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和修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830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和修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和修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和修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和修复.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和修复 【摘 要】语用失误经常阻碍和困扰跨文化的正常交际,使跨文化交际不能正常进行。能够及时发现日常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并及时修复,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以及原因,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实例,探讨了语用失误的发现和察觉以及相应的修复努力。【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发现 修复        一 引言        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由于本族语者在使用外语时,对对方

2、的语言及文化了解甚少,在与外国语言使用者的交流时,自然而然地把自身文化交流模式、思考方式、语用规则和文化习俗用于外语中,极有可能产生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语用失误,认识到语用失误的发现过程,合理利用修复手段,可以减少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二 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英国语言学家J.托马斯在1983 年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rdq

3、uo;,定义其为说话双方彼此不能理解。何自然(1988)指出:我们将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美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类失误并非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而是主要归因于说法的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者说得不合时宜。        依据托马斯在论文跨文化语用失误中提出的分类方法,语用失误大致分为语用语言的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大类。语用语言失误一般是由于语言障碍所致,而相较于前者,社交语用失误则是由于谈话双方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准则差异所造成的。  &nb

4、sp;     三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现        根据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发现的时间长短,把其分为立刻发现和后期发现。由于在意识到问题后做出评论的行为属于修复行为,暂不考虑到语用失误的发现行为当中。        1立刻发现        立刻发现语用失误在发生时,立即就被发现并指出。例如,一个中国学生曾在一个来他家做客的美国学生晚上临

5、走的时候说:“慢走”。美国学生非常吃惊,便问“Why?”中国学生解释说:“啊,我的意思是外面天太黑了,注意安全。”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学生误解了中国学生的意思,不明白“慢走”这个词的意思,但是美国学生马上对此提出了提问,中国学生也及时的发现了这个语用失误,并且努力修复,使美国学生明白了“慢走”这个词相当于英语当中的“have a good trip home”,把这两种语言放在同一种语境当中,使外国人产生了误解,这种现象也是语用失误

6、当中的负迁移造成的结果。        2后期发现        后期发现是指在语用失误发生时,在不久之后或是很长时间之后才被发现。例如:一位美国教授叫他的中国学生做一个口头报告。当中国学生拿到题目之后,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先花费很多时间阐述各种相关信息,最后才得出主要观点、得出结论,但这位美国教授给出了极低的分数。中国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认为是因为教授对中国学生的歧视,直到教授指出了他的缺点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只需要改变一下陈述的顺序,先陈述观点,然后再给出相关信息即可。        这个例子所给出的就是语用失误的后期发现。美国教授并没有直接指出中国学生的失误,而是在一段时间后,给这位一直不明所以的中国学生婉转地点出了其缺点,让中国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失误。这位中国学生按照中国人的思维进行口头报告,得到低分之后,并未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甚至认为教授歧视中国学生,这也说明了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导致了语用失误的产生。这个例子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语用失误产生时,立即发现但是没有立即纠正是因为那样做可能对语用失误者面子的伤害性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