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忠与孝的夹层中生活浅谈祁瑞宣的思想内涵摘要:在四世同堂中,祁瑞宣是第三代人中的老大,他既是旧文化的担负者,又是新文化的追求者,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沦陷的古都中经受着最残酷的精神的炼狱。他有爱国心,愿意“捐躯赴国难”,但家庭这个封建礼教的堡垒,又把他牢牢地拴在“四世同堂”的小院里。经过长期的惶惑、偷生,他的意识终于觉醒,从而选择了抗战宣传工作,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关键词:忠 孝 惶惑 四世同堂是老舍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著,挥挥洒洒80万言,分三部: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1949年曾在美国出版节译本,书名为黄色风暴,在当时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1,老舍也说:
2、“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四世同堂以抗日战争及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以小羊圈胡同的风云变幻和人物命运的变迁来折射整个社会的变动和黑暗。小羊圈里“四世同堂”的祁家也被这场战争推上了时代的浪尖。八年岁月很短暂,但八年战争却很漫长。跨越时间的鸿沟,“四世同堂”的每一代人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祁老者是祁家的宝塔尖儿,他朴实中夹杂闭塞,和气不乏谦卑,顽固地照陈旧的法规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但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他想在战火硝烟中安度晚年的幻梦,他的心中也终于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并敢于怒斥侵略者的罪恶和卖国者的丑行。“四世同堂”
3、的第二代布店掌柜祁天佑受侵略者的搜刮和凌辱,沉河自尽,使这条血缘的链条中断。祁家的第三代人成长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这个伟大的新旧嬗变时期,他们的性格、旨趣、理想分属不同的文化层次,命运亦风雨飘摇:瑞宣被投入狱中,瑞丰可耻的死去,瑞全却英勇地出逃,从事抗日事业,当祁家自备的粮食终究没能敌过侵略者制造的饥荒时,第四代的妞儿终于也饿死了。作品在浓厚的老北京文化中,围绕着小羊圈胡同,围绕着祁家,为我们再现了民族战争的历史。在祁家四代人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第三代。而在瑞宣、瑞丰、瑞全三兄弟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大哥瑞宣。一方面,他是旧文化的负担者,也有着和其他北平人一样的典型性格,“北平人由于长期受封
4、建传统精神桎梏的束缚,而形成惶惑、偷生、封闭自守、缺乏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弱点。”2所以,尽管他知书明理,有爱国心,愿意去奔赴国难,但是家庭这个封建礼教的堡垒,还是把他牢牢地拴在了“四世同堂”小院里。另一方面,他又是新文化的追求者,是一个“现代型”青年,他在青年时代曾受过西方文化影响,并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此,他平时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具有读书人的“文雅”。问题是祁瑞宣所具有的“现代意识”的那一面,总是抵挡不住传统意识的那一面。所以,在战争期间,在“忠”与“孝”的抉择中,他经受着最残酷的心灵的折磨,他的思想的发展也缓慢得简直令人难以忍受。但经过长期的惶惑、偷生,他的意识终于觉醒,并在三弟的
5、引导下选择了抗战宣传工作,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假如没有爆发抗日解放战争,那么祁瑞宣可能会像家中的觉新一样,向家族、向社会永远的妥协下去,他们都是长房长孙,身上都担负着“家”的责任,他们都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并且负责地去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不过,觉新是在民主力量与封建势力的对垒中寻找平衡的砝码,造成复杂的矛盾与痛苦,瑞宣则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尽忠与尽孝之间自遣自责。”3所以,他和觉新的性格并不完全相似。假如没有爆发战争,那么二十年后,瑞宣也会像他父亲一样,老老实实,中规中矩地做人,他对同事们会应酬,做任何事情都适可而止;他对任何人都保持相当的距离,不亲不疏,不偏不倚。再过
6、二十年,他又会像他的祖父一样,颐养天年,每年过一次热闹的生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是,这只是假如,战争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瑞宣的性格。他是爱国的,当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炸了似的发狂地响起时,“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清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奸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4瑞宣沦为了“亡国奴”,他的教学生涯也被迫中断,即
7、使开了课,他也不高兴去,因为他怕见到第二代的亡国奴。“假若他腆着脸到讲台上立定,仿佛是明告诉学生们他已承认了自己的无耻,也教青年们以他为榜样!”5但是,但是他不能不去,“为了收入,为了使老人的心安,为了对学校的责任,他不能藏在家里。他必须硬着头皮去受训教那些可爱的青年们的眼,像铁钉似的,钉在他的脸上与心中。”6“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们系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地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仰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
8、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横在了喉中似的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7熊熊的爱国之火在他的心中燃烧,但是,他依然惶惑,因为他没有瑞全那样的胆量出逃,因为他身上扛着“家”!自古忠孝总难两全,在两者的夹层中,他也在寻求解脱,但一再的徘徊与彷徨使他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传统的孝悌文化像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全民族的好战狂使山木像铁石那样无情,全民族的传统的孝悌之道使他自己过分的多情甚至于可以不管国家的危亡!全没法一狠心把人伦中的情义斩断,可是也知道家庭之累使他,
9、或者还有许多人,耽误了报国的大事!他难过,可是没有矫正自己的办法,一个手指怎能拨转得动几千年的文化呢?”8并且,他也一直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心存侥幸,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情。 瑞宣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他成了冠晓荷、大赤包向日本告密求进身之路的阶梯,但是,他没能像钱默吟先生一样遭受身体的“洗礼”。出狱后,他也没像钱先生那样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于流血的战士。钱先生的硬骨头精神感染了他,对比钱先生,自己却没有丝毫的长进,“他没法不觉得惭愧”,“因为钦佩钱老人,他就更看不起自己。他的脑子一天到晚像陀螺一般地转动,可是连一件事也决定不了。他只好管自己叫做会思想的废物!”9虽然被捕入狱没能让瑞宣的思想发生翻天
10、覆地的变化,但不可否认,这次事件是他思想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钱先生一次次的精神鼓舞也推动着瑞宣不断前进,尤其是那张神符背后的一首新诗:“走吧,我向你们央告/多走一个便少一个奴隶/多走一个便多一个战士/走吧,国家在呼唤你/国家在呼唤你!”10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根极锋利的针,刺着他的心!他的手心出了汗,他的脸上发了热,他多想像瑞全一样不顾一切地出逃,可是小顺儿尖锐的叫声又把他拉回到现实生活中。瑞宣虽然还在“国”与“家”中徘徊、苦闷,但他却以“坚强的沉毅的忍耐”,准备为国家“报仇雪耻”。因为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随着小羊圈胡同里各个人物命运的变幻,他终于认清了“眼前的敌人却比毒蛇猛兽还狠着多少倍
11、!”尤其是他父亲祁天佑的遭遇,终于激起了他内心的反抗情绪,“从表面看,他好像是把定逆来顺受的道理,不声不响地度着苦难的日子。在他心里,他却没有一刻的宁静。他忘了父亲的惨死,于是也就把自己看作最没出息的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已完全没有作用,除非他能替父亲报了仇。这个,他知道,可绝不是专为尽孝。他是新时代的中国人,绝不甘心把自己只看成父母的一部分,而去为父母丧掉了自己的生命假若他的父亲是老死的,或病死的,他一定一方面很悲痛,一方面也要打起精神,勇敢地面向明天的责任走下去。但是,父亲是被日本人杀害了的。假若他不敢去用自己的血去雪耻报仇,他自己的子孙将也永远沉沦在地狱中。日本人会杀他的父亲,也会杀他的子
12、孙。今天他若想偷生,他便只能给儿孙留下耻辱。耻辱的延续还不如一齐死亡。”11虽然瑞宣一直在惶惑中偷生,在忠孝的夹层中艰难的前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始终都有一颗诚挚的爱国心,他虽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帮英国人富善做事,但替洋人做事又觉得对国家是个耻辱。保定、太原、南京相继陷落后,汉奸们为日本侵略者攻城掠地而拍手叫好,并一次又一次组织“庆祝”游行。每一次,瑞宣在街上看到这种“游行”,心里都非常难受。但是,这些事件包括他的被捕只是在他的心中积蓄了力量爱国的力量,并没有点燃他内心反抗的情绪,而他的亲人父亲自受日本人凌辱而投河自尽后,他心中清楚了许多,也就想起日本人来,“想到日本人,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自己
13、不肯离开北平,几乎纯粹是为家中老幼的安全与生活。可是,有什么用呢?自己下过狱,老二变成了最没出息的人,现在,连最老成、最谨慎的父亲,也投了河!在敌人手底下,而想保护一家人,哼,梦想他又哭了,他恨日本人与他自己”。12在他需要改变的时候,瑞全回来了,到了北京,像一个助燃器,终于将瑞宣送上了抗日宣传的轨道。当他失业后不愿在北平教书时,三弟瑞全这样对他说:“哪个学校都三天两头的有被捕的学生和教员。日本人要用恐怖打碎青年们的爱国心,我们得设法打碎日本人的恐怖。一点不错,大哥,你应当顾及你的清白。可是,假若你到了学校不久就因为你的言语行动而被捕,不是也没有人知道吗?在战争中,有无名的汗奸(像贪官污吏和奸
14、商),也有无名的英雄。你说你怕不明不白的去当教员,以后没脸见人,可是你也怕人不知鬼不觉的作个无名英雄吗?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够了,用不着多考虑别的。“瑞全的几句话解开了瑞宣心头结了几年的疙瘩,也卸掉了他身上沉重的包袱,”瑞宣的脑子里像舞台开了幕,有了灯光、鲜明的布景与演员。他自己也是演员之一,也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位置老三教他去冒险,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他,瑞宣,应当跟老三学,况且,自己就是不去冒险,家中不也是要全饿死吗?13终于,他在家与国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也找到自己的位置。 “苦难中的希望,洗涤了他的灵魂。”祁瑞宣不愿意再做时代的豆腐,他要彻底的坚强起来。所以明月和尚捎
15、来的没头没脑连下款也没有的信,也让瑞宣高兴的打心眼发出声。信上写着:“去,很危险,不去,也难保无祸。老路子走不通了,希望你能另觅新途。抗战嘛,人人都得考虑自己应当战在哪一边,中间道路是不存在的。”孰不知此时的瑞宣已摆脱了中间地带的束缚,早希望在自己的阵地上干出一番成就来。“如今,他跟老三肩并肓作战,哪怕连累全家,大家一齐都得死,他也不能打退堂鼓。”14心意已决,一切顾虑烟消云散。当冬天过去,春天终于站稳了脚跟,忽然传来的比春风还要温暖的消息,让北平人忘掉了一冬以来的严寒:美国空军轰炸了日本本土。瑞宣从老三送来的传单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当他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每个人的脸上全带着笑,他终于明白了宣传
16、的力量。为了多做些像这样的宣传,他决定帮老三搞起来,并把想为地下组织写东西的打算告诉了明月和尚。有了具体任务,他不能再自惭形秽或踌躇不前了。瑞宣终于从一个思想者变成了一个实干家。当女儿妞子在生死之间徘徊的时候,瑞宣从瑞全那里得到了许多消息:美国的第三舰队已经在攻东京湾了,苏美英缔结了波茨坦协定,第一颗原子弹已经在小岛投下等。他一天到晚汗流浃背,忙着选稿、编辑、收发稿件。他的身体是疲惫的,可是他的精神却饱满着,他要庆祝人类最大悲剧的结束。至此,瑞宣这个人物形象终于饱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把他置于各种矛盾纠葛中,让他在矛盾中痛苦,在痛苦中苦闷,他内心深处的民族气节,爱
17、国精神还是占主导地位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抗战炮火洗礼下,与时代共同前进。老舍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性,同时又揭示了其性格的发展。被捕、入狱、父亲的惨死都使他逐渐抛弃了过去信仰的“崇高”与“人道”生活,使他懂得了报仇雪恨,在三弟瑞全的启迪下,他重新走上了教师的岗位,用隐语向青年人交出自己一颗爱国的心,并发奋为地下刊物写稿。他在忍受了刻骨的亡国之痛后,经过惶惑、偷生,终于决定性的转变了。所以,瑞全称得上是一个有时代内容,有思想深度的典型形象,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注释:1、1美国文坛对老舍及其的评论载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1期。2、23胡叔和主编中国现代六大名家名作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303页。3、414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参考书目:胡叔和主编中国现代六大名家名作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版。刘俊峰中国现代小说史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毕业论文:.在忠与孝的夹层中生活浅谈祁瑞宣的思想内涵太和县赵集乡赵集小学: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