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486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题目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内容:掌握局域网基础知识。结合企业现状及网络发展需求,实现一个企业的网络规划技术要求:包括创建及管理企业局域网的web站点,FTP站点和企业邮件系统。针对网络系统选择应用软件实现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阐述建立企业局域网的步骤以实现内部Internet功能。企业网络的维护及企业网络的升级。主要设计方法:1. 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2. 分析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3. 整理相关资料并撰写设计论文初稿。4. 写出设计流程、具体步骤。5. 完成正式报告,打印一式二份交函授总站。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书籍备注:本课题只限专科生选用摘 要随着Interne

2、t的逐步普及,企业网络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计算机不断地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的网络性能已经更不上现代信息的变化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升级现有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办法,企业对新建的网络的向后的兼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发展、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在企业网络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扩展性以及向后的兼容性。在配置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时候一定要依据用户的要求和技术支持文档。而企业网工程建设中主

3、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企业网络规划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企业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局域网;Internet;企业网络;网络技术。 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ternet gradually universal, enterprise network construc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4、 development, network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improve, a lot of enterprises network performance is not the modern information changes, for many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 existing network is essential approach, enterprises to the new network s backward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

5、her and higher. Enterprise network system is a very huge but complicated system, it not only for modern development,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ffice automation applications such as a series of basic operating platform, but also offers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t

6、imely, accurately transmitted to each system. In the enterprise network design process, server and network equipment selection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expansibility and backward compatibility.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equipment and server must be based on the users requi

7、rements and technical support document. The enterprise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network technology to the important branch LAN technology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will be mainly in the enterprise network planning and

8、 construction process may be used in a variety of technical and implementation options for the design direction, for the enterprise network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practice instruction.Off key words: LAN; Internet; business network; network technology.目 录绪 论1第一章 企业网络概述21.1公司

9、简介以及网络系统建设目标21.2用户需求21.2.1企业网的可行性分析1.2.2企业网应提供以下功能21.2.3企业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21.2.4企业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31.2.5企业网络对网络设备的要求31.2.6总体设计原则31.2.7设计依据和规范4第二章 综合布线52.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52.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52.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62.3.1工作区子系统62.3.2水平干线子系统72.3.3垂直干线子系统72.3.4设备间子系统82.3.5管理子系统92.3.6建筑群子系统92.4系统总体设计102.5系统结构设计描述10第三章 网络设计方案123.1网络技术选

10、型123.1.1以太网技术123.1.2 ATM技术123.1.3 FDDI技术123.3 IP地址分配及VLAN划分133.4交换机及路由器的配置143.4.1交换机的部分配置如下143.4.2路由器的部分配置193.5网络安全设计203.5.1物理安全分析203.5.2网络结构的安全分析203.5.3系统的安全分析203.5.4应用系统的安全分析213.5.5网络安全措施2125第四章 工程实施方案304.1信息点分布304.2主要设备清单304.3施工计划图31结 论33谢 辞34参考文献35绪 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浪潮、网络

11、革命不断冲击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意义,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正在受到重大的挑战,人们已开始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学习和工作。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Internet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是现在网络应用的主流,现在在Internet上可以提供或者获得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合同的起草和签订,或利用Internet直接挑选商品和购物等。Internet是一个资源的网络,其中拥有的信息资源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利

12、用它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或和其他人的计算机建立连接、参加各种讨论组并免费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一个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站来宣传自己的品牌,提高社会影响力。办公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公司和企业的办事效率,企业的局域网也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性。要组建一个符合企业需求,并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的可靠性与高效率企业信息网络,公司网络总体设计思路与工程蓝图就成为公司网络建设的核心任务。第一章 企业网络概述1.1公司简介以及网络系统建设目标略。随着网络的发展,Interne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现在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

13、网络,通过网络来宣传自己的品牌,使员工的工作越来越方便。网络组建成功之后,能够提供Web浏览(WWW)、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在线信息发布、在线信息咨询与反馈、安全防护等功能。1.2用户需求1.2.1企业网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自1996年传入中国,在短短的10年内发展成为全球最大信息媒体,其无时间限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查阅方便、交互性强方面是其它的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也是较少投入获得最大回报的最优途径,企业上网可以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信息,挖掘潜在的客户,更可以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为企业在互联网提供各类商业贸易服务(即电子商务)。 目

14、前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已经是一个可行的商务贸易方式,其体现在: 1. 网络硬件及其相关支持设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2. 企业接受互联网,企业上网的普及,一般企业都懂得使用网络。 3. 商务平台的开发技术已经提供,企业可以委托通过专业网络公司进行技术支持。 据统计:目前中国上规模的企业上网数量已经占据企业总数60%以上,企业网站普及率在30%以上,在建立企业网站,实现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建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直接受益: (1)建立企业网站介绍企业信息,展示企业产品,打造企业形象、利用互相网独有宣传方式与优势(低成本、高效益),增加市场宣传轨道,扩大行业影响力。(2)让客户到网站访

15、问,查阅企业信息,根据需要对产品在线下单订购,网站同时通过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使客户可以通过网站的订单查询服务功能跟踪并了解客户订单的处理过程,提升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让客户满意公司的服务,提高企业服务档次,实现企业销售电子商务系统。(3)通过网站建立在线反馈与在线调查, 加强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充分利用客户的资源为企业献策。(4)建立客户档案系统,把客户分配给销售部门与业务人员,根据系统建立稳定可靠的管理制度,让公司高层可以实时通过管理系统监控公司的客户与业务情况,保证客户不因业务人员的流动而流失。(5)建立销售管理系统,对销售部门与销售人员定义销售指标,结合客户的定单与销售预测对企业、部门、

16、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实时统计分析,并根据销售销售业绩与实施情况调整业务制度和决定销售人员的待遇与升迁。(6)建立采购管理系统,建立供应商及其产品原料资源库,对供应商及其产品报价格统一管理,利用系统实现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结合邮件与系统数据库,实现采购业务自动化。1.2.2企业网应提供以下功能 连接公司的所有PC和网络设备; 同时支持约100台电脑访问Internet; 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财务部只有总经理可以访问); 公司有自己的网站,从外网能够访问; 公司要有自己的OA系统; 提供丰富的网络服务,实现广泛的软件,硬件资源共享,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打印

17、机传真共享等。1.2.2企业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主机系统应采用国际上较新的主流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能力; 主机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 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如SQL、Oracle等; 具有广泛的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 能与Internet互联,可提供互联网的应用,如WWW浏览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E-mail电子邮件服务等服务。1.2.3企业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 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 采用国际统一标准,以拥有广泛的支持厂商,最大限度的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方案应合理分配带宽,使用户不受网上“

18、塞车”的影响; 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 该网络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能为用户未来数目的扩展具有调整、扩充的手段和方法; 该网络应是面向连接的,能够实现虚拟网(VLAN)连接; 考虑对公司现有网络的平滑过度,使公司现有陈旧设备尽量保持较好的利用价值。1.2.4企业网络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高性能:所有网络设备都应有足够的吞吐量; 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应考虑多种容错技术; 可管理性:所有网络设备均可用适当的网管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和设置; 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1.3总体设计原则 先进性: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实用性:建网时应考

19、虑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设备效益;采用树型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公司以后发展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 可靠性: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经济性: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可扩展性:要考虑到将来公司规模的扩大,网点数的增加等因素,使系统具有强大可扩充性能。1.4设计依据和规范主机和网络设备的选型符合下列国家和组织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SO:国际标准组织 ITU-T:国际电信联盟 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EIA:电气工业协会 IEC:国际电工协会第二章 综合布线2.1综合布

20、线系统的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人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

21、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新一代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

22、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等。2.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相对于以往的布线,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可以概况为:实用性:实施后,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像监控设备等。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

23、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像、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经济性: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通用性: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2.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根据国际标准ISO11801的定义,结构化布线系统可由以下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整个建筑

24、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各种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像传统的布线那样自成体系,互不相干,也很难互通。2.3.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它是由RJ-45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终端或工作站)组成的。其中,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面型、桌上型等多种。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例如,调制解调器,它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但不能说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工作区子系统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必须具备有国际ISDN标准的8位接口,这种接口能接收楼宇自动化系

25、统所有低压信号以及高速数据网络信息和数码声频信号。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从RJ-45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2)RJ-45插座必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3)配线架上的信息模块与信息插座和插头的线缆的制作要采用同一标准,如TIA/EIA 568A或568B,不可接错。2.3.2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也称为水平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结构一般为星状结构,它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干线子系统总是

26、在一个楼层上,仅与信息插座、管理间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干线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密时可用屏蔽双绞线。在高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叉处连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中的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联:远程(卫星)通信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干线子系统将在干线接线间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的交叉连接处连接。在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中,综合布线的设计必须具有全面介质设施方面的知识,能够向用户或用户的决策者提供完善而又经济的设计。考虑用户的需求,设计时要

27、注意如下要点:(1)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2)长度一般不超过90m;(3)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4)用五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00Mbit/s,用超五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Gbit/s;(5)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6)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I/O位置;(7)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远的I/O位置;(8)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长度。2.3.3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也称骨干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它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的子系统,一般

28、使用光缆或选用大对数的非屏蔽双绞线。它也提供了建筑物垂直干线电缆的路由。该子系统通常是在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结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接线间来的电缆。为了与建筑群的其他建筑物进行通信,干线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点和网络接口(由电话局提供的网络设施的一部分)连接起来。网络接口通常放在设备相邻的房间。垂直干线子系统还包括如下几项:(1)垂直干线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设备间之间的竖向或横

29、向的电缆走向用的通道;(2)设备间和网络接口之间的连接电缆或设备与建筑群子系统各设施间的电缆;(3)垂直干线接线间与各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之间的连接电缆;(4)主设备间和计算机主机房之间的干线电缆。设计与安装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超五类UTP电缆或多模光纤,以提高传输速率;(2)光缆可选用多模的(室外远距离的),也可以是单模的(室内);(3)垂直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4)垂直电缆要求安装在PVC管内或槽内,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5)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电的设施;(6)满足整幢大楼干线要求和防雷击的设施。2.3.4设备间子系

30、统设备间子系统也称设备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设备间子系统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各种公共系统设备的多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其中包括邮电部门的光缆、同轴电缆、程控交换机等。设计时注意要点如下:(1)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2)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3)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要有性能良好的接地保护系统。2.3.5管理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由交连、互联和I/O组成。管理间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手段,它是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主要设备是

31、配线架、HUB和机柜、电源。交连和互联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I/O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或办公室,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插拔。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的电缆上的线路。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二根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均有一个连接器。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互联与交叉连接的目的相同,但它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适配器。互联和交叉连接也适用于光纤。在远程通信(卫星)接线区,如

32、果是安装在墙上的布线区,交叉连接可以不要插入线,因为线路经常是通过跨接线连接到I/O上的。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2)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实现灵活、多功能的能力;(3)配线柜一般由配线模块、配线架和理线面板组成;(4)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HUB、交换机等);(5)网络设备需配有安全接地保护系统和功率匹配的净化电源或UPS;(6)设备房间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利于设备维护。2.3.6建筑群子系统楼宇(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校园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它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

33、缆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装置,通常由光缆和相应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在建筑群子系统中,会遇到室外敷设电缆问题,一般有3种情况:架空电缆、直埋电缆、地下管道电缆,或者是这3种的任何组合,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决定。2.4系统总体设计根据公司建筑物的结构以及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规划出线缆走向,综合布线的各个系统以及线缆的大致走向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2.1 综合布线的示意图2.5系统结构设计描述在企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的布线设计中,我们针对办公楼的建筑布局、信

34、息点分布及弱电井位置等实际情况,在楼层配线间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配置:既考虑了楼层配线架的安装位置尽量不占用办公区域,便于管理;也考虑了使用上的灵活性及水平线缆90m的要求。根据公司对上网的要求,我们采用高带宽的光纤接入。在综合布线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依照以下设计原则: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第一前提,适当超前,统一规划;先进性:选择的产品要技术领先期长、产品丰富,价格适中;具有大容量、高速率,能适应将来发展的应用;可扩展性:布线系统不但要能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还要满足将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便于升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因此系统的设计要便于升级;高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

35、应用所依赖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系统产品要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标准化: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并应是今后的发展主流;开放性:能容纳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不同的网络平台;安全性:具有保证信息不被窃、不丢失的机制;实用性:系统拓扑结构满足公司的各种应用要求;设计、施工、运营与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工作环境;由于布线系统有很长的使用期,反复布线只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消耗。因此,在设计时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注重实用,适当超前,一次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第三章 网络设计方案3.1网络技术选型网络技术有: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千兆位以太

36、网)、ATM、FDDI等,其中以太网用途最为广泛。3.1.1以太网技术优点:由于以太网的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互操作性强、易于使用和管理、可扩充性强,因此,选用以太网技术。VLAN技术的优点:控制广播风暴、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网络管理简单、提高性能等优点。第三层交换技术:一方面支持VLAN之间通信;另一方面交换技术减少了数据包的碰撞问题。支持VLAN的交换机配合第三层功能不但具有很高的性能,而且具有充分的弹性,因此,是最好的选择。网络的冗余技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链路冗余既可提高可靠性,又能均衡负载。缺点:不适应重负荷应用环境,实时性差,存在冲突域。3.1.2 ATM技术优点:高数据传输速率、良

37、好的服务质量保证、能支持不同速率的各种业务、支持高传输通道传输声音、视像等多媒体、具有实时性好、支持突发业务。缺点:成本高,技术不成熟,还没有制定标准。3.1.3 FDDI技术优点:覆盖范围宽可达几,甚至几十公里,主要用于主干网,有容错能力。缺点:成本高、应用面不广。3.3 IP地址分配及VLAN划分为了使以后的网络管理变得容易,减少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我们制定了IP地址分配策略、设备IP地址表,详见表3.1、3.2。表3.1 IP地址分配策略项目IP地址范围备注IP地址类型选择内部使用Internet保留IP,C类子网,192.168.x.y/24网关地址192.168.1.1/24网络设备

38、IP192.168.1.240192.168.1.254网络中心服务器IP192.168.1.2192.168.1.10内部工作站IP192.168.x.100192.168.x.200表3.2 设备IP地址表设备主机名IP设置注释路由器AR28-31RIP:210.191.7.2/30S0/0/0IP:192.168.1.1/24F0/0续表3.2设备主机名IP设置注释核心交换机华为S3928F-EIswith0IP:192.168.1.254/24网管IPGW:192.168.1.11楼交换机华为S2326TP-EIswith1IP:192.168.1.253/24网管IPGW:192.1

39、68.1.2542楼交换机华为S2326TP-EIswith2IP:192.168.1.252/24网管IPGW:192.168.1.2543楼交换机1华为S2326TP-EIswith3-1IP:192.168.1.251/24网管IPGW:192.168.1.2543楼交换机2华为S2326TP-EIswith3-2IP:192.168.1.250/24网管IPGW:192.168.1.254Web Mail服务swithIP:192.168.1.10/24GW:192.168.1.254POP3服务swithIP:192.168.1.10/24GW:192.168.1.254HTTP服务

40、swithIP:192.168.1.10/24GW:192.168.1.254FTP服务swithIP:192.168.1.10/24GW:192.168.1.2543.4交换机及路由器的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在模拟环境下配置的部分命令。3.5网络安全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 (Intranet)、企业外部网 (Extranet)、全球互连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

41、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的物理安全、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安全等。3.5.1物理安全分析网络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在企业网工程建设中,由于网络系统属于弱电工程,耐压值很低。因此,在网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优先考虑保护人和网络设备不受电、火灾和雷击的侵害;考虑布线系统与照明电线、动力电线、通信线路、暖气管道及冷热空气管道之间的距离;考虑布线系统和绝缘线、裸体线以及接地与焊接的安全;必须建设防雷系统,防雷系统不仅考虑建筑物防雷,还必须考虑计算机及其他弱电

42、耐压设备的防雷。总体来说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高可用性的硬件;双机多冗余的设计;报警系统、安全意识等,因此要尽量避免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3.5.2网络结构的安全分析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假如在外部和内部网络进行通信时,内部网络的机器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同时也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连上Internet/Intranet的其他的网络;影响所及,还可能涉及法律、金融等安全敏感领域。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有必要将公开服务器(WEB、DNS、Email等)和外

43、网及内部其它业务网络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网络结构信息外泄;同时还要对外网的服务请求加以过滤,只允许正常通信的数据包到达相应主机,其它的请求服务在到达主机之前就应该遭到拒绝。3.5.3系统的安全分析所谓系统的安全是指整个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硬件平台是否可靠且值得信任。目前恐怕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可以选择,无论是Microsoft 的Windows 2000或者其它任何商用Linux操作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没有完全安全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用户应从不同的方面对其网络作详尽的分析,选择安全性尽可能高的操作系统。因此不但要选用尽可能可靠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

44、台,并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而且,必须加强登录过程的认证(特别是在到达服务器主机之前的认证),确保用户的合法性;其次应该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3.5.4应用系统的安全分析应用系统的安全跟具体的应用有关,它涉及面广。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涉及到信息的安全性,它包括很多方面。3.5.5网络安全措施网络安全的措施主要有:物理措施、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止计算机网络病毒、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其他措施。5.3施工计划图公司的规模越大整个网络工程就越大,如果工程的实施没有计划没有步骤将会使网络的建设更加复杂,就会延长整个工期,所以一个工程

45、的实施计划表对一个工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过周密的安排,这个工程的整个周期将持续28天,施工计划图见图5.1图5.1 施工计划甘特图参考文献1杨威,王云,刘景宜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张公忠现代网络技术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3朱根宜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袁家政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丁龙刚,王高亮综合布线与弱电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程控,金文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黄河综合布线与系统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康瑞锋路由器与交换机使用配置教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9万荣泽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0刘晓辉,李刘军局域网组网技术大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张浦生局域网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2杨莉计算机网络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王冀鲁网络技术基础与Internet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