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243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环评证书类别:甲级SZSHPB-2014-101 评价证书编号:3607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核技术应用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11月1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表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蓝天二路10号法人代表蔡永清电话029-81662000邮编710086联系人及电话孟洁 18717307051项目名称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核技术应用项目项目地点西安市阎良区蓝天

2、二路10号项目用途工业探伤项目依据/总投资(万元)70核技术项目投资(万元)65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核技术项目投资的比例7.75%应用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II类射线装置/1.1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产品进行无损检测,于2012年购进1套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并投入使用,本项目为补做环评。1.2企业简介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属香港地区注册凯福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设立外资企业,该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航空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精密机械零件的设计、制造及销售,航空及汽车

3、轮毂的研发、制造加工及销售等。该企业位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蓝田二路北侧,东临会展路,西侧是高科路,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厂区平面布局见图1-1,地理位置见图1-2。该企业于2012年引进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对该企业生产产品进行无损检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位于厂区B厂房内。续表1 项目概况图1-1 厂区平面布局续表1 项目概况图1-2 地理位置1.3项目由来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用于对产品进行无损检测的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现已投入使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4、的有关规定,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使用的1套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为II类射线装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其使用的1套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实地勘探、资料收集等工作,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的基本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4环评单位及资质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备国家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资质,持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证书

5、编号为国环评证甲字第续表1 项目概况3607号,环境影响报告书范围甲级:轻工纺织化纤;化工石化医药;冶金机电;采掘;交通运输;社会区域*乙级:农林水利;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环境影响报告表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5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关于修改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6、18号;辐射环境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辐射装置分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1。1.6评价标准1.6.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相关条款:B1.1职业照射B1.1.1剂量限值B1.1.1.1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得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做任何追

7、溯平均),20mSv(本次评价的剂量约束限值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B1.2公众照射续表1 项目概况B1.2.1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本次评价的剂量约束值取其四分之一,即0.25mSv。1.6.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的相关条款4.1X射线专用探伤4.1.1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避开有用射线束照射的方向。4.1.2屏蔽设计应充分考虑有用线束的方向和范围,装置的工作负荷及室外情况。在进行屏蔽墙设计时可取工作剂量约束值0.3mSv/a(在本次评价中公

8、众剂量约束值取0.25mSv/a),并要求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5Gy/h,无迷路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4.1.3应安装门机联锁安全装置和照射信号指示器,并保证在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1.7 评价目的(1)对该企业配备的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期间产生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价,分析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2)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对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3)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8评价范围本项目的污染为能量

9、流污染,根据其能量流的传播与距离相关的特性,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影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的相关规定,确定以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自带铅屏蔽室周围作为评价范围。1.9环境保护目标厂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为B厂房X射线数字实续表1 项目概况时成像检测系统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及车间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员,厂房B周围工位布置见图1-3,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1。图1-3 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周围布置表1.3-1 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对象距离人数保护内容控制目标1放射性工作人员机房东侧控制位1年有效剂量不大于5mSv2

10、车床工位机房南侧/不大于0.25mSv3带锯机工位机房南侧4铸造机工位12m5重力切冒机8m表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核素名称放射性活度(Bq)物理、化学性状日等效操作量(Bq)年等效用量(Bq)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该项目不使用密封放射源/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该项目运行

11、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三废”/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气态单位为mg/Kg;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4 射线装置(一) 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流强(mA)用途备注/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废 靶/ 个/放射性废物年产生量气态 / m3/液态 / m3/固态 / kg/(二) 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型号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uA)中子

12、强度(n/s)用途备注/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3H的废泵油)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总活度(Bq)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气m3/液m3/固kg/(三) 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X射线CT诊断)、分析仪器等名称型号数量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途备注CLG-160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1套1603无损检测在用II类/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5污染源分析5.1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5.1.1放射性污染源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主要是由移动式X射线机、X射线控制器、数字成像板、X射线管冷却系统、

13、避免射线泄漏的铅造防护检测室、控制操作台、实时监视器等部分组成,(照片5-1),成像检测系统技术参数见表5-1。表5-1 高频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技术参数表设备型号数量(台)管电压(kV)管电流(mA)CLG-16011603备注II类射线装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26号公告,该企业使用的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属于II类射线装置,II类射线装置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长时间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照片5-1 CLG-160型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5.1.2探伤作业工况该企业的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只是在生产线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产品进

14、行抽检,不作为产品质检的手段,一般运行时间较短,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由3组人员操作(每组1人),每天每班最多检测20min,全年工作200天,累积年最大照射时间为200h。5.1.3 X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原理续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X射线数字平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工作原理:X射线穿透金属材料后被图像增强器所接受,图像增强器把不可见的X射线监测信号转换为光学图像,成为“光电转换”,用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摄取光学图像,输入计算机进行A/D转换,转换为数字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还原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出材料的内的缺陷性质、大小、位置信息,按照有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缺陷等级评定,从而达到检测的

15、目的。工件送入铅屏蔽室贴胶片设置照射参数出具检测报告工件送出铅屏蔽室检测、成像X射线、臭氧、氮氧化物图5-1 射线检测工作流程图5.1.4 X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流程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流程如下: 工件放在检测系统输送带上,由输送带送入检测系统的防护铅房内;根据检测工件的特点设定照射参数;对工件进行射线检测,获取检测数据并成像,对数据进行存储;射线检测结束,传输系统间工件送出防护铅房;根据射线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5.1.5污染因子(1)X射线由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本项目使用的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照射

16、状态)才会发出X射线。因此,在开机照射期间,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2)臭氧和氮氧化物续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本项目的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工作时的最小管电压为160kV,依据0.6kV以上的X射线能使空气电离,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时会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但无其他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5.1.6污染途径(1)正常工况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对工件照射检测的工况下,X射线经投射、反射,对作业场所及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2)事故工况该企业的使用的射线装置属II类射线装置,可能发生的事故工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对工件照

17、射检测的工况下,门-机联锁失效,致使防护门未完全关闭,造成X射线泄漏到防护铅房外,给周围活动的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照射。防护铅房两侧工件进出、口设置铅防护罩破裂失效,对负责送入和取出工件的检测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照射。人为故意引起的辐射照射。为了杜绝事故发生,企业必须进行门机连锁装置和防护铅房两侧工件进出、口设置铅防护罩的定期检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安全。根据相关管理规定,一旦发生辐射事故,企业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对于发生的误照射事故,应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对于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对于射线

18、装置被盗或人为故意破坏引起的事故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5.2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计划5.2.1已有的污染防治措施该企业使用的CLG-160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配备有专用防护铅房,防止射线泄露,现场照片见照片5-2,专用防护铅房门与X射线探伤机联锁,并贴有辐射防护警示标志,铅房长2.8m,宽2.5m,高2.2m,铅房上设置续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有红色警示灯,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工作时,警示灯闪亮。照片5-2 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现场照片5.2.2存在问题该项目运行至今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位,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按照相关要求CLG-160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

19、测系统的操作人员均应进行辐射安全相关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该企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均未进行辐射安全相关培训。该企业放射性工作人员未配备个人剂量计,无X-剂量率监测仪。在现场踏勘过程中发现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的防护门铅玻璃有裂纹,但是在运行状况下现状监测过程中玻璃表面剂量率(0.110.13Gy/h)并不超标,应在平时机器运行情况下增加巡测次数,一旦发现防护门铅玻璃外防护能力降低,立即停止运行采取措施。5.2.3必须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5.2.3.1环境监测仪器公司必须为配备1台X-辐射剂量率仪,给每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1只个人剂量计,进行探伤作业时必须佩戴,监测仪器每年至少检定1次。并于每年1月31日

20、前向陕西省辐射环境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5.2.3.2辐射环境管理要求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必须成 续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立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机构,制订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在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且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监测计划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编制年度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评估报告,上报监管部门。具体如下: 管理机构该公司须成立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其职责,具体要求如下:该公司确定行政主管领导为本单位辐射工作安全责

21、任人,设置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以确保射线装置的安全运行。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机构应规定各成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机构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规章制度辐射该公司还应制定以下规章制度:无损检测工艺流程;辐射防护与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人员岗位职责;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环境监测和年度评估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制度。5.2.2.3安全培训和健康管理 制定对放射性职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放射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及其他相关培训计划。放射性工作人员都应进行辐射

22、防护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所有放射性工作人员都应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和辐射安全上岗证。在本企业从事过辐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和离开该操作岗位时要进行健康体检。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续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应至少保存30年或保存至工作人员年龄满75周岁。5.2.4监测计划5.2.4.1监测仪器配置该公司应配备如下监测仪器:X-剂量率监测仪1台,用于环境剂量率监测;为每个探伤作业人员配备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和剂量报警仪各1台,用于监测个人剂量以及探伤作业过程中剂量率超标报警,探伤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5.2.4.2监测计划根据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作业特点,指定监测计划如

23、表5-2,并应严格执行此监测计划,并保存监测记录。表5-2 辐射环境监测计划表序号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频次备注1巡测防护铅房周围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的剂量率X-空气吸收剂量率每个月由本单位自行监测1次,每年由有资质单位监测1次根据测量结果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2防护铅房门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测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及门缝四周3铅房观察玻璃表面30cm4控制台工位5.2.4.3辐射安全装置检查应每月检查1次防护铅房的安全联锁装置,以及出束信号指示灯等安全设施,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探伤机应与防护铅房的防护门进行联锁、警示装置,确保联锁装置正常工作。只有在防护门关闭时方可开机,防护门打

24、开,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探伤机停止工作。5.2.4.4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每三个月对探伤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统计一次,建立并保持个人剂量档案,企业每两年对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至少应保存至本人满75周岁或离开辐射工作岗位30年。当探伤人员个人剂量超过1.25mSv/3月或本报告表提出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控制目标,应及时通知企业辐射安全负责人,进行调查,采取必要的措施。5.3项目环保投资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续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5.3.1项目环保投资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探伤核技术应用

25、项目环境保护投资5万元,主要用于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购置、个人防护用品购置等。5.3.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探伤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如表5-3。表5-3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序号验收内容验收条件效果和环境预期目标1专用机房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额定最大工况下监测探伤室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个人年有效剂量:辐射工作人员5mSv,公众人员0.25mSv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铅防护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5Gy/h2安全联锁装置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防护门以及声光警示装置的联锁状况防护门未关闭到位或打开,机器断电不出束;机器工作,

26、声光警示装置示警3工作场所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机房内相关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警告无关人员不要靠近4辐射环境监测仪器为工作小组配备X-辐射剂量率仪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掌握辐射环境状况、保护人员免受不必要的辐射。5管理机构设立了以企业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辐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无损检测工艺流程、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放射性工作人员辐射培训制度、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环境监测和年度评估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规章制度保障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及射线装置正常运行7个人剂量档案及健康

27、档案为每个射线探伤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探伤作业时按要求佩戴,并建立并保持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档案确保放射性工作人员安全8培训组织所有放射性工作人员参加有资质单位组织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并经过所从事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后方可上岗确保人员素质表6 环境影响分析6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6.1选址于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位于该企业厂房B西侧独立工房内,西侧约12m为铸造机,东北侧约8m为重力切冒机,南侧约0.5m处为车床和带锯机,周围工位见照片6-1。实时成像检测系

28、统南侧约300m为民西村,东北侧约350m有少量居民居住,此外周围无其他敏感目标选址和布局基本合理。 照片6-1 实时成像系统周围工位6.2探伤机运行过程环境现状监测在进行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我公司于2014年11月委托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该企业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最大工作条件下(管电压110kV,管电流3mA),对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周围辐射环境进行现状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2。表6-1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描述空气吸收剂量率(Gy/h)备注1厂房B本底(室内)0.090.11

29、/2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控制位0.090.14CLG-160型运行条件:110kV,3mA3数字成像检测系统铅房门及门缝表面30cm0.110.154数字成像监测系统铅房观察窗外表面30cm0.110.135数字成像检测系统东侧表面30cm0.120.166数字成像检测系统西侧表面30cm0.110.157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南侧表面30cm0.110.158车床工位0.100.13表6 环境影响分析续表6-1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描述空气吸收剂量率(Gy/h)备注9带锯机工位0.110.13CLG-160型运行条件:110kV,3mA10铸造机附近0.090.1211重

30、力切冒机附近0.080.11主:以上监测数据均未扣除环境本底值6.2.1辐射环境本底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探伤室周围辐射环境本底值为0.090.11Gy/h,与西安市环境辐射剂量率(50130.0nGy/h,数据来自于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在同一水平,说明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周围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良好。6.2.2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时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厂房B的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最大运行状态下,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防护铅房表面30cm空气辐射剂量率最高为0.16Gy/h,说明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自带铅房的防护效果能满足

31、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中相关要求。6.3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个人剂量估算根据图6-1可知,西侧约12m为铸造机,东北侧约8m为重力切冒机,南侧约0.5m处为车床和带锯机,此外无其他固定工位。由表6-1可知,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开机工作情况下,铸造机附近的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最大为0.12Gy/h,重力切冒机附近的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最大为0.11Gy/h,车床和带锯机工位的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最大为0.13Gy/,实时成像系统控制位的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最大为0.14Gy/h。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实时成像系统全年曝光时间最大为200h,放射性工作人员和附近固定工位居留因子都

32、取1,计算工作人员所受有效剂量,计算结果见表6-2。表6 环境影响分析表6-2 实时成像监测系统工作人员的最大年有效剂量工 位居留因子年最大停留时间(h)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Gy/h )年有效剂量(mSv)年有效剂量约束值(mSv)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控制位12000.140.0285铸造机12000.120.0240.25重力切冒机12000.110.022车床和带锯机12000.130.026由表6-2可以看出,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对操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8mSv,对铸造机工位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4mSv,对重力切冒机工位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4mSv

33、,对车床和带锯机工位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6mSv。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时对辐射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均未超过本次评价的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限值(5mSv/a)和公众人员剂量约束限值(0.25mSv/a)。6.4非放射污染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产生的X射线能量较低(最大为160kV),工作过程中产生微量臭氧和氮氧化物,臭氧在常温下很快转化成氧气,对辐射工作人员影响很小。6.5事故风险评价及应急预案6.5.1 事故风险评价该项目所导致的风险最大概率事故为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对工件照射检测的工况下,门-机联锁失效,致使防护门未完全关闭和防护铅房工件进出、口设置铅防护罩破裂

34、失效,导致X射线大量泄漏到防护铅房外面,给周围活动的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照射。根据辐射防护手册X射线机所产生的有用X射线束在距X射线管焦斑r米处的照射量率按公式6-1,进行计算:(6-1)式中:X0距X射线管固定距离r0米处的输出量,R/mAmin;I管电流,mA;r距离,m。根据辐射防护手册中图4.4d可知对于管电压为160kV的X射线机距表6 环境影响分析靶1m处照射量率为0.33R/mAmin,剂量当量和照射量的转换系数取8.7610-3Sv/R,代入上式进行估算,结果如表6-3 6-4。表6-3 CLG-160型X射线数字平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最大功率时(160kV,3mA)不同距离、不同

35、接触时间的有效剂量(单位:mSv)距离时间1m1.5m2m2.5m3m3.5m4m1min8.763.852.171.390.930.710.542min17.347.74.342.781.861.421.083min26.0111.556.514.172.792.131.624min34.6815.48.684.173.722.842.165min43.3519.2510.854.174.653.552.7表6-4CLG-160型X射线数字平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最大功率时出束口不同距离受到20mSv剂量当量的时间距离(m)1.01.52.02.53.03.54.0时间(min)2.315.1

36、99.2214.3921.5128.1737.04从表6-36-4可以看出:在近距离受照的情况下,很短时间即可超过剂量控制目标值,并对人体产生损伤。因此应加强管理,确保不会发生照射事故。6.5.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本项目使用的射线装置属类射线装置,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条之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对事故工况的分析,该企业须建立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 可能发生辐射事故类别与应急响应措施;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及人员和联系方式。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

37、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对于发生的误照射事故,应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若是人为故意破坏引起的事故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6.6结论及建议6.6.1结论表6 环境影响分析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产品进行无损检测,企业于2012年购进1套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并投入使用,本项目符合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要求。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位于该企业厂房B西侧独立工房内,西侧约12m为铸造机,东北侧约8m为重力切冒机,南侧约0.5m处为车床和带锯机,实时成像检

38、测系统南侧约300m为民西村,东北侧约350m有少量居民居住,此外周围无其他敏感目标选址和布局基本合理。根据现场监测可以看出,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使用的1套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在开机状态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自带铅房的防护效果能达到相关防护要求。CLG-160型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对操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8mSv,对铸造机工位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4mSv,对重力切冒机工位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4mSv,对车床和带锯机工位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为0.026mSv。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时对辐射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值,均未超过本次评价的

39、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限值(5mSv/a)和公众人员剂量约束限值(0.25mSv/a)。 公司必须配备1台X-辐射剂量率仪,监测仪器每年至少检定1次。为每位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配备1只个人剂量计,进行探伤作业时必须佩戴,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并建立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在本企业从事过辐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和离开该操作岗位时均要进行健康体检,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应至少保存30年或保存至工作人员年龄满75周岁。该公司须成立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其职责,制定对放射性职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放射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及其他相关培训计划。放射性工作人员都应进行辐射防护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所有放射性工作人员都应

40、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和辐射安全上岗证。应每月对防护铅房安全联锁装置及出束信号指示灯等安全设施检查1次,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探伤机应与防护铅房的防护门进行联锁,确保联锁装置正常工作。只有在防护门关闭时方可开机工作;防护门打开,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表6 环境影响分析必须停止工作。由于本项目防护铅房观察玻璃在现场踏勘的时候发现有裂纹,但是在运行状况下现状监测过程中玻璃表面剂量率(0.110.13Gy/h)并不超标,应在平时机器运行情况下增加巡测次数,一旦发现防护门铅玻璃外防护能力降低,立即停止运行采取措施。综上所述,该企业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辐射防护规定执行,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应急措施,并切实落实

41、本报告表中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该项目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产生的辐射影响就可以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认为该项目可行。6.6.2要求与建议每月检查一次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安全联锁装置,以及出束信号指示灯等安全设施,并登记检查结果。加强辐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辐射工作人员防护安全意识,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操作规程操作,保证辐射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对事故的预防、处理等措施,按照管理要求对个人剂量进行及时监测,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必须成立辐射防护管理机构,制定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及时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于每年1月31日前向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报送上一年度辐射环境评估报告。表7 审批预审意见:经办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经办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