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3894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穴道介绍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經絡穴道介紹,經絡之意義經者有徑之意思,如路徑可通達各處,且是直行之幹線;絡者有網之意思,縱橫連結之網路,是橫出的旁枝;此絡網可將人體的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等連結,進而或深或淺地將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頭面、軀幹、四肢等都連繫起來,用真氣來促進全身細胞生理的作用,顯現生命的現象。所言經絡者在修行者言,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五絡,以及很多絡脈和孫絡脈等總稱之名。,2,經絡穴道介紹,陰陽脈之意義正經十二經脈含三陽、三陰脈,手、足具足合共十二經脈。故臟腑、陰陽經脈具有表裡相互配對者。在陰陽經中除其臟腑名外,有其代表氣勢的經名

2、,茲將其說明如下頁:,3,經絡穴道介紹,一、陽經太陽經:指陽氣旺盛之意義,因為其位於吾人身體的最表層,感受外邪後,亦最先發病之經脈。少陽經:有陽氣減弱之意義,其位置在半表、半裡,屬於太陽與陽明之間,故為太陽與陽明兩經之樞紐。陽明經:是陽氣發展之最後階段,亦是在太陽和少陽兩經陽氣之基礎上,繼續發展之意義,故陽明者為兩陽合明之簡稱,其位置在太陽與少陽之裡面,故有陽明為合之稱。,4,經絡穴道介紹,二、陰經太陰經:有陰氣旺盛之意義,因為其位於三陰經之最表層,故有太陰為開之稱。少陰經:有陰氣減弱之意義,其位置在太陰與厥陰之中間,故有少陰為樞之稱,亦即本經在兩陰經之間,起著樞紐之作用。厥陰經:是陰氣發展之

3、最後階段,開始重新向陽之方面轉化過程,亦即是在太陰和少陰兩經陰氣交盡之際,其位置在太陰與少陰之裡面,故有厥陰為合之稱。,5,十二正經與任督兩脈經筋別循行路徑-手太陰肺經(一)-手陽明大腸經(二)-足陽明胃經(三)-足太陰脾經(四)-手少陰心經(五)-手太陽小腸經(六)-足太陽膀胱經(七)-足少陰腎經(八)-手厥陰心包絡經(九)-手少陽三焦經(十)-足少陽膽經(十一)-足厥陰肝經(十二)-奇經督脈(一)-奇經任脈(二),6,經絡穴道介紹,循行路線:1.起於中焦2.下絡大腸3.還循胃口4.上膈屬肺系5.出腋下6.至肘中7.入寸口8.出大指之端,手太陰肺經經別循行路徑圖,手太陰肺經經筋圖,7,經絡穴

4、道介紹,手陽明大腸經經筋圖,手陽明大腸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食指之端2.出合谷3.行曲池4.上肩5.貫頰6.夾鼻孔7.下齒8.入絡肺9.下膈屬大腸,8,經絡穴道介紹,足陽明胃經經筋圖,足陽明胃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眼下2.繞面3.入齒4.還唇5.循喉嚨6.下膈7.屬胃絡脾8.下挾臍9.至膝下10.入足中指,9,經絡穴道介紹,足太陰脾經經筋圖,足太陰脾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大趾之端2.上膝股3.入腹4.屬脾絡胃5.上挾咽6.連舌本,散舌下,10,經絡穴道介紹,手少陰心經經筋圖,手少陰心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心中2.出心系下膈3.絡小腸4.復

5、上肺5.出下腋6.至肘7.抵掌中8.入小指之內9.其支上挾咽10.系目,11,經絡穴道介紹,手太陽小腸經經筋圖,手太陽小腸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小指之端2.循手外3.上肘4.繞肩5.入絡心6.下膈抵胃7.入小腸8.其支貫頸上頰9.入耳中,12,經絡穴道介紹,足太陽膀胱經經筋圖,足太陽膀胱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目內眥2.上額交巔3.下腦後4.夾背5.抵腰入絡腎6.下屬膀胱7.另一支循脾外8.下至踝9.終足小趾,13,經絡穴道介紹,足少陰腎經經筋圖,足少陰腎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小趾之下2.趨足心3.循內踝上股4.貫脊屬腎5.入絡膀胱6.上膈入肺7.循喉嚨8

6、.挾舌本9.其支從肺出絡心,14,經絡穴道介紹,手厥陰心包絡經經筋圖,手厥陰心包絡經經筋圖,手厥陰心包絡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胸中2.屬心包絡3.下膈4.歷三焦5.出腋6.入肘7.抵掌中8.循中指之端,15,經絡穴道介紹,手少陽三焦經經筋圖,手少陽三焦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無名指之端2.循手表上3.貫肘4.入缺盆5.布膻中絡心包絡6.下膈屬三焦7.其支出耳上角,16,經絡穴道介紹,足少陽膽經經筋圖,足少陽膽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目內眥2.繞耳前後3.至肩下4.循脅裡5.絡肝屬膽6.下至足7.入小趾之間,17,經絡穴道介紹,足厥陰肝經經筋圖,足厥陰肝經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大趾叢毛之際2.上足跗3.循股內4.過陰器5.抵小腹6.循脅肋7.挾胃(入體內)8.屬肝絡膽9.貫膈循喉嚨10.上過目系11.與督脈會於顛頂,18,經絡穴道介紹,奇經督脈經筋圖,奇經督脈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腎中2.下至胞中3.下行絡陰器行二陰之間4.至尻5.貫脊上腦後6.交顛7.至囟會8.入鼻柱9.終於人中與任脈交,19,經絡穴道介紹,奇經任脈經筋圖,奇經任脈經別循行路徑圖,循行路線:1.起於少腹之內胞中2.出會陰之分3.上毛際4.循臍中央至膻中5.上喉嚨6.繞唇7.絡唇下承漿穴8.其支上頤循面入於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