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3173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Web开发技术结课报告JSP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系 别经贸学院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学号2110218学生姓名连心博指导教师丁斌2007年6月15日福安中小电机业研究摘 要 福建福安市电机电器工业是福建省机械工业最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其产值约占全省电工电器行业产值的20。它生产的中小型电机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福安电机电器工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福安经济的支柱和主要增长点,福安长期以来也享有“中国电机电器城”的美称。本文分两部分展开对福安中小电机业的研究。一部分介绍福安电机产业集群状况,分析其现存的几个主要问题,并站在政府立场结合产业集群理论提出几点建议。另

2、一部分立足于提高福安电机企业竞争力,通过对福安电机行业的五力分析,了解福安电机行业的盈利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应实施的战略。关键词:中小型电机,五力模型,产业集群The Research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lectric Machines in Fuan City Author:Li Wenkai Tutor:Liu BingdeAbstractFujian Fuan City industry of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th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3、 phenomenon of industry cluster in Fujian Province mechanical industry. Its output valu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lectric machines accounts for 20% of the whole provinces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 The output amou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lectric machines from this region takes up 1/3 of t

4、hat of the whole nation. Fuan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national economy, being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growth point of local economy and called the Chinese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ity .This paper launched

5、 a research o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lectric machines in Fuan city from two angles. The first one inferred the situation of Fuan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ial cluster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the temporary existed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a few of suggestions on the part of local government. Th

6、e second part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uan electric machin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into the local industry of electric machine, consequently carried out some strategies local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Key Words: small and m

7、edium-sized electric machines, Five Forces Model, industrial cluster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2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及产业集群理论综述32.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32.1.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32.1.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2.1.3 新进入者的威胁42.1.4 替代品的威胁42.1.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52.2 产业集群的理论52.2.1 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8、52.2.2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72.2.3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83 福安中小电机产业集群分析103.1 福安电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103.2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整体评价123.3 福安电机产业存在的具体问题133.3.1 产业集群内部缺乏凝聚力133.3.2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 新产品开发滞后133.3.3 品牌缺位143.3.4 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 配件采购成本较高143.4 政府对策153.4.1 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结网 发挥区域网络优势153.4.2 扶持企业有侧重 发挥质量和产品差异化优势153.4.3 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技术创新优势163.4.4 发挥区域品牌优势 区域品牌

9、和企业品牌并举164 福安中小电机行业分析184.1 中小电机行业的行业环境184.1.1 新进入者的威胁184.1.2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194.1.3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194.1.4 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204.1.5 替代品的威胁214.2 福安电机企业策略21结 论24致 谢25参考资料26附 录27附录A27附录B30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中小型电机是产量大。配套面广的机电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冶金、轻工、电厂等工业、农业、国防、医院、商场、宾馆等公用及家用电器设施等各个领域,大量电机产品作为风机、水泵、压缩机、机床、印刷机、造纸机、纺织机、轧钢机、城

10、市地铁、轻轨交通以及矿山电动车辆等重要机械驱动的动力源。其耗用的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70 。世界上电动机制造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国的电机生产从1917年至今也有90年的历史。目前,电机行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小型电机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产量基本上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近来世界上电机行业专家纷纷预测,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电动机、特别是中小电动机的生产制造基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时代。如何增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的课题。另外中小型电机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

11、近几年电机行业又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的新阶段,电机产品的出口量平均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保持持续增长。据海关提供的统计资料,2003年的出口量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84倍;2004年月与2003年相比,出口量又增长了256 ,出口金额增长了2998%1。由此看来,中小电机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节能和环保以及人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福建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是福建省机械工业最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之一,其产值约占全省电工电器行业产值的20。据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福安生产的中小型电机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福安也是我省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其中小电机出口量约占全国中小型电机出口量的

12、25%以上。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福安经济的支柱和主要增长点,福安长期以来也享有“中国电机电器城”的美称。然而近年来我国中小电机行业因原材料上涨、竞争激烈而利润微薄。福安电机在这种行业行情下还面临国外企业竞争,国内其它电机基地崛起的威胁,形势极为严峻。因此,从福安电机的在行业中的典型性和现处处境来说,研究该课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2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本文介绍了福安电机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福安整个电机产业集群的分析,总结出该产业集群的现存问题,并关于政府对策方面提出一些建议。2、立足于提高福安电机企业竞争力,通过对福安电机行业竞争性的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13、,并提出有效策略。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1、研究方法:通过书店 、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福安电机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当地企业实习,应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福安电机产业机群的现状和现存问题,并丛完善优化福安电机产业集群的角度对政府对策提出建议。另外应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福安电机行业竞争性,并结合该行业性质提出福安电机企业应实施的竞争战略。2、创新点:本文是在通过对福安电机实地考察,福安电机企业实际工作,在对福安电机有较为深切的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分析和产业集群的理论,对福安电机业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避免空谈理论,在寻求解决对策时不求面面具到,但求切实有效,抓大

14、头,解决主要问题;家乡福安地处比较偏僻,周围没有大学,对该地电机的学术研究很少,写本文也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希望能有些实际价值。3、不足之处:由于本人对当地该行业的了解有局限,在一些问题上难以进行透彻地分析。例如为什么福安电机的主要原材料硅钢片和漆包线不能在本地区甚至本省内实现自己自足,配套供给;另外由于在取得当地数据,了解当地情况上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理论应用方面略显不够深入。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以后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及产业集群理论综述2.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五力分

15、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2。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

16、司的不同而变化,如图2.1所示: 图2.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2.1.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1、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

17、的重要客户。2、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3、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2.1.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1、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2、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3、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4、购买者有

18、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 2.1.3 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2.1.4 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

19、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2.1.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

20、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这就是: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其收入相当可观;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

21、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在这里,退出障碍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 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2.2 产业集群的理论2.2.1 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与含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

22、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波特1990年国家竟争优势一书。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也称产业簇群(波特,2000),“是指在某一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它不仅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而且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额

23、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A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Rosenfled (1997)认为,产业集群是“为了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易、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在地理上有界限而又集中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企业。” 国内集群研究专家王缉慈(2002)认为,产业集群就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3。”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亦特定地区的集聚和发展,并形成强劲、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在产业集群中,形成了由一系列的大、

24、企业是龙头,小企业是基础式上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中、小企业组成的完善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大,大、中、小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互利互补又互相竞争,在产品、产业上协作配套,并且共享共用各种基础设施和知识、信息,从而通过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和交叉繁殖,形成企业集,在集体区域产生较强的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综上所述 ,产业集群包括这样三层含义:1、企业之间在地理上是接近的,并且具有互补性,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其实,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并不仅仅产生协同效应,还会产生竟争效应,这为集群内创新活动提供了动力。2、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与大学、服

25、务机构、研发机构等。这一点是需要强调的。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著名的产业区中,都存在着这样的机构和组织,这为集群提供了智力支持。人们往往仅仅考虑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作用与反作用,而忽视了这一点。3、与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其他政策支持有关。基础设施包括健全法律制度、改善交通通讯环境、扩大教育支出、吸引人才等。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政府的工作效率、政策优惠措施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是至关重要的。2.2.2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国

26、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 产业集群并非产业集聚的同义语。专家指出,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因为某产业的有关企业集聚于某地,而形成的一种聚集效应,它是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当这些企业之间发生某些有目的的合作时,则产生联合行动效应;当政府有意识地参与其间时,会出现制度效应。这三种效应都是产业集

27、群的效应。关于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概念来讲,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描述了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Foter, 1998)。王缉慈对两者也有比较清晰的阐述:产业集群侧重于对相关企业和机构集中于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的描述,实际上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和演化过程。显然

28、,产业集聚不等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仅仅描述了某一领域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和接近,而产业集群则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它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可以说,特定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互补性,即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这种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同时又有利于互动式学习和技术扩散,而且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这种产业集群内,某些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企

29、业和机构,通过价值链和各种联系渠道,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群体。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产业集群的这些内在特点是它与产业集聚区别所在,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概括地讲,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不是同一概念,它只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4。2.2.3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对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西方学者已有过较为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我国学者在系

30、统介绍西方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产业集群实践的具体调查,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其中,较为新颖的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融资优势。由于集群内企业具有共同的产业特征和地理接近性等特点,有助于银行了解群内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其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从而增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不足的难题。2、产品差异化优势。由于群内企业竞争激烈,且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便于建立同类产品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因此,相对单独游离的企业而言,群内企业更容易具备产品差异化优势。3、区域品牌优势。指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整体的力量进行宣传,树立区位品牌,使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4、区域网络优势。产业集群

31、区域网络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核心产业、辅助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通过网络,企业间进行文化、技术、制度、管理等各方面的交流,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并且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5、技术创新优势。企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最终成为创新中心,企业之间关联性的性质造成了相互学习。发生在集群内的竞争压力、同类企业压力、持续比较构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动力,知识资源优势互补,知识转移成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桥梁。6、对负面效应的规避能力。由于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当个别企业的欺诈行为和败德行为损害到群体利益时,将受到集群整

32、体的反对,从而大大降低群内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行为。上述六点,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是衡量某个特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指标。3 福安中小电机产业集群分析3.1 福安电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福安电机产业发源于1958年兴建的闽东电机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依托于闽东电机厂的技术、人力和市场等资源,福安的一些民营企业开始生产鼓风机、电风扇、电动机等产品。到了90 年代,在福安市政府产业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推动下,福安电机电器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品种、规模、市场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九五”期间,福安电机电器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23,出口平均年递

33、增45;“十五”以来,福安电机电器产值平均年递增21.8,出口年均递增34。2006年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企业自营出口2.67亿美元,是福安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现有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结构、多层次并存的企业700多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企业12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40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产品主要有电动机、发电机、水泵、电热电器、电子保健医疗器械等门类,4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东南亚、非洲、中东、欧洲、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6。福安市电机电器20012005年生产情况见表3.1,表3.2:表3.1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电动机、电泵、发电机和汽油机组都属于电机范畴

34、。由3-1、3-2可以看出福安的电机电器产业主要指电机业,因此文中福安的电机电器产业与福安电机产业基本同义。另外出于尊重当地叫发考虑,文中福安电机产业即指福安电机行业。20012005年产量 单位:万台产品品种企业数3000万元以上企业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电动机24020300350500650750电泵4001017002000200025002800发电机305120140210240255汽油机组205-40100120125其他电器10-2020124040合计7004021402550282235503970表3.2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20012005年

35、产值 单位:亿元产品品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电动机67101316电泵1720202525发电机6710.51215汽油机组-2567其他电器111.522合计3037475865 “十五”期间,福安市几个工业园区的建设给电机电器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许多企业从市区搬到工业园区,建起了新厂房,添置了新设备,生产规模大大扩充,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近年来,福安电机电器企业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改和新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投入技改开发资金3亿多元,通过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提高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开发了各种系列的节能高效电动机、

36、低噪声发电机、水泵电机、发电机组及智能控制系统等新产品;建立了电机自动流水生产线、自动喷漆生产线;建有电机研究所1个,技术研究室10个,企业检测室(组) 30多个,省级产品检测中心2个。截至2005年,福安电机电器企业有9家11种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91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50家企业通过CE、GS、GUV、TL认证,11家企业列入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名录。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福安的电机电器企业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安市区的阳头、坂中、秦溪洋工业园区,部分配套企业分布在福安市的其他乡镇和周宁、寿宁等周边县。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有整机厂280多家,配套

37、企业 400多家,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组装、质量检测的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生产网络。 福安电机电器工业是福建省机械工业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现象,其产值约占全省电工电器行业产值的20。它生产的中小型电机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福安也是我省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其中小电机出口量约占全国中小型电机出口量的25以上。福安电机电器工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福安经济的支柱和主要增长点。2005年产值65亿元,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65,上交税收超过该市财政收入的25。电机电器工业的发展解决了福安4万多市民的就业(福安城关人口约15万人),带动了3万多户家庭的脱

38、贫致富,并成为民间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发展,对推动福安工业化、城镇化进。3.2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整体评价确切地说福安电机电器也还不是完整一个的产业集群。一方面是产业链不完整。许多原材料如夕钢片、漆包线、轴承、电容器等需要靠浙江等外省供应,而电机整机生产只是该产业链中的下游行业,因而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似乎更像是电机电器行业集群。另一方面,目前福安电机的产业状况是处于从产业聚集到产业集群的过度阶段,企业间的竞争远大于合作,状况事实上更靠近产业聚集。尽管如此,福安电机电器已基本具备产业集群的内涵。1、福安电机相关企业之间在地理上是接近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福安的电机电器企业

39、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安市区的阳头、坂中、秦溪洋工业园区,部分配套企业分布在福安市的其他乡镇和周宁、寿宁等周边县。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有整机厂280多家,配套企业 40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组装、质量检测的协作化生产网络。2、福安电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与大学、服务机构、研发机构等。在福安市政府的努力和福建省、宁德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安已基本建立起为电机电器工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在技术服务平台方面,于2002年成立了由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福州大学和福安市政府合办的“福建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培训服务。在金融服务平台方面,成立了

40、恒实担保公司和信和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04年恒实担保有限公司为企业担保融资6.7亿元,担保余额1.2亿元。在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平台方面,在福安市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机检验室”和“福建省电机检测中心”,这两个检测机构可以就地就近对福安的电机电器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在行业协会服务平台方面,已经成立了电机电器、机电配套、机械铸造等三个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在落实协调、自律、服务的功能,强化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协调产品价格、规范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7。3、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基础设施和其他政策支持。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对福安电机电

41、器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与支持,据初步统计从1996年至2005年省地市三级政府发出的关于为推进电机产业发展的文件有16件之多,还不包括各级工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文件。这些文件从投资、出口、基本建设、人才引进培养、提高产品质量、扶持支柱产业、构建产业集群等方面制定了系统全面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推动福安电机电器工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特别是2004年,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将福安电机电器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中共宁德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关于扶持福安电机电器和船舶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福安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加快产业集聚的若干意见

42、对促进福安电机电器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基础设施包括健全法律制度、改善交通通讯环境、扩大教育支出、吸引人才等。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政府的工作效率、政策优惠措施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福安电机电器已具有产业集群的内涵,探讨并解决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现存问题,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3.3 福安电机产业存在的具体问题3.3.1 产业集群内部缺乏凝聚力产业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至今没有形成一个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知名的品牌。电机电器企业之间缺乏横向的合作、缺乏产业链中的关联。除少数外,通常

43、是各做各的,自行配套,导致数量众多的企业与企业缺乏规模效益,重复建设和生产严重。许多配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落后也加入整机生产的队伍中,使得整体生产企业数量膨胀,整体质量降低,并出现恶性竞争打价格战。目前,该市电机企业产值达到亿元的仅17家,而这17家的总产值还不如浙江的一家名营大企(德力西)。大多数企业起点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单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要想迅速扩大几乎是不可能的。3.3.2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 新产品开发滞后目前该产业集群内的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还基本属于中低档层次,主要以低价位的竞争手段跻身市场。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相当一部分企业使用二手机器设备。许多

44、专家学者都认为,福安受地域条件等影响,难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导致电机电器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难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实际上,主要是企业业主创新意识淡薄和受客商订单要求影响的缘故。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与高新性能材料的利用,电机电器的性能逐步改善和优化,生产企业一般按客商提供的样机或客商看中厂家提供的样本订货,而客商依销售市场的不同,对电机电器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产品的生产就拉开了档次,市场的导向作用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电机电器产品大同小异,客商的新样机或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很容易被其他厂家仿制,知识产权难以保护,使许多企业不愿耗费人力财力更新机器设备搞新产品。加上众多小企业无力开发,

45、就形成目前福安电机电器产品仍然多是中低档次的通用产品。3.3.3 品牌缺位福安的电机产业在产能逐年扩大的同时,却未能创立叫响的自主品牌。福安电机产品虽打入国际市场10 多年,目前有200 多个系列1000 多个品种产品,但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正沦为默默无闻的“打工仔”。福安市电机仍未实现中国名牌“零的突破”,而且至今只有11 家企业的13 种产品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8据了解,在福安数百家电机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做过现在也还主要从事贴牌生产。自己工厂造出来的产品,贴的却是别人的牌子。100元人民币出厂价的电机,在国外竟按100 美元卖出。贴牌拿到的仅是价值链最低端的菲薄利润。没有品牌就只

46、好贴牌,贴牌了就更难以培育自己的品牌,难以获得更多的利润。闽东安波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波表示:福安电机要成为中国电机行业的巨头,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3.3.4 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 配件采购成本较高产业集群内企业所需要的主要原辅材料(矽钢片、漆包线、碳结钢、轴承、电容器等)长期依靠外地供应,本地缺乏这些原材料的生产商。这种情况下,外部供应商可能会形成联盟来抬高价格。另外因额外的运输费用也增加了福安配件生产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竞争力。3.4 政府对策3.4.1 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结网 发挥区域网络优势产业集群不能单纯依靠外力(主要指外来的资本和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等)来发展,也不能通过单纯的政府干预来得到发展,应该使产业集群内的各企业通过政府、行业公会或中介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空间上的集聚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营造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发挥区域网络优势并形成共同发展的强大的集群对外竞争力。在福安市政府的努力和福建省、宁德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安已基本建立起为电机电器工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在技术服务平台方面,于2002年成立了由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福州大学和福安市政府合办的“福建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