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589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行股份制改革根源及方案分析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金融的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原有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世界级金融集团的必由之路。而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金融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三大行的股份制改革对农行具有借鉴作用,但农行股份制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又确定了其商业化运作时服务三农的特殊性。本文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出发,通过阐述股份制改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历史包袱成为具有国际

2、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回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结合农业银行自身特点,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背景以及农行在改革前所面临的问题和经营劣势进行分析,研究农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根源,指出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农行的必由之路。同时,从注资、不良贷款、上市等方面分析农行改革路径与其他三大行的异同,研究农行股份制改革方案的利弊。从而引发对农行股份制改革的思考,对农行在不良资产处置,商业化运作与服务三农以及股改后农行继续发展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根源,方案The root of shareholding reform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3、 China and case analysisAbstract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which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oper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finance, are a vital component in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Shareholding reform is the only way fo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o get out of the original plight, to estab

4、lis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eventually become competitive world-class financial group. As the latest one of Chinas four majo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shareholding reform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BC) has historic significance to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building of new s

5、ocialist rural areas. The shareholding reform of three major banks lines with reference to the ABC, but ABC has its own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its principle, which is given the meaning of “for agriculture, the overall restructuring, business operations, choose the right chance.This arti

6、cle starts from Chinas shareholding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It will recall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reform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expound the how the shareholding reform affect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help them get rid of historical burden. The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

7、ics of ABC,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ABCs shareholding reform and the problem and disadvantage it faced. Next, it looks into the root causes of ABCs shareholding refor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hareholding reform is the only way for ABC.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ere

8、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ABC and the three major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aspect of capital injection,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entering the market. It then evaluates the pros and cons of ABCs shareholding reform. Finally, it provides suggestion and comment for ABC in dealing with the non-perf

9、orming assets, commercial ope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BC after the reform.Key words: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shareholding reform, root cause, propos目录摘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2(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概念2(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然性2(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史进程3三、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原因分析5(一)农业银行基本情况介绍5(二)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10、5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分析8(一)农业银行的改革路径及与三大行比较8(二)农业银行改革方案利弊分析9五、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思考11(一)关于处置剥离后的不良资产11(二)关于平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问题11(三)关于农行的后股改问题13结论15参考文献16谢 辞17一、绪论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银行的成立帮助中国从30年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基于市场的经济体制,这一过程最终令“四大”纷纷深陷债务的泥沼,而农业银行则是其中债务最重、也是最后一家仍完全国有的银行。面临着不良贷款多,不良贷款率高的困境。进行股份制改革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必由之

11、路。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从2006年就已经被提上议程,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农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到汇金公司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农行股份制改革走出了实质的一步。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成立,16日正式举行挂牌仪式。这意味着,农行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历史上看,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顺利的摆脱不良贷款,成为具有充足资本与严密运行机制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其成功经验,对农行股份制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了解股份制改革注资模式,公开上市模式,不良贷款模式,了解股份制改革所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对股份制改革成功以及获得强大支持与推动

12、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公开上市,并不意味着完全可以解决或摆脱农业银行所面对的各种困境。股改的成效有待人们以及历史的见证。股改之后,农业银行所将面对的这个后遗症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同时,农业银行的改制方案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农业银行选择的改制方案,与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其中的原因以及利弊都是值的研究以及论证的。本文立足现状,针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比对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过程,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改革,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探讨农行股份制改革的根源及方案,使读者对改革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并基于这些基础提出个人意见及建议。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

13、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是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形式,是扩大和优化资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益的有效途径。它通过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形成了其独有的产权结构,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形成现代化运行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管理风险的特殊国有企业,其改革目标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在当代,商业银行多采用股份制,一些国家的银行法明确规定:只有以股份制组建的银行才能称为商业银行,或者说能够称为商业银行的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实行股份制改革就是改变现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股份制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

14、制改革的必然性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外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商业银行的的长足进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其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都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必然的。1、股份制改革有利于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大量问题(1)从定位上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忽视商业性倾斜于公共性或政策性的功能。从本质上来讲,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是金融中介机构,实现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其主要功能。而由于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长期以来,政府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代表,一直把国有银行作为执行政策、贯彻政府意图的政府机构来对待。过分强调国有银行的特殊

15、公共性或政策性,而忽视其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一方面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相对薄弱,资金筹集和运用的效率低,业务种类单一,业务技术和水平低下,创新能力弱,社会金融服务能力水平差。另一方面导致没有彻底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关化,管理行政化的问题,资金运用的财政化,政策化倾向明显。(2)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率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受到社会信用环境、社会融资结构、宏观经济体制、国家政策性因素以及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主要是信贷资产,十分单一,面临着很多信用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很大。(3)资本金严重不足,呆账准

16、备金缺口大。银行资本金总额及其增长能力的大小,不仅反应银行的安全程度也预示这银行业务扩展的前景,资本充足率和呆账准备金率明显偏低会对抵御金融风险造成严重威胁,表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抵抗风险能力薄弱,安全性缺乏保障。(4)组织机构臃肿,治理结构不健全。在组织结构设置上,行政部门比重大,职责不明晰、分工不科学。分支机构体系庞大、层次多。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企业治理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混乱,实行单一国有产权。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存在经营成本高,业务经营机制不健全,管理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股份制改革,解决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定位偏差的问题,重视银行的商业性;通过寻求战略伙伴,公开上市等扩大资金

17、的来源,建立现代化的股东代表大会的企业制度,精简机构人员。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长期积累的问题。2、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增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内外竞争力由于股份制自身所具有的优点,目前,股份制已成为跨国银行普遍所采用的形式。外资银行通过实行股份制公开上市,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筹集和营运能力。而相比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下,在资金筹集和营运方面就和外资银行站在不是一个起跑线上。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不但更加深入的接轨,金融业称为跨国企业中的重要企业形式,商业银行跨国竞争更为激烈。这就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和国际通用的规则接轨。而股份制正是国际上银行资本或产权组织经营是建立在股份制的

18、基础之上了。同时,现代商业银行大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进行转变,而混业经营是建立在股份制的基础之上了。进行混业经营可以改变原来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单一的问题,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进行股份制改革,是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成与跨国银行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史进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从酝酿到开始实施到结束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回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历程,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视,对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商业银行的迫切要求,同时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不断调整的过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

19、改革是从2003年开始的。2004年1月,国务院决定以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两家银行为试点银行,对其实施股份制改造。经国务院批准,依法注册成立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两家试点银行注资450亿美元。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完成。2006年6月H股公开上市,2006年7月,中行完成A股上市。2004年9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分立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行股份制改革完成。2005年10月,建行完成H股上市。2007年9月25日回归内地A股市场。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2005年10

20、月,工商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10月工行A+H股同步发行,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挂牌上市。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的总体方案。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成立,16日正式举行挂牌仪式。至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三、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原因分析(一)农业银行基本情况介绍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恢复成立的国家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最初成立于1951年,1979年2月再次恢复成立后,成为在农村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专业

21、银行。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设,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到2008年底,农业银行在全国拥有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自动柜员机和遍布全球的1,171家境外代理行,在职员工44万人农行机构设置及员工数据来源与该行07年及08年年报。(二)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1、改革的背景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尚未改制上市的个银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另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剥离不良贷款、

22、财务重组,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完成上市。这使得三大行逐渐摆脱资金不足,资产质量差,组织结构不良等情况,成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而农行仍旧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以及面临产权制度不明晰、治理结构落后的状况。同时,由于农行成为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使得农行所面临的政策性贷款的压力更为沉重。这就使农行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同时,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十分重视,农行股份制改革一直在人们的关注和酝酿当中。2、现阶段农行所面临的问题,农行自身面临着很多的经营劣势第一、产权结构单一。农业银行是国家独资银行,资产结构全为国家独有,并由国家统一经营。这使得国家成为承担其风险的唯一载体,增强了经营的风

23、险。同时会造成所有者代理人多元化,使得其利益受到各级代理人侵犯的可能性增加。第二、农行组织机构臃肿,机构数量众多,队伍庞大。尽管已经撤并了很大一部分机构,截至2007年末,仍在中国内地设有分支机构24452个,同时在新加坡、香港设有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设有代表处,拥有员工447519人农行机构设置及员工数据来源与该行07年及08年年报。这两个数字都位于四大行之首。这就造成农行经营成本高,人均利润率低,难以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分支机构体系庞大,层次众多,在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容易使总行对分行的控制失效。分行对地方政府依附性强,加大行政干预的可能性。第三、不良资产数

24、量多、比率高。截至2007年底农行不良资产余额约8161亿元,不良贷款率23.64%2。按我国银监会的最新规定,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应将不良贷款比例控制在5%以下。而农行面临如此巨大和高比率的不良贷款,将使农行的收益能力大大降低,降低农行的支付能力,削弱农行的实力,使农行的亏损上升,利润率下降,给农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第四、一定比例的政策性业务使农行的历史包袱沉重。相对于其他三大行而言,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巨大的地位,与农村金融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历史原因,承担起了相当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性业务。据介绍,农行的不良贷款中,有近4000亿的政策性不良贷款2。政策性业务使农行的

25、历史包袱高于其他银行,对农行经营结构的调整产生严重的制约,同时使经营管理更加复杂。3、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农行的股份制改革都是十分重要的。从外部看,农行是我国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的农行,拥有国内最大的网络体系,覆盖面最广的服务网点,最多的员工。农行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对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深刻的影响。从内部看,农行的股份制改革将使农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解除沉重的历史包袱,摆脱资本金不足的状况,充实财务,使农行的各项核心指标达到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使农行获得一个和同行业同一

26、竞争水平的平台,提升农行的市场形象。最重要的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将使农行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管理方式、以及公司治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成为推动农行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强大动力。农行公布的2008年的年报中,股份制改革后,农业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效益明显提升,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年末总资产达到70,143.51亿元,各项存款60,974.28亿元,各项贷款31,001.59亿元,资本充足率9.41%,不良贷款率为4.32%,全年净利润514.53亿元。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农行改革的的原因以及改革带来的成效,可以看出,农行股份制改革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分析 根

27、据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最终确定为“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的总体方案。其改革的路径与其他国有银行的改革路径基本相同,在对农行进行全面的外部审计,以及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注资以及不良资产的剥离对财务进行重组,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增强资本实力和财务基础,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其次,成立股份责任有限公司,改变公司产权制度,建立权责明晰的现在企业制度,实现公司化治理;最后,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充实资本金,强化市场约束,推进银行持续改革。(一)农业银行的改革路径及与三大行比

28、较1、注资模式政府通过注资的形式,改善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以救助和支持商业银行是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采取的方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国家也沿用了这一形式,但根据“一行一策”原则,对各行的注资方式却有所不同。财政部保留在原中国农业银行的权益1300亿元人民币作为改制基准日投入的资本,中央汇金公司对农行注资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00亿元。同时,农行还将要向市场发行次级债券来进一步补充资本。从注资规模看,农业银行的注资与工行改制时按当时汇率折合的人民币1250亿元相差不大,但低于建行、中行各225亿美元及国家开发银行200亿美元的注资额。从注资的方式看,农行的注资方式和工行的基本相似

29、,但是和中行及建行两行的注资方式有所不同。中行和建行两行动用的是改制前的资本金和拨备来冲销损失类贷款,所有者权益正好能冲销损失类贷款,然后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注入资金3。2、不良贷款的剥离方式据农行公布的年报,农业银行以2007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按账面值剥离处置不良资产8156.95亿元,其中可疑类贷款2173.23亿元,损失类贷款5494.45亿元,非信贷资产489.27亿元。对于上述不良资产,以2007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农业银行1506.02亿元免息再贷款等额置换不良资产;其余6650.93亿元形成应收财政部款项,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3.3%的年利率对未支付款项余

30、额计息。与财政部形成“共管基金”。 “共管基金”的偿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包括财政部持有农行股权的分红、农行每年上缴给财政部的税收、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的现金,如果财政部在上市后减持农行股票的话,溢价部分也将进入这一账户。农行的不良贷款的剥离方式与工行改制时十分类似。2005年,工行进行财务重组时,将1760亿元损失类贷款以及700亿元的非信贷风险资产,合计2460亿元划归财政部和工行共管基金账户,工行获得等值的财政部优质债权2。而中行以及建行则是采取一次性核销的方式对损失类贷款进行处置。对于剥离后的不良贷款,农行的管理方式和工行以及中行、建行以委托的方式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不同。农行剥离后的不

31、良资产,则是由农行在财政部的委托之下来进行处置。3、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2600亿元人民币,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各持有农行股份公司50%股权。在汇金注资完成后,农行还将要向市场发行次级债券来进一步补充资本。4、公开上市模式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已经上市的另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行是先在香港实现H股上市,然后回归A股市场。而中行是践行A股+H股的上市模式,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上市中首次使用这一种模式。工行也是采取A+H股的模式。借鉴其他三家国有银行的经验,农行的上市模式很可能采取A+H的方式,即与工行的模式是相

32、同的。据农行副行长潘功胜说,“择机上市”是农行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之一。上市地点方面,其他银行的上市模式为农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H股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A股市场近年来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至于上市时机,在全球金融动荡的形势下,制定时间表是不现实的。此外,农行完成上市的技术准备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二)农业银行改革方案利弊分析1、整体改制保留规模优势,但难度大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在2006年的时候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围绕着分拆或整体上市的讨论也不间断。当时的的分拆主要是取消现设于北京的农行总行,以省为单位设立总行,将农行地方化。由省市区与中央共同承担农行的历史包袱。采用分拆论主要考虑到中国农

33、业银行的改革难度最大,拆开来改革肯能会比总体改革更为容易一些。同时,中国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大多在县域一下,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因此银行规模不易过大。这优点在于增加银行机构数量,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但是明显存在的缺点是削弱了银行的规模优势,与集团混业发展的趋势相背。而整体改制有利于克服分拆方案对农村金融的削弱,控制滞后以及被外资秘密收购的风险,保留规模优势,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改制时间短效率高。经过论证和比较,最终农行选择了整体改制这一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革。这样,在保留了规模优势的同时,分拆方案中考虑的问题就成为制约农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障碍。农行机构过于盘大,网点多,人员多,不良资产庞大都

34、给农行的整体改制提出很大的考验,同时,监管难度大。2、服务三农,但不易于政策性与商业性的处理农行股份制改革原则中,面向三农被放在第一位。这使得农行股份制改革成功关系到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所以,解决好农行服务三农与商业化的问题成为农行股份制改革的关键。从农业银行自身来说,具有网点多覆盖广的特点,并且长期服务与三农可以对农村金融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工、中、建三大银行定位明确在城市为农业银行在农村中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国家对三农重视的政策倾斜,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激励和风险分担上为农行弥补金融服务三农带来的成本效益和风险不对称。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以及农发行在农

35、村金融中所占的地位对农行带来不小的冲击;支农目标与银行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等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存在一定偏差;农村金融产品单一,资金结算不畅,农村金融环境相对差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贷款是农村的10倍,贷款基本投向城市,农村贷款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5.9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全国平均每万人网点数城市是农村的3.7倍4。三农并不是一个盈利比较好的领域。同时,农行的三农市场地位,削弱了其在城市金融中的地位。而商业化运作势必把银行在城市的业务做大做强,因此,服务三农这一具有政策性倾斜的原则与商业化运作存在的明显的冲突。五、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思考(一)关于处置剥离后的不

36、良资产从对农行股份制改革的路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农行剥离后的不良资产处置,是这次股份制改革在财务重组方面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之处。相对于由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委托给农行自身处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回收率,也有利于农行的人员分流。农行的不良资产相对于其他三大行,大部分集中在县域一下,并且资产质量比较差,交给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性很难保证,资产也难以定价,而农行对自身不良状况比较熟悉,委托自身处理相对比较容易。同时,剥离后的不良资产所有权发生转移,农行代理处置,可分流部分员工做不良资产清收,减轻裁员压力。对于剥离后的不良资产,农行自身处置时可以选取再委托或自营这两种方式。即农行可以根据不良资产的

37、情况分包,将一部分拿出来公开竞标,委托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其他机构清收。农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数量多,资产质量差成为处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剥离后,如果选择部分再委托给财务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定价又成为一个难题,同时,二次委托也会增加处置的成本。这就要求对不良资产进行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推动建立不良资产的管理问责制度。对不良资产进行行业分析、地区分析、产业分析,对相同行业或相同地区具有同等性质的不良资产进行划分,捆绑打包处理。同时,加大市场处置力度,充分发挥农行在信息、资源、资金等方面拥有的优势,利用市场手段促使企业内部整合、外部包装,创造资产的流动性和更多的现金流。(二)关于平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

38、的问题在对农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进行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何平衡盈利和服务三农,是农行股份制改革的关键,也是人们一直不断探讨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及建议也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从2007年开始农行就已经着手在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来自农行数据显示,试点行累放贷款415.22亿元,同比增加110.59亿元。到去年5月底,共新增存款192.68亿元,同比多增85.69亿元;新增贷款232.18亿元,同比多增127.47亿元。去年前5个月,实现经营利润14.50亿元,同比增加5.86亿元5。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农行在三农试点方面是颇有成效的。因此,

39、在关于解决三农和商业化运作方面的问题,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建议:1、转变观念,发掘农村金融市场潜在资源尽管,农村金融环境与城市相比相对比较恶劣。但是随着现代金融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价值链不断延长,金融需求日益旺盛,金融需求也出现多样化,综合化的特征。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支援,不断促进农村经济体系的改善,以长远的目标来看,农村金融也并不是无利可图。农行被定位为服务三农,应该卸掉包袱,转变观念,利用自身在长期支农下形成的优势,寻找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在发展空间。2、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农业银行具有经营链条长,涵盖大中城市以及县域和农村,服务对象广泛的特点,这也是农行与三大行相比的最

40、大区别。对于农村与城市不同的金融环境,使金融需求和服务内容存在巨大的差别,即使在农村之间,由于地区性差异,在发达与不发达的地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农村金融还具有单元小,贷款额度低,业务分散等特点。农行必须针对各个地区的不同以及农村金融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可以在准入、担保、流程和授权等方面大量创新,尝试建立一套有别于城市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同时,在加强农村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银行业务,如信用卡,衍生金融产品等业务,切实满足不同地区的金融需求,实现商业支农的可持续性。3、加快内部改革,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架构,提高服务三农的有效性股份制改革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措施配

41、套实施。推进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农行方面,可以建立类似于一行两制的组织体系,在内部实现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兼容,阻隔政策性业务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实现一手抓股改,一手抓发展。在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推进公司治理。据介绍,农行将成立飞检队、神秘人队伍、整体移位队伍、巡视队伍、审计特派办队伍4。这五支队伍的建立,是内部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对推进服务三农和商业化运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农行还可以实现与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丰富和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达到服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互相平衡的目的。 (三)关于农行的

42、后股改问题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农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但是股改之后农行继续发展所要继续研究推进的问题是不会就此中断的,在此把这些问题总结为后股改问题。农行股份制改革之后继续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服务三农、内部经营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对于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时机、定位以及类型方式等等都要经过研究。农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银监会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国际一流、战略投资、引进智力、共享资源、互利双赢”。总体来说,即满足在国际上具

43、有影响力的一流投资机构;通过股权纽带与农行建立密切战略伙伴关系,并持股达到一定期限;有利于改善农行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引进现金管理技术特别是风险管理技术;共享产品研发、服务网络等方面的资源,在业务方面开展合作;既要有利于市场价值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又要使投资者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四个要求的投资者。原来几家大型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都是引进外资企业。外资机构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一定的困难。近期部分外资战略投资者抛售到期限售股也加剧了投资者对外资行的担心,而国内投资者目前现金流充裕的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优势已悄然显现。因此,农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引进国内战略投资者。2、关于上市方面择机上

44、市是农行股份制改革的一大原则。从去年开始,证券市场经历一系列的动荡,对农行上市的时间、地点以及考虑的各方面因素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上市的时间,农行有必要认真做好内部的工作,密切关注和引用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寻找最好时机和最好的发行时间。在上市地点选择方面,其他几家大型商业银行采取了A+H的上市模式,这为农业银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要综合考虑投资者覆盖面、上市后公司的形象以及对公司治理的监督等因素。农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完成上市要经过一段长时间严谨的技术准备。3、关于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要完善内部经营机制,主

45、要是要解决决策和发展动力的问题。达到进行科学的决策,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目标。这就要求农行要加强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进行市场细化,形成差别化服务层次,创新金融产品。以市场为信号导向推动改革的发展,建立一系列明确的考核制度、问责制度。推动激励制度的建立,丰富激励手段,增强员工工作的热情。结论农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收官,是具有历史性意义。通过对农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和方案进行分析,农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才能摆脱农行面临的困境,把农行改造成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的商业银行。但同时,股份制改革也会带来

46、一系列的问题,并需要一系列的其他改革配套实行,必须全面的看待此次改革。从哲学角度上看,事物是具有共性和个性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当中。比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程,农行的改革在吸收和借鉴前人基础上,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金融环境的变化,有其创新之处。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特别是比较特殊的金融企业,只有不断把握市场变化,以市场环境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在竞争之中求生存,求发展。参考文献1钟俊,葛志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4):7.2佚名.农行股改起步,剥离8000亿不良资产.注册会计师视野,2008,(10).3赵

47、鹏.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学术界,2008,(1).4李卓.农行股份制改革问题分析.青海金融,2008,(4).5周亚琼.在商业化运作的基础上服务“三农”.和讯网,2008,(7).6李树生.关于我国农业银行改革问题的深入探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7葛兆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8李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9郭晋生.农业银行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华北金融,2008,(3).10戴文琦.对深化内部经营机制的思考,现代金融.2007,(11).11苏熳.浅谈农行股改的困境与新方向

48、,金融经济.2007(10).12郭娟娟.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华南金融电脑,2008,(3).13刘虹.农行股改背水一战,资本与金融.2008,(6).14Khaled Sherif,Michael Borish,Alexandra Gross.State-Owned Banks in the Transition: Origins, Evolution and policy Responses.BIS Working Paper,2003.15 James Laurenceson, J.C.H.Chai. State Bank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1,(13):211-225 .16黄铁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6).17(美)希拉赫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