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835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方方是湖北文坛有名的女作家。她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弄期,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作家。在读者的心目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的揭示人生世相;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的透视家族历史;比较轻松的,如白驹的玩笑世间物事。1987年,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不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这些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韵,如语言上方小说较多地运用了明快、辛辣、诙谐的汉味语言(虽然没有池莉的地道),人情风俗方面方小说对武汉市民的生活习惯、人情冷暖、性格癖性等都有细致的的描写,一些武汉市民阶层的代表性活

2、动场所在小说中出现并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增加了小说的地域色彩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从方方有小说来看祖父中的“我”和风景中的小八子是种风格的代言人。方方的祖父活在父亲心中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充分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特点。方方的早期小说是新现实主义风格,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武汉人的特色。她作品和内涵还值得我认真研究。【关键词】:方方 湖北作家 新现实主义 社会转型期这次我所选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湖北作家研究。我想出于武汉在湖北和全国和政治经济地位,湖北作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武汉作家,是一位以武汉人、武汉事为主题的作家。易中天在

3、读城记 中指出 “武汉人有一种悲剧情节”。因此我选定了方方,又由于我的教育研究方向是转型期的教育,所以我的选题方向为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方方和池莉是湖北文坛两颗灿烂的双子星女作家。她们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弄期,是典型的总新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伤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阵痛。基于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一套跨世纪文丛。下面以我浅显的学力谈谈方方的艺术特色。一、 早期作品特点概述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彭泽。1957年迁居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曾当过四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

4、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现为湖北作家协会作家。 有一位评论家说,在读者的心目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的揭示人生世相;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的透视家族历史;比较轻松的,如白驹的玩笑世间物事。1987年,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不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风景以武汉著名的平民区河南棚子为背景,描绘了父亲一家人的生存情况和生活状态,展现了城市一角的特有风景。从这一群挤在狭窄的空间的粗俗人物的心灵中,让人们感受到棚户人家情绪世界。小说以一个死亡小儿子的视点来观察这一家人的生活,为小儿了的语调来叙述一家人的故事,使这篇小说笼罩上一层现实主义

5、的氛围,但在艺术上却给人以十分新鲜的感受,荒诞的陌生和表现引发人们强烈阅读兴趣。风景的表面是描写底层市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而且注重于还原态的东西,因而给人一种不加雕饰的真实感受。但如果仅仅是看到这一层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深层,这就是历史,底层市民和生活史,像父亲一样的许多人家就是这样活过来的。他们活得粗糙,但却乐得随心所欲,他们活得沉重,但也有滋味。他们活得沉重,但也原汁原味。这种活法似乎也受到了挑战,于是有了七哥这样的叛逆者不择手段去追求一种新的活法。对七哥的活法如何作价值评价,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在该文的背后显示了一个转型社会的混乱意识形态。白驹是方方写城市青年的特

6、别是他们当中知识分子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城市青年:一是像麦子和夏春秋冬那样的青年知识分子,一类是小男那样的青年工人,但在写小男时,也是从夏春秋冬的角度来写的,用夏春秋冬和麦子的眼光来审视小男的行为和心态。这是一稿荒诞的小说,或者说是具有荒诞色彩的谐谑小说,无论麦子和夏春秋冬都是冷漠和随心所欲的,小男则是自私和猥琐的。小说的作者态度很隐匿,不作任何评价,她十分客观冷静的将这些青年的行为和心术和盘托出,把价值判断完全留给读者,也是方方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白驹则写得较为清松,而真正具有深度、有历史感的小说是祖父在父亲心中。它写了两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人格,看起来具有方方的家庭的影子。小说跃

7、然纸上的两代人,特别是父亲,这方面写得多一些,但也着力写了解祖父 在日本侵略者面前视死如归的超凡脱俗的行为,入情入理,富于人性,一点也没有伪现实性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着力刻苦划的祖父的形象说明方方并没有轻易地抛弃现实主义这一原则,而对生活的还原,则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形态,带着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从祖父中我们不可以看到一种深度,历史的深度,作者写了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祖父书生般生活,勇士般死去,他活得痛快,死得壮烈,祖父的形象虽然始终活在父亲的心中,但父亲却不能像祖父那样理直气壮的活,他活得窝囊,死得凄凉,两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不同结局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索:究竟是时代应当对父亲的无声

8、无息的一生负责,还是父亲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行云流水也写了中年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而桃花灿烂则有写了一对平民青年的爱情悲剧。这些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韵,如语言上方小说较多地运用了明快、辛辣、诙谐的汉味语言(虽然没有池莉的地道),人情风俗方面方小说对武汉市民的生活习惯、人情冷暖、性格癖性等都有细致的的描写,一些武汉市民阶层的代表性活动场所在小说中出现并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增加了小说的地域色彩。二、早期文学作品取向:社会转型斯的新现实主义什么是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

9、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方方处于社会转型斯。因而这个时期方方的作品必定打上时代的烙印。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们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而在摆脱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学风尚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也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现实主义的位置。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

10、、文本实验的风头,其它的作家不能再步其后尘。而先锋小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一部分作家感觉到先锋小说的这种局限,期望克服或者避免这种局限。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方方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作派。所以也可以说,方方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方方小说祖父中的“我”和风景中的小八子是种风格的代言人。下文是风景中的片段:二哥是一个言语极少的人。

11、他的眼睛凹人脸庞显得阴郁而深沉。倘若不是他的鼻梁挺拔且嘴角的线条很好看的话,他那双眼睛就令人不堪人目了。恰恰上帝给了他相应那对眼睛的鼻子和嘴,这使得他显示出一种很独特的漂亮。邻人常夸双胞胎五哥和六哥算得上河南棚子最英俊的小伙子,而七哥,还有我都认为:五哥六哥同二哥相比还差一个等级。五哥六哥一肚子浅俗的人生哲学和空洞洞的眼睛使他们脸庞上那漂亮的组合毫无生气。二哥用眼神就能治服父亲用拳头都难以治服的三哥,对这一点父亲始终感到是一种耻辱。尽管耻辱,他却不能不接受这一事实。二哥和三哥结成的是钢铁同盟。这使得父亲想揍他们中的一个时不能不踌躇再三。为此二哥和三哥挨打次数极少。五哥六哥先是嫉妒后来则是献媚,

12、意欲加入二哥三哥的联盟。二哥不置可否而三哥却严辞拒绝了。三哥说不能让小七子一个人挨打,你俩得分担一些。三哥是家中的“二霸王”。这绰号是大香姐姐起的。“大霸王”自然是指父亲。三哥比大香姐姐大两岁。在一次争吵中大香姐姐脱口叫出“二霸王”三个字。三哥听了很得意竟不再与大香姐姐吵闹且俨然是她的一个什么保护人。三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充当河南棚子小年轻的“拐子哥”,名气一直蔓延到球场街及西马路一带。所有知道他的人都尽可能不去惹他。三哥手下有一帮小喽罗。他们在百姓面前虎狼般凶煞恶极蛮不讲理,但在三哥面前却低三下四如同猪狗。他们都知道三哥的厉害。三哥曾跟一个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师傅学过几年武艺。那师傅是父亲早年拜

13、把子的兄弟,对三哥的教导极为尽心。三哥一巴掌砍下能使三块砖同时断裂是河南棚子的小哥们儿亲眼所见。三哥赤手空拳能使十个像他一样粗壮的小伙子在进攻他时全都仰翻在地。三哥威武有力鲁莽无比却能屈服于二哥的眼神。三哥跟二哥好得像一个人。而二哥却是同三哥全然不同的人。其实若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改变了二哥的命运,二哥是不会同家里人有什么质的变化的。那件事的出现使二哥步人一条与家里所有人全然不同的轨道。二哥愉快地在这轨道上一滴一滴地流尽鲜血而后死去。那一瞬间发生的事还是在七哥刚出生的年月。二哥和三哥每天都去铁路外抑或货场偷煤。家里的煤从来都是这样弄来的。偷窃者对于这么干是否合法不予考虑。从文中不能看出其浓郁的现实

14、主义风格。传统的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们接触到的只是一个现象的世界。在这个现象世界的后面,有一个本质的结构控制着这个世界,而这一现象世界中的这事物和它事物之间,也有着某种本质的、因果的联系。所以,方方作品的真实观认为,现象是世界的表象,表象的事物是不可靠的,而本质和因果才是可靠的,文学作品的“认识意义”必须建立在这基础上。因此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性表述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艺术上的“真实”不仅来自于生活现象本身,还必须揭示出生活背后的“本质”。2、方方小说悖离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方方的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

15、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方方的小说无疑是属于现实主义的,这是由于她的创作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但是她的现实主义又与过去的现实主义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的的还原,风俗人物的生存状况,生命勃动、性的欲望都是以一种本真的状态展现在眼前的,从而具有自然主义的外观,但其实质是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技艺。这在风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八子就像是红楼梦中隐隐约约可见的通灵宝玉一样,赋予了一种真实的色彩,为一种大角度的、全方位的描写提供了依据。不同的作家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捕捉”。托尔斯泰用人道主义来衡量,巴尔扎克通过对金钱的批判而揭示,茅盾的子夜用的是政治经济分析,十七年

16、小说以阶级斗争为纲,八十年代初期的大部分小说则依靠人本主义。所以,现实主义小说的共同点,就是创作者用理性、理念作参照,分析整合现象世界;他们放弃那些所谓非本质的东西而建构一个完整有序的、由因果关系构成的小说世界。方方用自己建构的小说世界告诉或回答读者,世界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人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从本质上说现实主义是理性的创作方法。方方小说的一贯长处是长于描写凡常人物的凡常生活及其喜怒忧乐,酸甜苦辣,并从中表现出某种普遍意义的主题。在凡俗人生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底蕴,在文学史上有不少描写凡俗人生的里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家(如契诃夫),除了他对凡俗人生有非常精确的、细腻的、生

17、动的描写,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外,还由于他对凡俗人生的主题的升华,使人们能透过凡俗人生,咀嚼到某种更深层的或历史、或社会、或文化、或人性的意味。方方的小说之所以在许多描写凡俗人生的小说中能够棋高一筹,就在于有这种意味。这种意味,有的是作定创作原初就有的一种思想,有的是读者通过自己的分析而得到的会意,但它都不由作家特别指出,而是被埋藏在大量具有原生形态的细节描写之中。这是作家对读者阅读和鉴赏心理的一种尊重。即使是主体情绪比较投入的小说,如祖父、风景,作家也还是让人物形象和生活画面自身说话,而不由作家现身说法。祖父中的“我”和风景中的小八子,都可以看出作家自身的投影,但这时的小八子和“我”都各自

18、成了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叙述人,因此,这时与其说是作家对读者阅读和鉴赏心理进行了干预,不如说是小说中的人物对读者阅读和鉴赏心理发生了影响。方方的小说无疑是属于现实主义的,还由于其创作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这样的作家都被排除在现实主义的门外,那么这种现实主义实在也太狭窄太封闭,早就应该送它进历史博物馆了。但是,她的现实主义的确又与过去的现实主义有不同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比较注重对生活的还原,凡俗人物的生存景况、生活状貌、生命勃动、性的欲望都以一种本真的状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具有一种自然主义的外观;并且运用了比较冷静客观的叙述角度和叙述语调,尽量避免作家主体情绪的平面介入。同时也表现在她立足于现实

19、主义,又不排斥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若干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如荒诞和陌生,超现实氛围,以及叙述角度和叙述语调的变换等)采取大胆吸收的态度,从而使她的小说具有较宽阔的艺术感受力和现代意味。方方小说中的文化蕴含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蕴含,才使她的小说能够超越衡定的时空界限,而具有普遍的审美意义,是其作品新的体现之一。政治背景被退居幕后,而文化背景却被推居幕前,小说中的人物都受到了一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如风景中的人物受到棚户区文化的制约,祖父中的人物受到书香文化的制约,等等。此外是武汉地方的文化风韵,如语言上,方方小说较多地运用了明快、辛辣、辛辣、谐趣的“汉”味语言;人情风习方面,方方

20、的小说对武汉市民阶层的生活习惯、人情冷暖、性格癖好等都有细致的、入木三分的描写;另外,一些武汉市民阶层的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所如河南棚子等在小说中出现,并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增加了小说的地域氛围色彩。政治蕴含的时限性较大,而文化蕴含的时限性较小,这是文化蕴含能够超越政治蕴含而具有较普遍的审美价值的原因所在。方方的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既具有喜剧色彩,又具有悲剧色彩,她兼具有制造悲剧喜剧两种艺术氛围的能力;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前期的小说似乎喜剧色彩更浓郁些,而后期的小说则悲剧色彩更浓郁些。风景、祖父、桃花灿烂的浓郁的悲剧色彩自不必说,即令像白驹和行云流水这样具有荒诞(前者)和诙谐(后者)外观的小说

21、,其内囊也是悲剧性的。从她短篇一唱三叹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悲剧性内含的强化。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晚景的孤独和凄凉。把她的四个儿女连同她的丈夫都奉献给社会,但她得到了什么回报呢?除了满墙的奖状,她什么也没有得到。到了晚年,只有一个十七岁的小保姆伴随她生活在一个十二平米的狭窄空间里,孤独和凄凉将永远伴随她走向生命的终点。曾经荣光过,但活得毕竟太空泛。待她有所觉悟,却已经晚了。读毕全篇,人们在感慨叹息之余,不免掩卷沉思:究竟是社会应该给以更公平的待遇,还是应该早些觉悟,站自己活得更实在些?这就是这个有限短篇所蕴含的深长的意味。方方的小说的确变得越来越冷峻、沉潜和深邃了。传统现实主义发展的高

22、峰是情节的性格化,塑造典型性格成为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要求,现实主义作家也把为世界文学画廊提供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人物的一切,包括他的语言行动、为人处世、情感变化,都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整体,他们就统一在人物的性格之下。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可能有多侧面的表现,但他一般都有一个核心的性格,或者称主导性格。这种典型理论被意识形态化之后,就出现文学作品必须塑造能代表时代方向,能鼓舞、激励人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典型。方方由于立足于个体的生存体验,不再努力去反映能展示生活必然趋向的历史真实,而试图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展示当代

23、人的生命存在状态。为此,他们放弃传统现实主义再现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的努力目标。在方方笔下,环境总是灰色的,读者感受不到时代的色彩或社会的特点,人物总是渺小的,读者找不到对社会、对历史作过贡献的人。 生活成了看不见的巨手, 他导演人物演出一幕幕人生的戏剧。人物在不同的人际关系 , 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成了生活和环境的奴仆,已经被生活、被环境彻底物化,他们本应具备的主体性也完全消失。所以,反英雄、反典型成为新写实小说真实观的重要表现,也是方方小说的一贯立场。3、方方小说的叙事特征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3)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

24、存状态 ,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 “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方方的祖父活在父亲心中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

25、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由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用理性关照一切,传统的叙述者大多采用的是高于生活、高于故事人物的视点。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方方的风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小说中,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幼婴,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的生活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的智力判断力 、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任何人物 。当然,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特殊的个案,风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读者

26、也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高于小林的地方 。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已经不再凭借理性或理念的力量站到高处,俯视生活、俯视人物,而是放弃自己的思想武装,解除作者的特权走进芸芸众生,用下沉的视点去观察生活,观察作品人物的一举一动。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总是以人类的导师自居,他们总是期望自己的小说能够成为人类生活的教科书。他们把自己与读者的关系看成牧师与信徒的关系,把自己与故事人物的关系认定为裁决者与竞赛者的关系。所以,方方在讲述故事时,总是夹杂着大量的非叙事话语,那怕是最具含蓄风格的文本,方方也会在整体上运用象征或隐喻等修辞性评论的方法显示自己的价值或情感取向。方方由于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

27、也就失去了价值判断的尺度,失去了情感天平的砝码,新写实小说的叙述也就只能是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在方方大部分小说中,叙述者往往都是充当单纯的旁观者或书记官的角色,她不像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那样随意对故事人物作种种的心理分析,在客观、平静的叙述中也很少夹杂解释、说明、议论、抒情等非叙事话语 。 方方即便偶尔发表意见,多半也是采用自由间接引语的方式,把自己的倾向或情感取向含混在故事人物的意识之中。这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可以说是新写实小说家自觉的、有意采用的客观化叙述策略,但从种程度上说,也是他们放弃理性、放弃理念之后无可奈何的叙述选择。从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要求小说中的任何情节、细节,都必须发

28、挥一定的功能,承担不同的责任;要求作家根据第二能指的需求确定故事情节的取舍,根据因果链条的需要,组织情节的发展。所以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大都是一个具有因果承接关系的封闭性的艺术整体。其中总有一个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象一根红线贯穿作品的始终,且大都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叙事结构模式。但是在方方小说中,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也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方方不重情节结构的戏剧化,追求叙事方式的生活化,不重情节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而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

29、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也就成为典型的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叙事特点。三、 小结方方的早期小说是新现实主义风格,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武汉人的特色。她作品和内涵还值得我认真研究,并且期待她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注释:1、 易中天 读城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P2562、 源自: 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改革与发展观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 徐斐 3、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5 月参考文献: 方方 ,行云流水, 长江文艺出版社P106 长江文艺出版社, 跨世纪文丛1992思和陈主编 , 当代文学史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於可训主编 , 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8年版卢卓群 汉语小论文写作初步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董庆炳主编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朱元立主编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