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449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人事管理系统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本系统结合公司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强大的Visual C+ 6.0做为开发工具而开发出来的单机版人事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企业人事管

2、理系统使得管理者快速高效地完成企业日常事务中的人事工作,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使管理者能集中精力在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软件及时收集与整理分析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为企业战略决策的生成与实施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提高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Visual C+6.0 ;Access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the application p

3、opularization, realizes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management be imperative using the computer. For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and efficient use of computer support to complete the daily affair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i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4、promo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enterprise labor personnel management to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the computer management of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of quick search, find convenient, high reliability, large storage capacity, confidentiality a good, long life, low cost. These advantages can g

5、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but also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world.This system union company actual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the actual needs analysis, using powerful Visual C+6.0 unit edition pers

6、onnel file manag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Through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enables managers to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complete the business day-to-day affairs of the personnel work, reduce the cos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o that the managers can focus on strategic objecti

7、ve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timely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oftware for a large amount of data, business strategy and decision-making control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organizational goals.Keywords: personnel mana

8、gement system ;Visual C+6.0;Acces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 言1 1.1 基于VC+平台的人事管理系统开发背景1 1.2 系统概述及解决的主要问题1 1.3 系统的指导思想、采用的相关理论及方法1 1.4 人事管理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1.5 研发目的及意义2 1.6 论文结构3第二章 系统软件计划4 2.1 Visual C+简介4 2.2 ODBC简介4 2.3 创建ODBC数据源4 2.4 ODBC在VC+中的应用9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13 3.1 需求分析13 3.2 设计方案13 3.2.1 系统方案论证13 3.

9、2.2 系统设计步骤14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15 4.1 概要设计15 4.2 数据库设计16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20 5.1 主界面的设计与实现20 5.2 员工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27 5.2.1 员工管理主窗体的设计与实现28 5.2.2 员工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0 5.2.3 入职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6 5.2.4 转正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8 5.2.5 离职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40 5.2.6 借调管理及调动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42 5.2.7 月末统计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44 5.3 社保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50 5.4 合同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60 5.5 部门管理

10、模块的设计与实现64第六章 系统的运行结果65 6.1 主界面的运行结果65 6.2 员工管理模块的运行结果65 6.3 社保管理模块的运行结果71 6.4 合同管理模块的运行结果72 6.5 部门管理模块的运行结果73第七章 结束语75致 谢76参考文献(References)77附 录78第一章 引 言1.1 基于VC+平台的人事管理系统开发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范文之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人事管理系统。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

11、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

12、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本人独立完成了此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调研、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编写等内容。11.2 系统概述及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学习研究,本系统的开发基于VC+ MFC的对话框,利用SQL Server保存数据,通过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互连)技术实现数据库的操作,利用Tab控件实现功能模块的切换。首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弄清楚MCI函数与命令消息的名称类型和功能;其次是通过分析人事管理系统的具体过程,在打开系统的过程中应用程序需要做哪些事情,以便在应用程序中加入对这些过程支持

13、的代码;在对应用程序的流程有了大致的轮廓以后(最好画出流程图),再开始考虑程序框架的设计,应用程序外观的设计;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编写实现系统的代码将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紧接着就是程序的调试和完善。最后,本系统的功能及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实现员工管理、部门管理、合同管理及保险管理4个模块。为了系统的安全系性,在进入主控窗体前需要先进行登录。登录后进入系统的主界面,在主界面可以进入4个子界面。21.3 系统的指导思想、采用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本课题是采用Microsoft Visual C+6.0的MFC框架构建的,MFC框架是微软公司推出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集成工具,在多媒体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

14、步骤进行。首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弄清楚MCI函数与命令消息的名称类型和功能;其次是通过分析系统的具体过程,在打开系统的过程中应用程序需要做哪些事情,以便在应用程序中加入对这些过程支持的代码;在对应用程序的流程有了大致的轮廓以后,再开始考虑程序框架和应用程序的外观设计;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编写实现系统的代码将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紧接着就是程序的调试和完善。面向对象思想的基本特征:(1) 对象唯一性。每个对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标识,通过这种标识,可找到相应的对象。在对象的整个生命期中,它的标识都不改变,不同的对象不能有相同的标识。(2)抽象性。抽象性是指将具有一致的数据结构(属性)和行为(操

15、作)的对象抽象成类。一个类就是这样一种抽象,它反映了与应用有关的重要性质,而忽略其他一些无关内容。任何类的划分都是主观的,但必须与具体的应用有关。(3)继承性。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4)多态性。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多态性允许每个对象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去响应共同的消息。多态性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重用性。3

16、 采用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类是一种复杂的数据类型,它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和与这些数据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一起的集合体。这有点像C语言中的结构,唯一不同的就是结构没有定义所说的“数据相关的操作”,“数据相关的操作”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方法”,因此,类具有更高的抽象性,类中的数据具有隐藏性,类还具有封装性。 封装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最重要的机制。这种机制改变了传统的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那种对不再适合要求的用户定义数据类型进行改写甚至重写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程序设计方法对编写出来的程序无法重复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缺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继承机制提供了无限重复利用程序资源的一种途径。通过C+语言中的继承机

17、制,可以扩充和完善旧的程序设计以适应新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程序开发的时间和资源,并且为未来程序设计增添了新的资源。41.4 人事管理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 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 矛盾,第一代的人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非常少,而且 那种系统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既不包含非财务的信息,也不包含薪资 的历史信息,几乎没有报表生成功能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但是,它的出现为人事的管理展示 了美好的前

18、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替代手工的巨大工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 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使大规模集中处理大型企业的薪资成为可能。 第二代的人事管理系统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 机的普及性,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人事管理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提供 了可能。第二代人事管理系统基本上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缺陷,对非财务的人事信息和薪 资的历史信息都给予了考虑,其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这一代 的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研制的,未能系统地考虑人事的需求和理念,而且其非财 务的人事信息也不够系统和全面。人事

19、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如何吸引和留 住人才,激发人事的创造性、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已成为关系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人才已 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公正、公平、合理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使社会对人事管理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服务器 技术,特别是 Internet/Intranet 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三代人事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然。第 三代人事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事相关的 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

20、位描述、个 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 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人事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 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事规划和政策。5人事管理存在问题总的有:宏观管理薄弱,部门职能重叠,协调难度大,工作效率低;选入视野不够宽,用人机制不够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还没有普遍形成;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不配套。 1.5 研发目的及意义现代的社会中, 办公自动化进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已经势不可挡, 而人事管理系统是办公自 动化的一个小小体现, 它为人事管理大量又繁杂的员工数据工作提供了方便, 提高了

21、人事管 理工作的效率, 为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人事管理系统是任何一个现代化企事业单 位不可或缺的部份,它的内容对于企事业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人事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 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在我所处的城市, 很多单位并没有对人事工作 进行电子化管理,还是那种管理人员多,管理效率低,决策依据少的尴尬局面。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 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 行管理,具有着传统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 量大、寿

22、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了人事管理的效率。因此,开发这样一 套管理软件,对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电子化管理,化简繁琐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运用计算机来辅助, 协调和管理自身工作的需要正在逐步提 高。 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在当今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最大的优点 就是能够提高程序开发的质量和开发。经过分析,我使用 Visual 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 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 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 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61.6 论文结构

23、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 是引言,主要是对基于VC平台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课题背景、系统的概述及解决的问题、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简单介绍。第二章 是软件计划,主要是介绍系统所用平台VC+以及简略介绍ODBC技术及ODBC技术在VC+中的实际应用。第三章 详细介绍系统需求分析。第四章 介绍系统总体设计。第五章 介绍系统详细设计:员工管理主窗体的设计、员工信息模块的设计、入职管理模块的设计、转正管理模块的设计,以及离职管理模块的设计、借调管理及调动管理模块的设计、月末统计管理模块的设计、社保管理模块的设计、合同管理模块的设计、部

24、门管理模块的设计。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实现:主界面实现、主界面功能实现、员工管理主窗体的实现、员工信息模块的实现、入职管理模块的实现、转正管理模块的实现,以及离职管理模块的实现、借调管理及调动管理模块的实现、月末统计管理模块的实现、社保管理模块的实现、合同管理模块的实现、部门管理模块的实现。第七章 对该设计的总结,还有对遇到问题的描述,以及对人事管理系统研究的展望。第二章 系统软件计划2.1 Visual C+简介Microsoft公司1998年推出了Visual C+60,它是支持Win32平台应用程序(application)、服务(service)和控件(control)开发的可视化编程的

25、集成环境。与VC+50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的帮助功能更强大,MSDN(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ing)为包括VC+60在内的所有微软的程序产品提供在线帮助;另外,类的对象的可用成员函数、成员变量及函数的参数类型与个数都能动态显示在屏幕上,用户无须记住那些复杂而又枯燥乏味的函数名及复杂的参数,这无疑使得用VC+编程更加容易。所以VC+6.0可谓是Microsoft公司的王牌产品,编程功能强大而赢得广大程序的偏爱。它以拥有“语法高亮”,自动编译功能、以及高级除错功能而著称。比如,它允许用户进行远程调试,单步执行等。还有允许用户在调试期间重新编译被修改的代码,而不必重新启

26、动正在调试的程序。其编译及建置系统以预编译头文件、最小重建功能及累加连结著称。这些特征明显缩短程式编辑、编译及连结的时间花费,在大型软件计划上尤其显著。VC作为一个主流的开发平台一直深受编程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很多人却对它的入门感到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他错误的认识造成的,严格的来说VC+不是门语言,虽然它和C+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形象点比喻的话,可以把C+看作为一种“工业标准”,而VC+则是某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的“厂商标准”,而“厂商标准”是在遵循“工业标准”的前提下扩展而来的。VC+应用程序的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WIN API方式,另一种则是MFC方式,传统的WIN API开

27、发方式比较繁琐,而MFC则是对WIN API再次封装,所以MFC相对于WIN API开发更具备效率优势,但为了对WINDOWS开发有一个较为全面细致的认识,在这里还是以讲解WIN API的相关内容为主线。72.2 ODBC简介 ODBC是Microsoft提出的数据库访问接口标准。开放数据库互连定义了访问数据库的API一个规范,这些API独立于不同厂商的DBMS,也独立于具体的编程语言(虽然Microsoft的ODBC文档是用C语言描述的,许多实际的ODBC驱动程序也是用C语言写的)。ODBC规范后来被X/OPEN和ISO/IEC采纳,作为SQL标准的一部分。 一个基于ODBC的应用程序对数据

28、库的操作不依赖任何DBMS,不直接与DBMS打交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由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也就是说,不论是FoxPro、Access,还是Oracle数据库,均可用ODBCAPI进行访问。因此可以说,ODBC的最大优点是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82.3 创建ODBC数据源在使用ODBC编程之前需要配置ODBC数据源。该数据源实现ODBC与数据库的关联。因此在创建数据源之前需要创建数据库。本实例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0创建的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HRM。本节将详细讲解如何配置与数据库HRM关联的ODBC。9打开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有个“管理工具”选项。打开

29、后可以看到“数据源(ODBC)”选项。双击它便可开始配置ODBC数据源,如图2.1所示。注意:有些系统“管理工具”选项不在于控制面板下,而是在“性能和维护”选项下。因此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系统进行相应的选择。单击“添加”按钮,会看到“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在选择数据源驱动程序列表框中选择最后一项,如图2.2所示。说明:检查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的“About”选项卡,可以确定正在使用的ODBC驱动程序的最新版本。该选项卡包含了各种ODBC DLL的版本号、生产厂商的名称及出现在SYSTEM文件夹中的文件名。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查看版本号可以验证ODBC驱动程序是否最新的版本。笔者的ODBC版本

30、信息如图2.3所示。在上一步单击“完成”按钮后,弹出“Microsoft ODBC SQL Server DSN配置”对话框。在其中需要填写数据源名称、数据源描述及数据源服务器。本实例的数据源名称与数据库名称相同也是HRM,如图2.4所示。图2.1 开始配置ODBC图2.2 选择数据源驱动程序 图2.3 ODBC版本信息 图2.4 配置数据源配置完数据源名称及服务器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SQL Server的登录验证界面。在本实例中选择的是Window NT 验证,如图2.5所示。登录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选择界面,如图2.6所示。图2.5 配置SQL Server登录

31、方式图2.6 选择数据库这一步是配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将ODBC与数据库进行关联。在这一步中只选择所需的数据库,其他选项用默认配置即可。选择完数据库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数据约束配置界面。这一步接受默认配置不进行修改,如图2.7所示。完成数据库的配置工作后,单击“完成”按钮,进入创建ODBC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中显示了刚刚配置的数据源的所有信息,本实例配置的数据源信息如图2.8所示。图2.7 数据库约束图2.8 创建ODBC数据源如果对当前信息没有异议,便可单击“确定”按钮开始创建数据源。如果创建成功,可以看到用户数据源中多了刚刚配置的HRM数据源,如图2.9所示。说明:在最后一步

32、,单击“确定”按钮创建数据源之前,可以单击“测试数据源”按钮对刚刚配置的数据源进行测试,如图2.10所示。图2.9 新创建的HRM数据源图2.10 测试数据源是否配置成功2.4 ODBC在VC+中的应用VC+的MFC基类库定义了几个数据库类。在利用ODBC编程时,经常要使用到CDatabase(数据库类)、CRecordSet(记录集类)和CRecordView(可视记录集类)。本节将对这3个类进行简单的介绍。101. CDatabase类对象CDatabase类对象提供了对数据源的连接,通过它可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在使用CDatabase之前需要引入头文件:#include该类有以下几类常用

33、函数。属性函数:主要用于指定数据连接读写的一些属性。常用函数如表2.1所示。表2.1 CDatabase数据库属性函数函 数说 明GetConnect()返回用于连接CDatabase对象和数据源的ODBC连接字符串IsOpen()如果CDatabase对象当前与数据源连接,则返回非零GetDatabaseName()返回当前使用的数据库名字CanUpdate()如果CDatabase可更新(不是只读的),则返回非零CanTransact()如果数据源支持事务,则返回非零SetLoginTimeout()设置数据源连接试图超时的秒数SetQueryTimeout()设置数据库查询操作超时的秒数

34、。影响以后所有记录集操作函数的调用,如Open()、AddNew()、Edit()及Delete()GetBookmarkPersistence()标识记录集对象上书签持久化操作GetCursorCommitBehavior()标识在打开的记录集对象上提交事务的效果GetCursorRollbackBehavior()标识在打开的记录集对象上回滚事务的效果数据源函数:主要用于连接及关闭连接数据源操作,常用函数有以下3个。Open()建立到数据源的一个连接(通过ODBC驱动程序)。函数原型如下:Virtual BOOL Open( LPCTSTR lpszDSN, BOOL bExclusive

35、 = FALSE, BOOL bReadOnly = FALSE, LPCTSTR lpszConnect = “ODBC; ” , BOOL bUseCursorLib = TRUE ) ;Open()函数有以下5个参数说明如下。 lpszDSN:指定数据源名。在lpszConnect参数中也可包括数据源名,此时lpszDSN必须为 NULL。若在函数中未提供数据源名且使lpszDSN为NULL,则会显示一个数据源对话框,用户可以在该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数据源。 bExclusive:说明是否独占数据源,由于目前版本的类库还不支持独占方式,故该参数的值应该是false,这说明数据源是被共享的。

36、bReadOnly: 若为true则对数据源的连接是只读的。 lpszConnect:指定一个连接字符串,连接字符串中可以包括数据源名、用户账号(ID)和口令等信息,字符串中的ODBC表示要连接到一个ODBC数据源上。 bUseCursorLib:若为true,若为true,则会装载光标库,否则不装载,快照需要光标库,动态集不需要光标库。若连接成功,函数返回true,若返回false,则说明用户在数据源对话框中按了Cancel按钮。若函数内部出现错误,则框架会产生一个异常。OpenEx()函数建立到数据源的一个连接(通过ODBC驱动程序),实现与Open()函数基本相同。Close()函数关闭

37、数据源连接。数据库操作函数。这些函数主要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主要有6个常见函数,如表2.2所示。表2.2 CDatabase数据库操作函数函 数说 明BeginTrans()在连接的数据源上开始“事务”。类CRecordset的一系列可回滚的AddNew、Edit、Delete和Update成员函数调用。数据源必须支持事务才能使BeginTrans有效CommitTrans()完成由从BeginTrans开始的事务。执行这个事务会改变数据源的命令Rollback()回滚当前事务期间所做的变化,数据源返回到BeginTrans调用时定义的未改变前的状况Cancel()取消第二个线程的异步操作

38、或处理ExecuteSQL()执行一条SQL语句。不返回数据记录Bindparameters()允许在调用CDatabase:ExecuteSQL()函数前绑定参数 2. CRecordSet类对象CRecordSet类对象提供从数据源中提取出的记录集。该对象通常用于两种形式:动态行集(dynasets)和快照集(snapshots)。动态行集能与其他用户所做的更改保持同步。快照集则是数据的一个静态视图。每一种形式在记录集被打开时都提供一组记录,所不同的是,当你在一个动态行集里滚动到一条记录时,由其他用户或是你的应用程序中的其他记录集对该记录所做的更改会相应地显示出来。CRecordset类的

39、成员函数比较多,在这里仅对常用的几个函数进行介绍。记录集构造函数:利用一个连接的CDatabase对象构建一个记录集对象。CRecordset ( CDatabase* pDatabase = NULL);打开记录集函数:根据一个SQL语句与CDatabase连接,打开一个记录集。Virtual BOOL Open( UINT nOpenType = AFX-DB-USE-DEFAULT-TYPE, LPCTSTR lpszSQL = NULL, DWORD dwOptions = none );该函数有以下3个参数,说明如下。 nOpenType: 说明记录集的类型。如果要求的类型驱动程序不

40、支持,则函数将产生一个异常。 lpszSQL:一个SQL的SELECT语句,或是一个表格。函数用lpszSQL来进行查询,如果该 参数为NULL,则函数会调用GetDefaultSQL()获取默认的SQL语句。 dwOptions可以是一些记录集属性的集合。记录集光标移动函数:这些函数实现在记录集中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光标寻找记录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常见函数:void MoveNext( ); /前进一个记录void MovePrev( ); /后退一个记录void MoveFirst( ); /滚动到记录集中的第一个记录void MoveLast( ); /滚动到记录集中的最后一个记录void

41、 SetAbsolutePosition( long nRows );其中,SetAbsolutePosition()函数用于滚动到由参数nRows指定的绝对位置处。若nRows为负数,则从后往前滚动。例如,当nRows为-1时,函数就滚动到记录集的末尾。注意:该函数不会跳过被删除的记录。另外还有一个Move()函数:virtual void Move ( long nRows, WORD wFetchType = SQL-FETCH-RELATIVE);通过将wFetch Type 参数指定为SQL-FETCH-NEXT、SQL-FETCH-PRIOR、SQL-FETCH-FIRST、SQL

42、-FETCH-LAST和SQL-FETCH-ABSOLUTE,可以完成上面5个函数的功能。若wFetchType为SQL-FETCH-RELATIVE,那么将相对当前记录移动,若nRows为正数,则向前移动,若nRows为负数,则向后移动。在移动记录光标时,还有3个重要的函数作为参照:BOOL IsEOF( ) const;如果记录集为空或滚动过了最后一个记录,那么函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BOOL IsBOF()const;如果记录集为空或滚动过了第一个记录,那么函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CRecordView类对象能以控制的形式显示数据库记录。这个视图是直接连到一个

43、CRecordSet对象的表视图。调用GetRecordCound()函数可获得记录集中的记录总数,该函数的原型如下:Long GetRecordCount( ) const;CRecordView类对象CRecordView(记录视图)是CFormView的派生类,它提供了一个表单视图来显示当前记录,可以通过表单视图显示、修改、添加和删除数据。用户一般需要创建一个CRecordView的派生类,并在其对应的对话框模板中加入控件。记录视图使用DDX数据交换机制,在表单中的控件和记录集之间交换数据。一般的DDX都是在控件和控件父窗口的数据成员之间交换数据,而记录视图则是在控件和一个外部对象(CR

44、ecordset的派生类对象)之间交换数据,交换数据的代码是ClassWizard自动加入的。此外,CRecordView提供了OnMove()成员函数,处理ID-RECORD-FIRST(滚动到记录集的第一个记录)、ID-RECORD-LAST(滚动到记录集的最后一个记录)、ID-RECORD-NEXT(前进一个记录)和ID-RECORD-PREV(后退一个记录)这4个命令消息。由于在本例中没有用到这个类对象,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 数据库中保存了本实例所需的所有数据信息。员工、保险、合同及部门的各种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中,而且添加、删除及修改操作也都是针对数据库进行

45、的操作。因此数据的设计关系着整个软件的实现流程,在进行程序设计前需要先行设计好数据库。本节将详细介绍本实例中所用数据的设计方法。3.1 需求分析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无论是什么样的软件,都是为了一定的用户而设计,因此在进行软件设计之前,需要先了解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如本实例实现的是人事管理,因此在设计软件之前,需要先与人事管理部门进行联系,获取他们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对软件进行设计。1、编写目的为了达到更高的效益,现在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效率越来越重视。在一个企业中,人事管理是很重的一个环节,但是人事管理所涉及的信息繁多复杂,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所以就需要一款电脑软件来协助人事管

46、理者处理这些繁杂的信息。如从几千甚至是几万个员工中查找一个员工的信息,手动从资料库中实现非常的困难,而软件则仅需要单击一下鼠标即可,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如果进行统计时,电脑软件则有更高的效率。2、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员工效率,成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提高员工效率的前提就是提高员工的管理效率,由于员工信息繁杂且企业员工数量庞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3、任务概述根据企业人事管理的特点,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登录功能 实现员工信息查询、修改功能。 实现员工的入、离职管理功能。 实现员工的转正及转正查询的功能。 实现员工借调信息查询及管理的功能。 实现员工调动信息查询及管理的功能。 实现月末员工信息统计的功能。 实现员工劳动合同信息查询及管理的功能。 实现员工保险信息查询及管理的功能。 实现企业部门信息查询及管理的功能。3.2 设计方案3.2.1 系统方案论证本项目在初始设计时曾经考虑过三套设计方案,方案内容大致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