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4359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 摘要我国旅游业正在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它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 ,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行为、消费档次、消费形式上 ,进而也反映在对旅游地产品、服务体系与服务质量需求的区别上 ,尤其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不同,因此针对性的研究与开发非常必要。网络营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必然结果,其实质是利用技术与信息整合传统市场营销的资源,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它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市场,降低了沟通成本,丰富了营销段与形式;另一方面,它也快捷、方便、高效地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以我国旅游休闲度假网络营销的应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2、主要归纳总结了休闲度假概念界定、国内外休闲度假的发展趋势、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分析以及信息来源渠道与休闲度假相关分析;第二部分网络营销理论,包括网络营销的定义以及具备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回顾和介绍;第三部分阐述了网络营销特别适用于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最后提出了我国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所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建立新型多元化的复合销售渠道及业务系统的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角度出发,围绕“关注顾客、感测顾客、响应顾客”的理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关键字休闲度假;网络营销;适合;解决思路 Abstrac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3、 moving away from sightseeing to leisure-type changes. Unlike the traditional touri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consumer purposes, consumer behavior, consumer level, consumer form, thereby also reflected in the tourism product, service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d

4、emand, in particular, differe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so targe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Network Marketing is the inevitably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essence i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

5、arketing resources to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On the one hand, it has expanded their market reduced communication costs and enriched the marketing of the form .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fast,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o meet the customers individual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how to use network m

6、arketing on Chinas leisure tourism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 summarize some of the major leisure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s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leisure-related analy

7、sis; The second part is network marketing theory,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 the Third part is the use of network marketing in Chinas leisure tourism; Finally, explaining the three key issues that the use of netw

8、ork marketing in Chinas tourism and leisure products faced :establishing a correct network marketing Concept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ype of diversified sales channels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system. In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articles from the tourism and leisure resort point of view, o

9、n the concern customers, sense customers, respond to customers concept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leisure tourism;network marketing;fit;Solution目录第一章休闲度假相关概念1.1休闲度假概念界定1.2国内外休闲度假的发展情况1.2.1国外休闲度假的发展趋势1.2.2 国内度假旅游发展趋势1.3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分析1.3.1休闲度假旅游的基本特征1.3.2出游方式与消费结构1.3.3休闲度假旅游的前景分析

10、1.4网络是休闲度假产品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第二章网络营销理论2.1网络营销的产生和发展2.2网络营销的定义2.3网络营销的优势第三章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特别适合网络营销3.1旅游产品对网络营销有天然的适应性3.2网络营销的广泛性为正向处于转型期的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劲力量3.3网络营销的差异性也符合了对于选择休闲度假产品游客追求个性特征的心理需求3.4网络营销的长期性和休闲度假旅游的重复性相迎合第四章开展网络营销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3.1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3.2建立新型的多元化销售渠道3.3业务系统的完善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一 休闲度假相关概念1.1休闲度假概念界定休闲 ,“是从文

11、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 ,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 ,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1它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是人们闲暇时间的多样化选择。从休闲方式看 ,包括积极休闲 ,比如旅游、健身、进行体育活动等, 还包括消极消闲 ,比如睡觉、打麻将等2-4旅游是休闲的一种积极方式,度假旅游又是旅游产品的一种形式 ,从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度假和中短期度假。本文的休闲度假强调的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 ( 包括常规法定休息日和休假) 到常住地以外进行放松、体验、娱乐、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为和过程 ,其作为旅游的一个分类产品是随着

12、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 ,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远离自然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而产生的。人们希望利用日益增加的闲暇时间 ,到大自然中去游憩 ,回归自然 ,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休闲度假旅游最早起源于法国,很快盛行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现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让位于休闲度假旅游,我国的旅游产品正在经历着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过程。1.2 国内外休闲度假的发展情况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休闲理论和休闲经济。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旅游需求的主体56。1999 年联合

13、国有关权威专家指出,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2015 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离“休闲时代”尚有一段遥远的路程,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我国已有法定假日 114 天,即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表明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中7。1.2.1国外休闲度假的发展趋势休闲度假旅游始于公元初,开始是作为少数统治者消磨闲暇时间的一种需要。如:最早出现的为了满足执政官需要而建立的公共浴室和相应的旅店配套设施。直到 18 世纪,休闲度假也只是少数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消磨闲暇的一种活动,而并非大众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大众化的休闲

14、度假出现于 19 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可自由支配的财富的增多,便捷交通的出现,尤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使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性质的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了人们在闲暇时间竞相追地区,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滨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大发展,在加勒比沿岸、地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地区形成了以夏季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附近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山地旅游度假区。20 世纪 70年代后期,大多数

15、欧共体国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离家休假至少 1 次。到 20 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的度假旅游甚至成为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产品。1994 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中英国占 59%,德国占 75%,法国占 57%,西班牙占 55%。20 世纪后半期,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也成为该域的新时尚。1994 年亚洲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的比例至少占外出旅游的 2/3。到泰国旅游的外国人中 80%以上是为了度假观光,而新加坡的入境旅游者中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60%左右。热带、亚热带海滨度假地是休闲度假的最主要去处。1.2.2 国内度

16、假旅游发展趋势我国的度假历史也很早,早期的休闲度假较典型的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式的旅游度假区,如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苏州、无锡等地的私家园林。但度假的主体为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和社会名流等极少部分人群。现代休闲度假则主要集中在海滨、山地和温泉疗养地等以避暑和修疗养为主要目的。前者如著名的避暑胜地河北秦皇岛、江西庐山;后者主要为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各类疗养院,如云南个旧为锡矿工人建造的温泉疗养院等。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 1992 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 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 1995 年“五

17、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 1998 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经过 8 年的发展,现已大体形成了一个“三三”式结构:一是以满足海内外度假需求为导向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部分省级旅游度假区;二是以满足暑期度假休闲需求为主的海滨度假地;三是以满足休日需求的环城市旅游度假设施。根据 2004 年的调查,在北京市常住居民中占人口总数 50%(中等收入者35%,富裕阶层 11%,富有人群 3%,豪富人群 1%)的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中每年平均有 1 次以上的休闲度假活动,每年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在这部分人口中的比例超过 50%。上海市 2003 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

18、目的的旅游者的比例达到了 29.3%。2004 年珠海的调查统计显示,到珠海旅游的游客中,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占 32.7%。国家旅游局 2004 年的统计(表 10)也显示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以观光、度假旅游成为市场的主体,度假旅游正在迅猛发展。从 1999 年开始,国内游客中以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出游者占到总量的 8.6 %,2000 年增至 16.8 %, 2001 年上升至 17.7%。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 2010 年,我国度假旅游者将占旅游总人数的 58%。一专家甚至预测至 2010 年我国的度假旅游收入将达到 7200 亿元人民币,占当年旅游总收入的 51%。由此可见,休

19、闲度假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旅游产品也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之一。1.3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分析1.3.1休闲度假旅游的基本特征休闲度假旅游以游憩、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要目的,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访问地相对固定。休闲度假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一般活动范围不大,主要局限于度假地及其周围地区;而观光旅游则通常是进行大跨度的空间转移,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2)强调休息、娱乐和保健。观光旅游着意于游山玩水,欣赏异地情调,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休闲度假旅游的目

20、的则主要在于紧张工作之余,寻求消遣,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3)滞留时间相对较长。观光旅游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来去匆匆;而度假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好好休息、放松,因此,停留的时间较长。(4)可重复消费。观光旅游属一次性消费,很少有游客会反复多次地到同一旅游区观光;与之相反,休闲度假旅游地可不断地招徕回头客,吸引人们重复消费。1.3.2出游方式与消费结构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出游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居民周末的自费出游;二是企业组织的奖励性度假游;三是部门组织的会议性度假游。前者属于散客旅游,是最主要的出游方式,它又表现为携妻带子的家庭游、甜甜蜜蜜的情侣游以及三五成群的朋友结伴游等形式。休闲度假旅游消

21、费结构:调查研究发现8,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结构与观光旅游不同,其费用支出主要用于娱乐康体和购物。 1.3.3休闲度假旅游的前景分析2004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城市600多座,城镇人口比重为36%,城市人口总数达468亿,相当于2个美国、10个澳大利亚的总人数。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旅游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加度假,乃至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人们休闲观念和方式的转化意味着城市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许多专家指出:我国可望在35年内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休闲度假旅游

22、市场。1.4网络是休闲度假产品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与旅游业正在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的大转变相对应,应采取针对专门受众的特殊营销策略开展宣传促销,方可获得预期的效果。对旅游信息来源进行调研的结果表明9,全体被访者对此排序依次是: 网上 ( 63.17% ) 、亲朋好友 ( 43.71% ) 、报纸/ 杂志 ( 42.07% )、 旅行社 ( 29.49% )、 旅游指南书籍/宣传册 ( 28.29%) 、电视 ( 26.5% ), 户外广告和其它分别仅占 4.49% 与 5.39%。 男性、未婚人士较之女性、已婚人士更乐于从网络中获取旅游信息; 女性则不仅从网络中收集旅游信息 ,亲朋好友、报

23、纸/ 杂志也是她们中意的渠道 ,研究表明女性在信息搜集信息过程中较男性更全面。将偏好休闲度假的居民与信息来源渠道进行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总体样本反映相近, 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网络、亲朋好友、报纸/杂志 ( Pearson 相关系数分别为 0.091*, 0.027, 0.024) 。信息技术时代, 传统的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如旅游指南、旅行社等正面临巨大挑战 ( Pearson 相关系数均为负值, 分别是 -0.094* ,-0.070)。结论: 网络、亲朋好友、报纸/ 杂志是偏好休闲度假的居民旅游信息主要的获取渠道。网络排在第一位。休闲度假产品促销渠道以网络为主、兼顾传统媒介并注意形象网络已成

24、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传统的旅游指南、旅行社等正面临巨大挑战。产品供应和顾客持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旅游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动作模式。偏好休闲度假的居民主要是通过网络、亲朋好友、报纸/ 杂志获取信息, 运用网络促销毋庸置疑。二 网络营销理论2.1网络营销的产生和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初,Internet 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互联网应用的热潮,世界各大公司纷纷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和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并且按照互联网的特点积极的寻找适合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开拓以及营销管理方式,网络营销随之而生。网络营销的产生有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技术基础、观念基础和现实基

25、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信息社会的网络市场上孕育着无限的商机,网络营销将帮助企业发掘出在网络市场上的新的商机。2.2网络营销的定义与许多新兴学科一样,“网络营销”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完善的定义。广义地说,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也就是说,网络营销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收集到开展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网络营销一直都是一项重要内容。2.3网络营销的优势由于融入网络因素和新的营销理念,网络营销具有诸多传统营销不同的优势,其中最主要的是广泛性、差异性、长期性以及经济性11。(1)广泛性。网络营销的基础互联网跨

26、越时空界限将全世界联结一体,因此,网络营销具有传统营销无法相比的市场的广泛性。对于企业而言,通过网络营销能够放大自身市场,将其扩展到全世界。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传统营销中,产品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介绍期、增长期才能进入销量较大的成熟期。而网络营销则可缩短产品发展的常规周期,以更快的速度步入成熟期。这是因为只要将产品信息上传至互联网,就等于将产品推到全世界的目标顾客眼前。另一方面,对于顾客而言,这种广泛性表现在购买行为完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极大地节约了顾客购买成本,从而较传统营销更易于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2)差异性。差异营销是现代多数企业营销成功的关键,也是21世纪营销发展的方向。差异化营

27、销,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满足不同目标顾客的需求。在营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采取标准化、同质化的营销策略,否则最终难免卷入恶性价格竞争。但由于诸多因素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在传统营销中实现差异化。而网络营销却能使差异化普及到所有的企业,这主要得益于通过网络,企业与顾客可以进行直接的、不受限制的双向信息沟通。互联网不仅扩大了直复营销的内涵,而且也提高了它的效率。差异化的前提是准确地掌握不同类别顾客的需求。在传统营销中,直销是承担这种功能的一个有效手段。这种形式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做到这点。而网络营销能将直复式营销进行到底,推广到所有的企业。网络跨越时空的特点可以将这

28、种双向沟通延伸到世界,也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产品种类。同时,还能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企业通过与顾客快捷方便的交流,准确地了解不同顾客的需求,再通过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大规模地按人定制,按需生产,导致市场层层细分,真正做到一对一的差异营销。(3)长期性。现代营销的重点己经不是争取新顾客,而是在维系老顾客,这就是关系营销,即企业通过一次性销售,多次满意的售后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随着企业业务量的扩大,产品种类的增多,客户数据繁纷复杂,因此许多厂商依靠建立强大的数据库来实现关系营销。网络营销的引入不仅可以完善数据,而且还使得数据库实现动态化发展,降低将“死”数据变“活”的

29、成本。这是因为结合数据库技术,网络营销可以自动记录、分类顾客购买的各种数据。在相关软件支持下,营销人员可以确切地知道何种信息交流方式使目标顾客产生了反应行为,并了解反应的具体内容,从而使自身的营销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落到实处。(4)经济性。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不仅从多方面提高了营销效率,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营销成本。主要体现在,一是网络营销使买卖双方绕开了中间环节,实现了零距离的直接交易,减少了渠道建设的费用。二是网上虚拟市场使企业不必建立实体店堂,也不必投资商业基础设施,减少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30、。三是开展网络营销的投入较少,企业可以以较小的成本甚至无偿利用网络资料,特别是一些公共资源,例如部分网站的免费广告。四是沟通成本较低。买卖双方及时交流在传统营销中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是可望不可及,而互联网的优势之一不仅在于买卖双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而且电子信箱、网络电话、数据与图像的传输不仅比传统方法方便、快捷,费用也很低,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五是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通过网络开展销售业务,避免了销售人员频繁的出差旅行,而这在传统营销中是一笔不少的费用。三 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特别适合网络营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了15年,总结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难发现,一个优秀旅游度假区的品牌价值是

31、需要营销战略来支撑的。将产品销售给大众并取得其最终认可,才能树立风景区在市场中的品牌。尤其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度假区来讲,通过营销自身产品来提升景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是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马勇教授说。 “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旅游方式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转变,就要求旅游点有观光元素兼具度假功能。综合型旅游景点的增多,让游客的选择变的困难起来,这时候,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品牌营销、世界营销等多种方式的营销战略变的相当重要,谁能成功地把自己的景点销售出去,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谁被游客选中的几率就会增加12。在网络与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企业也积极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了。旅

32、游产品尤其是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这些都使其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3.1旅游产品对网络营销有天然的适应性旅游产品具有信息性的特点,旅游产品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它的销售过程实际上是产品信息的传递过程,而互联网在信息高速传输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无人可及。旅游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旅游服务的缺憾,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目的地资讯,为其提供目的地预览和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具有明显的导购行为;另外也可以解决服务的信誉问题,突破时空界限,为消费者提供全天候跨地域的服务。尤其对于旅游休闲度

33、假产品来说,其产品的个性特征信息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3.2网络营销的广泛性为正向处于转型期的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劲力量网络营销可缩短产品发展的常规周期,以更快的速度步入成熟期。这是因为只要将产品信息上传至互联网,就等于将产品推到全世界的目标顾客眼前。另一方面,对于顾客而言,这种广泛性表现在购买行为完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来说,网络营销为其提供了广泛快捷的认知途径和宣传。3.3网络营销的差异性也符合了对于选择休闲度假产品游客追求个性特征的心理需求国际旅游散客潮已经到来,散客旅游的目的不仅是观光, 而且对舒适、自由、回归有着极高的要求。旅游市场需要已经从传统简

34、单的满足观光游览需要的到达型,转变为 “个性化旅游”的休闲度假型, 旅游电子商务通过网络的双向交流作用,在便捷和实惠以外,还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定制服务,来满足整个大众旅游消费口味的改变。而且,休闲度假旅游访问地相对固定的特征,也使得游客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更为谨慎,更注重其的差异化和个性化。3.4网络营销的长期性和休闲度假旅游的重复性相迎合上文也提到,网络营销可以自动记录、分类顾客购买的各种数据。在相关软件支持下,营销人员可以确切地知道何种信息交流方式使目标顾客产生了反应行为,并了解反应的具体内容,从而使自身的营销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

35、ionship Management)落到实处。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长期的营销方式。观光旅游属一次性消费,很少有游客会反复多次地到同一旅游区观光;与之相反,休闲度假旅游地可不断地招徕回头客,吸引人们重复消费。网络营销的客户关系管理与游客的重复消费完美结合。 另外,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以外, 更重要的是网络营销提供的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也降低了自身运营的成本。四 开展网络营销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4.1是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公司网络营销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指导。网络营销念的实质就是有效感测消费者并及时做出响

36、应。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要求旅游休闲度假区要以“有效提升客户价值”为目的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以研究游客需求为中心,围绕游客心理价格,根据供求情况实行动态定价策略,提供便捷的信息了解渠道及预定方式并寻求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与游客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4.2建立新型多元化销售渠道旅游休闲度假区在网络营销时代必须寻求建立新型的多元化销售渠道。新渠道既要强调网络营销的积极因素,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于依赖销售代理(旅行社)的被动局面。为了做到这点,一方面要对传统销售代理进行严格的考察、甄选。另一面要大力发展以网络为主的直销渠道。通过协调直销与分销的关系,使旅游休闲度假区在销售渠道中处于主

37、动地位,增强对渠道的控制能力。4.3完善业务系统主要是收益管理系统和常游客计划。收益管理的最大挑战在于游客的不确定性。旅游休闲度假区可以利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实现对目标市场的细分,并通过对营销数据的分析有效感测细分市场的潜在需求。此外,还可利用互联网增强收益管理系统中在线需求管理的能力。休闲度假旅游可重复消费特征表明,我们要制定常游客计划,奖励折扣只是第一步。发掘常游客信息的含金量,分析常游客的构成、流向和流量,考察常游客的收益状况,评估奖励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吸引更多高收益游客,是常游客系统的深层意义所在。旅游休闲度假区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开通游客论坛和建立呼叫中心实现对常游客计划的完善。网

38、络营销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关注顾客、感测顾客、响应顾客”的营销理念,这也恰好迎合了休闲度假旅游的本质。我国已经加入后WTO,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旅游业必须直面来自国外强势旅游业的挑战。新的一轮战争即将打响,唯有牢牢抓住顾客的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居于不败地位。参考文献1 H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332.2速水佑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14.3西奥多 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1-153.4王慎强,刘伟.西藏

39、高原农户的投资行为:以达孜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1,19(3):243-247.5魏小安. 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6田小堂. 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7朱跃东.温泉旅游的一个休闲度假旅游之新宠N. 中国旅游报.2005-02-10 (3))8张力仁 论我国城市郊区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7月 第23卷第7期)9黄燕玲,黄震方 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7;.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桂林 541004 10吕英斌,储节旺网络背销案例评析

4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P2711刘子安中国市场营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312马勇“当代旅游休闲度假”高峰论坛2007.10.31来源:昆明日报13邵玮,程玉中 国外度假旅游的双轨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6(3):93-9614孙艳红 洛阳旅游度假区开发构想【J】.江苏商论,2006(1):112-11415吴臻霓,袁书琪 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开发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5(10):15-2016蒋玲俐,罗明春,吴江洲灰汤温泉度假区旅游营销战略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6(2):91-9317卫英军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

41、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8卫英军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观念变革【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50-15619潘芬萍 浅议定制营销在旅游业中的运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冯智杰 互联网整合营销传播实施战略浅析【J】.商业研究,2004(3):179-18121胡雁,徐立娣 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策略探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6):79-8122夏晶 试论整合营销传播的构建模式【J】.市场周刊,2004(10):124-12523丁又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陕西西北工业大学,200324何西军 简析网络时代的整合营销传播【

42、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5吴子稳,庄德林 浅谈整合营销传播在旅行社营销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5(10):158-16126乌仔海 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在康辉旅行社中的应用【J】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27毕斗斗 我国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研究【J】计划与市场,2002(3):32-3328蒋斌华 湘西猛洞河景区市场营销策略【D】湖南湖南大学,200429田小堂. 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30张凌云.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931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2L

43、undstorm,Scott,“Internet Enabled Procurement: A Low Risk and High ReturnProject.TheReportonSuPPlyChainManagement.AdvancedManufacturingResearch,Inc,July200333 DaniRodrik,“Commence on Trade一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he universityOf Michigan Press,200434LesterThurow,“Needed: A New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Harvard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200335TheWorldBank,“The State Changing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