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3399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题目: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学生姓名: 侯李彤 学号: 110106372 所在院系: 工商管理系 专业: 财务管理 入学时间: 2011 年 9 月导师姓名: 职称/学位: 讲师 导师所在单位: 安徽三联学院工商管理系 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安徽三联学院教务处 制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赊销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为了确保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保质保量的收回和资金循环周转的顺利进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成

2、为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阐明了应收账款管理的含义、特点等。然后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找出了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合其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建议和策略。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机制,这对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原因 ;控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especial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et

3、ween most commodities trading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commercial credit, using credit this way realization. However,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nse,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ecause of credit business between arising from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ssues are becom

4、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recovery and capital circulation flow smoothly, strengthe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beco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activities more and mo

5、re important problem.In this paper make a deep research for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Secondly illustrates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eaning, goal and significance. And then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

6、ise receivables management problems make analysis, find out the existing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receivables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se in order to promote to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im

7、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reason; control 目 录第一章 绪论I第二章 应收账款管理概述22.1应收账款的含义22.2应收账款的特点22.3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2第三章 我国

8、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43.1应收账款管理现状43.1.1赊销比例逐年上升,应收账款总体水平居高不下43.1.2坏账损失率高,造成企业经营收入虚增43.1.3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43.2 成因分析43.2.1日常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43.2.2法律维权意识薄弱53.2.3信息收集能力低53.2.4 目标定位不明确5第四章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64.1 在赊销前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64.2 企业绩效模式的不合理64.3 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64.4 会计内部控制的不严格7第五章 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85.1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

9、系统,全面了解客户的主体情况85.2 建立企业内部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85.3 完善收账制度,建立有效的催收体系95.4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11第六章 结 论12谢 辞13参考文献14 第一章 绪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盲目的赊销,没有详细的赊销交易单独管理制度,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出现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的局面,最终以致被迫破产或被重组。这些问题表明了企业只有在有效的信用管理模式及相关制度

10、框架下,才能使销售转化为利润,否则销售可能仅仅是增加企业的成本。为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但其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思想落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风险预防意识薄弱,这使得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范畴入手,分析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其在管理上的问题所在,进而分析影响应收账款管理的因素,根据以上的一步一步分析意识到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经营有着重大的关系。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这

11、些具体的措施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更完善的系统,以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第二章 应收账款管理概述2.1应收账款的含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信用方式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方面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企业是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者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1。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此时若未能收到现金,即应确认应收账款。这四个条件是:(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

12、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2。 2.2应收账款的特点 (1)较高的风险性由于应收账款仅仅是企业对于客户的一种债权,信用双方在未来都有蒙受意外损失的可能。对于债权一方来说,存在由于债务人的不守信用或是缺乏资金而使企业存在一种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存在通货膨胀而使资产贬值的风险。对于债务人一方来说,存在担保资产的增值而引起的风险。 (2)较长的停留时间交易的双方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前,都需签订交易合同,规定账款的归还期限、归还方式以及归还额等明细条款,正因为应收账款的归还期限等条件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长时间

13、被对方无偿占用。(3)较高的回收成本企业为了收回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往往会按等值原则收回原来赊销出去的货款,而回收的资产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是实物,而实物已被消费、使用,已不存在或已失去原有的价值,为此企业不得不付出较高的成本。2.3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许多中小企业采取赊销措施进行促销活动。赊销一方面增加了小企业的销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这主要是由于:(1)来自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

14、下,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由此便产生了应收账款。我国的信用体系尚未健全,使得诚信成为一种极度稀缺的资源。这不仅对市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较大的风险。(2)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企业对于应收账款风险意识的缺乏,经办职工对于追讨应收账款的责任心不强,销售人员为销售业绩的擅自赊销,管理人员对于客户信用管理不力,都成为了内控制度不健全的体现。(3)企业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异企业发出商品后,并已在当期确认了销售收入,但货款却未同步回笼,导致物流和资金流的脱节,销售企业只得承担由此引起的后果。所以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的不

15、一致,也导致产生了应收账款。(4)信用销售前资信评估薄弱,缺乏规范程序信用销售是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由于对信用评级缺乏认识,信用评级产品的使用机制不足,使得许多企业根本不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企业大量的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最终导致了大量应收账款的出现。第三章 我国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3.1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在中国中小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的管理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棘手课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赊销活动在企业销售中被广泛使用,由此造成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应收账款数量较大、变现能力较差、周转速度较慢等问题,并隐含着大量的坏账损失,影响利润企业整体资产

16、质量,导致企业虚盈实亏。3.1.1赊销比例逐年上升,应收账款总体水平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在逐年上升,目前大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0%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应收账款总量仍在逐年递增。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账款回收率为57.8%,超过一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26.6%,超过两年的账款只有13.6%可以回收3。3.1.2坏账损失率高,造成企业经营收入虚增我国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率、平均拖欠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应收账款所占流动资金的比例较高,远远高于3%5%的坏账准备率。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造成了账面上销售收入的虚增,这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

17、风险成本。3.1.3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之间“三角债”、“债务链”等问题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资金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融资困难,加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经营困难,有的甚至破产倒闭。3.2 成因分析3.2.1日常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西方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企业十几项管理中,西方企业把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而中国的调查表明51%的企业根本没有听说过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而有系统、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有0.1%不到4。目前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并不对赊销交易进行单独管理,没有详细的管理制

18、度,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居高不下,坏账比例不断上升,主要是企业内部各项制度不健全,风险意识弱,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制度,财会部门与销售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沟通,销售和财务信息不连贯,出现问题后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另外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另外应收账款日常实际管理工作也不规范,未建立客户档案或档案不全,未按实际情况制定信用标准,平时不进行账龄分析等许多管理缺陷都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3.2.2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的问题。这既有客观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说,从起诉

19、、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判决这都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观方面来说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比较艰难。3.2.3信息收集能力低 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对客户资信等级的评价的正确性。而中小企业的这种客户信息的搜集能力比较有限,达不到正确判断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人才缺乏,未建立自己的信息机构,且相关业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再加上能承担的成本相当有限,其自身获取信息能力非常弱;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原因导致的。政府缺乏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信息统计的机构,缺少对企业基本信息,诸如生产规模、财力状况、资信情况等的了解,以至中小企业缺乏从外部了

20、解合作企业的渠道。3.2.4 目标定位不明确中小企业通常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并把它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绩效的重要指标。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误导,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盲目抢占市场,最终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灵。而且迫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往往出现“买人情跑销售”的现象,赊销业务只增难减,企业现金流量困境就变的越来越严重。 第四章 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4.1 赊销前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中小企业由于刚刚起步,为了扩大销售、打开市场,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往来,其中也包括折扣问题,例如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问题。商业折扣是一种折价销售,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客户提早付款

21、而采取的一种收款政策,这都是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开展商业往来5。但是企业在确定客户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我国的商业信用体系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法律保护也比较薄弱,企业在决定是否赊销以及确定商业折扣政策时,应当把客户的情况调查清楚才可以实施。但有些企业片面追求销售量,并没有关注客户的信用调查,就直接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另外一方面企业不能针对不同的往来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延长,资金占用的数额增加、坏账损失率增大。中小企业对信用政策的认识和运用还存在局限性,仅仅停留在产品畅销时就实行紧绷的信用政策,销路不畅时放宽销售政策,这样很容易导致呆账坏账的发生。这对

22、一个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中小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有时还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了资金的周转和使用,容易引发财务危机,企业也会被应收账款拖垮。企业没有限期还款优惠政策,客户就会把还款期限一再拖延,然而时间越长,追收的成功率越低,风险也就相应提高。4.2 企业绩效模式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完成经营指标,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范围。从主观上来说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而忽视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这更促使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获得更多的薪水,通常采用各种手段大量赊销商品,却忽略之后的收款工作,而这部分销售额成为坏账的风险是极大的。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我

23、们看到一个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易使应收账款易变成呆帐,令企业不良资产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4.3 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较少,机构设置简单,一人多岗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此种情况下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难度。会计人员未及时与销售部门核对账目,就会造成销售与核算脱节。另外,由于员工兼职兼岗、任务繁重,人员素质偏低,未能对应收账款的回款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也往往不会有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及时去催收应收账款,从而导致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即使对方商业信用下降、还款困难,企业也很难及时发现,导致收账工作不力,再加上部分客户恶意拖欠,部分销售人员携公款潜逃,这种

24、情况在小企业中屡屡发生,都会加重企业应收账款的难度,造成账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4.4 会计内部控制的不严格企业财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6。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并非都严格按照准则办事。某些中小企业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帐外债权的事屡见不鲜;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当事人员态度消极,使得应收账款被拖欠期超长,收回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某些企业长期不对账,不按规定确定坏账损失,甚至为满足一时的业绩漂亮,将应收账款长期挂

25、在账上,不愿将无期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第五章 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5.1 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客户的主体情况 (1)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这是指要对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信用状况、信用等级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信用风险。 首先,搜集客户信息,对客户资料进行调查。通过浏览客户单位的财务报表,信用评估机构的等级评价报告、银行、财税部门、银行部门以及其他各级机关的材料来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其次,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主要用于评估客户的资信资料:包括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以及商业往来、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的运转情况;客户的经营

26、性质、历史、经营规模、销售能力、客户的经济效益能力、资产负债能力等。一旦企业需要了解客户情况时,企业可以通过此档案全面清楚的获知。再次,正确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最常用的评估信用等级方法是5C法,即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7。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在对客户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或者根据客户以前年度资料做出综合的评定,将客户的信用状况分为好、中、差三种等级。 (2)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一个企业的信用策略,对企业的销售量、销售收入、应收账款风险,有着不同的影响。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折扣标准8。信用标准是指何种等级的客户才允许赊销商品,信用标准越高,这样的客户越值得信任,企业赊销产品安全系

27、数越高。较严的信用标准,较短的信用期限,虽然有利于减少应收账款风险,但可能会使企业产品丧失竞争能力,使销售下降;过高的折扣标准,又会增加折扣支出,使销售净收入减少。因此,企业在制定信用策略时,必须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与权衡,既要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又要使其对销售和收入发挥积极作用。5.2 建立企业内部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 销售部门:(1)销售部门是最了解客户情况的第一线人员,一般的销售业务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和收回资金流程。该做出什么样的销售策略只有在符合企业内部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销售部门应向企业信用部门提出第一方案,要量体裁衣,才能防患于未然。(2

28、)建立内部考核机制,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办法,使应收账款的回收率成为销售业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使销售的完成与收款和个人收入挂钩,加强风险意识管理。信用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并对每个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根据这些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客户的赊销。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进行分析,对逾期客户进行重点跟踪,并落实具体责任,监督贷款及时收回。财务部门应制定定期与不定期对账制度,以确保企业财务记录的准确、真实与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还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

29、销、收账、账龄分析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企业的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应紧密配合,互相监督,对应收账款的形成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坚持审批与执行分管、不相容岗位分离,将销售和收款业务流程规划控制与订单、价格、发票、收款、售后服务、内部审计等控制一起组成一个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9。有效运行的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不同岗位的牵制与协调及时传送,反馈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是防范、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前提。此外,企业在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训练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道德观、价值观、忠诚度等精神层面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各种可能的人

30、为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5.3完善收账制度,建立有效的催收体制在应收账款的催收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针对此情况企业应将适当的策略与强有力的催收措施相结合。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逾期拖欠,一般来讲拖欠的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就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企业应当对拖欠时间不同的账款而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与方案,密切注意账款的回收情况,是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的重要环节。例如:奥福公司在竞争不断的情况下,调整了原有的信用政策,适当的延长了信用期间,并放宽了信用标准。该公司的账龄分析表如下10: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客户数量金额(万元

31、)百分比(%)信用期内10040040超过信用期1-20天5020020超过信用期21-40天2010010超过信用期41-60天3010010超过信用期61-80天2010010超过信用期81-100天15505超过信用期100天5505合计2401000100奥福公司的负责人应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制定相应的催收方案,首先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初步方案为:(1) 对于账款超过信用期1到20天的客户,由于拖欠时间较短,为了保存市场份额,不予催收。(2) 对于账龄超过21到40天的客户,可以利用委婉的信函提示对方已过期的付款事宜。(3) 对于40到60天的客户,可以采取电话催收的方式。(4) 对于60到

32、100天的客户,可以建立专门的催收小组与客户面谈。(5) 对于100天以上的客户,公司应该对这些公司的财务经济状况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如果确定是企业经营状况好而故意拖欠账款,可以先委派专人进行当面洽谈,如果没有进展,必要时可以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者提请诉讼。通过奥福公司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已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使企业在账款的催收上取得最佳的效果。(2)对于逾期付款的客户,特别是逾期时间较长的客户,应收集其相关信息,分析发生拖欠情况的频率、原因,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和方

33、案。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的催收方法包括信函、打电话、面谈和诉讼法律四种,它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的催收是现代企业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技巧和策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5.4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不管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过长的信用期限不仅会增加资金占用成本,也增大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超过三年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则要提取坏账准备,其目的是在企业确定发生坏账损失时能及时得以补偿,保证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因此,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

34、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即提取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按应收账款总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这是国际通行的允许企业预计一定比例的风险、提高企业应付风险能力的一种惯例11。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规定,按期提取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再冲减坏账准备金,从而达到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均衡企业成本负担的目的。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的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应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应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企业管理部门应洞察出行业的发展走势和竞争状况以及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度等,确立合适的经营策略;信用部门管理机构应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

35、也应加强监督,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和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第六章 结 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甚至已经成我国企业当前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以及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对于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应收账款管理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生产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断增长,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不断增加,几乎每个企业都在为应收账

36、款发愁。如何把大量的应收账款管理的井井有条,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方便、灵活、快捷、多角度地分析应收账款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难题。谢 辞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各位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本人有了完成论文所要求的知识积累,更要感谢论文指导老师的指点,从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及论文初稿与定稿中对字句的斟酌倾注的大量心血,在此对导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大学期间给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你们给予我的指导和教诲我将铭记于心! 感谢和我一起走过大学生活的朋友,是你们让我的学习生活充满快乐与温馨,愿我们以后的人生都可以充实、多彩与欢乐! 感谢我的同学们,

37、朋友们,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著作,在此对他们及各位作者表示感谢!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带给我巨大的启发。参考文献1 罗小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1, (09): 105-1062 单利霞,宋振阳,孟繁宁,王亚.论应收账款的全过程和管理 J.中国集体经济. 2011,(07)3 王丽敏,李敏.浅谈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4 伍海莹.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J.现代商业, 2011,(07)5 杨秀玉.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38、之我见J.财会通讯.2010,(18)6 刘慧立.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科技财富.2010,(14)7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8 王会兰.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J.财会月刊.2007,(12):35-36 9 陈东.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7.(12):3-510 王霞,沈向光.如何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财会研究.2006,(04):61-62 11潘爱玲.财务会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2Ben J.sopranzetti.The economics of factoring accounts J.Receivable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1988(50):339-35913 Gilberto Montibellera, Valerie Beltonb and Marcus Vinicius A.Limac Supporting factoring transactions in Brazil using reasoning maps: a language-based DSS for evaluating Accounts Receivable Available online 13 January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