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777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 (浦城县石陂镇水利站,福建 浦城 353402)摘 要:本文通过对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状况和作用的分析,认为水源涵养林是水库水源的生态基础,在水资源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库的库区水源涵养林进行产权界定,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库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认为要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治水与治林相结合。关 键 词:水源涵养林 水资源 水土保持 山后水库位于石陂镇段尾村,离镇所在地15公里,库容38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6.22平方公里,属于小(一)型水库,始建于1976年,集防洪、灌溉、发电、养殖和供水于一体。国家在农村实行林业改革,提出一个很响亮的口号:

2、“耕者有其林”,2005年本镇作为全县林改工作的试点开始全面展开并于当年结束。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也部分分到村民手中,且持有林权证。村民有林权证就可自主处理林木,而且已经在大肆砍伐之中,如何保证水库正常功能的发挥,保护库区水源涵养林问题突显出来。1库区水源涵养林 1.1库区水源涵养林是指在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内,具有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的一种防护林,也称水源林;其主要分布在河川上游的水源地区,对于调节径流,防止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树种以天然阔叶林为主,林区内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1.2库区水源涵养林作用主要表现在:1.2.1调节坡面径流,削减汛期

3、径流量。一般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透速度时,即使土壤未达饱和状态,也会因降雨来不及渗透而产生超渗坡面径流;而当土壤达到饱和状态后,其渗透速度降低,即使降雨强度不大,也会形成坡面径流,称过饱和坡面径流。但森林土壤则因具有良好的结构和植物腐根造成的孔洞,渗透快、蓄水量大,一般不会产生上述两种径流;即使在特大暴雨情况下形成坡面径流,其流速也比无林地大大降低。在积雪季节,因森林土壤冻结深度较小,林内融雪期较长,在林内因融雪形成的坡面径流也减小。森林对坡面径流的良好调节作用,可使河川汛期径流量和洪峰起伏量减小,从而减免洪水灾害。由于近年库区林木砍伐严重,2006年7月出现强降雨,2.5小时下了240mm,

4、水源涵养林不能起到有效作用,致使水库溢洪,集镇街道出现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11.5m积水。1.2.2调节地下径流,增加河川枯水期径流量。我县受亚洲太平洋季风影响,雨季和旱季降水量十分悬殊,因而河川径流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但在森林覆被率较高的流域,丰水期径流量占3050,枯水期径流量也可占到20左右。森林增加河川枯水期径流量的主要原因是把大量降水渗透到土壤层或岩层中并形成地下径流。在一般情况下,坡面径流只要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即可进入河川,而地下径流则需要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缓缓进入河川,因此可使河川径流量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系数。当地老百姓说,石陂是否要下雨,就要看山后方向

5、有无乌云,只有山后的雨才能下到石陂集镇来。1.2.3减少径流泥沙含量,防止水库、湖泊淤积。径流中泥沙含量的多少与水土流失相关。水源林一方面对坡面径流具有分散、阻滞和过滤等作用;另一方面其庞大的根系层对土壤有网结、固持作用。在合理布局情况下,还能吸收由林外进入林内的坡面径流并把泥沙沉积在林区。近年山后水库库区林木被砍伐严重,水库内沉积物有所增加,1998年进行的坝面裂缝修补,在放水洞口水位以下,由于沉积物太多,而没有修补。2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历史及现状2.1林改前的状况 山后水库地点在段尾村山后,据当地人讲,当时那里是原始森林,动植物群落齐全。山后水库建好后,水库集雨面积6.22平方公里,库

6、区水源涵养林包括了全部集雨面积6.22平方公里,那时水库植被非常好,管理也非常到位。到1990年时,由于农村改革的深入,村集体与村民小组的财产分割日益明显,村民小组向水库所有者即政府提出利益补偿,并且相应将库区水源涵养林减少为3平方公里。近年来,由于政府职能和坝后电站经营方式的转变,镇水电工作站不再有收费权利,而突出服务功能,电站由政府承包给私人经营。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政府给村里每年3千元的水源涵养林补偿费也没有了。部分村民也无视水源涵养林的存在,自己开始经营山场,除大肆偷砍林木外,主要是经营毛竹,毛竹长到哪里,就砍到哪里。在2005年实施临改前,大坝左侧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山场由原来的阔叶林变为毛

7、竹山。2.2林改后的现状现在的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跟以前可大不一样了,库区大量林木被偷砍,原有的住户也以发展毛竹为依托对原有阔叶林进行砍伐,有的砍伐后种上杉木,还有一片被整片砍伐后种豆子。我们水利站去找他们,宣传库区水源涵养林的意义和保护的有关规定,可他们给我们出示盖有浦城县政府大印的林权证,现在他们是这片森林的所有者。3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思考3.1需要理顺相关林地的产权关系当时建设水库时,有部分库区水源涵养林就是自留山,村民祖辈就管着这些森林,由于当时的环境,村民在水库建设时无偿让出林地,自然成为库区水源涵养林。林改时,林业部门对山场只是划分为天然林和经济林,天然林不可以砍伐,

8、经济林有条件砍伐,经济林与自留山个人办理产权。在当时库区的很大部分林木划为自留山,因此村民拥有林权证。镇政府只是认为水库建成,相应的林地就自然成为水库的库区水源涵养林,当时也确实是这样的,没有村民有异议,也无需办理任何手续。随着时代的变迁,产权关系要求明确时,作为管理单位的镇水电工作站没有任何凭证要求村民不能砍伐林木或进行其他生产活动。因此,没有理顺库区相应林地产权的产权关系,相应库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管理就无从着手。需要对山后水库进行系统的水源涵养林区划,突出重点地区与关键节点,并建立合理的水源涵养林体系,界定产权属于石陂镇政府。3.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库区水源涵养林的作用发挥是长期的,短期

9、很难体现出来,如果等出了问题再去保护和重视将为时已晚。需要大力宣传,使村民认识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高对库区水源涵养林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使林业部门、镇政府、村及村民能够普遍认可库区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明确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在水资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3.3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3.3.1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情况下,相应就存在占有、支配、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农民既然按照国家有关林改政策,取得了林权证,就是林地的所有者,相应的权利就因该得到保护,其利益就不能被忽视,就应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其所有者权利一定要体现。不能一概提倡奉献或牺牲精神,要以人为本,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

10、。3.3.2 进行山后水库库区水源保护的效益评价及补偿量的测算,合理划分国家与社会补偿、受益者补偿与自我补偿的比例,制定合理的补偿量与补偿方式。资金来源可参照库区移民的资金来源方式。资金分摊:山后电站的电费(电站承包人)、水利局水资源费、水厂水费可出适当的比例,具体由石陂镇政府和县水利局负责协调,达成共识。3.3.3山后水库水源涵养林的环境效益显著水库坝后电站年平均发电量为200万千瓦时,集镇7千人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灌溉稻田面积8千亩,效益非常可观。对相关村民的补偿不能仅从传统的仅考虑木材效益的林业经营方式出发,要考虑环境效益后将使村民的利益发生变化,对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给予小幅度的补偿。如

11、按目前物价,参照2000年每年2千元标准,现在有11.2万元补偿款即能达到改善环境、提高林木所有者收益和保护库区水源涵养林的目标,这是在我镇经济水平较低的阶段可以选择较低的补偿标准;当经济水平发展到较高程度以后,可以适当提高补偿标准,逐步过渡到完全补偿。目前适合于采用公共支付体系-由石陂镇政府出资或由镇政府牵头出资的经济补偿方式。但从长远来看,创建库区水源涵养林环境服务市场是一种比较好的补偿方式,且镇政府在水源涵养林环境服务市场制度安排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3.4现有村民种植杉木和松木,生态效益不佳,种植天然林最佳,需要加强库区水源涵养林的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兴林的技术基础,如树种选择、更新方式

12、、利用方式与强度、合理密度及抚育措施等。从实际来看,主要要发展阔叶林,要减少或杜绝毛竹发展。只有大面积的森林存在,水源才有保证。3.5引导农民调整生产方式和林产品结构,改单纯砍树卖木头为经营其他林产品,如种植桂花,做香菇、木耳等不需成片砍伐林木的经济活动。3.6库区移民。建设水库时,坝址附近移民63户,317人。现在库区内只有26户人家,有条件是否考虑让他们移民。按石陂地质灾害点补偿:1户8千元标准,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移民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现在这些人中很多是靠砍伐林木生活的。结束语: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它是在国家出台林改政策后出现的新情况,基层水电工作站面临难题。近年的水土流失、水灾、旱灾都与林木的过度砍伐、破坏水资源的生态基础有关。我认为:治水要与治林相结合,否则,水库将成为无源之水的水库,水土保持工作将更难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