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028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82.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毕业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论农民工住房权学 院:法 学 院 专 业: 法 律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5 月 12 日目 录摘 要Abstract前 言1一、农民工城市住房现状1(一)居无定所2(二)住房面积过分狭小2(三)住房设施简陋2(四)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3(五)买不起住房3二、农民工住房现状造成的原因3(一)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制约4(二)决策的偏差4(三)现行政策和法律的缺失4(四)用工单位无视农民工住房问题4(五)农民工自身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房渴求度不高,缺乏维权意识4三、改进并完善农民工住房状况的途径5(一)应努力增强农民工城市住房消费能力5(二)应

2、尽快建立和完善包括适用于农民工在内的廉租房制度5(三)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6(四)应尽快规范农民工准入的经济适用房政策7(五)应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监管力度,降低农民工购房风险和成本8(六)应建立国家的专项支持8(七)应加快农民工保障的立法8结 论9参考文献 10致 谢11浅论农民工住房权摘 要农民工城市住房没有保障是国民待遇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尚未顾及、农民无力顾及的问题。因此,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长远、平稳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农民工住房的现状开始阐述,详细地说明了当今农民工住房的状况;随后分析了农民工住房现状造成的原因。例如,城乡户籍制度的二元制、

3、政府决策的偏差、此领域法律法规的缺失等。最后,从制度、法律、政府的角度来探寻解决农民工住房权问题的途径。例如,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调整经济适用房政策等。关键词:农民工 住房权 住房现状 住房现状问题 完善措施 On the housing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AbstractCity housing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protected national treatment missing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mmunity has not yet taken into account, f

4、armers unabl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oblems. Therefore, the concerns and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 housing is to achieve social equity requirements, but also economic and social long-term, st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began on housing, d

5、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housing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ubsequent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for housing. For example,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of the binary system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of the deviati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is

6、field, such as missing. Finally, from a system of laws, the Governments point of view to resolve the explore migrant workers the right to housing problem. For example, the establishment of migrant workers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application of the policy.Keywords

7、: Migrant workers, The right to housing ,Housing Situation ,Housing status issues , Measures to improve前 言农民工是社会的新兴群体。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参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为城市创造财富。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已成为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由农民工衍生出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要论述的内容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农民工住房权问题。我国现在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在为城市的发展挥洒着自己的汗水。然而,他们却很少公开地向城市索求些什么,城里人及城市政府

8、也很少考虑为他们做点什么。“千千万万农民工的生老病死、就业医疗、子女教育、养老失业、住房交通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农民工自己的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安康和经济发展。”1 李伟.论农民工的基本人权保障J.人权,2004,(5)虽然他们脱离了土地,只是在农忙季节短暂回去帮忙,但还是要保留土地,因为城市保障把他们排除在外,“家乡的土地是将来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2 童颖.骏楼欣.建住房公积金,叩开农民进城之门J .中国房地产,2006,(7)由于某些体制上的障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把城市当成是自己的家,因为没有能力在城市里买房定居。他们如候鸟般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每到

9、逢年过节,便会出现震惊世界的“民工潮”。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7保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条件,是维护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是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我们必须让农民工在这个城市中拥有归属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动。2005年,建设部首次将农民工住房问题列入当年建设部工作重点,在2007年的工作部署中,建设部

10、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同时,建设部把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具体方案正在研究之中。这表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一、农民工城市住房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从最早的拥挤不堪的集体宿舍和简易窝棚,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自己租住条件较好的民房。但是,由于农民工人数的逐渐增加,住房数量、环境以及设施并没有得到改善,依然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关键是,条件好的住房,就农民工的收入来说,是负担不起的,在城市里,能自己购买住房的农民工只有很小一部分。

11、(一)居无定所绝大多数农民工在流入地,即打工地没有很好的住房,他们主要以临时租房和暂居单位宿舍为主。据调查,“自行租房或单位提供住房的比例超过90%,自购房不足5%,投靠亲友等其他方式解决住房的约占5%。如建筑施工企业的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居住在工棚中,大型制造企业的务工人员多数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1 朱建美. 浅析政府在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中的主体地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1)(二)住房面积过分狭小“上海市流动人口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仅为8.1平方米,这个数字只有上海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更多的农民工是挤在没有没有厨房和厕所的房屋里。”2 孟兆敏. 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以上海为例J.大众科

12、学,2008,(1)3 李斌,王晓京. 城市农民工的住房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5)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得到大幅度改善,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增长迅速:1978年为3.6平方米,1980年为3.9平方米,1985年为5.2平方米,1990年为6.7平方米,1995年为8.1平方米,1999年为9.8平方米,2000年为10.3平方米,2001年为15.5平方米,2002年达到20.4平方米。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农民工的住房在过去5年内始终维持在接近甚至低于生存标准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准。据2000年3-4月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市房地产交易互换中心对武汉市

13、778户外来人员的住房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05%的家庭承租较大面积的住房(80平方米以上),24.15%的家庭住房和营业用房合在一起而难以计算居住面积,其余73.8%的家庭住房面积仅在5-35平方米之间,大部分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承租在地下层5平方米的房间内。”3可以推断,农民工在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有一致的倾向,即人均住房面积很少。(三)住房设施简陋目前,农民工每个月用来支付住房的钱不足200元,大多在50-100元左右,多数是几个人合租一套房,生活配套设施极其简陋。“约有10%的自营劳动农民工没有自来水,70%没有天燃气,71%住房不配卫生间,60%住房不配厨房。”1在寸土寸

14、金的大城市,许多低收入的农民工更是为了节省费用,租住城市最简陋、陈旧的房子,有的是租借居民住宅楼的地下室,有的是在边缘地带搭建简易住房”。 1 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城市自营劳动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J.2005,(1)这样的住房不仅带给农民工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还隐藏着火灾等不安全因素。(四)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首先,农民工居住的地方,一般来说流动人口都比较多,人员也相对复杂,盗窃,斗殴等治安问题也时有出现,这些问题往往让当地派出所都头痛不已。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如果和当地居民混住在一起,会加大派出所的排查困难。其次,很多农民工住房是违章建筑,甚至有些还是危房。在深圳近期展开的拆除违章建筑统一行

15、动中,暴露出来的违章建筑竟高达3550万平方米。据有关人员估计,全部违章建筑面积总量可能达数亿平方米,规模相当惊人,而其中的大部分就有大约300万农民工来租住。(五)买不起住房进几年来,中国的房价依然持续走高,这让很多城市人口都倍感压力,而农民工的收入根本无法购买城市中的商品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表明,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月收入在500-800元的占了被调查的农民工总数的33.66%,只有一成的农民工的月收入超过了1500元。2 刘进.“阴阳巷”里的准市民J

16、.社会,2001,(2)3 赵旭.王钢. 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8农民工的低收入决定他们几乎没有可能购买普通商品房,也无力承受高昂的房屋租金。二、农民工住房现状造成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制约现行的制度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规定只适用于具有城市户口的单位职工,并没有把农民工包括在内。商品房的价格昂贵,农民工是城市的低收入者,根本无力企及,从而加剧了农民工“居无定所”的现状。其根源是“城乡二元”,特别是”城乡二元”体制中的户籍壁垒。(二)关注度不够农民工的增多,并没有真正给政府的环境治理以及公共服务造成负担。治理成本也没

17、有因此而增加。现代城市外部成本增加的原因并不是大量存在的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却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处,且住房条件差,根本没有分享到过多的社会资源。而政府对他们大都采用放任甚至限制的态度,对他们最基本的住房问题没有给予重视,在决策上也没有给农民工住房权问题一个明确的规定,使得农民工在住房问题上一直“底气不足”,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实现这个权利,政府不管,还有谁会管呢?(三)现行政策和法律的缺失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明确农民工住房权益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虽然提到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1 朱建美. 浅析政府在城市

18、农民工住房问题中的主体地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1然而,政策的规范性较弱。涉及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的法律法规则基本没有,农民工住房问题又缺乏法律的强制性保护,无法可依。(四)用工单位无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在城市里,很多单位,尤其是建筑行业,为了降低他们的成本,大多会雇佣农民工,他们之间大多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以及保障程序,没有劳动合同就不会出现关于住房权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农民工搭建简易窝棚、租住环境极差但便宜的房屋,甚至就在天桥洞下睡几晚的情况。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相关部门的督促检查。(五)农民工自身对在城市有固定住房的渴求度不高,缺乏维权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来到城市的目的是为了获

19、取劳动收入,对于住房问题,由于“二元”等诸多因素约束,大多认为在城里只要有个地方睡觉就行,很少有在城里有固定住房的想法,且在农民工当中,大多数人的居住以临时为主,情况都很相似,不会出现互相比较的情况。三、改进并完善农民工住房状况的途径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以及满足农民工自身幸福感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权问题非常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农民工住房问题:(一)应努力增强农民工城市住房消费能力严格执行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和城市人口就业一视同仁,改变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政府应在适当的政策引导下,引导用工单位为改善农民工的

20、居住状况做出努力,政府可以要求用工单位在给职工发放的工资中,包含住房补贴,并逐渐提高农民工收入中的住房消费比例。同时,就个别用工单位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要严厉予以打击,确保每月按时发放工资,为农民工的住房消费给予资金保障。(二)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包括适用于农民工在内的廉租房制度“政府有责任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1 梁燕平.曾名芹. 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11廉租房正是政府为了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向他们提供租金比较低廉的房屋或给他们相应的租金补贴以在外面租赁房屋。从目前看,政府向农民工提供廉租房已不是沉重的负担,就弱势群体面临的基本的居住问题而言

21、,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要靠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体系来解决,譬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就需要政府给予保障。适当放宽廉租房申请的户籍限制,“允许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流动人口,在能够提供一定时期的居住证明、住房困难证明和收入证明的情况下,申请廉租房,以此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同时也可减少户籍制度改革后产生的社会问题。”2 成都房管局.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策略探析J.科学与决策,2006,10农民工进城租住廉租房,还应签订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使之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在法律制度上,立法机关、政府对廉租房管理机关的设立、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及使用相关配套机制的建立、廉租房争议的解决和法律救济以及违反廉租房

22、规定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等具体制度应进行科学全面的设计,尤其是在建立廉租房保障对象资格审查的基础上,逐渐放宽廉租房使用者的准入条件,把进城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让农民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社会保障范畴之列的廉租房制度,“我国在2004年的修宪中专门增加的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国家有义务提供并满足弱势群体基本居住条件,以维持他们基本的生存状态。”1 朱建美. 浅析政府在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中的主体地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1因此,为农民工提供租金低廉的普通住房或补贴房屋租金,是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居住保障,首先满足“安居”,然后实现“乐业”,这都体现了政府对

23、低收入阶层的关怀,展示了政府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收入的农民工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民工的居住安全、卫生等基本需求得到保障。”2 刘进.“阴阳巷”里的准市民J.社会,2001,(2)(三)应尽快完善包括农民工可享受的住房公积金制度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农民工,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住房。”3 彭志华. 在农民工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几点思考J. 住房公积金管理,2006(6)一直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被认为是城镇正规就业人

24、员独享的权利,可是随着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界就“农民工是否应该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我认为,公积金制度应该同样适用于农民工,并以此作为提供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途径之一,使农民工在城市里能安心地工作、定居,从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建设。“建设部在今年年初提出,要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市各类就业群体,”4 韩婧. 让住房公积金制度离农民工不再遥远J.财经界,2007(6)应该说,抓好这条意见的实施,可使得农民工享受住房公积金的设想成为现实。1、政府应该重点推进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企业,对于农民工只要连续

25、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时间以上,应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缴交的标准也可以适当降低。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由于收入低,对未来的预期不高,因此在城市购房的可能性很小,对于这部分群体,若缴交了公积金,政府应该允许农民工可以采取公积金或公积金贷款来支付房租,以改善其居住条件。2、制度应设置较低门槛,方便农民工进入及退出。目前,农民工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且大多数的非公企业竞争压力也很大,因此,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应制定较低的缴费基数和费率,让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有能力跨入这个门槛,享受这一制度带来的好处。另外,在农民工要退出这一制度时因给予方便,不可人为设置障碍。3、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首先,应该尽快建立起一

26、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必须给工人交纳劳保、住房公积金;其次,对于在城市居住有一定年限、具有长期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家庭,应纳入到城市廉租房制度范围;最后,应探索建立进城定居农民工家庭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的退出机制以及农民工租房转购房或退出公积金制度回家购房的续接制度,免去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包括适用农民工在内的住房公积金的设立不仅可以改善当前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又可以使有能力的农民工买房时能减轻负担,同时还便于将来建立城乡统筹、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失为一种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良策。(四)应尽快规范农民工准入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笔者认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差不多,都是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的,其中,

27、低收入者应包括农民工,可历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中,保障的对象都是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并没有提到农民工也可享受这一制度。我们所提出的城市化目标中,有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城市安居,实现农民工向城市的迁移。而逐渐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政策范围,是实现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要通过多种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将在城市居住满3年的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供应范围,市县政府每年要提供经济适用房总量的10%用于解决农民工住房,这是一项保障农民工住房的重要举措,要抓好落实。笔者认为,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政策保障范围,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

28、可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例如,对于那些在短期无力购买又不具备享受廉租住房条件的农民工家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经济适用住房中划出一定比例住房作为经济租赁房,承租户可先按成本租金支付一定年限后,再按承租当年经济适用房价格购买。(五)应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监管力度,降低农民工购房风险和成本房价日益上涨,对于城市的低收入者来说,买房成为困难重重的事,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这更使得他们无法在城市中拥有自己的住房。“房开公司的涨价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完全凭着市场的导向,水涨船高,忽视了老百姓实际的购买能力。农民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望房兴叹”。1 李兰芝,海兵.应尽快制定住房法J.团结,1999,(1)

29、: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监管,严格地控制城市房价,不能让其随意变动价格。(六)应建立国家的专项支持农民工定居到城市,会给城市化特别是公共管理带来一定的成本,但同时会大大降低农村发展的成本。政府拿支农资金去发展农村,还不如拿出一部分集中解决城市农民工问题,这样做的功效要远大于分散的支农。政府可考虑通过退税、抵扣等政策,引导用工企业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状况等。另一方面,采取政府优惠、企业建设、员工租赁等方式,集中修建条件较好,配套较全的农民工公寓住房。鼓励并在财政上支持利用闲置厂房、学校、仓库等改建适合农民工居住的房屋,实现农民工住房的集中式管理。(七)应加快农民工住

30、房保障的立法要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作专门的规定。坚决制止事实上和政策上对农民工的歧视,改变“一城二制”不合理状况。“西班牙宪法第章就明确规定:凡西班牙公民都有权获得适当和足够的住房,政府要创造条件、制定规则,保障公民的这一权利得以实现。”2 林新真.农民工城市购房的政策思考J.发展研究,2006,(5)因此,国家应该按照全体公民都应“住有所居“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关于农民工住房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农民工在遇到住房问题时有法可依,并能正确地保护自己的权利。结 论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他们对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应

31、该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的“安居“愿望应该得到重视。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分析现状,从实际出发,真正把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放在心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不断找寻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制定各种保障农民工住房权益的政策法规,并抓好实施,就一定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让全社会关注农民工住房问题,让农民工真正的住有所居。参 考 文 献1 李伟.论农民工的基本人权保障J.人权,2004,(5)2 童颖.骏楼欣.住房公积金,叩开农民进城之门J.中国房地产,2006,(7)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74 朱建美. 浅析政府在城市

32、农民工住房问题中的主体地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1)5 李斌,王晓京. 城市农民工的住房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5)6 孟兆敏. 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以上海为例J.大众科学,2008,(1)7 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城市自营劳动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R.2005,(1)8 刘进.“阴阳巷”里的准市民J.社会,2001,(2)9 成都房管局.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策略探析J.科学与决策,2006,(10)10 赵旭.王钢. 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811 赵学刚.我国廉租房的制度困境与法律矫正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6)12 梁燕平.曾名芹. 农民工

33、城市住房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113 韩婧. 让住房公积金制度离农民工不再遥远J.财经界,2007(6)14 李兰芝,海兵.应尽快制定住房法J.团结,1999,(1):15 林新真.农民工城市购房的政策思考J.发展研究,2006,(5) 致 谢转眼间就要和四年的大学生活说再见了,此时我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在我心中只有深深的感谢和祝福。在xxx大学的四年中,我有幸认识了诸多良师益友,他们在我求学的路上给予我很多帮助,这一切都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值得珍藏的一页。首先,我想把最诚挚的谢意献给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老师,感谢他在论文开题时和此后的写作过程中提出的诸多意见,让我认清了文章结构和表述上的许多不足从而能够加以改进;感谢他在百忙之中耐心、细致地审阅了全稿,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导师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我受益匪浅。导师的谆谆教诲将永远激励我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此外,我还要感谢法学04级3班的全体同学,在几年的朝夕相处中,他们让我感受到团结、进步和友谊的氛围, 使我度过了快乐而充实的四年时光。感谢父母在我求学过程中的无私付出,他们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殷切期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必将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亲人、师长、同学和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