99%的温州市民看过本地区的方言节目,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在温人员都看过本地区的方言节目。其中闲事婆和事佬、百晓讲新闻的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而且也很受欢迎。天天讲闲谈由于开播时间较晚而相对的知名度较低。在我们的调查中,还碰到一位来自墨西哥的游人,据他说在温期间也看过温州的方言类电视节目,因为他懂得一些普通话,而他的友人也会向他介绍温州方言这一特色方言。可见,温州的方言类电视节目在本地区的传播还是很有广度的。其次,调查报告

45、还反映了方言类电视节目还是很受欢迎的,因为方言毕竟是真正的母语。但是,接受调查的民众反映,现在温州地区的方言电视节目似乎有点多,除了以上3档固定的电视节目外,另外还有一些方言节目也市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给人一种电视节目质量不高、格调下降的感觉,甚至是一种方言电视节目泛滥的感觉。民众表示,一两档节目还能接受,多了就觉得不喜欢了。调查中,18.5%的民众不是温州本地人,而他们看温州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学习温州方言。和学习普通话的道理一样,方言类电视节目上的温州话也是很地道很“标准”的。学好了地方语言,在地方谋生自然会带来一丝便捷。至于方言类电视节目前景的问题,大多数民众持乐观态度,认

46、为保留方言是必然的,所以方言节目可以作为有效的保护措施而得到“保护”。另外也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发展,很难保证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尤其是现在观看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成年人居多,甚至很多小朋友不会自己的“母语”,所以这样的形式很不乐观。但绝大部分的民众还是很希望自己家乡的方言能够保留下来,继续流传下去,我想,这也应该是所有温州人的愿望吧。总之,方言电视节目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要在总结先前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方言电视节目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特色的、有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那时,我国新闻事业“百家争鸣”的局面将会更加精彩。附录四:总体方案及成果表项目名称“温州人 温州话”地方性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涉及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