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736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十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十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十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十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十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十年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简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弥补了史书记载之不足,拓宽了中国古代研究的领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本世纪以来,大批秦汉简牍的考古发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许多学者专门从事简牍研究,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湖北省许多秦汉墓中都出土了竹木简牍,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内容是全国首见或仅见的,还有一些为史书未记或略而不详。因此,这些秦汉简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就湖北省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发现秦代和西汉时期简牍情况及其主要内容,略作概述,使人们对秦汉简牍有更多的了解。一、秦代简牍 (一) 考古发

2、现概况 1975年冬,在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棺内墓主的头部、右侧、腹部和足部等部位,发现堆放有序的竹简一千五百五十五枚,依其放置的位置分为八组,保存基本完好。清理时,简上残存上、中、下三道编连丝线痕迹,原应是整卷入葬的。整简长23-27.8厘米、宽0.5-0.6厘米、厚0.1厘米。秦代隶书大多清晰可辨,绝大多数墨书於篾黄上,极少数墨书於篾青上。这批竹简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编年记、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中和乙种等十种。这写竹简出自入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纪年墓中,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大量秦代竹简,对於研究秦代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

3、的意义。 同年,还在云梦睡虎地四好秦墓的头箱中发现二见秦代木牍,与石砚(附研墨石)、墨相邻。其中一件保存完好,长23.4厘米、宽3.7厘米、厚0.25厘米。正面墨书秦隶5行,249字;背面墨书秦隶6行,可辨识110字。另一件下部残缺,残长16厘米、宽2.8厘米、厚0.3厘米。正面墨书秦隶5行,87字;背面墨书秦隶5行,81字。文字绝大部分清晰,共计527字。木牍的主要内容是从军的黑夫与惊写的两封家信。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两件秦代木牍,也是第一次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家信。1989年在云梦龙岗六号秦墓棺内足档处,发现竹简一百五十馀枚,保存较差,多残断散乱。清理时,简上保留上、中、下三道编连丝线痕迹,原应

4、是整卷入葬的。整简长28厘米、宽0.5-2.7厘米、厚约0.1厘米。篾黄上墨书秦隶文字,风格统一,似系一人所书。简文内容以秦律为主。在这座墓棺内的墓主腰部,还发现一件木牍,完整无朽缺,牍面较平,尚可见刀削之痕。长36.5厘米、宽3.2厘米、厚0.5厘米。正背面均有墨书秦隶文字,其中正面2行,35字;背面1行,3字,总共38字。文字尚较清晰可辨识。牍文的主要内容,也是秦代法律令。1993年在江陵王家台十五号秦墓棺内足端,发现竹简八百十三枚,保存较差,多已残断散乱。清理时,简上尚保留上、中、下三道编连的丝线痕迹,原应是整卷入葬的。整简的长度有两种规格,一种长45厘米,另一种长23厘米;宽度均约为0

5、.7-1.1厘米。均墨书秦隶於篾黄上,字迹大部分可以识读。简文内容主要有效律、日书和易占三种。在这座墓棺内的墓主头端,还出土一件竹牍,残甚,保存很差。残长21厘米、宽4厘米。字迹模糊,内容不详。1933年在沙市周家台三十好秦墓棺椁北档板之间西南部的椁底板上,发现竹简387枚,出土时为竹笥编席包裹,简首向东。保存基本完好,依简的长短各自成卷入葬,长简在上,短简在下。长简的整简长29.3-29.6厘米、宽0.5-0.7厘米、厚0.08-0.09厘米;短简的整简长21.7-23厘米、宽0.4-1厘米、厚0.06-0.15厘米。简文除一枚墨书於篾青之外,馀均墨书於篾黄上,文字均为秦隶,大多清晰可辨,共

6、计5300馀字。竹简的主要内容有历谱、日书、病方及其他文字资料。在这座墓的棺椁与档板之间的淤泥中还发现一件大牍,出土时与漆耳杯、夕勺等随葬器物混在一起,保存完好。长23厘米、宽4.4厘米、厚0.25厘米。正、背面均有墨书秦隶文字,为顶头分栏横排书写。文字大部分较清晰,共149字。牍文的主要内容为秦二世元年(公元209年)的历谱,为秦牍中首次所见。关於我国考古发现的秦代竹木简牍,依据报道还有三批。在四川青川郝家坪五十号墓发现一件木牍,保存完好,两面修治平整。长46厘米、宽2.5厘米,厚0.4厘米。两面均有墨书秦隶,正面三行,共有121字;背面四行,共33字。木牍的主要内容是武王二年命丞相茂、内史

7、郾更修田律,律令的内容为修改封疆,修治浍,筑堤修桥,疏通河道等事。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竹简460枚。大多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科上尚有上中下三道编连的绳痕,竹简右侧有三角形小契口,上下端各空出1厘米的天地头。简文的内容有曰书和纪年文书两类,曰书和云梦睡虎地秦简基本相同,其长短不一,内容稍有差别,细分为甲、乙两种;纪年文书系丞向御史呈奏的“谒书”,叙述一名叫丹的人的事故。这批秦简的内容相当广泛,是研究当时和思想文化的重要。江陵扬家山一三五号墓出土75枚竹简,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字迹大多清晰。系整卷入葬,堆放有序。简文内容为遣策,详尽地记载了墓中的随葬器物。报告编写者认为此墓的年代为秦代,这批

8、竹简系秦简。但是,仔细分析比较此墓出土的铜、陶、漆器,与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仍有一些差别,其年代似定为秦汉之际至西汉初年较为妥当;且简文内容为遣策,通观目前已发现的秦代简牍均无此类内容,很可能与秦人葬俗有关;而西汉时期简牍内容为遣策的已是常见,也应与当时的葬俗有关。因此,我们暂将这批竹简划归西汉简牍一并论述。(二)秦代简牍的主要内容 湖北秦代简牍的内容,主要有法律令、文书、关于秦统一六国战争、疾病与方、历谱、家信、曰书和易占等等,内容十分丰富。1、法律令秦律在我国法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惜早已佚失无存。睡虎地秦简有一半以上的内容为秦代的法律令,第一次使人们了解秦律的具体内容。尔后,在云梦龙岗发

9、现的竹简和木牍的内容,也是秦代法律令,许多内容与睡虎地秦律的内容相同,但也有些为前所未见。这些法律令并非秦律的全部,但许多简文均有律名,如田律、仓律、金布律、工律、司空、置吏律、内史杂等等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秦王朝制定了各种严格规定的法律令,并依法进行,违者严惩。列如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关布:“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如效律记有:“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甬(桶)不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赀一盾。”又如秦律杂抄中也记有:“为(伪)听命书,法(废)弗行,耐为侯(候);不辟(避)席立,赀二甲,法(废)。”这些内容丰富的律文,对研究秦代的、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文书仅见于睡虎地秦简,即南郡守腾文书。这是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四月二日南郡之守腾颁发给郡属各县、道官史的文书,由于南郡地区“吏民犯法,为间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的情况严重存在,因而腾发布这件文书,重新公布秦的法令,要求各县、道的官吏贯彻执行,并派人巡视各县、道,检举违法之人,依治惩治。文书依次传送南郡各县、道,另抄送江陵。文书还对良吏与恶吏作了分析对比,其最主要的标准是能否执行秦的法令。对于恶吏,是“不可不为罚”。经过考验,在执行法令有严重过犯的,要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