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901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9946.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为全面完成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2147号)精神,特制定本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一、项目实施目的意义山东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任务艰巨,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上棉花自身用工多、价格不稳、收益不高等原因,棉花种植面积不断萎缩,2012年全省种植面积1020万亩,总产70万吨左右。但棉花消费超过400万吨,产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我省人多地少,靠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棉花总产的可能性不大,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来增加总供给。2

2、012年结合全省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高产创建工作仍取得了明显效果。全省70个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97.1公斤/亩,高于全省单产水平20公斤/亩以上;70个百亩丰产方亩产达到121.9公斤;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皮棉136.8公斤/亩,这样的单产水平是全省平均单产的近一倍,大大提升全省棉花单产的潜力巨大。2011年度承担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的巨野、成武、金乡、嘉祥、夏津、临清、商河7个县(市)十亩示范片亩产达到150公斤以上。通过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的实施,带动大面积和整建制高产高效目标,增加我省棉花有效供给和棉农收入,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 主要技术内

3、容1.选择适宜棉田高产棉田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pH值6.5-8,土壤020cm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全氮0.06%以上,碱解氮60ppm以上,速效磷20ppm以上,速效钾120ppm以上高产棉田应具有良好排灌条件,做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冬、春浇足底墒水,在棉花生长季节遇旱1015天能浇1次水;在日降雨量200mm的情况下,能在1天内排除涝灾。2.选择优良品种,搞好种子处理种子准备:选用产量潜力大的杂交种或常规抗虫棉品种。全部采用脱绒包衣种子,纯度达98%以上、健籽率75%以上、发芽率80%以上。采用机械条播需种子22.5kg,精播机点播需1kg左

4、右。于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将棉种摊在竹席或布单上曝晒23天,以打破休眠,促进出苗。3.秋冬深耕,培肥地力深耕土壤:采取秋冬耕或春耕,耕翻深度35cm左右,23年深翻一次。秋冬耕棉田翻后不进行耙耢,春耕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及时耙耢保墒。施足基肥:创高产和超高产的棉田要强调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应在明确土壤养分含量的基础上,配方施肥。通常条件下,建议基肥的运筹:亩施鸡粪2吨或优质土杂肥34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氮磷钾含量皆在15%以上)。4.适期播种,规范化种植在地膜覆盖的支持下,一熟春棉的适宜播期范围较广,按5cm地温通过14时开始播种计,自4月10至5月5日的25天皆为播种适

5、期。综合考虑,高产和超高产栽培宜在4月20-30日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或基质育苗移栽,可于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高产条件下常规棉的密度3000-3500株/亩,等行种植时行距8090cm,大小行种植时小行60cm、大行90100cm;杂交棉的密度,鲁西南20002500株,等行距90-110 cm,鲁北、鲁西北2500-2800株/亩,等行种植时行距80100cm,大小行种植时小行60cm、大行100-120cm。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先播种后盖膜的棉田,在棉苗出土后3天、子叶完全变绿后将苗放出;棉花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发现缺苗尽早移栽补齐;长出1片真叶后及时定苗。 5.科学化控

6、,塑合理株型自现蕾后就要考虑化学调控。一般情况下,6月下旬、7月上、中、下分别亩喷缩节胺0.51克、11.5克、1.52克、23克,棉花最终株高1米左右。在科学化控的同时要及时整枝:于第一果枝出生后,及时打下果枝以下的叶枝(真叶保留)。及时去掉主茎上的营养枝和赘芽;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的原则于7月20日前后打顶;按照下部果枝少留果节的原则来打下部果枝的边心,一般底部13果枝留12节;为控制封行程度,中部果枝碰头就打边心。受霜期的限制,山东省立秋后长出的蕾、白露后开的花,都是无效的。为了节约养分,促进结大桃,应尽早摘除无效蕾,可在8月1015日进行。其它毛耳、赘芽也宜早去掉。6.合理施

7、肥,稳健生长亩施人工合成纯N12.515公斤、P2O539公斤、K2O4.57.5公斤,一般氮肥基施40%,追施60%,磷肥基肥(套种田一次性早追施),钾肥基施追施各半。高产田苗期要严格控制肥水,通常情况下不施肥、浇水。蕾期若长时间连续干旱会影响棉花发棵,因此应可隔沟轻浇水;蕾期不宜追施氮素化肥,但为防止早衰,提倡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亩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5公斤。无论高产还是超高产棉田都要重施花铃肥,而且花铃肥应是速效氮肥。一般于见花后5天内追施尿素15公斤,7月下旬追施7.5公斤作为盖顶肥,以后不再根基追肥。7.中耕培土,抗旱防涝蕾期中耕有促根下扎、去除杂草和结合中耕培土防倒伏的作用。可于盛蕾

8、期把深中耕、破地膜、锄草和培土结合一并进行。中耕深度810cm,把地膜清除,将土培到棉杆基部,以利于以后进行排水、浇水。行距小和大小行种植的棉田可隔行进行。浇水应视降雨情况和土壤墒情而定。通常在8月下旬干旱时浇1次即可,如秋后持续干旱,浇水时间应坚持到9月中、下旬。浇水宜采用沟灌,切忌大水漫灌。后期浇水不宜重新开沟,以免伤根。遇大雨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8.综合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针对近年来因种植抗虫棉,棉田害虫发生演变的规律,以防治苗期蚜虫、棉叶螨和“伏蚜”、烟粉虱、盲蝽象为重点,同时,注意防治二代棉铃虫和其它害虫。注重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选择抗病、优质、高产、抗虫性强的

9、抗虫棉品种;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搞好虫情调查,达不到防治指标不药防,尽量推迟药防时间,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达到防治指标的要当机立断,及时药防,做到对症下药,能兼治的不单治,能挑治的不普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注意选用抗黄萎病性能好的品种,并注意采用农业措施、喷施黄腐酸等进行防治。三、实施地点、规模和任务目标(一)实施地点、规模:该项目在济宁、滨州、东营、济南4个主产棉市6个县(市、区)推广应用,项目设核心示范区11万亩。即济宁市梁山县10000亩;滨州市无棣县10000亩、沾化县10000亩;东营市利津县10000亩;济南市商河县10000亩、章丘市60000亩。辐射带动20万亩。(二)任务目标在我省

10、重点棉区实施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是实现我省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大幅度提高我省棉花单产,增加总产和植棉效益。1.技术指标:项目区要求良种普及率100%,脱绒包衣标牌棉种占100%。通过项目实施完善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规程。亩产皮棉125kg的产量构成:常规棉,亩株数3000-3500株,亩有效铃6.5-7.0万个,平均单铃重:4.5-5.0g;衣分40%左右,霜前花率80%以上。杂交棉,亩实收株数鲁西南2000-2500株,鲁北、鲁西北2500-2800株,亩有效铃6-6.5万个;平均单铃重:5.0-5.5g;衣分40%左右,霜前花率80%以上。2.经济指标:项目

11、区亩产皮棉125公斤左右,比项目实施前亩产皮棉增加20公斤。四、进度安排及预期效益(一)进度安排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2.召开项目部署会议。3.开展秸秆还田和棉田深耕。提倡在11月底12月初进行棉花秸秆还田,并结合棉花秸秆还田进行冬耕冬灌。耕深由过去的20 cm 增加到3040cm。灌水量可结合各地水源和土质情况而定,引黄灌区和黄河三角洲的盐碱棉田可多引多灌,每亩灌水80-100立方。4.组织大型技术培训会,对项目承担县棉花生产分管领导和主要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讨论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指标,落实品种和开发、推广任务。聘请相关专家讲授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

12、技术,培训县乡技术骨干。2013年3月至5月:棉花备播及播种根据土壤类型选用对路品种并进行造墒、深耕、施肥,底施土杂肥2-3吨或鸡粪1-2吨,复合肥50公斤。杂交棉区可在3月底4月初育苗,5月初定植,常规棉4月20-30日集中播种。2013年6月:制定苗、蕾期管理技术意见,并进行针对性的现场技术指导。组织项目区棉花苗情调查,针对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制定苗、蕾期管理技术意见。主要针对苗蕾期病害防治,棉田中耕培土、追肥、化调等技术开展。2013年7-8月:制定花铃期管理技术意见。主要针对花铃期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围绕修枝打顶,追施花铃肥,合理化调,病虫害防治,合理灌溉,后期追肥,防自然灾害等进行。同

13、时,组织项目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2013年9-10月:巡回技术指导,制定吐絮期管理技术意见。邀请专家检查、测产验收。2013年11月:搞好项目全面总结验收。(二)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11万亩核心示范区,棉花单产实现125公斤,比2012年平均亩增产皮棉20公斤,共增产皮棉220万公斤,按20元/公斤计,可增加经济效益4400万元,棉籽增收660万元,合计可增加经济效益5060万元;辐射带动田亩产100公斤,比2012年增产10公斤,共增皮棉200万公斤,按20元/公斤计,可增加经济效益4000万元,棉籽增收600万元,合计增收4600万元。项目区核心示范田和辐射带动田共增收9660万元

14、。2.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加速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棉花单产,提高广大棉农的科技素质与植棉水平。由于棉花单产的提高,该项目实施可增加皮棉供给水平,缓解粮棉争地矛盾。3.生态效益:转基因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可有效地降低田间用药,减轻环境污染,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五、责任分工(一)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1.制定总体方案,组织实施:负责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协调项目县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和组织项目实施。2.组织技术培训:主要针对相关项目县、乡镇棉花技术指导员、棉花种植大户。计划举办省级大型培训班2期,安排省、县、乡三

15、级培训500人次,每期培训2天。3.强化技术指导:在棉花播种、苗期、蕾期、花铃期等生育关键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区田间地头,结合棉花生长情况,通过举办示范点现场会、观摩会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指导。4.监督检查:将对项目区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建设,任务落实、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巡回指导、品种供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检查。5.绩效评价:针对项目区任务落实情况,主推品种选择情况,配套技术落实情况,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情况,档案建立情况,试验示范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工作影像资料情况,生育调查记录情况,产量效益统计情况,项目实施所产

16、生的实际效益进行绩效评价。(二)各项目实施单位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省站制定的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制定本项目区具体实施方案。2.强化宣传、落实任务: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认真落实任务措施,确保项目具体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3.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在重点培训项目县乡、技术骨干的同时,要将培训到村到户,做到户户都有明白人。每个项目承担单位培训次数不得少于3次期,每期100人以上。生产季节要安排专人负责,在棉花生育关键时期展开巡回技术指导。4.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建立项目区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农户、地块档案,认真记录相关地力水平、品种适应性、配套技术应用、管理措施及实

17、际产量等。同时,要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5.做好项目测产验收总结工作:根据项目实施总体要求,各项目单位要在9月15日前后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项目完成后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11月15日前形成文字材料及时上报。六、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作为全省棉花生产技术的主体推广部门,每年以省农业厅或以省棉办的名义下文,大力宣传发动,引导全省抗虫棉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承担本项目后可积极整合全省科研、教学、种子、企业、学会等多方面资源,建立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推广网络,创立有效的技术推广路线和方法,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18、一)组织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以省棉技站技术骨干、省棉花中心、山农大专家、教授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积极整合全省科研、教学、种子、企业、学会等多方面资源,建立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网络。通过加强项目组织领导建设,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从组织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2.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根据我省棉区的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品种特性和技术力量,组装配套栽培技术,制定技术方案。首先,根据今年项目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和长势提出下步管理技术意见。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的综合技术应用,提高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平。3.明确责任,团结协作省棉花

19、生产技术指导站主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利用行政职能联合全省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部门的棉花专家,集成组装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进行项目检查督导和总结。省棉花中心、山农大协助省棉技站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配套技术研究、技术培训、项目测产、验收等。项目县参照省级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安排专人负责,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安排品种试验、基地示范等多种形式,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位。并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总结,验收。在推广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形成巨

20、大的合力,逐步建立起有技术支撑、商业化管理、高效运行的示范推广网络,确保该项目的健康实施。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4.强化项目监督指导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将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分别就项目区品种选择、种子质量、技术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实地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核对项目任务落实到位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务落实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各项目县认真完成项目指标。5.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根据省里制定的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要求,逐项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包括:任务落实情况,品种筛选是否对路,配套技术是否落实

21、到位,技术人员培训是否按计划进行,项目档案建立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承担省级相关技术试验研究情况。(二)技术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省棉花学会、省棉花基地协会挂靠在我单位的有利条件,联合全省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部门的棉花专家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项目县棉农科技植棉技术水平,建立县、乡、村三级棉花专业科技人员队伍,让项目区棉农了解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并通过技术骨干带动和辐射周围广大棉农科技植棉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提升棉农的科技素质。同时要求各项目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和棉花技术部门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在棉花播种前和棉花生育的关键时期

22、举办技术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项目区棉花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棉农的科技植棉水平,提高技术贡献率。培训对象:主要针对相关项目县、乡镇棉花技术指导员、棉花种植大户。培训内容:重点就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化学调控技术、棉田配方施肥技术,棉田合理灌溉技术,棉花合理密植技术等。2.强化技术指导一是省里在棉花蕾期、初花期、蕾铃期等不同生育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各项目县通过举办示范点现场会、观摩会及座谈会等形式及时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二是督促和指导项目县按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各乡镇,深入田间地头,

23、查看棉花生长情况,和棉农面对面交流管理技术,现场解答疑难问题,不失时机地搞好田间管理。三是确保项目区培训及时,指导到位。四是针对项目区棉花生育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布生产技术信息和技术管理意见。五是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品种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 六是通过对抗虫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品种的性状表现,结合有关试验研究,继续开展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促进该技术体系进一步熟化,为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技术大规模示范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七、资金用途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建立项目经费专门账户,做到专人、专账管理,账目清晰,资金使用合理合法。保

24、证下达的专项资金用于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技术推广项目,杜绝出现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对项目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技术资料的印刷、实验课题开展的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建设、以及相关会议、宣传、项目测产、验收总结等。具体如下:(一)省级10万元项目经费1.项目论证和方案制定:主要包括聘请专家论证、工作部署以及材料印刷费1万元。2.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费6万元:主要用于举办省级大型培训班,安排省、县、乡三级培训。组织专家组,分别在蕾期、初花期、花铃期赴6个项目县巡回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关键时期召开示范点技术观摩会等。3

25、.监督检查及绩效考评费3万元。主要用于项目测产、验收以及绩效评价,对项目总体实施情况进行全面验收总结。(二)县级20-30万元项目经费预算(6县合计130万元)1.农民技术培训和宣传经费:不低于总经费的30%。主要用于举办各类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印刷技术资料,聘请有关专家授课,利用电视、广播、挂图、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科普宣传。2.试验、示范补助:不低于总经费的30%。安排耐盐棉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盐碱地植棉肥料试验试验费。同时对项目区安排试验点、示范方进行补助。3.土壤化验费用:不低于总经费的10%。主要是对项目区棉田进行土样采集、养分化验、数据分析以及制定配方施肥方案等。4.技术指导经费:不低于总经费的20%。主要用于聘请相关专家不定期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和棉农面对面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交流,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把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5.检查验收费用:不高于总经费的10%。主要用于项目数据调查整理、测产验收、项目总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