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759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 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理查德赖特在黑人男孩中的反抗意识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笔者主要以理查德•赖特的自传体小说黑人男孩为文本,分析了在作品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反抗意识,童年时对家庭对宗教的反抗,及青少年时对当时美国社会

2、种族歧视与偏见的反抗。关键词理查德•赖特 反抗意识 黑人理查德•赖特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白人世界成名的黑人作家。他于1908年9月4日在南方密西西比州的纳齐兹出生,祖父母与外祖父母都是非洲来的奴隶,父亲是农田劳工。但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也抛弃了这个家,家庭陷入极度贫寒之中,而母亲因为一次中风而导致一条腿瘫痪以后,穷困潦倒的状况就再也没有改变过。在外婆和亲戚们的帮助下,他到了十二岁时才正式入学,在五年内即完成初中程度学业。为了帮助母亲养家早早地就去当仆人赚钱。然而,他的文学天赋并没有被扼杀,不到四十岁他就成为美国文坛瞩目的一颗新星,他在1940年出版的小说土生子轰动一时

3、,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畅销作家。在几年内,赖特出版了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都得到了文学界的欢迎和好评。1945年,黑人男孩的出版更是轰动,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副标题是“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纪录”,主人公的回忆是从4岁时开始的,一直到他19岁时为止。“具有非凡才能的美国作家理查•赖特写下了有关一个黑人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真诚、骇人、令人心碎的故事”。他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反映了他的成长过程、生活条件以及他个性品格的形成。从这部小说中,读者可以认识真正的理查德•赖特,并了解当时黑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毕竟这是他自己的故事。“饥饿、歧视与屈辱给涉世不深的小赖特带来了巨大的心灵

4、创伤,使他过早地懂得了世态炎凉这一切使他养成了孤独自处、抑郁沉闷的性格,也使他从小就具有一种愤世嫉俗、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赖特一生都是一个反抗者。对读过他的这部感人的自传体小说黑人男孩的人来说就更清楚这一点。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黑人儿童所表现出的愤怒,疑惑,屈辱,与疏远。赖特对他的童年和进入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的描写都体现出了童年的饥饿、惊恐、试探和恐惧。为了分析赖特作为一个叛逆者的人生的连贯的发展过程,本文将对他生命的不同阶段,从童年到青少年的事件进行分析,说明他是如何敢于冒险、挑战命运、蔑视权力和反抗压迫的。作者的这种反抗性格从四岁时就显现出来了。在小说的开头,因为外婆生病,母亲不允

5、许赖特闹出声来所以他觉得又气又恼,很不耐烦。就找件事情来做,就拿扫帚的稻草来烧着玩,后来又突发奇想,如果将一把稻草点着了放到长长的带着绒毛的白窗帘下面去,这窗帘究竟会成个什么样子呢 (白绒毛窗帘是母亲从来不允许赖特碰的)?所以,从扫帚上拔下几根稻草,点着了火就跑到窗口,结果窗帘被点着了,火焰向天花板窜去,最后整座房子被烧着了。赖特害怕地跑到后院躲到砖砌的烟囱的黑洞里。只有四岁的小孩会躲起来,说明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而他却敢去冒犯一次难以避免的惩罚。小说中提到的另一个表现赖特反抗性格的事件是他童年时吊死了一只小猫。浑浑噩噩的父亲总爱在家里发号施令,他的话没人敢反对。有一天,不知哪里来的一只瘦骨嶙

6、峋的小猫妨碍了父亲的午觉,而又赶不走,他气急败坏对赖特说宰了他,随便用什么办法把它弄走。“我对他这样大声喊叫是心怀不满的,又对自己从来未能使他感觉到我的愤懑而恼火。我怎样才能对他进行还击呢?奥,有了他刚才说要把小猫打死,我就来把它干掉!”赖特明明知道父亲并不是一定要弄死小猫,但为了反抗父亲在家里的淫威故意按照父亲的话一字不差的照做,根据父亲气恼中无意发出的命令把小猫吊死。这件事说明了在那些软弱的,不可靠的人手里的权威是无用的。赖特的父亲除了在家里是对谁都不能施展权力的,似乎小赖特明白这一点,所以这次的“反抗”是很容易的。父亲知道后也只是无可奈何。 作为一个叛逆者,赖特公然反抗他的外婆,蔑视宗教

7、。外婆要他做祈祷、上教堂,他却阳奉阴违,敢于怀疑上帝的存在。尽管赖特年纪尚小,但他还是不愿意听从祖母的劝诱去相信祖母所信仰的可怕的宗教,并拒绝屈服于祖母的威吓。有一天,他告诉外婆:“你听我说,外婆,如果我什么时候能像雅各布一样看到天使,那我就会相信了。”赖特嘲笑着外婆,并相信自己永远不会看到天使,而且他也坚信他的外婆也见不到。当他的那个和祖母一样坚定而虔诚地信仰宗教的艾迪阿姨(也是赖特的老师),用尺子痛击他的手指的时候,赖特发誓,再也不会让这种挨打的事件第二次发生了。实际上,反击和斗争在小赖特看来就是正义和独立的象征。赖特的反抗意识并没有随着他的成长而消失,而是具有了焦点和方向。作为一个年轻人

8、,赖特完全意识到在黑人社区他的建设性力量的局限性。同样,在老板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黑鬼”那样又说又笑的时候,他回答说没什么可笑的。在他拒绝向老板隐藏真实的厌恶的情感时,他是敢于反抗的。通过接受被逐出教会的惩罚,通过否认种族和阶级差别的事实,赖特与社会进行着坚定的斗争。最后一个例子,是赖特在孟菲斯工作时读到一份南方报纸上的一篇抨击H.L.孟肯的文章。因为据赖特所知,在南方唯一受谴责的人是黑人,而现在这个人并非黑人。毫无疑问,他一定提出了南方所不喜欢的见解。在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曾憎恨过北方的白人,而赖特一生中却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憎恨情绪。虽然,当时对孟肯没有更多的了解,却隐隐约约地对他有一种同情之感

9、。对赖特来说,这个人“用言辞在战斗。他把言词当作武器,宛如在使用棍棒一般。”通过阅读,赖特了解了孟肯,通过孟肯的作品,赖特又接触了更多的美国和欧洲的文学著作。“读书在我内心造成了巨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存在于我和生活及试图谋生的那个世界之间,并正在与日俱增。我的日日夜夜是一个漫长而宁静的,不断受到压抑的梦,一个充满了恐怖、紧张和焦虑的梦。我不知自己对这个梦还能忍受多久。”在这样一个自学与充实的过程中,赖特逐渐学会了用言词当作反抗的武器,猛烈抨击种族歧视和种族的不平等。书籍成为他的救星,成了他逃避自己身处的艰苦环境和梦想未来的场所,他的梦想就是:“到北方去,写书,写小说。”书籍为赖特打开了一个严肃的

10、写作世界,也为他打开了一个思想的世界。黑人男孩出版以后,尽管获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好评,但还是遭到了密西西比州的查禁被该州列为禁书。但这却不能抹杀和掩盖这本书对世界对种族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赖特的反抗意识越来越成为反对种族歧视和偏见的一个响亮的声音。参考文献:1理查德•赖特.程超凡译.黑人男孩.Harper & Row出版社,1945.2卡罗里德斯.西方历史上的100部禁书.中信出版社,2006.3庞好农.三重意识的张力之源:理查德•赖特笔下的种族关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3.4董鼎山.美国文学史上一颗黑人巨星. 2001.5乔国强.美国40年代黑人文学.国外

11、文学,1999,(3).(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12、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13、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

14、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