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922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琼州海峡东部西南浅滩海砂开采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 广州2013年3月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海南硕大工贸有限公司拟为白沙浅滩西侧的人工岛如意岛填海项目提供填海用砂,拟在琼州海峡西南浅滩进行海砂开采。1.2项目申请用海情况拟申请用海面积19.3600hm2,宗海界址点见表1.2-1,宗海位置图见图1.2-1。表 1.21 项目用海界址点一览表(WGS84坐标系)界址点北纬东经1201110.881103529.982201110.841103514.833201056.531103514.874201056.571103530.021

2、.3海砂品位及储量根据海南琼州海峡西南浅滩海砂项目砂储量勘探地质报告,砂储量勘探共布设了16个钻孔,钻探控制深度50.00m。勘探结果显示:揭露地层有第四纪全新世北尖组海相沉积中砂、沙砾,划分为2层。中砂厚度35m46m,平均层厚40.63m。矿体呈巨厚层状分布,厚度稳定,连续性好,计算得该区域资源储量约为787万m3,且海砂不具备金属矿开采价值,所有的中、粗砂均主要适宜用作填海工程用砂。本项目拟采用采砂船的吸砂管长度约为35m,以70的角度插入海床,计算得出吸砂管的最大有效插入深度约为32 m,西南浅滩采砂区平均水深约8m,则吸砂管插入海床的最大有效深度为24m。因此,本项目评估的最大可开采

3、砂源储量约为486万m3。图1.2-1 项目宗海位置图1.4工程量和施工计划项目拟采用2条采砂船进行开采,每船每次可采砂约816 m3,约需1小时50分可以采满一船,日采砂时间20小时,每天可采10船砂。项目的计划开采控制指标见表1.4-1。表1.4-1 本项目海砂开采控制指标表控制指标控制量日最大开采量8160 m3日平均开采量4720 m3月最大开采量2月-4月10.2万m35月-1月20.4万m3月平均开采量11.8万m3年控制开采量142万m3开采年限2总控制开采量284万m31.5采砂过程中的污染环境影响分析采砂期间主要环境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采砂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随潮流扩

4、散对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2)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废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3)施工船舶维修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采砂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源强、产生量及处理方式见表1.5-1。表1.5-1 采砂施工的污染物源强、产生量及处理方式污染物源强产生量处理方式悬浮泥沙4.97kg/s99.4 kg/d直接排海生活污水-1.8 m3/d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并送到陆域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含油污水-25 kg/d固体废弃物-12 kg/d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和处置1.6采砂过程中的非污染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工程的特点,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主要是:(1)采砂区海床塌陷对海底地形地貌和海床

5、边坡稳定的影响;(2)采砂结束后海床地形地貌改变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3)潮流场改变对附近海域冲淤环境的影响;(4)采砂结束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5)采砂期间对周边航道和通航环境的影响;(6)采砂作业对周边环境敏感区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1.7环境风险事故采砂作业环境风险事故主要来自繁忙船舶来往中忽略安全行驶,导致船舶碰撞而发生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影响极大,而且污染物难以清除,因此必须充分重视。2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2.1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010年12月分别进行了大、小潮期的海流观测调查。海流观测期间,工程区域附近各站海流的往复流特征明显,流态分明。从表层到底层,

6、各站各层海流形态较为相似,流向基本与岸线平行,主要为NESW流。流速流向过程曲线图显示,大、小潮观测期间,各站实测海流转向一次,为典型的全日潮流。观测期间,大潮期海流流速比小潮期大,且各站东向流速普遍大于西向流速。观测期间最大流速为159.9cm/s,其次为154cm/s。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余流最大值达到22.9cm/s左右。调查海区海水悬沙含量较小,大、小潮观测期间各站表、中、底层最大悬沙含量分别为0.0309kg/m3。各站周日单宽净输沙量均为大潮期小潮期。最大周日单宽净输沙量为2417 kg/(md),输沙方向为1。2.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海峡东口是一个向南海开敞的

7、口门,来自海峡的涨潮和落潮东流,在口门附近海域水流扩散,流速减缓,同时与来自雷州湾扩散南下的沿岸水流交汇,水流能量减弱。因此,由这两股潮流携带的泥沙在东口外的东北侧水域沉积,并在波浪的作用下,在水深小于20m的水域内形成了一系列NE-SW向延伸的浅滩和分汊槽。这些浅滩除罗斗沙出露水面以外,碰浪沙、西方浅滩、北方浅滩、南方浅滩等以及口门内侧的西南浅滩均淹没在海面下的不同深度,最浅的水深不足1m。这些浅滩的长度一般都有十几千米,宽度分别在1 km3km。在繁多的分汊水道中,罗斗水道、北水道、中水道和南水道水深较大,是东口门分流和汇流的主要水道,其中中水道水深除局部地段以外,大多大于20m。利用琼州

8、海峡东半部1965年与2005年两份海图进行西南浅滩的冲淤动态分析可以发现,西南浅滩5m、10m、20m等深线在40年间,东西向均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变短,南北向萎缩、变窄,且5m、10m、20m等深线均往西南方向偏移,而30m等深线整体变化较小,上述变化与西南浅滩的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琼州海峡东口是波浪较强的海域,强浪向、常浪向为ENE和NE向,ENE和NE向较强的波浪是导致5m、10m、20m等深线南北向萎缩、变窄,且等深线均往西南方向偏移的主要原因,而东西向均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变短的主要原因为受西南浅滩处东西向较强的潮流影响。30m等深线整体变化较小,说明即使受热带风暴浪和台风浪侵袭,西南

9、浅滩30m等深线处也不易受波浪、潮流的扰动而保持相对地稳定同样利用琼州海峡东半部1965年与2005年两份海图进行项目申请海域的断面对比分析,采砂区域整体呈冲刷趋势,平均冲淤强度小于10cm/a。2.3水质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水质环境质量共采用了3季调查现状,包括2010年7、2010年12月和2011年2月。2010年7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区石油类和铅普遍出现超标,石油类大小潮超标率分别为85%、100%;铅大小潮超标率分别为48%、53%,其余因子均满足第一类海水水质要求。2010年12月的调查结果显示,项目附近海域海水水质受一定程度的石油类及重金属的污染。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显示,

10、涨潮时海水中pH、DO、COD、无机氮、硫化物、总铬、砷、锌、镉和铜的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没有超标样品,只有部分测站海水的活性磷酸盐、汞、铅和石油类出现超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情况。落潮时只有石油类、DO、活性磷酸盐、铅超标,其余均满足一类水质标准。三次水环境质量调查的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石油类和铅等重金属出现超过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情况,2012年12月的调查期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出现了超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情况。说明调查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较大,大量的船舶航行是石油类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沿岸及近海的渔业养殖、海南省的南渡江和珠溪河、广东省湛江市的地表径流入海后沿雷州半岛下泄

11、,都是造成调查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较高的原因。2.4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沉积物环境质量采用了2季的调查现状,包括2010年7月和2010年12月。2010年7月沉积物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沉积物中所有评价因子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要求,未见超标现象,项目附近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很好。2010年12月沉积物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沉积物中除铅外的所有评价因子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要求,未见超标现象,评价结果表明项目附近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较好。2.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采用了冬季(2010年12)和春季(2011年3月)的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以及夏季渔业资源的

12、现状。冬季调查海域叶绿素a的变化范围为0.31mg/m32.13mg/m3;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60.74mgC/(m2d)454.82mgC/(m2d);浮游植物种类共27属52种,平均生物量为2456.4104cells/m3;浮游动物有10个生物类群,共52个种,生物量变化幅度为3.8mg/m3538.33mg/m3,平均生物量为161.50mg/m3;底栖生物生物量的变化幅度为0 g/m22.55g/m2,平均生物量为0.65g/m2,栖息密度的幅度为0 ind/m220ind/m2,平均密度8ind/m2;鱼卵的平均密度为6粒/1000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4尾/1000m3;贝类

13、生物体中铅、锌、镉和汞含较高,超过第一类生物质量标准。春季期调查海域的叶绿素a变化范围为1.02 mg/m31.50mg/m3;初级生产力分别变化于22.61mg.c/(m2.d)75.59 mg.c/(m2.d);浮游植物种类共47属91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77,均匀度平均值为0.77;浮游动物有35属39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15,均匀度平均为0.82;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生物量为8.54g/m2,平均密度为39.58 ind/m2;鱼卵与仔鱼垂直网平均密度分别为7.35 个/m3、2.03 尾/m3,水平网平均密度分别为1.58 尾/ m3、0.15 尾/m3。夏季渔业资源调查,捕

14、获到56属68种,有相当部分品种是优质品种,赤魟、倒棘鲬、海鲇、斑头条鳎、短吻鰏、截尾白姑鱼等品种在相关站点中,都占有本站点渔获的较大比例。春季渔业资源调查,共获取渔获品种47种,赤魟、海鲇、截尾白姑鱼、黑鲷等品种在相关站点中,都占有本站点渔获的较大比例,是优势种群。春季渔业资源调查,捕获到17目13亚目45科8亚科56属68种,说明区域渔业资源的种类较丰富。调查区域内渔业资源中,有相当部分品种是优质品种,如鱼类中的斑头条鳎、多鳞鱚、海鳗、黑鲷、少鳞鱚、蛾眉条鳎、青石斑鱼、四指马鲅等;虾类的日本对虾、线背螳螂虾等;蟹类的远海梭子蟹等;贝类的密鳞牡蛎、栉江珧等。区域渔业资源中,有些品种在一些站点

15、区域中的种群很发达,形成了优势品种。如赤魟、海鲇、截尾白姑鱼、黑鲷等品种在相关站点中,都占有本站点渔获的较大比例。但大多数品种的渔获比例都很小,是小种群品种,甚至只是痕迹品种。2.6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011年3-4月的春季调查中,鸭嘴蛤的石油烃、铅含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的第一类标准,污染物标准指数分别为1.01、4.60,但达到第二类标准。2010年7月的夏季调查中,长肋日月贝的样品出现了锌和铅的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的情况,但达到第二类标准。两次调查的其余各类生物,总汞、砷、铜、铅、镉、锌、铬和石油烃等的含量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的第一

16、类标准以及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中相应的评价标准。2010年12月的冬季调查中,由于作业时拖网破裂,分析样本是在调查海域的渔船上向渔民购买,有受到渔船机油等物质污染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渔民打捞地点的不确定性,此次调查结果仅供参考。本次调查的长肋日月贝体内的铅、锌、镉的含量超出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的第一类标准,达第二类标准,其余样品均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3建设项目对环境、资源、海域功能和其他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3.1对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报告书采用采砂深度分别为10m和24m的工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采砂区

17、域的流速工程后大幅度减小,原因在于取砂后水深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0m左右水深增加到35m水深左右,过流截面增加,水流趋于迟缓,在二维垂向平均流速上就表现出较小的流速。应当指出的是,工程前后采砂区的表层流速应当变化不大。从采砂区及周边海域的流速变化情况来看,东向流时在矿区西侧、西向流时在矿区东侧小范围内流速略有增加,幅度小于20cm/s,流速增加的范围远小于流速减小的范围。从工程前后采砂区中心点流速变化图、工程前后采砂区中心点流速变化表、流速减小5cm/s的最大影响距离表可以看出,采砂面积越小、采砂深度越浅,采砂区中心点流速变化及流速减小影响距离越小,反之则越大,符合我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当采砂

18、面积19.36hm2,采砂深度24m,其流速减小5cm/s的最大影响距离东向达2520m,西向达1820m。3.2对波浪场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平均波高时,工程前项目处的波高约为1.0m(NE),0.6m(N),0.5m(NW)。最大波高时,波高约为4.5m(NE),3.2m(N),2.1 m(NW)。采砂质后,在平均波高情况下,采砂挖深10m,对于波浪场的影响范围基本在四周2km以内。当白沙门站波向为NE时,采砂坑内、采砂坑西北和东南向波高增大,最大增值为0.079m;西南向波高减小,最大减小值为0.159m。当白沙门站波向为N时,采砂坑内、采砂坑东西侧波高增大,最大增值为0.0577m;南向波高

19、减小,最大减小值为0.04m。当白沙门站波向为NW时,采砂坑内、采砂坑东北和西南向波高增大,最大增值为0.03m;西南向波高减小,最大减小值为0.05m。采砂挖深24m,对于波浪场的影响范围基本在四周2km以内:当白沙门站波向为NE时,最大增值为0.088m;最大减小值为0.158m。当白沙门站波向为N时,最大增值为0.05m;最大减小值为0.05m。当白沙门站波向为NW时,最大增值为0.03m;最大减小值为0.05m。采砂挖砂40.34m时,波浪场的变化与采砂挖深10m、24m时基本类似。最大波高的情况下,波高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波高的情况下类似,但是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加。影响范围增大到4km以内

20、。波高的最大增值为0.66(挖深10m)、0.7m(挖深24m);最大减小值为0.78(挖深10m)、0.85(挖深24m)。随着开挖深度从10m24m,对于波浪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差别不大。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同样对于波浪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增大幅度并不是很大。对NE向浪的影响大于NW向浪。3.3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在采砂24m、边坡达到1:5稳定时,其塌陷的最远影响距离为150m,塌方的范围不会超过申请用海的区域,不会对文昌近岸岸滩造成影响。由于采砂区附近水域的悬浮泥沙含量很小,故不考虑由悬浮泥沙引起的淤积量,在此仅计算推移质回淤量。据预测,采砂后,采砂坑内的淤积量平均值大

21、约在1.26 m/a左右,采砂坑边坡处的最大淤积量可达到3.6 m/a,而采砂坑中心的回淤量在1.05m/a左右。采砂坑周边的冲淤区域集中在西西南和北东东方向,最大冲刷量可达4.5m/a,位于采砂坑角点处,平均冲刷量约在0.9m/a。最大影响范围西西南方向为2.4km,北东东方向为2.7km。在采砂量为284万m3的情况下,采砂区恢复到基本与采砂前填平或略低于采砂前水深所需要的回淤年限为12.8年。3.4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采砂引起的悬沙对水质环境的影响预测结果,如图3.4-1所示,在海砂开采过程中悬浮泥沙增量大于10mg/L(超I、II类海水水质)、大于20mg/L、大于50mg/L、

22、大于100mg/L(超III类海水水质)、大于150mg/L(超IV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318km2、3.539km2、2.123km2、1.456km2、1.033km2。由此可知,在采砂过程中,出现了超100mg/L(超III类海水水质)、超150mg/L(超IV类海水水质)的水体,但此类水体的面积较小。图3.4-1大中小潮全潮周期内悬浮物扩散的包络线范围(叠加)3.5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开采区域海砂矿体呈巨厚层状分布,厚度稳定,连续性好,含泥量少。根据施工方式和数值模拟结果,悬浮泥沙主要沉降在1.456km2(悬浮泥沙增量100mg/L)范围内,因此本海域沉积物的环

23、境质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沉积物质量现状的调查结果,项目所在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各污染物因子均未超标。采砂施工产生的沉积物来源于本海域,不会对本海域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3.6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工程的海砂开采活动会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及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大部分底栖生物的生长较缓慢,开采区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其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可能在几年内,开采区的底栖生物种类和生物量都偏于贫乏;悬浮固体物质含量过高,容易使鳝类的腮聚集泥,减损鳃部的滤水呼吸功能,甚至导致窒息死亡。不同的鱼类对不同浓度的悬浮固体的耐受性是有所不同的,另外,水中含有过量的悬浮固体,细微的

24、固体颗粒会粘附在鱼卵的表面,妨碍鱼卵的呼吸与水体之间的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从而减弱鱼类的繁殖。但由于本工程海砂开采的面积较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都较小,所以工程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采砂结束后,附近海域生态系统将会建立新的平衡使施工期间的影响逐渐消失。报告书对悬沙深度增加造成的生物资源损失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本项目的采砂活动需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的总金额约为32.65万元/年。详细计算结果如表3.6-1所示。表3.6-1 海洋生物资源损失汇总表生物类别计算内容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生物鱼卵仔稚鱼合计损失量2.2t1.51015cells12.4t

25、5.7t2.79107粒3.34107尾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年)1.7611.42.7916.732.653.7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将项目对水质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叠加至环境敏感区分布图中(见图3.7-1),可直观看出本项目采砂时产生的悬浮泥沙影响范围较小,仅限于采砂区周边约2.5km以内的海域,不会对海南岛近海农渔区、木兰头旅游休闲娱乐区、七星岭-新埠海旅游休闲娱乐区、铺前至新埠一带浅海及滩涂养殖区以及红树林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海水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态造成不良影响。项目引起的冲淤环境变化范围比悬沙影响的距离稍远,但也仅限于采砂区周边约2.7km以内的海域,不会对木兰港港口航运区、木兰头旅游休闲娱

26、乐区、七星岭-新埠海旅游休闲娱乐区的水深地形条件和岸滩稳定造成影响。冲淤变化的将对南水道造成影响,具体影响是微微加快南水道的冲刷强度,对维持南水道的水深条件是呈正影响的。图 01 悬沙及冲淤预测结果与环境敏感区叠加示意图3.8环境事故风险影响本项目的环境事故风险主要为船舶碰撞而发生的溢油事故,预测的事故源强为20t,模拟工况组合情况见表3.8-1,预测结果见表3.8-2。表3.8-1 溢油风险计算方案选用的水期、气象条件和潮型组次表工况溢油位置溢油时刻风向风速(m/s)1采砂区中心大潮涨潮初期常风向NE10.72大潮落潮初期常风向NE3大潮涨潮初期常风向SE4大潮落潮初期常风向SE表3.8-2

27、 各工况油膜漂移扩散影响范围(km2)溢油后时间(小时)冬季不利风向夏季不利风向涨潮初期落潮初期涨潮初期落潮初期10.02100.03040.03770.026320.05830.12000.14870.122030.08920.17370.19520.219540.14280.23940.24410.252950.21330.30060.29250.327960.31760.32090.31850.371170.33930.38120.39550.453380.40680.44100.33830.512390.39680.46410.32790.5810100.47330.57880.349

28、10.6243110.56290.74650.38790.6198120.54380.92160.47630.5468130.61951.14920.58750.6129140.65001.29550.62910.5014150.78951.44400.61230.5387160.85781.35260.63000.5650170.89811.31630.68930.6775180.94681.40060.84360.6875191.04980.64750.98790.8028201.32190.27921.06050.8911211.41190.27851.00351.0399221.673

29、10.27360.94140.6758231.32410.28280.89460.2858241.01900.31130.84440.2601扫海总面积17.726614.749313.235812.1957消失时间33283126抵岸地点、时间文昌市铺前镇新埠海(22小时)海口市东营镇(27小时)海口市东营镇(18小时)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罗斗沙(25小时)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盐井角(21小时)琼州海峡的潮流动力较强,流速较大,最大流速可达2m/s以上,但在10.7m/s风速的作用下,油粒子受潮流和风应力的共同作用,因此油膜的扩散与风应力和潮流的合力方向一致。从各工况的对比分析可知,工况一和工况

30、二由于受冬季东北风的影响,油粒子抵岸时间分别为溢油发生22小时和18小时左右,抵岸地点位于琼州海峡南岸。工况三和工况四受夏季风SSE风的影响,抵岸时间分别为溢油发生25小时和21小时左右,抵岸地点位于琼州海峡北岸。扫海面积对比,工况一和工况二较大,工况三和工况四相对较小。由此也可知,冬季发生溢油时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夏季发生溢油对琼州海峡中部海区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4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4.1清洁生产本项目采砂采用定位的方法,即吸砂时采砂船舶不动,如需更换采砂点,则先将吸砂管抽出,航行至所定采砂点,船停稳后再放下吸砂管进行施工。此种施工方式,能大大减少海底悬浮泥沙的产生量,

31、其清洁生产水平较高。提出的清洁生产建议如下:(1)加强管理;(2)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3)制定安全、合理的防污措施;(4)采用先进船型。4.2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4.2.1采砂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对海砂开采量和开采工艺、船型等的控制要求详见表4.2-14.2-3。表 01 海砂开采目标控制一览表控制参数控制量控制条件日开采量日最大开采量8160 m3每天工作时间20小时日平均开采量4720 m3月开采量5-1月量大开采量20.4万m3每月工作25天2-5月最大开采量10.2万m3每月工作25天,春季产卵盛期开采强度降低50%月平均开采量11.8万m3每月工作25天开采总量

32、年开采量142万m3每月开采25天,2-4月降低开采强度50%总开采量284万m3对水动力和地形地貌冲淤等环境影响可接受可采量砂资源总储量486万m3可满足开采需要开采范围批复的采砂范围19.36 hm2根据地质结构、砂源储量分布,海砂可开采环境条件预留砂坑边坡宽度120 m考虑采砂坑边坡塌陷,按1:5边坡比考虑稳定性注注:边坡控制见图4.2-1,控制边界端点坐标见表4.2-2图4.2-1 建议采砂点控制范围示意图(单位:m)表42-2 建议控制边界端点坐标一览表序号WGS84坐标1201106.991103534.132201107.001103541.013201100.431103541

33、.034201100.411103534.14表4.2-3 采砂船舶及工艺控制控制对象控制内容具体要求预期效果采砂船船舶数量2艘自吸自卸式采砂船配置合理采砂船数量,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交通量吸砂流量吸砂泵流量1500 m3/h满足开采强度和开采量控制要求船舶载重船载重量1200t满足安全开采运输要求船长船长60m以内满足安全开采要求船舶机能采砂船每年需年年检,注意使用的船舶检验证书须在有效期内满足船舶安全施工要求施工工艺清洁生产停稳后定点采砂,更换采砂点时需抽出吸砂管降低采砂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4.2.2采砂船防污措施施工船舶防污措施见表4.2-4。表4.2-4 防污措施一览表环境保护对策具体

34、内容规模及数量处理/处置方式实施地点及投入使用时间含油污水处理含油污水收集每船配置有排量为0.25 m3/h的油水分离设备及0.3 m3残油舱一处,若干含油污水收集桶(总容量约200L)由有资质单位每月回收至陆上处理施工船已配备油水分离设备及残油舱,拟购置污水收集桶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收集备若干生活污水收集桶(总容量约2 m3)由有资质单位每日回收至陆上处理拟购置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收集每船设置容量0.4m3垃圾桶5个由有资质单位回收至陆上处理拟购置4.2.3采砂期生态影响保护对策(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及敏感目标本项目所在海域的鱼类主要是在春季(2-4月)产卵、繁殖,应控制开

35、采强度,每日最大开采量取正常时的50%。平时,应对整个采砂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尽量缩短工期,以减轻采砂可能带来的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2)生物栖息地的保护措施对水生生物栖息地造成影响的作业主要是采砂造成的悬浮泥沙增加及噪声等。采砂作业会对水生生物栖息地造成破坏,应尽可能防止超出采砂范围及不可恢复的破坏和影响。采砂作业应预先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减少对底质环境的扰动强度和范围。(4)采砂将对水下工程区域内的底栖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业主应予以一定的生态补偿。(5)为减小对水生动物的干扰,应对噪声加以控制。4.2.4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措施(1)生态补偿数额海砂开采对资源造成最直观的损失是底栖生物、

36、经济鱼类以及鱼卵和仔鱼的损失,根据前面第六章的分析可知,项目在采砂过程中对生物资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2.65万元/年。建设单位应根据农业部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对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对项目附近水域的水产资源恢复作出经济补偿。(2)生态补偿方案采砂会对开挖区域内的底栖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建议业主与相关主管部门协商有关生态补偿的办法。l 贝类底播:底播种类:适合本海域生长的经济贝类。底播时间:根据南海休渔时间,建议在6月初进行。底播地点:琼州海峡。l 经济鱼类增殖放流:放流种类:适合本地海域生长的经济鱼类。放流时间:根据南海国家级及省级渔业品种保

37、护区分布图,经济鱼类选择在南海休渔初期的6月初进行放流。放流地点:琼州海峡。具体贝类底播和鱼类增殖放流种类和放流量应与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4.3交通安全保障措施(1)从海图可见拟采砂区附近为“疑存雷区”,对此,建设单位特别委托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课题组进行了水下声纳扫测,探测结果为拟申请海区内无礁石、疑存水雷、沉船等有碍船舶安全的水下物体,保障了采砂作业的安全。(2)业主须在获得当地海事局颁发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和通航公告后再正式进场进行采砂作业,同时向海事部门申请派巡逻船加强现场监管工作。(3)在采砂区内进行挖砂作业时,严格控制采砂船只的活动范围,严格遵守海上交通安全

38、规程,尽量在远离航道的位置进行作业,避免影响水上交通运输。(4)采砂作业和运输应认真严格执行海上交通安全法,严格落实采砂现场安全措施。(5)夜航和视线不良时,航行船舶的驾驶人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夜间航行、避让的经验和视线不良条件下安全航行的经验。应该迅速判明深水区、浅水区、采砂区、主航道、上水航路、下水航路,从而决定航行路线和避让方案,并密切注意航路上采砂船与其它航行船舶的动态,加强联系,取得一致的会让意图,控制好速度与船位,安全顺利地通过采砂区域。(6)严禁采砂船超载,严格按海事部门的相关规定运营,以免发生事故。(7)建议业主在采砂船上安装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确保航运安全。(8)采砂船

39、应悬挂正确的旗号和号灯,以确保航运安全。(9)由于采砂作业船只几乎是定点作业,长期占用该海域可能会影响周围船舶的通航,因此采砂作业船只尽量控制在2艘,以免造成交通堵塞。(10)采砂船的有关情况要到海监部门备案。4.4溢油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4.4.1溢油应急设施及设备针对溢油的应急体系,本项目与海南碧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溢油应急联动依托海口港秀英作业区,表4.4-1列出相关的应急器材设施情况。表 01 应急器材及设施一览表序号应急器材及设施数量海南碧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回收船2艘2辅助船5艘3围油栏9400 m4收油机4台5喷洒装置12套6清洁装置6台7吸油毡12 t8吸油

40、拖栏4000 m9消油剂20 t10卸载装置3台海口港秀英作业区1吸油毡5000 kg2吸油机3 台3围油栏2000 m4消油剂8 t本项目拟采用采砂船已配备灭火器16个,为能在溢油发生的初期可及时应对溢油风险,还能应对跑、冒、滴、漏等小规模的溢油事件,建议本项目拟采用的采砂船按表4.4-1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器材和设施。表 02 建议本项目配备的应急器材序号应急器材及设施数量费用(万元)1吸油毡300 kg12围油栏400 m5合计64.4.2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的联动本项目依托的海口港秀英作业区的溢油应急预案体系主要从机构、预警、处置、恢复、保障等方面对溢油事故反应给出了相应的程序及规定,

41、本项目的应急预案规定了应急机构、联络和措施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原则和程序。可看出,本项目的应急预案与秀英作业区的预案体系从相应的程序和处置措施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可以衔接的。(2)应急设施可满足要求海口港秀英作业区的配备了一定量的溢油应急器材和设施,海南碧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配备了充足的溢油应急设备,具有海事局认可的一级船舶污染清除作业的资质,加上建议的本项目采砂船应配备的应急器材,如发生溢油事故,配合应急联动机制,可大大降低将事故产生的影响。(3)建设单位与依托港口的沟通建议建设单位进与依托港口就溢油的应急程序、报警方式、应急处置、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使溢油应急联动更具可操作性。5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采砂区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要求,项目的经济效益良好,对海南省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采砂过程中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如建设项目能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从环境保护可行性角度衡量,本项目调整后的西南浅滩的海砂开采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