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营协同效应研究—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营协同效应研究—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毕业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营协同效应研究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增长日益显著,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更加深入的发展,以全球为背景,以跨国并购为旋律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早已掀起。吉利并购沃尔沃作为目前中国出资最大的跨国并购,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结合中国企业吉利海外并购沃尔沃的案例,从经营协同效应的五大表现即规模经济、优势互补、成本降低、市场分额扩大、更全面的服务方面作分析。认为这次的成功收购,虽然并未使吉利集团的财务业绩在并购后两三年内增长,但是从远瞻性看却是使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核心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资源。同时获得的沃尔沃这一
2、高端汽车品牌,不仅加速了吉利企业战略转型,也为吉利集团企业知名度跃升提供了更大平台。今后吉利汽车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也将扩大。关键词:海外并购;经营协同效应;案例研究;财务分析;Research on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Merger Synergistic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ely Acquisition Volvo CaseAbstract:In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oversea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china corporat
3、ions has increased remarkably. Moreov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union saw the deeper development of it. The fifth merger and acquisition fashion has began under the glob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ng in the overseas cases. The case of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4、Volvo done by Geely Group, marked as the biggest chinas overseas case,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around the world. This thesis analyses Geelys case from five performances of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effect economics of scale, complement of each others advantages, cost declining, market shares extendin
5、g,better service. It holds the idea that this case, although has not increased the financial achievement of Geely Group in 2 or 3 years, has helped it gained the core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Meanwhile, the holding of“Volvo”the high-ed automobile brand, not only speeds u
6、p the strategy transition of Geely corporation, but also provides greater platform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eelys celebrity. Thus , the broad brand influence of Geely Group among international auto market will be intendedgradually.Key words: Overseas merger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effect The case ana
7、lysis Financial analysis 一、问题提出(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实力显著增强了。同时,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使得原来许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变得触手可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云未散。欧洲大量企业面临产品销量下降,拖欠供应商货款与员工薪资甚至濒临破产的局面。他们急需外来资金注入来解决亏损破产的压力,所以往往被收购价格比较低。这为中国实力强劲的企业带来不可多得的良机,不仅调动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积极性,更为中国企业迅速提升综合实力,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1。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据普华永道在京公布报告显示:201
8、1年中国或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记录。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进入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势头仍然强烈,虽然受欧美市场低迷情绪影响,并购数量有所下降,但并购交易额确实是增长的。对于正在发展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为了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同时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政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二)吉利收购沃尔沃作为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汽车收购案,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的。1.并购前的吉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从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经过近
9、二十年的建设的和与发展,资产总值超过了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它旗下更是有上海莫伦、上海华普、帝豪、全球鹰四大子品牌。2.并购前的沃尔沃沃尔沃(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质量和车性能优异使得沃尔沃在世界汽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在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曾被誉为世界最安全的汽车。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沃尔沃汽车销量锐减。汽车销量的减少,导致单辆汽车成本增加,沃尔沃的亏损加剧。与此同
10、时,中国汽车市场反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对豪华车的需求量更是以40%的增速高速增长。看准了中国市场对包括沃尔沃在内的豪华车的巨大需求,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从沃尔沃原东家福特汽车公司购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对吉利而言花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相对于1999年福特花65亿美元高价购得算是比较划算的,这算是金融危机带给吉利的意外收获。对沃尔沃的成功收购,吉利确实是获得了沃尔沃轿车在汽车安全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研发,生产豪华车型体系的能力。但是,沃尔沃被并购前的连续亏损,全球销量的下降,以及沃尔沃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等,也是沃尔沃新东家吉利所要承担的2。并购的历史案例
11、告诉我们,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并不高。收购价格对于并购来说虽然很重要,但不是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收购后的整合成本往往会比收购价格更高。因此判断一个收购案的成功与否,后期的收益分析更显得重要。相比TCL 、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集体失败来说,吉利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 3?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吉利能否在投资完成后进行有效的运作,真正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呢?二、经营协同效应相关理论综述协同效应:并购的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并购,企业竞争力增强导致双方公司业绩比两个独立存在时的预期值要高。也可以说是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各自独立经营时价值的简单总和。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经
12、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指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效率方面,并购所带来的效率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具体含义是通过并购改善公司的经营,从而提高了公司效益,包括并购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互补、成本降低、市场份额扩大、更全面的服务等。管理协同效应指的是并购给企业管理活动在管理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具体含义是管理效率不同的的两个企业通过并购,低效率公司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了,这就是产生了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指的是企业兼并发生后,收购企业将原先投资于收益低的项目资金转而投资在被收购企业高效益项目上而使兼并后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更为提高。协同效
13、应是衡量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对于协同效应的三个内容,经营协同效应的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因此它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经营效应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优势互补、成本降低、市场份额、更全面的服务。(一)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费用下降,从而导致收益率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获得主要是针对横向并购而言的,两个产销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合并后,有可能在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的某一面获取规模经济效应。作为横向并购的重要来源之一,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是由于横向并购导致企业规模扩大,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可分性,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第二,横向并购的企业生产,
14、会带来更大规模的采购量。采购量的增强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从而形成采购上的规模经济。第三,横向并购的企业往往分工更具专业化。更专业的分工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成本。最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将会使用更大型和更有效率的机器设备,设备的成本也会得到降低4。(二)优势互补效益优势互补是指企业合并可以达到资源互补,优化资源配置。简单地说就是合并后的企业双方吸取各家所长,并将优势协调有效地进行利用。(三)成本降低效益成本降低主要是针对纵向并购。被并购的公司可能是主并公司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也可能是主并公司产品的买主或顾客。纵向并购效益的获取主要是将行业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公司
15、联合起来,第一,可以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第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配合,有利于协作化生产。第三,扩大后的企业规模可以尽可能的节约营销费用。由于纵向协作化经营,使营销方法更加有效,销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也就降低了。(四)市场份额扩大在市场领域,主要是帮助企业扩大现存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增加产品市场份额。对于横向并购,两个产销相同的公司合并有可能导致该行业的自由竞争程度降低,合并后的大公司可以借机提高产品价格获取垄断利润。(五)服务范围扩大扩大服务范围所带来的效益主要是市场对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不断扩大而言的5。生产业利润向服务业利润转移的趋势,越来越多
16、的生产企业在制造服务、销售服务、使用服务等服务领域积极拓展。当然服务带来的收入也是十分可观的。企业合并,能让并购双方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同时也能进入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加专业的服务领域,增加服务收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三、吉利沃尔沃合并案例的协同效应分析(一)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规模OECBA收入成本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D图一 规模效益曲线图注:上图作者参考投资项目评估发布图形整理而成企业的规模(产量)与成本 关系如图一所示。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也增加而且A点以前的经营期由于生产规模过小,生产批量小,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大,这段时期成本始终大于收入企业亏损。在生产规模超过A点后随着生产
17、规模的扩大,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也相应扩大,但相对于收入来说成本费用变低并且在C点收入达到最大点,成本达到最小点,C点产量对于企业来说能得到利润最高,收益最好。在C点后随着产量的增大,虽然收入的增长量逐渐降低,成本费用的增长量在逐渐增加但成本还是小于收入的企业仍然盈利。待达到E点的产量时,成本和收入相等,此时企业利润为零。E点后由于产品规模过大,超过了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企业不得不重新增添设备,从而提高产品成本费用,企业成本大于收入企业亏损。因此A-E区域的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也就是经济规模区。而C点是规模经济区域内的最优点,经济最大效益依此而定但由于实际条件限制,企业生产规模不可能
18、始终处于最优,我们一般把 B-D区域成为规模经济优选区域6。由此可以得到:汽车企业的生产在产量B-D之间也是具有规模经济性的。也就是说,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前提是具备的。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可以更加集中精力研发高端民族品牌汽车,和豪华品牌车的合并取得效益。具体说来。首先,交易成本降低。在此次并购中,18亿美元的交易费用算是比较划算的。其次,分别从沃尔沃和吉利并购前投入和销量比较分析。从沃尔沃的发展计划来看,沃尔沃投资于安全和新能源上的精力很大。从06年开始福特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就计划五年内投资13亿美元用于小排量汽车的研发,从09年开始沃尔沃又投资2亿元人民币对风洞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19、,使其以精密的空气动力学测量能力再次成为汽车工业的样板。09年沃尔沃宣布与瑞典最大的能源公司Vattenfall合作生产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对安全和新能源的执着追求使得沃尔沃在汽车安全和环保方面持续引领世界汽车技术潮流。尽管巨额投资但是沃尔沃汽车09年在全球的总销量为334,808辆,对比2008年仍下降了10.6%。福特控制下的沃尔沃的亏本在于它未形成规模效应的低成本,其销售数量不足以达到盈利水平。吉利为适应未来吉利产品系列的不断壮大,在吉利母品牌之下构建了3个整车子品牌,新三大子品牌为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各子品牌地位平等,代表着不同的风格与品牌特性。全球鹰GLEAGLE,象征着“时尚、
20、激情、梦想”;帝豪EMGRAND,象征着“豪华、稳健、力量”;上海英伦SHANGHAI ENGLON,象征着“经典、英伦、贵族”。09年吉利汽车全球销量 326710台,虽然较2008年中增长了60%,但仅有19350台出口至海外,较2008年下降了49%。对于海外市场而言吉利销量很低,究其原因是吉利的低端品牌形象及汽车的质量问题。07年开始,吉利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从最初“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如今“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从最初的单纯以价格取胜,到如今转型为以核心技术打拼市场,这些都反映出吉利人造车理念的升级。转型中的吉利急需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地位。这些都说明吉利、
21、沃尔沃双方在并购前双方都花了很大的精力。双方成本都非常高,规模不显著。同时各自都有对方想拥有的优势。并购之后,吉利可以调整其资产和规模,通过达到最优生产规模点C,降低生产成本。吉利应利用其在国内完善的经销渠道推动沃尔沃在国内建厂生产,利用现今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地位,在扩大沃尔沃产量的同时,拓宽沃尔沃在中国的销售面,并提高其销售量,实现沃尔沃的盈利运营。同时并购使得吉利获得一个世界知名高端品牌,同时掌握了汽车行业未来安全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二) 从资源互补角度进行分析1.从收购标的来看,吉利将完全拥有沃尔沃轿车品牌,同时拥有沃尔沃S40、S60、S80、C30、C70、XC60、XC90、V5
22、0和V70的九个系列产品。另外,还拥有沃尔沃的P1、P2和P24三个汽车生产平台。同时可获得沃尔沃的商标权、知识产权、所有权以及10963项专利。2.从研发方面看,通过此次并购,吉利获得了沃尔沃在安全和低碳发展方面的核心技术。同时,吉利也承接了沃尔沃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沃尔沃的研发人员也将进入吉利全球研发中心,双方技术资源得以整合。3.从营销方面看,吉利获得沃尔沃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400多家销售将网点,以及沃尔沃在欧美约占90%的市场分布率。更加完善的营销网络将是吉利开拓欧美市场,实现海外梦想的助跑器。(三)从成本角度进行分析此次收购,吉利向沃尔沃原东家福特公司支付了1
23、8亿美元,并购后用于新产品投资,周期性低迷时期所需的周转资金也将需要27亿美元。同时,为使沃尔沃品牌复活注入的补充流动资金最低为15亿美元。当然这些所需资金还不包括并购后的整合成本,负债利息等费用。这些并构成本无疑都表明了吉利集团的此次并购实属一次“抄底”行为。并购成本的过高,是吉利收益的巨大挑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并购前的沃尔沃净资产就已超过15亿美元。2009年,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拥有“最安全豪华车”称号的沃尔沃轿车品牌价值更是高达20亿美元。吉利并购沃尔沃不仅有利于其产销规模就觉得迅速扩大,和品牌形象的迅速提升,同时并购之举也使得吉利在全球声名大噪,算是一次很好的
24、广告效应。因此,收购沃尔沃的市场价值可以说是大于并购成本的。(四)从市场占有率角度进行分析能够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前十强,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大,但在国际市场则处于明显的劣势。沃尔沃汽车在美国、瑞士、英国、德国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8%、12%、10%、8%,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沃尔沃汽车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是比较大的。吉利收购沃尔沃能够实现市场份额的互惠。沃尔沃也能货的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据资料表明,中国豪华车市场规模占整个市场的规模将由目前的4%左右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7%左右。作为世界知名的顶级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可借助吉利在国内市场豪华车领域捷足先登占据主要地位。从垄断力角度分析,吉利并购
25、沃尔沃后,市场占有率是否会提高。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约为1930.64万辆,其中最大三家车企2012年全年销量分别是上汽约为449万辆,东风约为308万辆,一汽约为264万量。吉利的销量约是49万辆。沃尔沃汽车的销量是42万辆。根据绝对集中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并购前的市场集中度的数值是:=并购后的市场集中度数值是:可以发现并购后市场集中度是有所提高的。这样市场集中度变高,市场占有率也就变大,市场垄断力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说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市场垄断力是增强的。(五)从服务范围角度进行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势必会学习更多的高端汽车服务技术,全球的服务网点分布也会增
26、加。并购后的吉利能加速向汽车金融、营销、及研发设计等高附加置环节领域拓展,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服务型企业。同时,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和推广技术竞争,有效促进吉利以价值创新为主导来推动由汽车制造向服务业的发展转型。上文分析虽然能够为此次并购协同效应主要是经营协同效应的发挥提供些依据,但是实际上吉利和沃尔沃这两家企业都是比较庞大的、复杂的企业。任何具有解释力的并购理论都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政策影响7。基于西方成熟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习惯于从财务业绩方面检验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四、吉利并购前后财务分析时 间2009-12-312010-12-312011-12-312012
27、-12-31盈利指标总资产收益率6.29%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5.71%5.59%6.50%净资产收益率18.55%17.06%16.11%15.83%基本每股收益0.190.220.260.34摊薄每股收益0.190.200.240.33偿债指标速动比率1.30%1.25%1.04%1.08%资产负债率22.71%17.28%17.76%8.77%运营指标总资产周转率0.75%0.84%0.76%0.78%存货周转率21.97%20.37%15.44%13.51%表1:吉利主要财务指标注:上图为作者根据Sina Finance and Economics公布数据整理而成。从表一盈利角度来,
28、基本每股盈利2010年0.22元较2009年0.19元增长了15.79%,摊薄每股收益较2009年增长了5.26%,变动不大,2011年基本每股盈利较2010年增长了18.18%,摊薄每股收益较2010长了20%。而净资产收益率由09年的18.55%下降为2010年的17.06%,下降了8.73%,2011年由16.11%下降为2012年的15.83%,下降了1.77%,降幅不大。总资产收益率2010年的5.71%较2009年的6.29%下降了10.16%,2012年较2011年则增长了16.2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收购后的吉利盈利能力刚开始有一定的减弱,但2012年有稍微增长。从表一偿债角
29、度来看,速动比率变化基本是呈下降趋势,10年较09年下降了4%,11年较10年下降了20.19%,2012年虽有小幅提高但仅是和2011年比较小幅增长了3.85%,资产负债率2001至2011年变化基本不大,但2012年则下降幅度较大,由表看出资产负债率由2011年的17.76%下降为2012年的8.77%,下降了10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并购后两年吉利负债明显增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下降,但是到2012年企业偿债情况开始好转。从表一运营角度来看,总资产周转率并购前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存货周转率则呈下降趋势,10年较09年下降了7.85%,11年较10年下降了31.93%,12年较1
30、1年下降了14.2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吉利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同时存货变现速度不快,资金占用水平高。对此吉利应该采用各项措施加强存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程度。通过这三项主要的财务指标简单分析显示,并购后的吉利开始两年财务绩效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但是三种指标也同时显示了2012年各项指标有所好转,整合正逐渐摆脱并购磨合期,开始为实现新的品牌跨越蓄积力量8。五、对吉利发展的总结和建议通过前面分析我们了解,吉利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核心汽车技术、享誉盛名的国际汽车品牌和国际尤其是欧美的营销渠道。但是并购后庞大的债务压力、沃尔沃连续几年的亏损,是吉利要获得盈利前必须考虑
31、的。2007年,吉利集团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争取用3-5年时间完成从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的战略转型9。09年的并购沃尔沃正是其沿着战略部署付诸实施的一次大行动。作为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汽车收购案,也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成功收购国际豪华汽车品牌,对沃尔沃的并购初期确实是实现了经营的协同效应的。通过并购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10。但是作为一项长期并且复杂的上市企业发展来看,吉利的发展还是存在许多潜在危险的。在此主要列举并购案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一)存在问题1.并购后人才整合问题。前面已分析了沃尔沃最具影响力的是它在安全和新能源
32、方面的技术,而技术研究离不开人,因此可以说沃尔沃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是人才,如何留住研发、管理、财务、市场等方面的精英,是对吉利的一次巨大考验。2.并购后资金短缺问题。资金上,需要解决庞大的债务危机。通过前面的财务分析,我们发现吉利的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不尽理想,负债额更是连年增加,收购沃尔沃,可以说是一次“抄底”行为,重振沃尔沃品牌需要投入的庞大资金,吉利此后将面对资金空缺,也会对吉利的发展造成困扰。3.并购后对沃尔沃品牌定位问题。品牌上,如何保证品牌的问题。沃尔沃进入吉利,价位必会有所下降,参与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豪华品牌一旦失去了高端定位,直接参与到大众市场的竞争,往往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
33、这样将会与吉利的品牌计划相背离。4.并购后汽车营销问题。在市场营销方面,吉利汽车一直以低价格占领低端市场,原先由于吉利的主要目标是销量,所以采取的是“捆绑式”销售方法,由通过全国各地的区域经销商买断产品,企业不需要直接和客户打交道,只需与经销商发生支付关系即可,这样吉利可以全身心的搞研发和制造,抓内部管理。这样的营销策略在吉利占领低端汽车市场时确实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吉利战略目标的转变,旧的营销方法早已过时不再利于吉利发展。相对于高端品牌战略,新的的营销策略也应出现。(二)相关建议1.为了留住沃尔沃宝贵的人才,吉利应当继续保持沃尔沃现有的海外分支机构,派遣一些吉利优秀人才到沃尔沃的的这
34、些机构中去,参与机构的运营与管理,同时学习沃尔沃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理念。2.面对后续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吉利压力巨大,2011年吉利发行了10亿元公司债券,但是发行债券不是解决资金短缺的根本方法。由于对沃尔沃的并购产生的巨大成本加剧了吉利的资金短缺,所以首先应该降低沃尔沃的成本。例如将沃尔沃的生产制造转移到中国,借助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降低沃尔沃的人工成本。第二,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吉利自身汽车销售业绩带来的利润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才是王道。利用扩大的中国和海外市场加大吉利和沃尔沃的汽车的销售。3.首先要区分吉利和沃尔沃品牌,吉利要继续完善三大子品牌的定位和产品布局,形成各自品牌鲜明的产品特性和特征。
35、第二,一定要保持沃尔沃豪华汽车品牌的高端定位。第三,吉利可将自身品牌与沃尔沃品牌融合创新,通过沃尔沃的技术加上吉利中档汽车的竞争力,形成新的汽车系列,开拓中产阶级市场。4.努力创新与探索与汽车相关的新业务,如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等;推广新的营销手段,如网络、电视购物等;加快向全球化步伐,构建海外营销组织框架,加速推进重点市场销售服务网点建设步伐11。总的来说,为获得经营协同效应是吉利并购沃尔沃的一个动因,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横向发展战略。对于一个上市的民营企业发展来看,政府政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品牌、市场等等都是无时无刻要考虑的。企业的发展必将是个长期且艰辛的历程。参考文献:1廖运风
36、.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2莫苗苗.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M.北京:企业技术开发,2012.3王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基于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2):3-6.4顾江.规模经济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姚柃吉,李欣,张瑞雪.浅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败J,商业现代化,2012,(4):68.6谭丽.基于经营协同效应分析上汽与南汽的合并J,现代经济,2008,(10):2-4.7陈善朴.企业并购的绩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Ol0,(1):5-6. 8李井娟,陈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J.财经论坛,2011(8)206-207.9张新.吉利战略管理报EB/OL.10晓阳.竞购沃尔沃,凸现吉利转型提速J.浙江经济,2009-20-21(4).11季永伟.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企业天地,201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