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论文从计算机业务系统应用引起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论文从计算机业务系统应用引起的几点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论文从计算机业务系统应用引起的几点思考我省信合自成立省联社以后,相继由省联社组织研发了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和办公系统等等。由此,结束了信用社较长时间的科技应用水平低、结算渠道窄、内控制度不严密的局面。这些系统的应用,也是我省信合自诞生以来改革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几大系统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省信用社的业务发展,落实了信用社的规范管理要求。但由于短短数年时间完成了他行十几年才完成的工作一些问题也亟待完善与改进本文就目前系统运行的相关问题做出建设性的探讨。一、计算机系统运行的配套问题1、统一认识;管理者、经营者要重视科技应用中的管理水平。怎么样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实
2、际工作中,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开发的这几套系统如何结合当前的管理提高效率½是经营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有句古话叫做:工欲善其事Æ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要想做好某一项工作;首先必须要拥有一些优质的工具。我省信用社花费巨资研究开发应用的这些系统;无疑是“利其器”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时”,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善其事”。我们不是为了开发系统而开发系统;也不是为了赶时髦;比阔气而开发系统;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开发的,这也是省联社开发系统的初衷。我们知道,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跟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由于开发系统组织成本的原因,在开发系统
3、时,注重了采用“先进手段”的问题,而忽略了管理者和经营者参与的问题。这就产生开发的理念与具体实践管理的理念存在信息不对称,就存在不配套的问题。所以,在系统开发出来以后,作为管理者特别是具体经营者有必要补习系统中引入的一些管理思想,一些管理理念,一些管理思路,一些管理方法,让系统中的这些内涵引申出来,成为一整套具体管理的办法。比如说综合业务系统中引入的客户化管理、大会计方式、全行一本帐、综合柜员制、本外币一体化、7*24小时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中的决策管理流程、数据统计分析、贷款风险预警、信贷监督检查、贷款和客户资料积累等等,这些概念都不是仅仅体现在系统中,而是要切切实实落实到现实管理中来的。2、
4、软硬兼施,才能缩短“磨合期”带来的问题。经济学中的“木桶效应”说明,木桶中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最低的一块木板。如果说计算机系统是软件的话,那么机具、人员的配备就是硬件了。现在看来,无疑软件这块“木板”要高于“硬件”这块木板,因为基层中大量存在机具与人员达不到系统要求的现象。比如说综合业务系统中主管授权岗、库管员岗和柜员岗是三岗分立不得串岗的,加上考虑人员休息的原因,那么一个基层社的内勤人员至少应该配备六人,三套工作机具。但在实际工作中,配备六人、三套工作机具似乎难以落实。又比如说信贷管理系统,基层社往往只配备一套工作机具,有时候积压相当多的待办事项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这样,既要达到规范管理、健全
5、内控、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又没有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真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宏观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新的管理方法与旧的管理方法之间必然有段时间的“磨合期”,但这种磨合期不应该是长期存在的,比如说综合业务系统中凭借现在结算渠道的扩展性、迅速性,如果配套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信贷业务系统中如果长期存在业务滞留现象,则必然会影响信用社的声誉,进而影响业务有效率的开展。3、企业管理系统,是系统上的系统。这里,应该引申一个概念了,那就是我们信用社的管理,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系统,应该引入系统学的方法。先不去讨论这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最起码是要保证这个系统的完整性。开发的计算
6、机系统只是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种工具,并不是管理系统的全部。现在所产生的问题是网络中心只负责网络技术支持;财务会计只侧重财务核算;信贷风险只负责信贷管理和风险监测;管理者似乎只注重经营与效益。这样看,是否省联社有必要像生产性企业一样专门成立一个运作科室,专门负责管理思想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与运作工作。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已经相当普遍的出现高标准与低起点之间的矛盾,技术管理者要求按计算机系统开发之初定义的标准操作,实际经营者总会有成本、效益、管理误区等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满足要求,而且是各说各有理,互相指责与埋怨,而处理这些问题的,则随意启用紧急措施,没有
7、拿出解决根本问题的具体方案,给人一种新衣裳还要上补丁的感觉。比如说借据领用的问题,用综合业务系统中的重要凭证管理和信贷管理系统中的贷款核证管理就能很好的控制,专门针对借据逐笔领用的文件,就显得确无必要的了。这样看,我们这套企业管理系统是有漏洞与冲突的,各种管理者与经营者显然对系统的理解不在一个层次,而且运行时遇到问题,总是会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和紧急措施,要知道好的司机,是不会经常使用急刹车的。4、权力再分配、比较利益、习惯势力与系统实施中的阻力。万事万物在运行中总会存在一种惯性定律。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对信用社来讲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它用一套较为先进的管理办法,代替过去陈旧的管理方法必然是一种进
8、步。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是以牺牲守旧势力作为代价的,也随之会有生产关系的更替。由计算机系统应用带动的企业管理系统变革,在这里面无论是干部还是员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经营者、无论是监督者还是操作者都要面对,都有一个变革思想、变革权力、变革利益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推手”,现在我们拥有这样一个“推手”,即省联社主持下的计算机系统应用。那么,由这个系统应用带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应该认识形势,认清大局、积极参与到这个有利于规范管理的工作中来。5、执行力的对称性。无论是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还是开发出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这个“小”系统都要依靠强有力的执行力。计算机的执行力是已用固定程序控制的,而企业管
9、理这个执行力则相对不及。通俗的来讲,执行力也叫做“令行禁止”。这里面就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令”和“禁”的问题,一个是“行”和“止”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令”和“禁”的问题呢?那就是命令和制度必须是事先明确规定的,是明确无误被大家熟知、不是模棱两可的,它是一种标准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与受体,即参与游戏规则者有一个对称性的问题。一个是信息对称,就是这个规则大家都知道,一个是公平对称,就是这种规则服务于信用社健康发展这个大局;不是任何阶层的一种工具。所以大凡受体区域广大的“受体”,这种标准和规则都不可随意变更,即使变更也会非常慎重,例如:宪法、法律、规章等等。“行”和“止”就是结果,也是检验执行力是
10、否有效的标准。如何保证执行力的有效性涉及到的问题相当广泛,首先必须是制度面前的人人平等,即执行力是一种普遍需要,不是一种特殊需要。如果将执行力视为一种特殊需要,人们很快会对它的公信力产生怀疑,纷纷会去遵守潜在的有普遍存在的制度。现在可以总结的说执行力的产生,是制度化与受体对称的结果,目的是提高主体的效率。举例来说,像主管授权的签字、盖章、登记,就是一个制度不明确的问题。因为它同时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才能判断业务是否经过主管确认。那么缺少一两个条件,算不算是经过主管确认的呢?这种的制度既不明确,又增加了交易成本,所以不是一个好的制度。再像信贷业务系统中,审批岗与审查岗等等岗位经常产生互相串岗,这就
11、是一种不对称的问题。人们如果认为这种制度不必要、不需要、是伽锁、是障碍的话,即使强加也是流于形式,就谈不上好的执行力了。二、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自身问题相对企业管理系统而言,计算机系统的自身问题相对好解决。企业管理系统有“立法”与“执法”的问题,而计算机系统,则只有“立法”的问题,因为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忠实的执行者。这个“立法”的问题,就是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什么,设计思路是什么,用什么样的程序和技术,由谁设计,给谁设计的问题。这里主要谈谈计算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1、计算机在管理中的角色问题。计算机、包括计算机的维护和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都只是业务的服务方,是后勤保障工作,并不是处
12、理方更不是决策方。企业管理的一些相关规则也只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这个载体传递出来。而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微机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身兼数职,这样既不利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中的创新,也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管理部门是否应该出台技术支持与业务分离的制度,或推行技术服务委派制,专门针对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提供可行性方案并实施,让其自成系统的收集、整理、完善、仿效、创新技术的课题。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采用一些激励办法,设立一些业务创新奖项,奖励应用层与技术层提出的问题。2、疏通实际应用与技术服务的传递机制。开发的几套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基于开发时的需求而开发的。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没有需求改变的问题呢?当然会有。
13、况且当时提供需求时就一定是全面的吗?当然也不是。所以,很有必要疏通实际应用层与开发技术服务层有良好的沟通。技术服务层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听取应用层提出的问题,采取方案研究解决,也要勇于接受批评,敢于承担责任。3、系统本身不系统。我们这几套应用系统可不是合成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它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是非常精致的。比如美观大方的操作界面,比如操作界面的友好程度,都能体现开发软件的层次水平。比如说现在收据、借据的打印格式问题;报表系统与综合业务系统的界面不一致问题;对公存款凭条的问题;先打交易传票和后打交易传票的问题;还有在结息日和报表结算日时经常出现拖延时间的问题等等,总之还没有追求做到尽善尽美。这些问题,有的很容易解决,有的问题则必须与应用层管理层合作解决。综上所述,总结的说无论是企业管理系统,还是计算机软件系统都必须要具备有完整性和可行性的,而且它们之间还应该要做到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的有效性,让我们更有效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