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宅基地测量及建库工程技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0宅基地测量及建库工程技术设计.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灯塔市1:500宅基地测量及建库工程技术设计摘 要:本工程为农村宅基地测量,位于灯塔市,铧子镇。本工程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展农村宅基地登记调查,充分利用底图影像和测量控制资料进行宅基地调查定位;结合原宅基地登记调查,综合进行农村居民点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形成方便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管理使用的基础资料。对地籍测量采集的空间矢量数据(包括地形、地籍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分层、编辑等处理,最终进行数据入库。本论文共计五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籍测量,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工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详细的介绍了CASS软件的应用、数据格式的转换、ARCGIS软件的应用等。为以后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是经验
2、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关 键 词: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数据建库、控制测量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工程概述- 1 -1.2编制依据- 1 -1.3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 -第二章 对已有资料整理分析2.1原有资料收集- 3 -2.2已有控制测量资料分析- 3 -2.3作业依据- 3 -2.3.1法律与法规- 3 -2.3.2行政规章- 4-2.4利用- 4 -第三章 控制测量3.1坐标系统选择- 5 -3.2 GPS控制网的布设- 5 -3.2.1.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5 -3.2.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6 -3.2.3控制点选点- 6 -3.2.4控制点埋设- 6 -3.2.5控制点的编号、点之
3、记- 6 -3.2.6控制点精度要求- 6 -3.2.7控制测量观测要求- 7 -3.2.8控制网精度检查- 8 -3.3控制测量内容- 8 -第四章 地籍测量4.1地籍测量内容- 9 -4.2细部测量方法及要求- 10 -4.3界址测量方法及要求- 10 -4.4界址点精度要求- 11 -第五章 数据标准化及建库5.1数据库建立的流程- 13 -5.2数据库信息- 14 -5.2.1数据上交格式- 14 -5.2.2系统平台- 14 -5.2.3数据建库的主要工作内容- 14 -5.2.4地籍图标准化- 14 -5.2.5宗地图编制- 16 -5.2.6面积统计- 17 -5.2.7建库方法
4、- 19 -5.2.8图形数据建库的要求- 19 -5.2.9文档数据库的建立- 20 -5.3 CASS数据入库前的处理- 20 -5.4拓扑关系检查- 21-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附录一:界标种类及规格- 27 -附录二:宗地草图样图- 28 -附录三:地籍调查表- 29-附录四:数据入库前质量检查表- 30 -附录五:数据入库后质量检查表- 31 - 第一章 绪论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灯塔市1:500宅基地测量建设单位:灯塔市土地资源局监理单位:沈阳市经纬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沈阳市五洲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灯塔市,铧子镇质量标准:合格承包范围:宅基地测量总承包
5、施工工期:一年1.2编制依据(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TD1001-93)(以下简称规程);(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4)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5)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地籍字第26号;(6)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7)土地登记规则1995.12.28修改(国家土地管理局);(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2007年12月31日发布实施);(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
6、公室);(10)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1.3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依法保护城镇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权益,加强宅基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权属纠纷基本解决,城镇使用的建设用地和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发证到户。土地登记发证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利益。加快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统一登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推进社
7、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二章 对已有资料整理分析2.1原有资料收集在具体工作开展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1)行政辖区图;(2)测区范围图;(3)原有的地面控制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及点之记;(4)测区行政代码表;(5)原有地籍发证资料;(6)标准地名图等。2.2已有控制测量资料分析行政辖区图和测区范围图是本次农村二次调查的成果比较真实、可靠。原有的地面控制点是2008年由灯塔市国土资源局施测D级GPS控制点,坐标系统是1980西安坐标系统,85国家高程基准。测区行政代码表是由灯塔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最新的灯塔市行政代码表。2.3作业依据2.3.1法律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
8、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3.2行政规章(1)土地登记规则(1995,国土法字第184号);(2)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定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 字第26号);(3)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国土资源部17号令)。2.4利用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情况,原有的地面控制点经过检查无误后可以作为本测区的控制网起算点使用。第三章 控制测量3.1坐标系统选择(1)比例尺 1:500。(2)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为:长半轴a637814
9、0m短半轴b6356755.2882m扁率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499959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50181947(如果调查区偏离中央子午线过远,投影长度变形值超过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2.5cm/km的要求。则需要增加变换中央子午线的分析)3.2 GPS控制网的布设3.2.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1)首级控制网采用四等GPS控制网。(2)GPS网布成具有独立检核条件的图形。(3)GPS网点联测起算点不少于3点。(4)每个自然村保证1个四等GPS点。(5)首级控制网。3.2.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与平面控制网重合,采用静态GPS测量。3
10、.2.3控制点选点(1)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米。(3)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4)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5)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3.2.4控制点埋设3.2.4.1.首级控制点的埋设要求1)沥青或水泥地面时埋设刻有十字的螺纹钢钎,具体规格如下:等级直径(mm)长度(mm)备注四等284002)可以在固定的能够永久保存的水泥上刻“十”字(如水
11、泥桥墩等)代替埋石。 3.2.4.2 图根点的埋设图根点不埋设永久点,可采用木桩上钉钢钉或直接定钢钎子等作为图根点临时标志。3.2.5控制点的编号、点之记四等GPS点的编号采用乡镇的汉语拼音字母的前两个字母合并到一起后加数字流水号的形式编号,保证四位。HZ013.2.6控制点精度要求(1)首级控制点各等级的基本控制点精度满足国家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城市测量规范要求。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110-6)d-相邻点的距离(km)各等级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PS测量精度分级
12、表等级平均边长D(KM)固定误差比例系数最弱边相对精度四等210101:4.5万(2)图根控制点a、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b、GPS测量图根点边长误差小于2cm。3.2.7控制测量观测要求3.2.7.1. 首级控制测量基本控制测量采用GPS静态定位测量技术。当GPS接收机具有快速静态定位功能时,观测时段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一般不少于45分钟。GPS测量各等级的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异步环数(条)PDOP值四等154451530663.2.7.2. 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点是地籍要素测量的依据,图根点在四
13、等控制点基础上加密。2)图根控制点主要采用GPS多点(三点以上)纠正,采用动态GPS测量(RTK技术)的方法来获得图根点的坐标(X,Y,H),观测图根点必须是固定结状态,观测时间六秒以上。应对图根点独立观测两次,在限差内取中数。3)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3.2.7.3. 观测数据记录1)四等GPS观测记录采用表格记录。2)图根点测量采用电子记录手段进行记录。3)利用静态GPS测量时,记录观测记录。观测记录中主要记载观测点号、观测开始时间、观测结束时间、观测人、观测时天气情况等。4)记录在储存介质上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制作备份,以便存查。5)手工记录的记事项目必须现场记录
14、在手簿中,字体要清晰、美观、不得擦改、涂改、连环划改或转抄。3.2.8控制网精度检查检查控制点精度符合程度,检查全部控制点,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及控制点保存的完好程度,如果控制点的精度保存完好且符合精度要求,则直接开展下一步工作;如果控制点精度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重新测量控制网,同时与原控制网进行比对,并编写控制点检测报告。3.3控制测量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包括基础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基础控制点包括四等GPS控制点。图根控制点保证满足地籍细部测量需要,采用RTK技术测定图根点的坐标。(2)测区平面加密控制测量,以收集到的GPS控制点为起算数据,直接布设四等GPS控制网、在四等
15、GPS控制网的基础上,测量图根点坐标。(3)本次地籍调查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都采用静态GPS施测,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高程控制测量中误差不超过0.20m, GPS、全站仪的各项操作及其精度要求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第四章 地籍测量内容4.1地籍测量本次地籍调查、建库对全范围的所有宗地进行地籍测量:(1)界址要素 包括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街坊界线、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在地籍图上界址点用直径0.8mm的红色小圆圏表示,界址线用0.3mm的红线表示,与宗地界址线重合的其它界线,在地籍图上可跳越注记;集体土地所有权者注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界
16、线内。对宗地内的地物检查、补测。(2)地籍号 XXXXXX XXX XXX XXXX 行政区划代码 (数字码) 乡、镇行政代码 (三位数字码) 村 (三位数字码) 宗地(四位数字顺序码)其中:1)地籍号由“行政区划代码+乡、镇行政代码+村代码+宗地号”组成。2)宗地编号由“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按村分别编号,在村内从西北角起始,采用“Z”字形编号方法,至上而下,从左到右,从1号编起顺序排列表示。3)宗地支号为宗地变更预留号,若宗地编号无支号,则宗地支号不表达数据库应采取默认。描述时,宗地编号可用4位基本宗地号表示;共用宗内的支宗地也应从上自下,从左至右的方法,从1号编起。4)街坊号:街坊
17、号从西北角起始,采用“Z”字形编号方法,从上至下,从1号编起。(3)数学要素: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系、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注记。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分幅索引图、本幅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名及图幅整饰等内容。4.2细部测量方法及要求(1)测量方法主要采用RTK和2秒级全站仪实地测量。RTK主要采用RTK技术测定细部点坐标。全站仪测量采用极坐标法,由RTK测量图根控制点,作为全站仪测量的起算点,通过测量方向和距离测定目标点的位置。界址点和界线附近的地物直接实测,个别情况下不能满足极坐标法测量时,可测设辅助控制点。个别难测的建筑物角点利用钢尺丈量交会确定点位。通
18、视好、距离近的两控制点,后视对点时可立一简单标志,照准时要描准标志根部。测量记录采用电子手簿记录。(2)测量要求RTK测量细部点坐标,必须保证RTK处在固定结状态,测量时间超过三秒。应等同于图根测量,不然难保精度。全站仪测量细部点坐标前要检查电量指示,观测期间和测量结束做归零方向检查,归零差超过1要重测。测量支点和界址点,距离读三位小数,测量地物地貌距离读两位小数。4.3界址测量方法及要求(1)测量方法采用RTK或全站仪全野外测量界址点坐标。(2)界址点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RTK测量a基准站的要求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机设备、视野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高度角应小于15(如可以选在最高建筑物的
19、顶楼)。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微波通道等),其距离不小于200 m;远离高压电线,距离不小于50m 。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 点位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提高工作效率。 6)点位要选在地面地基坚硬的地方,易于点的保存。b流动站流动站的状态要保证固定结状态。观测时间超过5秒。立杆的的位置要与界标一致。2)全站仪测量a测站能直接观测到的,且距离在150米以内的界址点、地物点,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b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可采用距离交会法和直角关系等方法,并依据实地相关元素推算界址点坐标,一般推算
20、层次不宜超过两次,特殊情况不超过三次,交会距离应小于20m,交会角宜在40-140之间,用直角推算是定向边不宜短于推算边,推算边宜短于10m,并尽量用第三边检查,距离差小于15cm。c界址点观测、计算:水平角观测半测回,定向边宜长于测定边,定向边检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之差不应大于30mm,多于3个方向应归零,归零差不大于30。d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加红外测距仪测量界址点时,应对水平方向加改正,为防止坐标出错,每站要检核1-2个已知点坐标。4.4界址点精度要求(1)界址点基本精度要求如下表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
21、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村庄内部界址点注: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系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第五章 数据标准化及建库5.1数据库建立的流程资料准备、分析图形数据处理属性数据整理数据转换属性文档数据标准分层、拓扑属性数据入库图形数据入库图形、属性数据链接系统调试运行图件成果输出及统计、汇总表输出汇总检核监理检查成果上交5.2数据库信息5.2.1数据上交格式地籍测量生产和地籍数据库输
22、出的图形文件可采用如下方式:(1)支持ESRI的SHP格式。每个图层对应一个SHP文件,相关属性纪录在SHP文件中,扩展属性表以.DBF表示,元数据支持文本(.txt)。SHP文件命名以对应属性表命名(参见城镇地籍空间数据库标准表1),以区块文件输出。(2)支持国土资源部规定的VCT数据格式。5.2.2系统平台 外业数据采集满足辽宁省城镇地籍空间数据建库标准(试行)要求;内业数据建库采用省厅统一开发的以ARCGIS为平台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5.2.3数据建库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地籍测量采集的空间矢量数据(包括地形、地籍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分层、编辑等处理。(1)对数据进行相对关系、拓扑关系等处理,按
23、照规定的面层,对每一个面层按照拓扑关系进行构面处理,如区划,街道、街区、宗地(地块)、地类等层。(2)属性录入,对于外业采集软件中不能录入或不能转入的各种属性数据,按照规定进行录入及链接。(3)资料整理,按照规定对扫描资料内容进行扫描,并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进行属性入库。(4)在系统平台上进行统计、面积汇总检核及成果输出等。5.2.4地籍图标准化5.2.4.1基本规定成图比例尺为1:500,图幅规格为50cm50cm。每幅图以图幅左下角坐标为图号并加注图名。成图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数字化地籍图,数据格式为Arcinfo的Shapefile,地籍图的编号及表示内容按地籍测量规范和图式执行。5
24、.2.4.2绘制方法完全采用数字化绘图,绘图时以宗地草图的数据和标注为依据,以测量资料为准,各类地籍要素和采集的信息分别建图层落到图上。补测和检测后,底图地物点以新测为准修正底图。每张图制作后要打印出来逐项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改不得搁置。5.2.4.3地籍图主要内容地籍图应表示行政界线、权属界线、房屋、垣栅、道路、水系等项地籍、地形要素,以及各级控制点、地理名称、地籍要素的编号与注记。1)地籍要素:界址点、界址线、权属者、行政界线、地籍区(街道界)、地类界、其他部门的界标设施、地籍号、土地等级、地类、用途、面积、座落、街道名称、门牌号。2)数学要素: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坐标注记、国家等级点
25、、新网控制点、原城市导线点、各等级水准点、图框外的比例尺说明及图幅整饰。3)地物要素: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如各类垣栅、房屋、水面界线、道路界线等)、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植被、注记(包括主要建筑物名称、路名、河流、园林、小区、企事业单位、名胜古迹,图上没有的要补充标注)。5.2.4.4基本地籍图绘制要求1)界址点界址线界址点用直径0.8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界址线用0.3mm的红线表示。图上小于1mm的界址线两端界址点可舍去一个点,但应正确表示界址线。与宗地界线重合的其他界线可跳跃注记。与界线有关的注记或尺寸要在图上明显标注,每宗地界址线必须闭合。2)地籍号按市(3位)县(3位)(省市县各2
26、位,一共6位)乡、镇(3位)村(3位)宗地(4位),四级编号共16位。3)地类编码按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执行。4)座落宗地的座落由行政区名、道路名(或地名)及门牌号组成,因此地籍图上必须注道路名及门牌号。注记门牌号时,允许对毗连式较小宗地跳跃注记。5)建筑物原则上地籍图上要绘出固定建筑物的占地状况。棚房和牲畜舍可以舍去。庭院内部不涉及界址点、界址线的围墙可以舍去。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舍去。0.6m0.6m以下尺寸的门墩,按不依比例尺门墩上图。为了区分院子与建筑物,也为了表示建筑物的层次,二层以上的建筑物要注上层次。表示工厂内工业设备的
27、细部,只绘其用地范围,内置工业设备的符号6)道路铺装路面需要表示其边线。道路的附属物和里程碑、指路牌等可舍去。桥梁、大的涵洞、隧道要绘出。7)水系按现状表示。8)地貌平坦地区一般不表示地貌。丘陵或山区要表示大面积的斜坡、陡坎、路堤、路堑、台地、路肩,控制点高程必须标注。9)植被大面积的绿地、花园、农田、河滩要表示,与界线无关的房前屋后的小块绿地、耕地、菜地、厂区的零星植被图上不表示。10)注记图上注记分名称注记、数字注记和文字注记。各类注记大小和比例要协调,要突出主要内容,任何注记不准重叠,标注不下可移位或引线标注,个别难以标注的可舍去次要注记或改变字号。各类注记不能被地物覆盖,尤其是界址点、
28、界址线为主,其他点线都在服从位置。11)其它电力线、通讯线、路灯、电话厅、广告牌等可以不测,但超高压线及其塔位要表示。下水井、上水井、各种通讯、燃气等检修井不表示。架空管线一般不测,但如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的应表示。5.2.5宗地图编制5.2.5.1主要编绘内容1)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界址边长和界址点号,相关距离或条件距离、界线注记如“围墙内为界”,邻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及宗地号。2)其他要素:图幅号、图廓线、指北标志,建筑物、道路、河流及名称、单位名称。3)图签栏:权属者、用地面积、地类、测绘单位、绘图员、比例尺、日期。4)每张宗地图要附有界址点坐标成果表5.
29、2.5.2编绘要求1)用A4纸绘制,尽量采用顺幅,较大宗地可选不同规格的纸张,但打印后要保证底图注记清晰。2)从基本地籍图上复制后,无关的内容还要作进一步删减,以保证图面的最大清晰度。3)比例尺分母均为100的整倍数,如100、200、1:500,尽量采用三棱比例尺上已刻有的比例,便于手工检查和量算。4)界址点用直径0.8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由左上角从1号开始顺时针编排界址点号,邻宗地界址点要落到图上并参加编号。界址线用0.3mm的红线表示,必须封闭。邻宗地界线用界址线符号引出示意。5)各类注记大小和比例要协调,界址点号外画圆圈,字头朝上,尽量标在界线外部明显处,不能被其他点线压盖。界址边长
30、沿边线外测标注。6)要突出主要内容,任何注记不准重叠,标注不下可移位或引线标注,个别难以标注的可舍去次要注记或改变字号,也可增加一页另绘局部放大图。7)图框规格230160mm。图签按标准绘制,有附加内容的如共用宗地、他项权利等可另行设计,占图面时可以压缩。图签栏在右下角,指北标志在右上角,可以移位,但不能被其他内容压盖。8)宗地图上界址边长必须注记齐全。宗地图的指北方向必须与相应的地籍图北方向一致。5.2.6面积统计 (1)面积统计的有关规定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按街道(乡、镇)统计,每个街道(乡、镇)填一份,由外业组填写。再按街道(乡、镇)市逐级汇总,由内业组填写项目区宗地
31、面积汇总表。项目区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按街坊统计,由外业组填写。按街坊街道市逐级汇总,由内业组填写项目区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所有面积包括建筑面积以地籍信息系统出具的面积为准。各宗地面积一律以本次实测为准,包括已登记发证且没有变化的宗地。未发证宗地及变更宗地面积不填表。各类面积统计要独立量算两次,面积单位m,计算取值到小数后一位。土地分类均用二级类填写。(2)面积计算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应通过鉴定的软件)按坐标自动量算面积,量算至0.1m2。按宗地街坊街道县区的顺序逐级统计计算并平差汇总,最后算出总面积。共用宗地各户的用地面积按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计算方法如下:分摊土地面积=共用宗地面积建筑总面
32、积本宗地建筑面积例:甲、乙在一个楼办公,楼房为6层,底层建筑面积200.0 m。甲方车库50.0 m。两单位共用一宗地,用地面积10000.0 m。两单位分摊土地面积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建筑总面积。有照和无照的永久建筑都计入建筑面积,如仓库、车库、锅炉房。非永久建筑不计入建筑面积,如厕所、无砌筑的工棚、车棚。 建筑总面积=2006+50=1250.0 m。2)计算甲、乙建筑面积。 办公楼面积1200.0 m,甲房照产权700.0 m,加车库50.0 m,计750.0 m。乙500.0 m。3)计算分摊系数:分摊比例=共用宗地面积建筑总面积=100001250=84)计算分摊面积:甲分摊用地面
33、积=7508=6000.0 m乙分摊用地面积=5008=4000.0 m共用宗地分摊面积计算过程要列表存档,表格形式如下分摊面积计算表权属者用地总面积m建筑面积m分摊系数分摊面积m计办公楼车库甲10000.0750.0700.050.086000.0乙500.0500.084000.0合计1250.01200.050.010000.0(3)面积平差以图幅理论面积为准,图幅内各街坊及其他区块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0.0025P(P为图幅理论面积)时,将闭合差按比例配赋,得出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用平差后的街坊面积控制街坊内各宗地面积,在相对误差小于1/100时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各
34、宗地,闭合差小于1/100时,可将差值配赋给较大的几宗地。平差后,街坊面积、其他区块面积和宗地面积以平差后数据为准,各地块边长不做改动。(4)面积汇总在完成街坊面积量算后,按街坊对宗地进行面积汇总统计,街坊汇总统计结束后,进行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统计。当一个街道涉及两个以上作业单位时,街坊宗地汇总数据交由一个作业单位完成。输出面积资料有:1)街坊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册2)宗地面积计算表3)街坊宗地面积汇总表4)街道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按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和标准规定的地类号填写。5.2.7建库方法(1)以街坊为单元,各外业组调查后绘制基本地籍图分幅图,包括面积平差和图面整饰。各
35、组绘制的分幅图按图幅结合表排序作为基础成果资料集中保存。(2)以调查区(街道)为单位,内业人员将分幅图绘编,各地籍要素包括地籍号、地类号、界址点编号等绘到图。行政界线、地类界线等各种跨图幅界线,由内业人员统一汇编。(3)按数据库分类分别建库,各库为专项库,不能互相参杂。各种注记、代码按标准执行。例如:新设控制网资料应全部存档,包括观测资料、解算平差资料、坐标成果、点之记图、控制网图,按数据库分类应存入“控制点坐标数据库”。5.2.8图形数据建库的要求对于内业构面,按照一级控制一级的原则,在街道层,所有的街道及街道之间的道路构成具有严格拓扑关系的面;在街坊层,同一街道内所有的街坊与街道内的道路构
36、成具有严格拓扑关系的各个面,面积之和应等于此街道的面积;在宗地层, 严格的拓扑关系,其面积之和应等于此街坊的面积;在地类层,同一宗地内不同地类以宗地位为界限构成的面具有严格的拓扑关系,且面积之和等于该宗地面积。5.2.9文档数据库的建立每宗地应建立一份宗地档案,将调查原始资料存入档案中,设城镇地籍调查资料专用档案,即常规地籍档案,指定专人保管查阅,并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为避免丢失和混淆,宗地档案的全部内容存入电脑,建立数字地籍档案。权源证件、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申请、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红线图、法人身份证明、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宗地草图等主要材料,扫描后存入电脑。其他地籍信息存入“地籍调查表数据库
37、”。以地籍号为查询索引,编排查询快捷方法。未定界、未确权或有纠纷宗地,按街道、街坊、宗地顺序编排在各街坊中,不另设宗地档案。宗地档案的内容包括:土地登记申请、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权源材料、土地登记卡、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土地登记收件单、指界通知书回执、共有使用权、他项权力调查表、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宗地图、宗地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宗地档案的要求:归档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字迹清楚、纸张良好,书写材料必须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严禁将圆珠笔或复写纸书写的材料归档。审查人员对宗地档案中内容目录作到分类清楚、编目完善、排列有序、查阅方便。每宗地档案中有要调查员和审核人员意见,中心围绕“权源合法
38、、四至清楚、面积准确”三项原则签署,有纠纷、有他项权力的和共用宗地要单独说明,有疑议的问题要指出并提出意见。5.3 CASS数据入库前的处理为了方便CASS矢量转入GeoDatabase内部,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清理:(1)清除废块、减少数据量。用“PURGE”或“WBLOCK”命令清除多余的图块,不仅加快处理速度,而且能通过编码正确性检查。(2)拓扑处理:是为了在保证没有图形错误的基础上录入相关属性。1)界址点重复、点位不重合、其他重复地物等因素,影响了属性的唯一性。利用南方CASS “检查入库”“删除重复实体”的办法解决,保证在同一位置上只有一个界址点。2)优先使用南方CASS的检查功能对数据
39、进行初步检查。利用“检查入库”“图形实体检查”的方法进行;包括编码正确性检查,图层正确性检查,符号线型线宽检查(不查),线自相交检查,高程注记检查(如果解散了群组,则可以不查),建筑物注记,面状地物封闭性(首尾点间限差选0.1米,缺省的限差值0.5米偏大)、复合线重复点检查(重复点限差选0.01米,缺省的限差值0.1米偏大)。其他地物复合线重复点利用“检查入库”“删除复合线多余点”的办法解决(滤波阀值 选0.001米,过大会造成地物复合线包含弧段部分变形),注意关闭JZD层,界址线不能采用此法(会删除必要的界址端点)。3) 保证界址线是“二维多段线”,否则转换的SHP格式文件里没有图形内容。可
40、以关闭其他图层,然后输入CONVERTPOLY命令,转换选项为“H”,将所有界址线改成二维多段线,存盘整理,退出后重新进入AutoCAD。4) 将界址线高程改为零,利用“对象特性”实施,以便捕捉到端点。5.4拓扑关系检查(1)拓扑关系检查在地形地籍测量中的重要性:拓扑处理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系统中的绝大部分功能不需要人工干预。建立拓扑关系是拓扑处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它由拓扑查错、拓扑处理、子区检索等功能组成。拓扑处理系统从总体来说对数据没有特别的要求,系统提供了几种预处理功能:弧段编辑工具、自动剪断、自动平差,将进入系统的原始数据中的错误或误差纠正过来,易于拓扑关系建立的自动生成。当然
41、,如果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好,后期的许多工作(如弧段编辑、自动剪断等)就可以省掉,建立拓扑也得心应手。(2)拓扑检查的具体操作步骤:首先要把AUTOCAD数据转换成MAPGIS数据:因为MAPGIS无法正确转换PLINE线,因此首先要在南方CASS程序里把*.dwg文件中带弧段的多异线进行处理成*.dxf文件。步骤如下:a在CASS7.1下打开要处理的图形*.dwg,如果要单独检查某一个层,则把其它层删掉(下面仅以检查界址线JZD层与居民地JMD层为例);b再把与算宗地面积和建筑占地面积无关的独立地物和附属物(如棚房、门顶、门墩等)删掉,以免把不应算建筑占地的面积计算进去,造成建筑占地面积与实际有
42、误;c最后把图形另存为*.dxf文件图形,关闭*.dxf文件图形文件,这样*.dwg文件就转化成*.dxf文件了.d将*.dxf 文件转换成mapgis数据,即*.wt(点文件)和*.wl(线文件)。步骤如下:打开mapgis平台,选择图形处理下的文件转换模块;点击输入,装入*.dxf文件(例如04035.dxf文件);选择不转出的图层,点击OK,则将没有选中的图层数据转换成MAPGIS数据 。(注意:只将界址线JZD层与居民地JMD层数据转出);进度条走完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复位窗口”,图面上就会显示整个全图;选择要显示的点、线文件,点击确定后,转换好的数据将显示出界址线和建筑物线;点击
43、文件,选择换名存线,确定后将转好的点文件(*.WL)另存(例如:将NONAME0.WL另存为04035.WL)。至此,AUTOCAD数据就已经转换成了相应的MAPGIS数据。即:线文件(04035.WL文件)。这个文件将在MAPGIS平台下的输入编辑子系统中进行编辑和整理。在MAPGIS平台下输入编辑子系统基本操作a新建MAPGIS工程(即生成*.MPJ文件),步骤如下:打开输入编辑子系统,选择新建工程确定后,弹出“设置工程地图参数”对话框,选择编辑工程中的地图参数,设置相应的地图参数。地图参数内容可以从其他已存在的文件得到,也可以自己设置(一般是系统默认);设置完地图参数,点击确定后弹出“定
44、制新建项目内容”对话框,点击确定,弹出MAPGIS图形编辑子系统界面;鼠标移至左边工程文件窗口,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项目;将由CAD转过来的线文件(04035.WL文件)添加进来(注意添加后,需点击鼠标右键复位窗口,图形才能显示出来);鼠标移至左边工程文件窗口,点击右键,选择保存工程,输入工程的名字,选择存放目录,点击确定,MAPGIS工程就建立好了。注意:对任一个点、线文件进行修改后,将光标放到文件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项目进行保存。按图层分离出各专题文件(例如,从04035.WL线文件中分离出房屋线文件JZD.WL和JMD.WL)。首先点击04035.WL,使其处于当前可编辑状态,将光
45、标放到此文件上按鼠标右键,选择根据图层分离文件;选择要分离出的图层,如JMD层,将其移至右边的任务信息栏,系统会弹出选取分离出的文件存放路径的对话框;点击“文件名”,选取存放路径,输入文件名(系统将图层名称默认成文件名);保存后,点击分离,分离出的专题文件会自动添加到工程中;b拓扑处理的操作步骤:自动剪断线:用户在数字化或矢量化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在该断开的地方线没有断开,这给造区带来了很大障碍。在造区过程中,遇到线在结点处没有断开,剪断线后才能继续造区,这显得很麻烦,所以系统提供自动剪断功能解决这个问题。“自动剪断”有端点剪断和相交剪断。“端点剪断”用来处理“丁”字型线相交的问题,即一条或数条弧段的端点(也就是结点)落在另一条线上,而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