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3182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毕业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 引言31.1 L-色氨酸性质、意义的研究31.1.1 L-色氨酸的理化性质31.2 L-色氨酸的用途41.2.1 作为食品添加剂41.2.2 医学应用41. 2.3 抗抑郁症41.2.4 对睡眠的影响41.2.5 抗高血压作用41.2.6 对机体镇痛功能的影响41.2.7 作为饲料添加剂41.3 研究动机42 实验方法62.1试验材料62.1.1茵种62.1.2菌种培养基62.1.3 发酵培养基62.2试验方法62.2.1 茵种的获得62.2.2 50-L罐发酵62.2.3菌株接种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62.2.4 pH的确定72.2.5温度的确定72.2.6通风量对

2、于产酸影响72.2.7通过搅拌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的溶氧水平72.2.8不同的Kla水平对于菌体生长和积累L-色氨酸的影响82.3 正交试验83 实验结果与分析93.1菌株接种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93.2 pH的确定93.3温度的确定93.4通风量对于产酸影响103.5通过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溶氧水平的效果113.5.1溶氧控制113.6不同的溶氧水平对于菌体的生长和L-色氨酸的积累影响123.7 正交试验133.8验证试验144 结论154.1无机盐对发酵的影响164.2关于生长因子的影响164.3泡沫的影响16谢辞17参考文献18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摘 要:详细介绍了L - 色氨酸

3、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医药、饲料等方面的用途。在摇瓶发酵实验的基础上, 对L-色氨酸生产菌TQ2223 的50L 罐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对谷氨酸棒杆菌TQ2223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溶氧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苯丙氨酸0.2 gL、酪氨酸0.29 gL、玉米浆25 mlL; 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6.8,温度35,接种量lO,溶氧浓度控制在20-30。以摇瓶分批发酵最优条件为基础,对菌株TQ2223进行了50L发酵罐分批发酵试验,以分批发酵最优条件为依据,对菌株TQ2223进行了补糖、补氨和全组分补料的摇瓶分批发酵试验,最佳初糖浓度为80

4、g/L,50L罐的不同补糖方式分批发酵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0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试验,发酵72h产L-色氨酸最高达12.7g/L。关键字:L-色氨酸;发酵;应用;发酵罐;发酵条件;补料分批发酵。Study on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L- tryptophanAbstract:The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L-tryptophan and the good prospect in the fields of food, medicine and feed additives are introduced in the

5、 paper.Basing on the experiment of ferment in the fermente,the ferment conditions of L-tryptophan producing bacteriumTQ2223 aas optimibed.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TQ2223 was L-tryptophan fermentation producing strain.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such as inoculum size ,temperature and dissolved oxyge

6、n concentrati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fermentation medium included 30gL ducose, 0.2 gL phenylalanine,0.29gL tyrosine,25 mL/L corn steep liquor; The best fenn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pH6.8 at 35 with 10 of inoculum size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was 2030Based on the ab

7、ove oPtimum condition,the bateh ferment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strain TQ2223 in 50-literfermentor.Fed batch fermentation was studied with strain TQ2223 according to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batch fermentation.The oPtimum initial glucose coneentration was 80g/1 in shake flask fed bateh fermentation.

8、Through feeding amonia the value of PH was controlled for 7.07.2.The intermittent glueose feeding was Performed . The result of batch fermentation by different Glucose feeding in 50-literfermentator. Based on the above exPeriment,fed bateh fermentation in 30-liter fermentor was Performed.The ferment

9、ation kinetics was researehed,which could refleet the fermeniation Proeess very better.It could Produee L-tryPtoPhan 12.7g/L of the highest after fermentation for 72hours.Key words:L - tryptophan;fermentation;advance;fermenter;fermentation conditiom;fed bateh fermentation.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1 引 言1.1 L-色氨酸性质

10、、意义的研究L-色氨酸是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添加领域1。近年来,饲料产业国内外发展迅速,在医药工业上L-色氨酸的用途在不断扩大,而且目前国内还不能大规模的生产,因此使其成为一种国内上的产品、国际市场上市场需求较大发展前景良好。若生产L-色氨酸的发酵法可以产业化生产取得了成功,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1.1.1 L-色氨酸的理化性质 游离或结合态的色氨酸广泛存在于生物物质之中,成为动物和人类所必需的8 种氨基酸之一,必须从膳食中摄取,人体不能够制造它。17 种氨基酸之中,它不但是结构较复杂的一种,而且是具有多个方面生化生理功能的惟一的一种氨基酸了。色氨酸有很多代谢的途径,许多物

11、质的可把它作为前体物质来代谢,尼克酸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L - 色氨酸化学名称可以为L - 氨基和吲哚基丙酸3,L - - (3 - 吲哚基) - - 丙氨酸,又名为L - 胰化蛋白氨基酸:分子的量为:204. 23, 分子式:C11H12N2O2。L - 色氨酸化学结构式如图1-1。如图1-1 L - 色氨酸化学结构式L - 色氨酸可在碱液中比较得稳定,但是当存在其他的氨基酸或糖类时则易分解,迅速加热时将于210 发黄,290 会分解4。它具有3 种属于光学的异构体,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光照着色。L - 色氨酸和水共热能够有少量吲哚产生,如在NaOH、CuSO4 存在下加热,则产生较多量吲哚。1

12、.2 L - 色氨酸的用途在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L - 色氨酸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但是过高的价格会使色氨酸在饲料添加剂方向上的应用严重受到影响。日本、美国将L - 色氨酸主要投入在医药和饲料领域,如果是可以开发出价廉且质优的L - 色氨酸的产品,将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2.1 作为食品添加剂在生物体内,从L -色氦酸出发可合成吲哚乙酸、5 - 羟基色胺、色素、烟酸、生物碱和辅酶等生物活性物质5。现在不少国内外地区都已经把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了,用来增强机体对蛋白质的应用率,并且可以强化食品提高植物蛋白的转化率的作用。此外,它具有消毒和阻止氧化等的作用,作为一种鱼类的冷藏保鲜剂。1.2.2 医

13、学应用目前,在静脉营养输液方面L - 色氨酸得到应用,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把这些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了,它对于失眠症、抑郁症、高血压及止痛等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1.2.3 抗抑郁症有人发现抑郁症患者脑中的5 - HT 功能不足,但在用过L - 色氨酸后,脑里游离的L - 色氨酸的含量相对升高,脑里的5 - HT 的浓度相应也会升高,从而病情得到显著缓解,因此英国已经把L - 色氨酸列为抗抑郁剂。1.2.4 对睡眠的影响催眠的效果L - 色氨酸也具有。安定类和巴比妥类是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毒副的反应较大,而安定类容易出现依赖性。而L - 色氨酸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素,安眠效果更为理想。它可以

14、使睡眠潜伏期时间缩短,慢波睡眠将延长,醒觉时间也相对减少,增加总睡眠量,对于难以入睡、早醒、多梦等多种睡眠障碍都有效。L - 色氨酸也可以用于合成5 - 羟基色胺,即脑白金6。1.2.5 抗高血压作用L - 色氨酸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血压上7。5 - HT 具有中枢性养神效果,L - 色氨酸的这种作用与它的增加脑内5 - HT 的合成有关,并且可起到缓解精神、降低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可去除高的血压患病发生的心因性因素,起到降压的作用。1.2.6 对机体镇痛功能的影响目前发现,脑内5 - HT 减少后,痛觉将敏感,补充5 - HT 过后不仅有抗痛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加像吗啡、美沙酮

15、等镇痛药的效果。在人体补充L - 色氨酸时,血中5 - HT 含量会增高,对于关节痛、神经痛及肌肉痛等有显著的止痛效果。1.2.7 作为饲料添加剂L - 色氨酸可以说是继赖氨酸和蛋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而且从营养学角度看,L - 色氨酸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必需的氨基酸8。5 - 羟色氨酸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能断奶、增强密度等应激效果,并且有促进 - 球蛋白的产生和增强畜体抗病力的效果。L - 色氨酸的生产成本在逐渐的降低,在日本和欧美已经开始应用于猪饲料中。1.3 研究动机目前,欧美各国利用L一色氨酸的营养补品己经大量上市了,然而今后主要增长是饲料用的部分。人们一直在期望L一色氨酸能够继赖

16、氨酸、蛋氢酸之后,能成为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的第三种氨基酸9。基于目前我国对直接发酵法生产的L一色氨酸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因此开展L一色氨酸高产菌的选育与发酵条件的究对我国氨基酸发酵行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2 实 验 方 法2.1 试验材料2.1.1 茵种 提供的菌株为谷氨酸棒杆菌TQ2223,该菌株作为生产色氨酸的菌株。2.1.2 菌种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0gL、硫酸铵5 gL、玉米浆30mLL、酵母粉6gL,pH值6.87.0,混匀后于O.1 MPa灭菌30min。2.1.3 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苯丙氨酸0.2 gL、酪氨酸O.29L、玉米浆25 mLL、pH

17、值6.87.O。底糖单独0.1 MPa灭菌30min;其他加水混匀后0.1 MPa灭菌30 min;流加糖为浓度70的葡萄糖(质量体积比),流加糖0.1 MPa灭菌30min。2.2 试验方法2.2.1茵种的获得培养从生长良好的谷氨酸棒杆菌TQ2223的活化培养基斜面刮一满环TQ2223菌苔,转入装有100mL种子培养基的无挡板三角瓶(容量500mL)中,用9层纱布封口,置于巡回式摇床上,振荡培养。2.2.2 50-L罐发酵将菌种液通过火圈直接接种至50-L发酵罐中,装液量23L,温度自控,自动流加氨水控制pH值,起始通风量为500 Lh,流加“泡敌”消泡,通过流加葡萄糖、控制不同的搅拌转速及

18、通风量来实现不同的溶氧。溶氧为相对溶氧水平,将饱和溶氧设定为100即培养基未接种时,发酵的过程中显示出来进行记录的溶氧水平称为相对于饱和溶氧的百分数。2.2.3 菌株接种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菌种发酵的过程中,菌株的接种的量若是太少,菌体的增长就会变得缓慢,培养得时间就长,从而使发酵的周期得以延长,同时可以降低菌种的活力,不能够得到很高产酸水平;过大的接种量,虽然可以缩短菌体生长时间,但是会因菌体的数量增长的过快及随着接种而转入过多代谢废物,导致菌种较易衰老,不会利得到产酸水平的提高;适当的接种量能够保证合理的缩短发酵的周期,又可以得到较高发酵产酸水平10。因此适当的接种量对于色氨酸的发酵很重要,

19、确定菌株色氨酸TQ2223发酵最佳的菌种接种量,设接种量在试验中取5、8、10%、12和155个处理,其他的发酵条件设为pH值为6.8、温度为35、溶氧浓度为305(常规的溶氧条件),重复做3次。然后计算48 h的平均的产酸量,进而确定最佳接种量。2.2.4 pH的确定pH对微生物生长及代谢产物形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以pH为6.2、6.5、6.8、7.1、7.4作为发酵条件,做单因素的试验,通过计算48 h的平均的产酸量,进而确定最佳pH值。2.2.5 温度的确定酶受热而容易失活,即温度越高,失活的越快,菌体也越容易衰老。温度还可以通过影响如基质和氧的溶解从而间接影响发酵液的性质。用发酵时的温

20、度为28、30、32、34做单因素试验,计算48 h平均产酸量,从而确定最佳的温度。2.2.6 通风量对于产酸影响色氨酸发酵应属于好氧性发酵,溶解氧对于色氨酸的发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发酵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通风,用来满足菌种的生长及产酸的需要11。简单而言,可以选用固定的摇床和恒定的转速,在500ml的三角瓶里装进不同量的培养基的方法-来间接改变通风量。可以分别以10ml、15ml、20ml、25ml、30ml、35ml做单因素实验,测得48 h平均产酸量,再计算确定最合适的通风量。2.2.7 通过调节搅拌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的溶氧水平根据文献,调节空气的流量来控制发酵液里溶氧效果是不佳的,过大的通

21、风量时会提高罐压,因为氧分压过高将会造成微生物的暂时中毒进而影响菌体生理代谢。因此可以将发酵全过程的通风量固定在500L/h,通过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的溶氧含量。2.2.8 不同的Kla (体积传氧系数)水平对于菌体生长和积累L-色氨酸的影响在摇瓶实验基础上,通过考察谷氨酸的棒杆菌TQ2223于5L的发酵罐里溶氧对于菌体生长及发酵产酸带来的影响。发酵过程中将会通过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的溶氧,Kla分别可以控制在410.0/h、510.0/h和610.0/h等3水平上。2.3 正交试验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可以进行正交实验,在选择转速为300r/min,PH控制在6.8,溶氧25的条件

22、下,选用罐压、温度、风量3个因素作为正交实验的考察因素,以色氨酸产量作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的数据,采用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表3-1 因素水平表因素水平A罐压(Mpa)B温度()C风量(L/h)10.043440020.053550030.0636600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接种量对于发酵效果的影响适宜的接种量可以确保合理的减短发酵的周期时间,又可以达到很高的发酵产酸的水平标准。所以适当的接种量对于色氨酸的发酵很重要,通过确定菌株色氨酸TQ2223发酵最佳的菌株接种量,因而进行了接种量不同的发酵的试验。接种量在试验中取5、8、10%、12和155个处理,对应的产酸量分别为8.

23、5g/L,9.6g/L,11.3g/L,10.2g/L,9.1g/L;经试验测得接种量10%时,48h平均产酸量最高,为最佳接种量。3.2 pH的确定不同的种类的微生物对于pH值的要求也不同,对谷氨酸棒杆菌而言,它的最适生长的pH值为6.5-7.5,发酵的初期必须要使接入的发酵培养基里的种子得到大量扩增,因此初始pH应该控制在以谷氨酸棒杆菌的最适的生长pH6.8左右。另外在发酵的培养里因为硫酸氨的消耗和葡萄糖的消耗而产生酸性的物质,会造成发酵培养基的pH连续下降,为了保持pH的稳定,并且减少对于发酵的影响,而使菌株进行良好的生长产酸,可以在发酵培养基里加入2%碳酸钙用来稳定pH12。经过测定,

24、加入的碳酸钙后,发酵的过程中的pH可以维持在5.5以上。用pH为6.2、6.5、6.8、7.1、7.4作为发酵的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测得48 h的产酸量,从而确定最佳的pH。pH为6.2、6.5、6.8、7.1、7.4时,测得产酸量分别对应为7.9g/L,8.5g/L,10.9g/L,9.5g/L,8.7g/L,经试验测得pH为6.8时,48h产酸量最高,为最适pH。3.3 温度的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类型的微生物,最适生长的温度都会有相对范围,但是最适产酸的温度不一定与菌体的生长最适温度相吻合。温度对于发酵产酸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因此从酶的反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温度升高,反应的速度加快,生长

25、的速度快,产物的生成提前13。据相关文献报道,在进行色氨酸的发酵时温度通常控制在30一35,本试验为了考查发酵过程里温度对于菌种积累的色氨酸影响,而进行了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的一系列发酵试验,结果如图3-1中所示。从图3-1可知,色氨酸的发酵最适的温度与色氨酸的生产菌最佳生长温度大致相同。在32条件下,发酵色氨酸产酸的量最高。温度若太低或太高,则会难以实现对原料的转化。 图3-1发酵温度对色氨酸产量的影响3.4 通风量对于产酸影响为简化起见,应采用固定的摇床转速,以500ml的三角瓶里装入不同的量的发酵培养基的途径来改变通风量。试验的结果如图3-2。图3-2通风量对色氨酸产量的影响从图3-2可以

26、看出,在50Oml的摇瓶条件下,如果装液量太少,则会使水份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过程而挥发的较多,将会造成底物的浓度过大,进而影响产酸。然而装液量过多的话则会溶氧不足,产酸的量也会不高。由实验的结果分析,应该选择500ml的三角瓶装液25ml为佳。3.5 通过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溶氧水平的效果3.5.1 溶氧控制L-色氨酸的发酵应属于好氧得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必须提供适量的无菌空气,才可以使菌体进行生长繁殖及积累大量色氨酸。微生物可以不断的消耗发酵液里的氧,然而低的氧溶解度,就必须采用强化供氧措施。发酵工业中,可以随着高产菌株的获得,进行高浓度的发酵,采用丰富的培养基,对于通气及搅拌的要求就

27、会更高了14。发酵工业上,经常采用将转速和通风量提高来改善溶氧。也可以提高罐压来提高氧分压进而使溶解氧得以增加。然而采用纯氧办法也应要考虑经济得核算是否是合理。通风发酵中是怎样控制培养基里的溶氧水平,对于好氧性的氨基酸发酵来说非常关键,在放大过程中尤其关键,因而反应器的规模不同,将造成溶氧水平差异,会是导致不能重复的发酵结果一个重要原因。反应器放大的研究中Kla (体积传氧系数)会是一个重要参数。随后一些研究会纷纷证实不同反应器中规模,氧传递系数和发酵结果之间是存在着相对应得关系,目前放大的准则已经变为生物化工界的广泛的接受的观点之一15。可见在小型的反应器里研究溶氧对于发酵的影响,进而寻求最

28、适的Kla值不仅会是研究发酵工业的关键之一,成为反应器进阔大的研究的关键的基础。发酵的全过程固定通风量为500L/h,经过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溶氧的含量,在发酵的前期搅拌的速度和发酵液里溶氧的关系正如图3-3中所示。图3-3搅拌的转速和溶氧的关系Figure3-3There lation between solvent stirrotional and oxgen sPeed从图3-3中可以看的出,搅拌的转速对于溶氧的影响很大,在40060Or/min时快速增大。3.6 不同的溶氧水平对于菌体的生长和L-色氨酸的积累影响发酵的过程中应该要通过适当的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的溶氧,K

29、la分别要控制在410.0/h、510.0/h和610.0/h 3水平上。菌体的生长和溶氧关系正如图3-4所示,溶氧对于发酵影响正如表3-4中所示。实验结果说明:在不同溶氧的水平,菌体的生长量都会达到了相近饱和值,但菌体的生长速度各不相同。以溶氧为610.0/h时,菌体生长的速度虽然是最快,但产酸不是最高,因此说明过高的溶氧并不会有利于菌体产酸。当溶氧为510.0/h时,菌体的生长体积将较快,产的酸量增加的也将会较快,发酵液中所含的色氨酸含量最高,能达到8.1g/L。在溶氧在410.0/h的条件下,菌体生长的速度较为缓慢,产酸也最低。所以结合溶氧对菌体生长的影响而言,过低的溶氧不但是对菌体生长

30、的不利,而且对此时的产物的形成比速率也会变小,所以对发酵的影响将会很大。因此溶氧水平控制为510.0/h时有利于菌体的维持适当活力,当有利于产物的积累; 控制溶氧的水平过高或过低,是都会导致菌体的代谢活性降低,产物的积累速度降减慢;溶氧的水平过高将会致使菌体在发酵的后期活力不足、早衰。图3-4溶氧对于菌体的生长影响Figure3-4The effeet of solvent oxgen on the growth of strain TQ22233.7 正交试验在选择转速300r/min,PH控制在6.8,溶氧25的条件下,选用罐压,温度,风量3个因素作为正交实验的考察因素,以色氨酸产量作为考

31、察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的数据,采用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 表3-2 正交实验结果表因素色氨酸产量g/L编号ABC11118.5212210.1313310.542129.2522311.6623110.3731310.8832110.6933210.5K19.79.59.8K210.410.09.9K310.610.411.0R0.90.91.1有实验结果分析知,罐压对于色氨酸产量影响不是很大,温度对色氨酸产量影响相对较大些,但是对比之下风量对色氨酸影响更大,最优组合是A2B2C1, 3.8验证试验经实验测得在罐压0.05Mpa,温度35, 风量400L/h时,色氨酸产量11

32、.6g/L,经过多次平行实验,色氨酸产量最高可达12.7g/L。证明正交实验结果可信。4 讨论发酵初期将必定要使接入的发酵培养基里的种子进行大量的扩增,因此初始的pH应该控制在谷氨酸的棒杆菌生长的最适的pH7.2左右。然而在发酵培养中因为硫酸氨的消耗和葡萄糖的消耗将会产生酸性的物质,会使培养基pH不停的下降,为了保持pH稳定和减少对于发酵的影响,进而使菌株良好的生长产酸,可是在发酵培养基里加入适当的2%碳酸钙用于稳定pH16。经过测定,加入的碳酸钙后,在发酵过程里的pH将维持在5.5的水平以上。当温度太低或者太高时,会难以实现对原料的转化。以500ml摇瓶条件下,如果装液量太少,将会使水份在较

33、长时间的发酵过程里挥发较多,使底物的浓度过大,进而影响产酸。然而装液的量过多则会溶氧不足,产酸的量也将不高。根据实验结果来看,应该选择500ml的三角瓶来装液25ml为佳。发酵工业上,通常会采用提高转速及通风量的方法来改善溶氧。通过提高罐压也是可以提高氧的分压使溶解氧得以增加。然而采用纯氧方法也可以考虑到经济的核算是不是合理。通风发酵时怎样控制培养基里的溶氧水平,对于好氧性氨基酸的发酵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放大的过程中,因为反应器的规模不同,所以造成溶氧水平差异,将是导致发酵的结果不能重复进行的重要原因。反应器放大的研究里,Kla (体积传氧系数)将是一个重要参数17。发酵的全过程的通风量将固

34、定在500L/h,经过调节搅拌的转速来控制发酵液里的溶氧的含量,发酵前期搅拌的速度和发酵液里溶氧的关系,搅拌的转速对于溶氧的影响是较大的,当40060Or/min时急剧增大。以不同的溶氧的水平下,菌体生长的量都可以达到一个相近饱和的值,但是菌体生长的速度是不同。以溶氧为610.0/h时,菌体的生长为最快,但是产酸并不是最高,这说明溶氧的过高并不利于菌体进行产酸。以溶氧在510.0/h时,菌体的生长较快,产酸速度也较快,发酵液里色氨酸的含量最高,将达到8.1g/L。以溶氧在410.0/h时,菌体的生长为缓慢,产酸也相对最低。分析溶氧对于菌体的生长影响来看,可以得出溶氧过低不但是对菌体的生长很不利

35、,并且此时的产物形成的比速率也将最小,因此对于发酵的影响会是很大。采用间歇的定量的流加方式进行发酵结束后的残糖量最低,一次定量的流加相对于残糖量较高,根据色氨酸的产量、糖酸的转化率以及菌体浓度的比较,也会是间歇定量的流加补料方式的效果为最好18。分批补料的培养中氮的供应对于色氨酸的发酵影响分析知,用氨水及Na0H共同进行调节pH得到的效果最佳。4.1 无机盐对发酵的影响 无机盐是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它的主要功能为构成菌体的部分、酶的构成的部分、激活剂或者抑制剂对于相关酶、可以用培养基渗透压、也可以达到调节pH值以及氧化还原的电位等。一般的微生物所需的无机盐是磷酸盐、硫酸盐和含钾、

36、镁、钠、铁化合物19。微生物对于无机盐的需求量很少。但是无机盐的含量对于菌体生长及代谢产物生成的影响较大。4.2 关于生长因子的影响 生长因子为一类对于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所必不可少但不可以用简单碳源或氮源自行进行合成的有机物,需要量一般很少。当配制培养基时,可以通过加入富含所需的原料作为生长因子玉米浆、酵母膏、豆饼水、麦芽汁的解液等而来实现。4.3 泡沫的影响 通气搅拌与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发酵过程中因为发酵液里蛋白质和代谢物等的相对稳定泡沫物质的存在,会使发酵液里含有一定泡沫,这将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因此泡沫的存在是可以增加气液接触表面,并且有利于氧传递,但是过多的泡沫存在,将会阻止发酵液里有害的

37、代谢产物排出,进而影响L-色氨酸生成谢 辞王改玲老师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首先我要感谢她,为了我的论文,导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指导我,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再到实验最后到论文的写作,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直很认真负责的指导着我,她那一丝不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那渊博的知识和创新精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在最后论文的修改期间,王老师更是为我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要对她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还要诚挚的感谢丰原集团发酵技术研究中心的所有老师,你们严谨求实的态度、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创新精神都使我获益匪浅,你们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教会了我很多的做人和做事

38、道理。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踏实的精神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参 考 文 献1 赵春光,程立坤,徐庆阳,等.微生物法生产L-色氨酸的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 2008, 34-36.2 李会,李莎,冯小海,等.Alcaligenssp. NX-3产威兰胶的补料分批发酵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 1-4.3 王进卿. 膳食纤维的功能与应用J . 中国酿造, 2003,37-38.4 黄桂英. 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J . 营养保健, 2003, 28.5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食物成分表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6 翁辉康, 周路德. L - 色氨酸的临床应

39、用 J . 广州医药,1990 (3 ) :49 - 50.7 赵厚裕,常正踪,曹明莉,等. L - 色氨酸治疗抑郁症. 新药与临床,1991,10,139 - 141.8 陈涛,陈宁. L - 色氨酸的生产及其代谢控制育种 J .生物技术通讯,2000,141 - 146.9 张克旭.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712 - 722.10 张克旭,陈宁. 代谢控制发酵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54 - 360.11 葛权松,郁宝平. 必需氨基酸- 色氨酸营养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1995,27:228 - 229.12 刘丽梅,孙文志. 色氨酸

40、的营养生理学作用 J. 饲料博览,1995,2:23 - 24.13 崔芹, 崔山. 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J . 中国饲料,2003,20 - 23.14 周小苹,杨海军L一色氨酸5 L罐发酵条件的研究农产品加下,2005,515315 王健,陈宁,谭青乔,张克旭L一色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414316 赵春光,程立坤,徐庆阳,陈宁,谢希贤微生物法生产L-色氨酸的研究进展发酵科技通讯,2008,343617 张炳荣氨基酸工业大全(技术与市场)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l,849118 Zhang L,i Shen Hong, Zhang Yuanxin

41、g. Fed-batch cul-ture of hybridoma cells in serum-freemedium using an op-timized feeding strategyJ.JournalofChemical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4, 79(2): 171-181.19 Paalme T, Tiisma K, Kahru A, et a.l Glucose-limited fed-batch cultiv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with computer-controlled fixed growth rate J. Biotechnol Bioeng,1990, 35: 312-3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