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768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樱与梅-论中日两国生死观作者:韩喆 指导教师: 所在系部:外语系 专业:应用日语 年级班级:10级 完成时间:2012/12/15 前言中国和日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数千年中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日两国的文化同宗同源,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就生死观来看,两国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观念。日本人是一种注重自然的,感性的,带有审美意识的生死观。而在中国存在的是一种重视现实的,理性的,实用主义生死观。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中日两国生死观的不同。一、 阐述生死观的含义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页曾提到,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生

2、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明确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二、 日本人的生死观1、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地理环境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侧,是一个呈弧状分布的岛国。西侧隔着日本

3、海和东海,与朝鲜半岛和中国相邻;东侧与美国隔着辽阔的太平洋。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长期遭受着地震、海啸、火山、暴雨、台风等灾害。资源贫乏,大量依赖从海外进口。领土狭小,人口众多。因这一独特的恶劣的地理环境使日本人产生了孤独无助的心理,让他们在压抑中联想到死亡。宗教 宗教与神道教是日本两大并存的主要宗教。神道是日本固有的自然宗教,但多数日本国人对神道的意义不感兴趣,因而给现代日本人思想方面的影响不是太大。日本人生死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深受佛教净土宗的影响。佛教于6世纪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净土思想最早始于奈良时期。在镰仓时代至安土桃山日本佛教各宗都提倡“宴离秽土,欣求净土”,说的是应该尽早离开

4、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目前,净土宗仍然很流行,在日本深入民间,并得民心。此外,佛教中还有一个苦谛,即生命充满了痛苦,甚至生的本身就是痛苦。它也根深蒂固的扎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生存压力 现代日本人的生死观除了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大的原因是由社会的生存压力带来的。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其消费水平一直排在世界前列。日本的房价之高也令人瞠目。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住房,即使收入比较高的白领阶层也只能买四五十个平方的小房子。日本人的工作压力之大也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工作起来就像“勤劳的工蜂”,生存压力迫使他们拼命工作,甚至引起“过劳死”。如此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容易产生悲观情绪。2

5、、 日本人生死观的特点1、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简单的自然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2、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相连。日本人一向把个人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古代,这种对团体的负责表现在对藩主的中心,现在则表现为对国家和团队的忠诚,这种以自己生命为团体殉节的精神非常强烈,时至今日虽然

6、有所削弱,但仍然顽强的保留着。3、死是一种律己行为这和日本人的善恶观念相连。日本人认为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己行为。所以不管生前犯过多少罪行,一旦死了他的罪孽也消失了,无论他们生前做了什么,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人本人这种生死观,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特有生死观。这和绝大多数文化中的善恶观是非观都大相径庭,也必定会继续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抗议和唾弃。3、 死是一种律己行为这和日本人的善恶观念相连。日本人认为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己行为。所以不管生前犯过多少罪行,一旦死了他的罪孽也消失了,无论他们生前做了什么,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人本人这种生死观,是

7、一种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特有生死观。这和绝大多数文化中的善恶观是非观都大相径庭,也必定会继续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抗议和唾弃。3、 从樱花文化看日本人的生死观自古以来,描写樱花的诗就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数这首诗百人一首录入的诗句了。原因在于,这首诗既描写了樱花的散落之美,又表达出了“物之哀”的情愫。这种感动自古以来就在日本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樱花在顷刻间竞相开放,有在顷刻间缤纷散落。花开的时候多少还有一些时间上的宽裕,花落的时候,若赶上刮风,则更是一夜之间散落殆尽。在外国人看来,昨天还是满树盛开的樱花,今天却散落的干干净净,实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好的地方。但在日本人眼里,这正是美到极点。山茶花散落的

8、时候也是顷刻间的事情,但这种花却并不招人喜欢。因为山茶花是一层层散落的,从根部开始,所以给人一种不好的预兆。而且他不只是花瓣,就连根部也一同缤纷散落。容易使人联想到古时候的斩首之刑,所以给人不吉利的感觉。樱花的散落则似是而非,它虽然也是在短时间内散落殆尽,但散落的却仅仅是花瓣,花蕊和根部还都保留着。落花的时候,樱花树下,被一层花瓣铺成的厚毯覆盖着;樱花树上,却没有一点淡红色。打个比方说,就好像城破之时,整个武士集团没有一个人苟活于世一样。 对于日本人来说,樱花散落之美,正是自己所向往的生存意境。三、 中国人的生死观 1、 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知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家孔子首先提出

9、“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2)全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他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应该少私寡欲,远离声色财货的诱惑。庄子承其余续,认为人活

10、在世间,但精神上不受生死祸福的困扰,从好生恶死的情感中摆脱出来,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境界。这种面对死亡所持的态度,对于后来的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3)长生观 这一派主要以道教为代表。长生即长生不死。道教从心理到生理方面考察人的本质,虽然与道家相同,将人看成自然人,但它将生与死割裂开来,追求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彼岸和此岸世界,并没有一道界,现实的人,现实的形体,加以修炼即可飞升成仙。(4)无生观这一派主要以佛教为代表。无生观别具一格,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佛教宣扬生死轮回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不求解脱,则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没有休止,犹如轮转,回旋不停。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

11、仅限于一生,此生死后,还有来生,如此循环不已。只有通过修炼,断绝情欲,皈依佛门,是自己灵魂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不再托生,进入永恒安寂的涅槃世。这种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5)永生观现今中这一派主要以基督教为代表。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人类生命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死亡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人生的幻灭,也不是人生的终结。对于信徒来说,死亡不是关上了门,而是敞开了另一扇门,那就是通向永生之门,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的复活。基督教相信,一个人只要诚心悔改,承认自己所犯的一切罪过,虔心相信,依靠耶稣,死后也肯定和主耶稣同住一起。2、3、4、 .中国人生死观的特点 中国人的生死观有两个特点:顺其自然

12、、重死轻生。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一个孕育、产生、生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个生命韧性特别强的民族。对生命抱有顺应自然的态度,这自然产生一种消极无为的社会发展观。由此产生“知足常乐”和“视死如归”的死亡观。 重死轻生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漠视和对死后的重视。在生时,人们懵懵懂懂,糊里糊涂,毫无意识的度过一生。但是在死亡的时候却是轰轰烈烈,大讲排场。在中国,死亡不仅仅是给一个人或者一代人造成影响,它往往要影响好几代人。活着的人要千方百计给死者

13、找个好阴地,保佑子孙。可见人们对死亡的重视要超过生存。二是舍生取义。在中国人的心中,“生”的价值不及“义”的价值。这种思想激励了古代许多仁人志士。5、 从梅花梅花看中国人的生死观 如果说日本人最喜欢的是樱花,那么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梅花了。梅花也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五瓣,比樱花开花较早。花朵有白、深红、淡红三种颜色,比樱花更艳丽。梅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香气。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梅花格外喜爱。它那暗香浮动、傲霜竞放的美感,那种刚劲、坚贞、俏丽、希望于一身的风骨,与人们普遍追求的创新、向上、顽强的进取精神相一致。在新春到来之际,凌寒独放,斗雪盛开,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中国人善于抒情,

14、喜欢把自己的志向、憧憬、希望、喜好都寄托在一件事物上来作成诗词。中国的诗词中描写花的有很多,但是除非专家,一般人很难举出描写樱花的诗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更愿意将志向寄托在梅花上。梅花的美,在其在冰雪下的坚毅生长,及其在寒风侵袭中仍能不死,反而盛放的暗香疏影。中国的梅花性格,使中国人常在最艰苦的时刻,能有极高的忍耐力,勤恳奋斗最终成功。其精神在无论如何要生存下去,而且希望下一代得到较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中国文化“重生”,生生不息,长久延续下去。四、 从国民性看中日生死观的异同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会从闭塞的国家环境中,构筑新的未来远景。但无论个人的力量如何,大家族系统始终维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步伐。而日本

15、好象从来就没有对未来进行过展望。按照中国务实的生存方式,将来一定是由中国来主导世界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实现的可能性背后,实际上是充实国力、超过欧美和日本的一种追求。日本总是追随欧美,在战后经济复兴成功之后,再往什么方向发展,就与欧美人一样失去了方向。中国人对于“未来”总是很憧憬,而且实现它的意愿一直存在。而日本人乐于维持“现状”,或者说,是留恋于过去的荣耀,即使回过头来对未来有所展望,但现实社会中可能会出现“疲劳”的感觉。也就是说,目光仍停留在“过去”。 以生存作为主要意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十年了,而现在出于惰性,毫无目标地生存着。这可能就是日本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死”对于中国人而言,应该就

16、是“无”的概念。留下名声,留下子孙,而且由于有着祖先崇拜的传统,因此,在子孙的记忆中,祖先作为一种榜样,死而犹生,这恐怕就是人们对于死后的一种设想吧。不知是什么原因,在现世中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死”,在中国现代社会中,我想这种观念依然存在。对于日本人而言,“死”的意义,虽然现在也趋向于“无”的含义,但对于年长者而言,作为生命更新意义“死后重生”的观念依旧牢牢地扎根于潜意识中,心中想着当有一天也成为“祖先之灵”之时,也会有子孙守护在身边。传统的中国人理想的生死是,成为道教中所描述的仙人一样,多子多孙、富裕兴旺、长寿幸福,无病无疾。而对于死后的世界的讨论较为忌讳。日本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原始信仰,是源

17、于大自然和生命在四季之中自然流转、不断更新的现象。在这个方面,再通过佛教、道教的相互融合,从轮回转生观念、本世观,形成了极乐、地狱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发芽,对日本却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不会去考虑来世。而在日本人的内心深处,非常相信有来世。表面上日本也是一样,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人受儒教的影响大于佛教,更看重现世的生活。但日本人受佛教的影响大于儒教,因此他们更看重来世,相信“往生”和“轮回”,其自杀率远远高于中国,不太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太珍惜别人的生命,对于死亡并不过于看重。这可能是源于武士道的观念,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往生。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即便是武士道,其中武

18、士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因此也有阶级压迫的存在,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武士之间更多的是恃强斗气,更多地是看重自尊,或者更直接地说,就是维持一种虚荣心而已。久而久之,自尊性胜过生命竟然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例如,当一个武士在斗败后,会切腹自杀。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国民性的另一个区别。五、 阐述个人的生死观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

19、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人生在世,除了不断学习外,还要不断的修养心性,从小爸爸总教育我说,女孩子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还要温柔、善良、对人真诚、学会理解、宽容别人.小时候总是不以为然

20、,上了大学之后才慢慢的发现,爸爸以前的严格要求其实对我影响很大,使我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一切事情和不同的人。当然了,这些优点距离我还是有些距离的,不过我会慢慢向这些优点靠拢,让这些优点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活着的最大梦想是走遍我国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我喜欢哈尔滨的冰雕,向往香港、澳门的时尚名城,想看看云南黎族姑娘的民族风情,渴望领略策马奔腾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感觉.这些都是年轻的时候都应该实现的,能动的时候若不去将梦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了它们,老了再想去瞻仰它们的风采,却只怕会因腿脚不便而无法出发,那多遗憾。生,就要好好活着,死,我们也无能为力,既然不能逆天而行、力挽狂澜,何不豁达一点,潇洒一些!淡然的面对生死,用平常心来看待它,少些无谓的惧怕和烦忧,生命会更加从容和美好。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生死观,说来容易,做来是难的。但是,我想只要有了这样的生死观,竭尽全力去努力做了,生命就会充满色彩,我们才能生的幸福、死的坦然。参考文献 松本一男:中国人日本人 出版社 1987年 谭杉杉,肖除或译: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 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南博:日本人的心理 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1年 迟学镇,田忠魁 日语通览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