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4213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必然出现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难点,尚需要一个磨合、治理的过程,特别是家族式小企业更处于“起步发展”的“弱势”阶段,其暴露和存在的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家族式小企业发展壮大。因此,本文针对家族式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强化财务管理的思路及对策措施,对家族式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关键词家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Problems And Measures to theEnter

2、prises-on-generation-basis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in transitional period which is shifting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oriented on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reform enterprises will inevitably confront with many new situations, problems, conflicts and difficulties, whic

3、h must takes time to get adapted to and take control. As far as enterprises-on-generation-basis are concerned, most of them are in the shape and their potential and competence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So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in them have presented barriers against their further developm

4、ent and expansion. Based on the internal financial problems faced by such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uggests speculations and measures taken on how to standardize financial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macro-control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ean

5、s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and give refere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on-generation-basis.Key words:enterprises-on-generation-ba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measures 目 录引 言1一、我国现阶段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1(一)我国现阶段家族式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二)我国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4二、我国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一)

6、社会环境影响、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调控不到位5(二)内部筹资有限,经营风险偏高6(三)利润计算不科学,税收筹划不合理7(四)内部控制失效,企业业绩评价不合理8(五)财务人员亲缘化,专业素质水平低9三、解决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10(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依法治小”10(二)构建我国现代家族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制度10(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11(四)建立健全我国家族式小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的有效机制11(五)建立健全我国家族式小企业保险保障机制11结 论12参考文献12致 谢 语 14对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引 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八九

7、十年代,中国的民营企业(约90%以上是家族企业)成为各种所有制形式当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家族企业的发展,在繁荣市场经济、维持社会安定、拉动民间投资、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家族式小企业的特殊性,目前其广泛存在财务管理工作混乱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家族式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我国现阶段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一) 我国现阶段家族式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家族式小企业作为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建立之时所采取的组织形态,是我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

8、进程中一项影响巨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使家族式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家族式小企业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产值约占GDP中的比重近五成左右,吸纳的就业人数净增约几万人,上缴的工商税收逐年增加。其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增长速度快,效益显著1992-2001年,家族企业户数从14万户增加到203万户,增长14.5倍,平均每年增长34.63% 。同期国有企业户数平均增长1.76%,集体企业户数平均增长速度为6.79%,外商投资企业户数平均增长

9、10.21%。可见,家族企业平均增长速度最快,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增长速度。随着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在经济增长当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家族企业实现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9.98%,其上缴的工商税收平均每年增长80.33%,家族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增长速度为31.43%2。从企业的组织形式来看,家族式小企业多为个体、私营企业。近几年来,个体、私营企业增长速度快,所占份额大幅度上升。2004年末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企业法人数增加了22.4万个,增长了7.4% 。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降48.0%,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

10、、股份合作企业下降46.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增长35.3%,私营企业增长49.7%,其他内资企业增长67.6%3。可见,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有及集体经济成份的增长速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见表1-1)表1-1 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同口径数据比较2001年2004年增加数(万个)增长率(%)企业法人(万个)比重(%)企业法人(万个)比重(%)总 计302.6100.03250100022.47.4国有企业国有联营、独资企业36.912.219.25.9-177-48.0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85.828.345.61

11、4.0-402-46.9私营企业132.343.7198.261.065.849.7股份制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30.09.940.612510.635.3外商投资企业5.71.97.8242.136.8港澳台投资企业8.22.77.423-0.8-10其他企业3.71.36.2192.567.6资料来源:参考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的相关数据,经笔者整理而来。个体、私营经济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2年云南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3.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2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12、额35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5%5。2.筹资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家族式小企业的筹资主体多为具有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人员组成。相当一部分家族式小企业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联结而成,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因此,父子、夫妻、兄弟等家庭关系深深地笼罩着企业产权。另外还有一部分家族式小企业筹资主体是以家庭亲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即若干个具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或具有亲属关系的个人组成。因此,家族式小企业中家庭与企业不分,家族亲缘关系同样深刻影响企业产权关系及企业的发展。我国家族式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四种,即私人业主制、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制和合作制。家族企业多采用前三种形式。在家

13、族企业的近十年发展进程中,1990年这三种类型的比例为32.8%:8.8%:58.4%,2001年变为25.5%:6.5%:68.0%,反映了独资与合伙企业的减少而有限责任公司增加的趋势6。有限责任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的特点7”。在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有限责任公司的增加,表明家族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和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结合。为适应现代科学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大部分家族企业主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及企业员工的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市场实践已开始向复合型智能化转变,有的还拥有自己的智囊团。目前,多数私营企业

14、主的个人素质都有所提高,同时大多数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有的企业一年投入培训费达数百万元。据历年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比较显示,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基本呈提高趋势(参见表1-2)。表1-2 历次调查的私营企业主教育程度年份没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研究生(%)合计(%)样本数19931.09.936.135.916.60.6100141919950.38.234.938.117.60.8100146719970.36.331.541.719.50.7100193720000.22.719.639.235.03.41003066200202.217.541.

15、933.54.91003249资料来源:“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3-2-263.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适应市场需求与发展家族式小企业多以服务餐饮业或提供特长服务业的形式创建,即目前第三产业为家族式小企业的主要行业。90年代初期的家族式小企业多分布在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空白。具体来说,我国的家族式小企业集中分布于以下几个行业:农业、制造业、商业餐饮业等行业。据我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的主要数据,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五个行业是:工业532.3万户,占个体经营户的13.6%;交通运输业621.7万户,占15.9%;批发和零售业1831.1

16、万户,占46.7%;住宿和餐饮业293.9万户,占7.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13.8万户,占10.6% 9。近年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在企业经营领域方面都有所扩大,已出现了多元化经营。个体工商户由原来主要经营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第三产业为主逐步转向发展第一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私营企业经济范围也主要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多元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促进了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断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二)我国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我国的家族式小企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传统家族企业阶段,为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要求,中国加入WTO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要

17、求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等新形势,需要向新的制度形势演进。在我国,很多家族企业盲目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的尝试,结果发生了一系列惨痛的教训。比如红豆集团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尝试、广西喷施宝等,其中黄河集团的案例最具有代表性。由于我国家族式小企业发展时间短、规模积累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更要以此为界,不可以盲目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演进的目标模式,必须探讨新的目标模式。家族式小企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将我国家族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建立现代家族企业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家族式小企业的规模化、精细化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家族式小企业有的将会不断壮

18、大,有的会日趋消亡,家族式小企业将有一个大的分化、再改组的进程。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家族企业将逐步改变小、乱、差的局面,不断自主创新,朝企业的规模化、高技术化、技术含量高、管理现代化的现代企业方向发展。如“天通股份”的合理体制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及河北大午集团的“三权分立”的管理模式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当家族式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在产权治理方面,可借鉴方太集团的“口袋论”、四川希望集团刘氏兄弟的“分体论”及广东万和集团的“共体论”等科学的管理模式。家族企业做大做强是众多家族经营者所期盼的,但是实际经营中做大做强的阻力很大。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搞规模经营的,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企业做细做精

19、,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求稳妥发展。2.家族式小企业的社会化第一,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结合替代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结合。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统一,说明家族式小企业仍是由内部人员控制,同时可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员来管理经营,将会大大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适应发展的新形势。第二,管理意义上的社会化。随着中国私营企业主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将逐渐意识到家族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会随企业的发展而有所提高,利用社会资本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必须要引入家族外的专业管理人员,信任外聘人员,弥补自身不足,加强企业管理。同时对企业员工进一步强化培训学习,造就学习型组织,开展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及团队学习等形式的学习,

20、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觉悟。第三,对家庭内部成员实行专业分工和工资制,使企业逐步摆脱家族色彩,形成独立的企业,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式。此外,充分发挥家族企业的社会职能,利用好“民营企业家进入大学校园”等平台,促进广大家族企业家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到家族企业创业发展,以淡化企业的家族色彩。3.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模式的开放化我国的家族式小企业具有规模小、员工人数不多的特点,因此不存在科层制企业的组织化。在家族式小企业管理中,应借鉴日本的家族企业的禀议制以逐步形成开放式的发展模式。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权逐渐明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逐步实行职位开放、股权开放、财务开放的

21、管理模式。三个开放中职务开放是前提,股权开放是关键,财务开放是保障,三者的顺序是合理的,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二、我国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社会环境影响、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调控不到位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社会环境包括国家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和金融市场状况等。这些因素为家族式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仍存在很多负面作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私营经济意识形态方面排斥力仍大;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执法、监督部门在掌握政策中对家族式小企业“宁左勿右”,“宁紧勿松”,不关心其发展,总是“放任自流”,致使家族企业常常是“自生自灭”;公共经济资源分配中的差别

22、待遇仍然存在;对私营企业及个体企业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管理不严格,据统计云南省个体经营者无执照经营者近五成10;金融业的信用贷款向私营企业开放的力度不够,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总量有限;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家族式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套用小企业会计制度,诸多特殊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对家族式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监督、服务不到位,对其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重视等等。这些负面影响导致家族式小企业不敢贸然扩大投资,对外投资也信心不足。宏观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职能、作用及活动空间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内部筹资有限,经营风险偏高我国家族式小企业融资方式相对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多采用内

23、部性融资(内部集资)的方式。企业的资金多源于家族内部,通常利用家族式的网络来筹集,往往采用私人出资、父子合作、同姓兄弟或异姓兄弟共同出资等家族成员,或者具有亲属关系的家庭及个人内部集资的方式(参见表1-311)。家族企业筹资主体的特殊性,使父子、夫妻、兄弟、亲属等家族关系深深地笼罩着企业的产权,一方面使家庭成员内部产权模糊不清,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规范;另一方面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表1-3 家族企业的发起方式发起方式企业数(个)占被调查企业比重(%)资金来源兄弟联手818%家族内部夫妻联手1125%家族内部个人独创2455%

24、家族内部父子合作12%家族内部 资料来源: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282家族式小企业筹资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其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低。其天然具有的凝聚力优势与交易成本优势,降低了决策成本、协调成本和管理成本,并节省了委托代理成本。但是业主的自有资金有限,无疑其经营风险偏大。在实际经营中,企业的资产总额有限,片面依靠家族人员的融资或少数银行贷款来扩大再生产,造成企业的负债率不断上升。在总负债率结构中,流动负债的比率不断提高,导致“短款长借”的现象。同时不少家族企业短期行为严重,不注重积累,常常在家族内部分红,很少积累企业的发展资金。在总资产结构中,资产负债

25、率不断提高。企业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风险不仅与企业的筹资方式有密切关系,而且和企业规模大小有关。一般而言,经营风险与企业规模呈反比例关系,企业越小,经营风险越高,反之亦然(参见表1-412)。由此可见,家族式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高。此外,由于家族式小企业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企业的设备一般不计提折旧,导致企业不能回收折旧资金,而带来经营风险。表1-4 2003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资金结构(单位:%)企业类型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占全部负债比长期负债占长期资金比大型38.918.443.756.367.329.6中型47.716.13

26、6.263.874.830.8小型49.111.439.560.581.222.4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三)利润计算不科学,税收筹划不合理家族式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企业,家庭成员既是企业的管理者,又是企业的劳动者, 使得企业与家庭捆在一起。家庭的支出一般以企业的经营所得来支付,或家庭直接领用企业的产品及原料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是家庭的兴衰枯荣。以亲缘关系组成的企业,同样具有家庭与企业不分的特点;而且企业与家庭都想多算“社会账”,而少算“经济账”。这样以来使企业的利润计算不清,很容易造成财务紧张。具体表现为:家族成员挤榨公司利润,贡献与

27、所得不平衡。对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假设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假设案例1:某家族企业原煤和焦炭是主要原料,企业为照顾家族成员售给每人3500公斤原煤,原煤实际成本每公斤025元,售给家族成员每公斤005元收取,企业将其差价全部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即2005年12月份“管理费用”账户的摘要栏内,标有原煤差价字样,金额为20万元。分析:按照财务制度和税法规定,私分产品或低价售给职工的产品不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应予纠正。调整科目:借:应付福利费 2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 000 同时提取所得税并缴纳税金:借:所得税 66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 000借:应交税金应

28、交所得税 66 000 贷:银行存款 66 000 此外,在家族式小企业中不科学的薪酬制度,使企业的所得税和业主的所得税往往计算不准确。一般情况下,企业主总以为企业赚多少钱都是自己的,自己没有必要再为自己发工资。有些企业主以为,自己的工资越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少,甚至不用缴纳,其实不然。同时在家族式小企业中,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无法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总之,在家族式小企业中,税收筹划极其不合理。假设案例2:某家族企业主实行月工资制,其每月的基本工资为5 000元,年终领取效益工资80 000元,那么该总经理全年应纳税额为: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 000元-800元)*15%-

29、125元*12+(80 000元*35%-6 375元)=6 060元+21 625元=27 685元(四)内部控制失效,企业业绩评价不合理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而家族式小企业中,往往只是片面的强调生产与经营,并且对生产和经营环节中的内部控制也不规范。家族式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信息失真,在家族式小企

30、业中财务工作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第二,成本、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家族式小企业中,亲缘间的高度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对物资的采购费用控制管理薄弱;存货发出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计算,而是主观的估计,对长期以来的亏损、报废、积压、滞销等没有作相关处理,致使严重的亏损隐藏在库存中,企业也很难察觉。如:温州人李忠文创办的百信鞋业在财务管理上,由文化水平低的妻子掌管,没有科学的资金运作,造成货物大量积压,而且企业中的亲朋好友利用百信的名誉采购私卖、吃回扣等类事情时有发生13。第三,违法违纪现象严重。在家族式小企业中,企业与家庭捆在一起,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是家庭的兴衰枯荣,于是企

31、业与家庭都想多算“社会账”,而少算“经济账”。据估计,约有60%以上的家族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违纪金额高达上亿元。此外,由于家族式小企业的规模小、层次低,财务人员没有正规的专业培训;会计核算违规操作;不重视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为偷逃税款大量开具假发票等。业绩评价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效益基础之上的,评价结果反映了企业财务效益的状况。通过业绩评价,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有一个更深入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财务本身,它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而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由于存在以上主要问题,往往没有业绩评价,或者是片面的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五)财务人员亲缘化,专业素质水平低

32、大多家族企业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由亲戚、家族、朋友合办的企业,家族企业业主往往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同时企业的员工大多是家庭成员或家族亲戚。企业内部情义代替规章制度。其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影响企业财务人员的任用、财务监督模式及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在家族式小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基于血缘关系,对家族以外的人自然不信任。在财务这一敏感部门,“忠诚度”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志,无血缘关系的财务管理能人群体很难与家族势力平衡。从温州乐清“家族企业不同管理人员的来源”的调查表(表1)中可以看出,其财务人员主要是“董事长或总经理亲属或亲友”,达到89.73% 。表1-5 家族企业不同管理人员的来源(

33、88个样本企业) 单位:%渠道所任职务社会招聘从本企业基层提拔董事长或总经理亲属董事长或总经理亲友总经理12.8215.3817.952.56副总经理12.8217.9513.155.13三总师20.51000财务主管25.645.1369.2320.51采购主管13.1512.8212.820销售主管38.4610.767.690仓库主管46.1512.8200一般管理人员48.727.6900资料来源:应焕红家族企业制度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64.在家族企业中,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的所有岗位中仅次于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重要岗位;而且业主在择用财务人员时首先考虑的是与本人

34、的信任度,而常常忽略财务部门主管的人选需要的高度的专业知识。所以,对家族企业而言,真正的财务专业人才很难留住,财务人员大多未经正规的专业培训,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准低下,缺少必要的财经知识和专业知识,甚至无证上岗,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难为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者或经营者只是片面地注重生产和经营,而忽视或放弃财务管理。经营者或管理者采取的“财务管理措施”仅仅是金钱保管。财务人员被当作“记帐” 员,主要负责对外提供财务与纳税报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随意记账、差错频繁、不重视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致使会计资料严重散失。尤其在家族式小企业中,投资规模小,资金有限,企业经营管理层次低,只是片面地注

35、重生产和经营,企业主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考虑专业知识,用自家人掌管财政大权并兼任数职。在夫妻联手创办的家族式小企业,一般是妻子担任会计或出纳,兼职多等。如温州人李忠文创办的“百信鞋业”,在财务管理上,由文化水平低的妻子掌管,致使原本在2000年10月有3万员工,总资产达3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到2001年5月末共欠货款计1.13亿元,涉及500余业户,每户欠500万元15。三、解决家族式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依法治小”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执法、监督部门在掌握政策中对家族式小企业依法治理。完善法律、法规,制定财政部门对非公企业履行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责。制定和出台

36、适合家族式小企业核算特点的家族式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16合理规定家族式小企业中财务成本范围。改革财税金融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个体税收专管员制度。完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手段。一方面严格落实企业法人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会计资料合法性、真实性应负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制定财政等部门对家族式小企业履行会计监督的工作的职责,尤其是要监督其中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二)构建我国现代家族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家族企业制度,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淡化企业的“

37、家族色彩”。明晰产权,拓宽融资渠道,为顺利分离家庭财务和企业财务、工资和利润奠定基础;使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实现开放性,明晰性;有利于企业规范账务工作。借鉴日本政府对家族企业进行的公司制改造,使家族企业这种“业主制”与现代企业“股份制”有机融合。最为明显的特点是: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约束企业行为,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公”与“私”具有明显的分界线17。家族企业中运作比较成功的方太集团的“口袋论”和正泰集团稀释股权的做法以及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的“三权分立”的企业管理模式等,是家族式小企业借鉴的模本。在实施科学规范的薪酬制度方面,可以借鉴温州苍南县闻名的“森力人针织内衣厂”的严格而又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

38、,对家族内部成员实行专业分工和工资制,对女职工除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种特殊补贴18。此外,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考虑,对于上述假设案例二中的企业主可以采用年薪制。这样以来,其全年的纳税总额为:(5 000元*12+80 000)/12-800*20%-375*12=1798.33*1221 580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采取年薪制,可以节省个人所得税6 105元。(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就家族式小企业而言,要规范、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更主要是提高企业主的管理素质。组织家族式小企业的业主参加培训,进一步了解国家的政策,增加法律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道德

39、水平,了解国内外的市场信息,更新观念。提高家族式小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不仅要注重财务人员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更主要的是进行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从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组织学习,以使财务管理者具备纵向、横向专业知识。强化财务管理者的技能培训,主要从工作技能、表达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着手。此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财务管理者须具备现代理财及税收筹划的新观念,即具有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等,突破旧模式,不断开创新局面,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管好企业千变万化的财务活动。(四)建立健全我国家族式小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我国家族式

40、小企业各项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更新控制观念、树立风险意识、明确岗位职责,使企业主充分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意识;改变家族企业的用人模式,让有财会专业知识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担任财务管理工作;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在某些重要环节做出明确规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搞好内部监控,如:家族式小企业中的采购、存货、销售等工作安排不同部门的几个专职人员来负责,做到账、钱、物管理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注重成本控制,借鉴包氏(包玉刚)企业的“复查制”鼓励家族成员和所有员工培养出必须研究与说明开支理由的观念

41、和习惯,并尽可能想出更节省的办法;重视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工作,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利用会计中介机构,帮助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等等。(五)建立健全我国家族式小企业保险保障机制社会保险保障机制是家族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约58.6%的家族企业认为社会保障是当前急待完善的政策。首先处理好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充分考虑员工的意外伤害保险。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完善家族企业员工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为减少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对财产的损失,应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企业财产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尤其是会计师职业责任的保险)、企业信用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42、。这样,一是可把家族式小企业不可避免的风险损失科学合理地转移商业保险上;二是有利家族式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结 论参考文献1 丁文员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262 付文阁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23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国信息报,2005-12-74“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3-2-265 云南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文件汇编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26 同注2 7 杨雄胜、王飞著财务管理咨询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8 同注49 同注310 李云.我省个体经营者无执照者近五成N春城晚报,2006-4-1911 甘德安著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8212 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13 宋红超点击家族企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4114 应焕红家族企业制度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415 同注13 16 王翠春,初宜红编著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手册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0117 同注218 同注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