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4533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机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机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手册学 院: 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机制0932 姓 名: 杨超 指导教师: 姜芳 2012 年 6 月填 写 说 明1.本手册是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如实填写,妥善保管。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学生要将经顶岗单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阅后的本手册送交答辩委员会评阅。3.凡由指导教师组或外聘(反聘)教师指导学生,各系(部)要派负责教师协助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手册的填写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测温工岗位作业标准岗位综合实践论文 设计(论文)时间: 2012年4月15号 至 2012年6月13日 设计(论

2、文)进行地点: 鞍钢化工总厂西部炼焦作业区 1) 设计(论文)内容: 主要是在岗实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包括:测温工岗位的职责,人员素质要求,作业程序,方法,时间,作业要求,本岗位的技术,操作,设备维护,安全管理要点,相关岗位关系,信息反馈方式及检查考核方法以及焦炉的特殊操作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作业区的安全技术规程也是论文的主要内容。 2) 设计(论文)的主要技术指标 (1)要符合鞍钢化工总厂焦炉的生产技术工艺参数。 (2)操作指标(标准):K均0.85 、K安0.85。 (3)压力指标:焦炉煤气总管压力2500Pa,高炉煤气总管压力2000Pa。 (4)温度指标:直行温度11001450

3、、集气管荒煤气温度80100。 3) 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文稿,按毕业设计标准格式打印,字数12000左右。 (2)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 (3)要突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自己的做法,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4)毕业论文应当突出岗位工作,详述与工作有关的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谭啸主编.西部炼焦作业区安全技术规程.鞍山: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张允东主编.炼焦作业区工艺技术规程.鞍山: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晓琴主编.炼焦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肖瑞华主编.煤焦油化工

4、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5袁玫主编.计算机公共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进度安排及完成情况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任务日 期完成情况1公司调研,确定题目4月15日 4月20日2资料收集与整理4月21日 4月30日3撰写岗位论文初稿5月 1 日 5月27日4岗位论文整理与修改5月28日 6 月 5日5岗位论文定稿打印、装订与上交6月 6 日 6月13日 学生签名: 岗位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系主任签名: 2012 年 6月 日 四、岗位综合实践论文参考大纲摘 要 鞍钢四期焦炉已经投产,因此新的炼焦作业区要制定相关岗位的作业标准,我在鞍钢股份化工总厂西部炼焦作业

5、区从事测温工作,作业区的领导提出由我制定测温工岗位作业标准,岗位作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让员工标准化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作业区及公司带来影响。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采用QG/AG 01 012000和QG/AG 01 052000的规定。本标准在对前版的内容修订中,引用最新修订的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规定,形成一套完整的岗位作业标准,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本标准规定了测温工岗位的职责,人员素质要求,作业程序,方法,时间,作业要求,本岗位的技术,操作,设备维护,安全管理要点,相关岗位关系,信息反馈方式及检查考核方法。 关键词:化工总厂 西部炼焦作业区 测温工岗位 作

6、业标准目 录摘 要I1.测温工的相关理论11.1岗位职责11.2人员素质要求11.3 信息反馈12.岗位工艺技术规定与炉体概要22.1 工艺说明22.2岗位安全规定22.3技术规定22.4 炉体概要33.岗位作业程序与操作方法43.1岗位工作时序43.1.1 班前准备43.1.2 交接班检查43.1.3 当班生产操作:43.2操作程序及方法63.3操作中禁止事项63.4 特殊操作73.4.1 焦炉高低温操作73.4.2鼓风机停转和恢复运转操作73.4.3焦炉停止加热加热操作73.4.4 停氨水及恢复氨水供应操作104.作业区安全技术规程114.1职工劳动保护品使用标准114.2通用安全技术规定

7、114.3高处作业规定14总 结16致 谢17参考文献181.测温工的相关理论1.1岗位职责(1)直属煤气班长领导,完成其布置的工作任务。(2)负责按规定测量温度,掌握焦炭成熟情况。(3)负责计算本班均匀系数,安定系数,推焦系数等。(4)负责编排下一班推焦计划,确保计划系数。(5)负责测温仪的保管和维护。(6)负责保管各种记录和台帐。(7)负责分管区域的设备和环境卫生清扫。1.2人员素质要求(1)文化程度:高中 (2)技术等级:初、中(3)工作经历:2年以上本岗位工作经验(4)身体素质: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1.3 信息反馈炼焦作业区煤气系统,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关系如表1: 煤气班长测温工调火

8、工交换机工 表1岗位联系2.岗位工艺技术规定与炉体概要2.1 工艺说明焦炉炼焦是将煤装入炭化室,通过两侧燃烧室进行均匀加热,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将煤炼成焦炭。测温的目的是:使每一个炭化室的焦饼在规定的结焦时间内,沿炭化室长向和高向均匀成熟,为焦炉的正常生产及长寿创造条件,并降低炼焦耗热量。2.2岗位安全规定严格执行现行有效的职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标准、炼焦作业区安全技术规程、岗位安全规程、鞍钢高处作业安全规定、煤气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规程和文件。2.3技术规定(1)代表火道为第8和第28火道。(2)焦饼中心温度达100050时焦炭已经成熟,焦饼中心温度平均值规定为105030,焦饼上下温差不得超过1

9、00。(3)代表火道温度(即标准温度)应根据焦饼中心温度来确定,任何一个立火道在换向后20秒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1450。(4)焦炉在有计划缩短结焦时间时,昼夜火道升温不得超过60,接近极限操作温时,不得超过20。(5)炉顶空间温度不大于850。(6)小烟道温度不应超过450,亦不应低于200。(7)边火道温度与其平均温度差不应大于50;边火道温度不应低于1100,当大幅度延长周转时间也不应低于950。(8)煤气燃烧应供给足够的空气,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情况下规定为:(9)从立火道处取样时,烧高炉煤气时1.251.35,烧焦炉煤气时1.251.4。(10)交换机换向时间由作业区规定,同一煤气主管

10、上的焦炉不能同时交换。(11)集气管荒煤气温度保持80100。(12)高炉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焦炉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高炉煤气支管压力。(13)确定集气管压力,以吸气管下方的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小于5Pa为原则,集气管压力控制在130Pa150Pa。(14)看火孔压力保持05Pa。(15)立火道测温点:烧高炉煤气时,测下降气流立火道鼻梁砖,烧焦炉煤气时,测下降气流两斜道口和灯头砖交界中心处。(16)代表火道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不大于10。(17)操作指标(标准) K均0.85 K安0.852.4 炉体概要炉型:JNX3-70-1型焦炉,采用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

11、贫煤气及空气侧入、蓄热室分格、贫煤气及空气分段供给的下调、复热式焦炉。焦炉炉体结构参数如下所示:炭化室孔数:60孔 炭化室全长:17640 mm 有效长:16780 mm全高:6980 mm 有效高:6630 mm加热水平:1150 mm 炭化室有效容积: 55.6m3炉顶厚度:1540 mm 斜道高:1125 mm蓄热室净高:4250 mm 格子砖总高:3048 mm小烟道高:740 mm 烟囱高:145000 mm3.岗位作业程序与操作方法3.1岗位工作时序3.1.1 班前准备(1) 班前准备: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提前30分钟参加班前会,听取值班作业长布置工作及安全要求。 (2) 交接班:

12、提前15分钟到岗进行设备点检。3.1.2 交接班检查(1)交班: 1)做好交班记录,将所有记录放整齐,红外测温仪放在指定位置。 2)做到岗位交班,交班者应主动将本班的生产情况介绍给接班者,并积极地反映出本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取得接班者满意后方可下班。 3)递交本班推焦车记录,按时递交下班推焦计划。4)搞好本岗位的环境卫生。(2)接班: 1)检查各种记录应齐全无误,红外测温仪应灵活好使。 2)了解上一班生产情况、吸压力情况,结焦时间变更情况及作业区新规定的情况。 (3)检查直行温度,不应超过规定的技术要求,如有不合格项,要查明原因,以便于本班的温度处理。 (4)检查本岗位环境卫

13、生。3.1.3 当班生产操作: (1)检查高压氨水压力:推焦开始前进行。 (2)测直行操作:第一次接班后第一次交换后10分钟,第二次隔4小时。(3)输入数据:测温后进行。 (4)当班8小时内设备点检:按点检要求进行。 (5)完成班长交代的其他生产任务。 (6)交班:交班前30分钟进行卫生清扫和设备点检。3.2操作程序及方法操作程序及方法如表31所示。表3-1 直行温度测量的操作程序及方法操作序号操作者操作程序操 作 方 法1测温工作业准备测温前与交换机对表,提前60秒,背好红外线测温仪,拿好火钩,站在测温地点前。 2测温工测温准备调试好红外线测温仪:确定测温仪处于焦化(LH)模式,确定发射率与

14、校正值记录相符。3煤气班长打火眼盖打开火眼盖,放在看火孔右上角,打盖用安全火钩,一次不得超过5个。4测温工测温交换后10分钟,由交换机端焦侧开始测量,从机侧返回,5分钟测完。测量时打开测温仪开关,将右眼贴于目镜上,利用看到的准星对准立火道鼻梁砖处(烧焦炉煤气时对准两斜道口和灯头砖交界中心处),对准后立即按一下记忆储存按钮,完成一个测量,其余火道按此方法依次测量。5测温工盖火眼盖用火钩盖好火眼盖6测温工测温记录将红外线测温仪测出的温度输入计算机中,自动处理数据(换算为交换后20秒的温度),并记录,定期打印。7煤气班长温度处理如果温度异常,应及时处理。3.3操作中禁止事项(1)禁止使用不带横梁的火

15、钩。(2)禁止用脚踢盖。(3)禁止坐卧铁道和在上升管根部休息。(4)禁止背带高温仪打闹,任意拆卸高温仪。(5)禁止在地下室及烟道走廊吸烟、休息和逗留、在地下室单人作业。(6)禁止涂改和伪造温度记录。(7)禁止测温时煤粉和杂物掉入立火道。3.4 特殊操作3.4.1 焦炉高低温操作(1)发生焦饼难推时,应立即测量该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横排温度。如果发生焦饼连续难推,应测量该炉的局部和全部横排温度,并协助班长进行处理。(2)因故突然局部或全部停止推焦时,根据班长的指示检查温度(直行和横排温度),并协助班长处理,避免发生高低温事故。(3)发生高温或低温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如燃烧室发生高温,必须

16、检查测量蓄热室温度。3.4.2鼓风机停转和恢复运转操作(1)当集气管压力大于250Pa时,打开放散管放散。保持集气管压力比正常大30Pa50Pa,当集气管压力继续增大时,打开新装煤号的上升管盖进行放散。停止自动调节,将调节翻板固定。(2).鼓风机恢复运转时的处理:关闭上升管盖。根据集气管压力,逐渐关闭放散管。如调节机电源气源不停,打开调节翻板,恢复自动调节;如调节机因故自动调节暂时恢复不了,集气管压力手动调节,等待恢复自动调节。3.4.3焦炉停止加热加热操作(1)焦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加热。1)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时。2)煤气管道损坏而影响安全操作时。3)烟道系统发生故障,无

17、法保持必要吸力时。4)交换设备发生事故并在短期内不能修复而影响正常交换时。5)有计划或其他故事而造成长时间停止出焦,炉温过高时。(2)焦炉停止加热的操作步骤1) 切断自动交换电源。2) 立即用手动交换,将交换旋塞或煤气铊关门,如同时停电,应先切断电源,使用换向阀将交换旋塞或煤气铊关门(注意交换方向)。3) 煤气压力及其烟道吸力调节机应停止运行并将调节翻板固定。4) 及时降低烟道吸力,使蓄热室顶部吸力较正常大10Pa5) 关闭两侧加减旋塞。6) 废气盘进风口只留5mm10mm的缝隙。 7) 停止加热1小时以上,每30分钟应进行一次空气和废气换向,加减旋塞没关时,严禁将交换旋塞打开或将煤气铊提起。

18、8) 与计器人员联系关闭各仪表导管上的开闭器(主管压力导管除外)。9) 停止加热后,应立即停止推焦作业,如有空炉应装完煤,并将已打开的上升管盖、炉盖及炉门关闭并密封。10) 如停止加热时间较长,应关闭机、焦侧开闭器,当同时使用混合煤气时,应将混合煤气开闭器关死。11) 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如因焦炉煤气管道损坏或主管压力过低而停止加热时,应将通往所有使用煤气点的支管阀门关闭;使用高炉煤气加热的焦炉,长时间停止加热时,应密封保温,保持蓄热室温度在900以上。(3)恢复加热条件和送煤气特殊操作(1)恢复加热条件:焦炉送煤气时,加热煤气总管压力要达到2500Pa以上时,煤气必须验证(可用爆发试验方法)

19、合格。(2)送煤气操作步骤:将管道内的积水放净,水封槽保持满流,开正支管开闭器和压力翻板。打开煤气管道上的放散管放散10分钟左右。取样做爆发试验,使用后关闭放散管。将进风门开度和吸力翻板开度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送煤气过程中,应有专人看压力。当煤气总管压力低于1000Pa时,应停止送煤气。检查交换机,使之处于正常加热状态。从管道末端机焦两侧同时开始,逐个打开上升气流煤气调节旋塞,先送入少量煤气,待其蓄热室燃烧产生废气后,再正式送入煤气。应在相邻两个换向期内机、焦侧同时送完煤气,即第一个交换将调节旋塞开1/2,第二个交换将调节旋塞全开。送完煤气后,所有设备和仪表都应恢复正常状态,及时检查火道的燃烧情

20、况。运转各调节机,恢复正常加热制度,煤气送入炉内后开始推焦,恢复生产并根据温度情况调整加热制度。应遵守先给火后开煤气的点火原则。 当立火道温度低于煤气着火点时,应先向立火道内投入引火物,然后给煤气,并检查燃烧情况并使其正常,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煤气送完后,可以运转预热器。3)送煤气时的注意事项不能同时往两座以上的焦炉内送煤气。其他焦炉交换时,不能送煤气。放散时,必须通知炉顶操作人员撤离。送煤气时停止推焦。放散及送煤气过程中(40米范围内)禁止火源。在管道末端取样,验证煤气合格,采用爆发试验方法验证煤气时,必须连续三次合格为止。3.4.4 停氨水及恢复氨水供应操作(1)关闭氨水总阀门和通入集气管

21、喷洒及清扫用的氨水阀门。(2)当集气管温度超过240时,打开冷水阀门,送冷水喷洒。如温度继续上升时,关闭新装煤号的桥管翻板,打开上升管盖进行放散。(3)当氨水恢复时,首先关闭冷水阀门,打开氨水总阀门,恢复正常喷洒。再打开通入集气管的各阀门,并检查喷洒情况。4.作业区安全技术规程4.1职工劳动保护品使用标准(1)职工个人劳动保护品应符合鞍钢1980年12月26日发布职工个人使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及供应标准的规定。(2 )进入作业区现场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品:安全帽应有带并系好(冬季应配带棉安全帽)。禁止用安全帽当坐垫,留长发的女职工禁止将长发裸露在外。作业服应系好纽扣,禁止敞怀作业(热修瓦工

22、检修炭化室墙作业时,应穿防热服并配戴防护面罩)。 大头鞋、绝缘鞋应系好鞋带,禁止趿拉鞋作业。防暑期间炉顶操作人员可穿木板鞋上下楼梯和走路注意扭伤和滑倒,非炉顶操作人员和防暑期间禁止使用。夏季禁止穿拖鞋进厂上岗,女职工禁止穿高跟鞋进入作业区现场。绝缘鞋、靴、绝缘手套应进行耐压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出炉工在出炉和清扫炉门框时,炉盖工在清扫炉门时,拦焦机、推焦车司机在清扫炉门时,应围好白布并戴好防护镜。操作时应戴好手套,禁止赤手作业或拿取工具、用具、防止烧、烫、碰伤,严冬季节防止铁器粘破皮肤。在粉尘、烟雾的环境中作业时,应配戴防尘帽,防尘口罩。(3) 动保护用品不起保护作用时禁止使用:作业服开线、撕

23、裂、破洞、扯口、无钮扣。安全帽变形、破洞、裂纹、无带、拖网损坏。手套开线、破洞。绝缘鞋、靴、手套耐压实验不合格。4.2通用安全技术规定(1)作业区各岗位人员,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作业区安全技术规程。(2)上岗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品(按附录A有关规定执行),行走时走安全道。外来人员不准随便到生产岗位参观或逗留。经批准来本作业区学习、参观的外单位人员应遵守本作业区安全规程。(3)岗位操作人员经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各岗位操作人员,应按作业标准操作。非标准化作业应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禁止任何人违章指挥。(4)不准无操作证上岗操作;不准随便脱岗、串

24、岗或私自将工作交给他人;非本岗位人员不得启动、操作本岗位生产设备和附属设施。(5)煤气区域作业人员必须会使用防毒面具。(6)保持工作现场道路畅通、清洁整齐,危险地点应设有标志或信号,不准在附近逗留。 (7)所属建筑物、设备、工具应每班检查,保证处于完好状态。对危险点、危险源应按规定措施严格控制。发现不安全因素或隐患应及时解决。(8)照明、联系信号、联锁装置、安全装置、消防设施、器材及控制系统应保持良好状态。上下工序及有关岗位间的作业,应密切配合、联系准确以后进行。(9)检修蒸汽、热水管道等设备时,应先切断汽源、水源,待无压后方可拆卸处理。在容易冒烟和喷火的地方工作时,应站在上风侧。(10)禁火

25、区域需要动火的,需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手续不全或防火措施不落实的不得动火作业。(11)设备停止运行或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开关箱应挂牌上锁或专人监护。送电时执行“谁拉电、谁给电”的原则,经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合闸送电。(12)手持电动工具、手持照明灯具使用前要检查电线电缆、开关插座、接线板有无破损的地方,绝缘不好的电动工具不得使用。 (13)电气设备要注意保护,各种开关要保持完好,防止进入水、蒸气、酸、碱等物质。禁止用湿布或其它导电物清扫电气设施。(14)地沟、水池、水井应有盖或围栏,夜间作业应安装充足的照明。(15)焦炉地下室、交换机室、煤气区域、油库、仓库以及其它易燃易爆区域、禁火区域,禁止吸

26、烟,禁止明火。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16)禁止将污染物随意乱倒,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倾倒在下水道内。(17)所属安全装置及设施应保持齐全完好,不准随便拆卸或损坏,设备检修后应立即恢复。消防设施应保持齐全完好,禁止移作他用和损坏。 (18)受压容器应设有良好的安全附件,使用中不准超过规定的额定压力值,严格执行受压容器使用、维护和检修规程。(19)各机车无信号装置或信号装置无效禁止行车,开车前在发出音响信号的同时嘹望确认。遇有烟大、汽大应缓慢行驶并不断发出音响。不使用时应停在指定地点,将主令控制器打到“0”位,切断总电源.(20)煤气设备必须保持严密,煤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应执行煤气安全技

27、术规程。(21)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按附录D有关规定执行)所用梯子、跳板等应检查放置稳固。禁止从高处往下扔东西,有必要扔时必须设专人监护。(22)地下室内禁止带煤气作业。不准单人修理煤气设备。凡属带煤气作业,必须戴防毒面具和使用铜质工具。在作业区指定范围内设岗,防止外人入内。禁止一切火源。 (23)各明电道应有防护罩和安全标志。在明电道(线)工作,必须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并切断电源。(24)应严格贯彻操作牌制度。操、检双方交接好操作牌,检修中须配合操作时由检修人员负责指挥。检修后共同做好试车,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5)在有车辆行驶的地方作业,应注意车辆来往,禁止车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作业

28、,必要时设专人监护。禁止坐在走梯上和上下车。(26)起重作业遵守起重规程。起重设备保持完好,支撑点牢靠,重物挂牢,不准超重。起重时下面禁止有人。(27)采暖火炉应履行审批手续。取暖时门窗不能全封闭,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电气取暖的,要注意电器的绝缘,人员离开时要及时停用。采暖火炉、电炉、暖气周围禁止放置易燃可燃物和易爆物。 (28)采用煤气火加热或保温,煤气管道应保持正压并严密,点火时应先给火后开煤气,并经常调节煤气火焰的大小。(29)皮带运输机压住、打滑、跑偏时严禁脚蹬手搬、人推或用木棒别压,严禁往头轮中垫物件、浇松香、带负荷启动; 严禁单人处理。必须停机,拉下电源后,在班长组织下用皮带油等方式

29、处理。4.3高处作业规定(1)高处作业的基本定义、级别、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以及标记均按GB3608.83的规定,统一称呼,并在作业现场作好标记。(2)凡进行高处作业或多层作业前,应根据工程或生产情况事先编制好安全措施,并把有关规定和措施、要求向全体人员交底、落实到人头。(3)执行临时性的抢修任务、突击任务,下达任务的指挥者,应同时下达安全措施,向叁加作业人员交清,并有指挥负责人。否则不能作业。(4)从事经常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身体检查(并定期检查),凡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疾病的,不能从事高处作业。(5)高处作业使用的材料应放置牢固整齐、平稳,并有防止滑动和

30、被风刮下的可靠措施。使用的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能抛掷,高处作业现场设置的各种防护设置和机械设备、绳索、材料、工具应定期检验,确保安全可靠性。(6)凡进行高处作业设置的操作平台、跳板、吊架、吊篮、走跳、安全防护栏杆、安全网、防护棚等应牢固可靠,并在工作前应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不能在屋架上弦、支撑、桁条、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固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置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7)高作业衣着应灵便,不能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所使用的安全带、安全绳定期试验,不合格则报废。(8)高处作业场所处于天车、吊车梁及其电力母线通过的地方,应停车、停电并设专人

31、监护方可作业。否则不能在天车轨道上行走或作业。(9)在人字屋面或漏厦上安装或拆除瓦棱板作业时,应事先采取安全措施。对平台、楼板上的预留孔洞及高处的安装口等应及时盖牢并设围栏。(10)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30厘米为宜,使用时上端应扎牢,下边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子与地面夹角6070为宜,不能二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底角应有防滑措施。(11)高处作业人员进入没有脚手架走跳的作业场所时,应戴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工作地点上部的牢固构件或专设的安全绳上。同时戴好安全帽并将带系好。(12)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达到6级)影响施工安全时,不能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和打桩作业。(13)凡从事高处

32、作业的人员都应戴好安全带。总 结 通过几个月的精心编排,终于完成测温工岗位作业标准,作业标准严格遵循作业区的生产工艺要求,贯彻车间领导的指示。作业标准是为了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而制定的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事物和概念,内容包括: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为了实现整个作业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测温工岗位的工作制定了标准。以后测温工在作业时必须按岗位作业标准去完成工作。致 谢我知道,这样一份毕业论文不能代表我大学三年所走过的全部历程、所收获的全部成绩,但是,当

33、一天我看着学弟学妹们尚不知忧愁的欢笑时,当一天我伫立在渡过三年时光的校园的斜阳之下时,那些时刻,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要写好它-因为不得不发现,我再没有任何不矫揉造作、却又能如实吐露我内心的方式能再比得过我在论文上的花费心血-毕竟,那是我毕业前能交的最后一份作业。在此意义上,我非常感谢姜芳老师成全了我这份真诚。不论是给予我在论文本身上的指导和帮助,还是对我毕业时光心境上的关照,都让我铭记在心。尤其是,当我忐忑不安的提出自己尚且薄弱的一些论文观点和思路时,他善意的鼓舞和肯定激发了我完完全全地、大胆彻底的阐释自己文字的勇气和智慧。我也在此感谢作业区领导给予鼓励,通过和他们的沟通和汲取资料让我完成这份论文

34、,这样一份论文实在单薄,但希望我的老师们能从中得见我心之拳拳。祝愿母校的发展越来越好!祝愿一同毕业的兄弟姐妹们前程似锦!仍在校园中的学弟学妹们快乐、充实!参考文献1谭啸主编.西部炼焦作业区安全技术规程.鞍山: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2张允东主编.炼焦作业区工艺技术规程.鞍山: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3王晓琴主编.炼焦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肖瑞华主编.煤焦油化工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5袁玫主编.计算机公共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王绍良主编化工设备基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朱有庭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卓震主编化工容器及设备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5 9邹广华等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0杨可桢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1王志魁主编化工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