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789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摘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被誉为“天下夺魁”的杰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渊冲译本将其清雅的文辞,生动的形象一一再现,并在处理典故翻译时巧妙运用了三种翻译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西厢记,典故翻译,许渊冲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金圣叹在其圣叹外书中曾评道:“西厢记非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极言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书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历史典故,为此番绝妙增色不少。然而典故中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为试图将此妙文传向世界的翻译工作者增添了许多难题。许译西厢记是许渊冲先生的巅峰之作,充分展现了他在音韵调整、形式构建、意境营造、词汇筛选方面的杰

2、出才能,也显示了他在典故英译上的深厚功力。本文将从翻译技巧的角度分析许译西厢记中典故翻译的几种对策。一、代以西方文化中的相应意象例1:第一本 第三折 酬韵我虽不及司马相如,小姐你莫非倒是一位文君?(王 58)Although I am not a good lutist,She may be a lute-lover. (王 59)此折写到莺莺夜至后花园内烧香,烧至一半,倚栏长叹。张生隔墙窥视,有感而发,遂有这段唱词。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这里,张生自比司马相如,将莺莺比作卓文君,意指两人心有灵犀,欲借琴音追求美人之心一表无疑。同时,这一典故还暗

3、示张生与莺莺这对才子佳人将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样,冲破封建传统及婚姻制度,建立起相亲相爱、忠贞不渝的爱情婚姻关系。许译中将司马相如译作“good lutist”,将卓文君译为“lute-lover”。从音韵的角度来讲,使用了头韵,平添一种音韵美。此外,从意象的角度讲,lute-lover 并非译者凭空捏造,而是西方文学中屡次出现的经典意象。如:拜伦在唐璜第三章中写到:The Scian and Teian muse,The Heros harp, the Lovers lute, Have found the fame your shores refuse.开奥的缪斯,蒂奥的缪斯, 那英雄的竖

4、琴,恋人的琵琶, 原在你的岸上博得了声誉, 而今在这发源地反倒喑哑。(查良铮译)而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丁尼生也在诗歌在爱情里中,运用了lovers lute这一意象。The little rift within the lovers lute,Or little pitted speck in garnerd fruit,That rotting inward slowly moulders all.爱人诗琴上的细小裂痕,或者储放的水果上的微小伤口,将一点一点侵蚀所有。由以上两例可见,在西方文化中,“lovers lute” 代表着对爱情或爱人的向往与追求。而许渊冲先生选择用“lute-lov

5、er” 和“lutist”来分别替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而不是简单地直译或意译为“suitor and his lover”,考虑了西方读者的审美需求,使西方读者在阅读译本时,也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审美体验。同时,“lute”和凤求凰典故中的古琴相互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例2:第三本 第一折 前候你偷香手,还准备折桂枝。(王 196)Your hands that wish to carry off the lady fairMust be ready to pluck the laurel crown. (王 197)此折写到崔夫人失信于人,拒绝将莺莺许配给张生,反令二人以兄妹相称。红娘替莺莺探

6、望张生,见其因相思害病,便劝他以功名为念,“休堕了志气”。王实甫此处使用的典故蟾宫折桂,是中国文化中十分常见的意象,用来表示读书人金榜题名。巧合的是,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崇敬。后来在英国还有“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的称号,开始是大学授予,到英王詹姆斯一世时,便成为王室御用诗人的专称。许译以“the laurel crown”代译“桂枝”,不仅与原句意象相符,同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短语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在内涵上也互相呼应,取得了使西方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的效果。此外,动词“pluck”可作“采摘”解,与“桂枝”搭配;亦可作“抢

7、夺”解,与“桂冠”搭配,用得恰到好处。以“pluck the laurel crown”翻译“折桂枝”,不仅使我们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巧合,也显示了译者学贯中西的学术素养,正是这两点,才使翻译实践中的美好“姻缘”成为可能。二、意译为主,辅以直译许渊冲先生在处理西厢记中的典故时,主要采用的是意译手法,确切地说,是在不损失原句思想的前提下,将典故中的具体人物转换为泛指的身份或形象。如将“西子太真”译为“the most famous beauties of old”;将“沈约”,“宋玉”译为“sick and sad scholars”;将“孙庞”“贾马”译为“ancients of ren

8、own” 等。与此同时,若直译不会造成西方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则采用直译手法。如将“跨鸾乘凤”译为“ride on phoenix back”,将“瓶坠簪折”翻译为“broken jar or jade”。直译与意译两者结合,互补长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3:第一本 第三折 酬韵我今夜辅能,见娉婷,便是月殿姮娥,不恁般撑!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洛水神人,欲入陈王丽赋。(王 54)Now that I see her charm and grace tonight,The goddess of the Moon is not so fair and brigh

9、t.He says:I think she is the Goddess so weary of restrictions and so inconsiderate as to flee from the Palace on high. She looks like the Fairy Queen leaning against the crimson door of the imperior temple or the riverside Nymph worthy of the praise of a great poet. (王 56)此折写到张生隔墙窥视莺莺在后花园烧香,这段唱词将莺莺先

10、后比作嫦娥、湘妃、洛神三位中国著名的古代美女,一来极言莺莺“女有貌”,二来暗示张生“郎有才”。许译在翻译这三处典故时,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将“月殿姮娥”直译为“goddess of the Moon”,而将“湘陵妃子”,“舜庙”,“洛水神人”,“陈王丽赋”分别意译为“the Fairy Queen”,“the imperior temple”,“the riverside Nymph”,“a great poet”。原句中几位历史人物的具体身份被略去了,然而他们在文中用以衬托“郎才女貌”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意译与直译相互结合,将原句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自然过渡至译文中。例4:第三本 第

11、一折 前候休教淫词污了龙蛇字,藕丝缚定鹍鹏翅,黄莺夺了鸿鹄志。休为翠帏锦帐一佳人,误你玉堂金马三学士。(王 196)Your brilliant handwriting beyond compareShould not be used to profane your renown.Dont let loves rope bind a rocs wingNor let his ears listen to an oriole sing!The silk bed-curtain for a beauty madeShould not detain the golden horse from the

12、 Hall of Jade. (王 197)此段唱词同样是红娘在劝诫张生,一共包含四处典故,其中“龙蛇字”形容书法雄健洒脱,“藕丝”指男女间情丝难断。这两个典故均采用了意译手法。而“鲲鹏”与“鸿鹄”均指志存高远的志士,这两个具有相同含义的典故则被合二为一,直译作“roc”,显得简洁自然,干净利落。最后一个典故“玉堂金马”也进行了直译处理,虽然在文化内涵上有所损失,但上文中作者已经多次将“求功名”与“求美人”进行了对比,读者可根据具体语境推断出“the golden horse from the Hall of Jade”即是指读书人所向往的荣耀之地。三、省译典故人物意象,适当浅化再创音韵美例5

13、:第三本 第三折 赖简一任你将何郎粉来搽,他已自把张敞眉来画。(王 250)You may powder your brazen face;Shes painted her eyebrows with grace. (王 251)此句唱词出现在红娘嘲笑张生自作聪明,遭莺莺赖简之时,其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何晏擅长抹粉饰面,张敞善为女子画眉,这里两个典故均被略去不译。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暗含的感情色彩,许渊冲先生分别采用了形容词“brazen”和介词短语“with grace”来补充语义和表达效果。这样一写,显得郎有情,妾无意,刻画出红娘眼中,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张生,和一个高贵优雅,无心留情的莺莺

14、。这一隐含的对比色彩,写明了红娘对张生责怪和埋怨的情绪,同时也再现了原文精心设置的音韵美,可谓点睛之笔。例6:第二本 第三折 赖婚成也是你母亲,败也是你萧何。(王 152)The failure or success In this matter rests with no other Than you, oh! Mother. (王 153)此句唱词是莺莺埋怨母亲悔婚一事。译者将“萧何”省去不译,只保留了“母亲”这一更为关键的人物。“按译者的说法是浅化,增加译文的可接受性,减少由文化带来的理解障碍,同时在意境上和音韵上获得了再创的美。”(蒋 86)许渊冲教授在他翻译的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提到,“在原文说一指一的时候,对等的译文不但形似,而且意似,甚至可以神似;如果原文说一指二,那形似或等化的译文就不可能神似,应该用浅化或深化的译法,才有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蒋 86)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西厢记时处理典故的几种技巧,是其“深化”与“浅化”翻译理论的具体体现,使得“说一指二”的典故这一艺术手法,在译本当中同样能够大放异彩。参考文献蒋美红.论许译唐诗三百首典故的翻译技巧.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83-86王实甫.西厢记.许渊冲译.北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