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4534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Reseach and Implemention of Network-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for Machin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学 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机械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摘 要: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行业,传统机械设计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化协同设计(Network-based C

2、ollaborative Design,NCD)增强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协作开发,发挥小组灵活的优势,带来开发的高效率。本文立足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务实地开发出适合日常使用的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系统界面清爽,逻辑功能清晰,易上手,见效快。本系统以增强机械制造企业协同设计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供多种在线沟通方式,以有效的工作流和文件管理为重点,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人员较少这一特点,转化为可以更快速决策的优势。以斯特林发动机为例,演绎员工开发该产品的过程。小组员工协同设计 ,紧密合作,实际效果好,运行模式切实可行。平台具有零件图纸资源库管理功能,实现产品结构树的共享。设计人员可以在系统中直接查看

3、产品的结构信息,以建立起自己的任务工作流程。平台具有项目协同的功能,有效地对工作流进行管理和协同,从而提高设计效率。系统将机械制造企业日常的开发操作可视化,这些操作的流程在功能列表中展示出来,并能按条件,多条件组合地查看工作流信息。这就是本系统在开发流程上的协同。系统针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开发企业图纸文档存放凌乱,具有多个修改版本而不能确定最终所要使用的文档,易丢失,安全性差等问题,设计出文件集中管理的功能,提供一个网络化的集中数据存储中心,有效地管理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文件。开发人员也可以便捷地在平台上直接获取资源,为产品的下一步开发打好基础。本系统采用B/S架构,通过综合使用ASP.NET、S

4、QL Server数据库、工作流管理等技术,完成机械设计开发项目的管理与协同。关键词:机械制造; 协同平台; 工作流;文件管理;ASP.NET; SQL Server;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Reseach and Implemention of Network-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for Machin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bstract: Internet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

5、l design companies must improve their level of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Design (Network-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NCD) strengthene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in the enterprise and between enterpris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

6、ages of the group to improve product efficiency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SMEs pragmatically developed for everyday use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7、 innovation cap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providing a variety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to effective workflow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focusing on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staff less this feature, into a more advantages of rapid decision-making.In the Stirling en

8、gine, for exampl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ff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roduct. Collaborative team of employees, work together , the actual effect is excellent and amazing, the operation mode is feasible. Project collaboration platform with functionality, effectively workflow managemen

9、t and collaboration to improve design efficienc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ill operate daily visual development,multi-condition View workflow information. This is the system of coordi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Traditional storage systems for mechanical design drawings document mes

10、sy development companies, with multiple modified versions can not determine the final document to be used, easily lost, and poor security design a centralized file management functions, the platform providing a centralized data network storage center, effectively manage data files generated during c

11、reating the machine products . Developers can also easily access resources directly on the platform,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in productdesisn and development of creating products.The system uses B / S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tegrated use of ASP.NET, SQL Server database, workflow manage

12、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mechanical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Key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laborative Platform; workflow; Document Management; ASP.NET; SQL Server;目录1 引言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11.2 问题的定义与简介21.2.1 问题的定义21.2.2

13、问题的内容简介21.3 课题的调研31.4 可行性分析41.4.1 经济可行性41.4.2 技术可行性41.4.3 操作可行性41.4.4 法律可行性52 需求分析52.1项目背景52.2项目概述52.3数据流图分析62.4用例分析93 系统设计113.1 系统总体结构113.2 数据库设计113.2.1.数据库逻辑设计113.2.2.数据库表设计133.3 开发与运行环境173.4 系统总体界面174 项目协同模块设计194.1 项目协同子系统的结构194.1.1 项目协同模块简介194.1.2 项目协同模块功能194.2 项目协同模块的详细设计204.2.1 新增任务的设计204.2.2

14、我的待完成任务列表的设计214.2.3 我的任务完成列表的设计214.2.4 任务总列表的设计214.2.5 添加项目类别的设计224.2.6 项目类别管理的设计224.2.7 添加产品部件的设计234.2.8 产品结构树的设计234.3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245 文件协同模块设计255.1 文件协同模块的结构255.1.1 文件协同模块简介255.1.2 文件协同模块功能255.1.3 文件协同模块流程265.2 文件协同模块的详细设计265.2.1 图纸中心模块的详细设计265.2.2 文档中心的详细设计276 开发人员模块设计286.1 部门管理子系统286.1.1 部门管理子系统简介2

15、86.1.2 部门管理模块功能286.1.3 部门管理详细设计286.2 员工管理子系统297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307.1 会议管理子系统307.1.1 会议管理模块功能简介307.1.2 会议管理模块功能307.1.3 会议管理模块详细设计307.2 新闻管理子系统327.2.1 新闻管理功能简介327.2.2 新闻管理功能327.2.3 新闻管理详细设计337.3 密码修改子系统348 个人中心模块设计358.1 邮件列表子系统358.2 日程安排管理子系统368.3 计划管理子系统378.4 公司新闻子系统389 设计收获与心得39结 论41致 谢42参 考 文 献431 引言1.1 课

16、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和在线协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撑的作用也日益显著。而大量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加之本行业的自身特点,其越来越处于竞争劣势的境地。当前,机械设计企业面临市场应变能力不强,产品转型快和业务流程重组等困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机械生产企业亟需提高对市场响应的速度,提高完成订单的效率和质量。企业普遍意识到,应用基于网络的协作平台,将可以有效摆脱上述的处境。很多机械企业亟需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企业的管理需要具备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工作流的有效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获得在整个项目期间的文档流转解决方案。

17、开发者在协同作业中有效管理文件,并能严格地将其归档。从而释放内部开发的巨大潜力。贯穿机械设计、生产过程的网络协同平台,将会为相应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竞争能力的核心信息化技术。家用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降低3D打印机成本的解决方案不断出现,商业化的前景越来越清晰。在基于Web的协同设计制造构建运行过程中,开发者可以积累协同制造Web方向上的经验和技术,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机械设计协同方式,满足未来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基于Web的信息交换已经从单一的文本信息发展到包含语音、图像、图形、文本等多媒体信息的交互。Web技术从1.0发展到2.0时代,技术分支多种多样,并且也已经走向成熟。这些技术上的条件,也

18、为网络协同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该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将会加快企业内部协作生产的速度。通过利用中小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的小组开发,产品的开发周期将能获得可观的缩短。企业可以有更好的能力,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中小型企业因为自身财力和发展的限制,很难去购买高昂的完整生命周期、功能复杂的生产管理软件。本系统的开发立足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讲求实用,满足适用,定位清晰。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差异化的更适宜的选择。降低机械产品研发过程的开支,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制造企业通过使用网络化协同设计(Network-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NCD

19、)平台,将会转变产品设计和管理的方式,获得一个质的改变。相比于过去,生产相同的产品,将会花费更少的费用和代价。有效地工作流和文档管理,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幅提高,摆脱过去重复而单调的刻板操作。平台中的用户只需关注当前的自身的任务,完成相应的计划。系统提供的机制,将能保证系统协同、有序地进行。不同的设计人员之间,不同的设计组织之间,不同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均可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交互协同参与,合作设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人们协同工作的整体效率,有助于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和主动精神。从而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设计开发成本。1.2 问题的定义与简介1

20、.2.1 问题的定义本系统本系统的目标用户是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也可兼容作为学校的机械学院的教学平台使用。本系统立足为目标用户制作适合自身需求,同时也是性价比合理的系统。一些大型的在线协同解决方案,例如著名的AutoDesk公司的Autodesk Buzzsaw大型web应用,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小型企业,一是由于价格高,难以承受,二是这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并不注重本地化进程,其在线的应用因为要跨越国界,很难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但这些大型企业应用所具有的权限管理、版本控制、文件共享与归档、项目状态管理、对设计专属文件的查看与处理、多语言支持等,对于本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

21、,将其汲取其中的实用功能,强调在用户工作流上的协同和图形文件的集中存储。1.2.2 问题的内容简介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开发协同过程具有固定的流程。以一个斯特林发动机的开发设计协同过程为例。首先在项目列表中,建立斯特林发动机项目。导入发动机总装图exb文件,一系列的零件图纸文档就结构化显示出来,这就是产品结构树。零件部分的开发过程必然涉及到相应的图纸和文档,因而,与整个产品树相关联的就是文档树。整个开发过程设计到的图形和文档有发动机的全套三维模型,含零件和总装。发动机的运动原理动画。发动机的全套二维工程图。关键零件的详细工艺、加工代码。整个项目则对应的图纸、工艺文档和3D文档。协同平台在整个过程

22、中都要紧密结合工业产品设计软件的使用,即众多的CAD/CAM软件。设计软件制作好三维图纸后,上传到平台中,即为入库的过程。设计过后,各个子文档图纸都已经准备好了之后,进行装配操作,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这时一个将多个子图纸处理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图纸的过程。涉及到ics文档,这个整合的过程中,也是在CAD软件中进行中,这是出库的过程。这里,也可以看到协同平台的一个特点,伴随着大量的入库和出库的操作,网络化协同系统则是提供集中化的控制中心,从而对产品数据有效地管理,避免图纸文件的丢失。并且可以添加版本控制的功能。协同化平台的作用相当于提供了一种对传统开发的有效数据管理机制。保证整个开发过程有序、

23、完整和高效。图纸上传到系统所构建的文档树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个三维图档浏览的功能,可在系统中在线查看。类似的,word文件也可以嵌入到系统中浏览。显而易见,越多的文档可以在线地查看,对于用户来说就是越方便,这也看到协同平台开发具有可扩展性,协同平台可以分阶段开发,以开发出越来越全面的系统。首先,机械设计制造协同平台可以让管理人员建立待开发机械产品的产品结构树。本系统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可以有效设置所需项目的所有机械部件,从而,保证产品的顺序开发和工作流的持续建立。接着,本平台能够让设计人员有效地开展产品设计,设计和管理人员可以访问集中存放的图纸数据,对这些附属于自身工作流的文档,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24、。在工作流级别的协同,这是本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用户登入到系统中,首先看到的内容。系统秉持简明有效地原则,避免冗余和繁复的权限和工作流流转的控制,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人员有限,可以有效交流的特点,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交流方式,以人的能动性,充分高效地协同开发。用户个人中心的电子邮件、新闻公告、日程安排、个人计划和会议控制等等,提供给了用户强有力的交流工具。1.3 课题的调研国内外对于网络化协同制造的研究与开发方兴未艾,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加速的态势。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从80年代就开始,就将生产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传统的制造业强国,例如,在设计的

25、协同和网络交互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网络化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实时协同设计制造等概念层出不穷。例如,世界设计软件巨头Autodesk推出的Autodesk Buzzsaw基于互联网的安全联机协作和项目管理服务,它使项目组保持联系,可以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项目文档,从而提高项目组的生产力并降低成本。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在网络协同设计也不断发展。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这些早期的探索为产品的商品化提供有效地借鉴。目前,市场已经有成功的商业应用系统,例如金慧软件的协同设计平台,纬衡科技的协同设计,理正的协同设计平台等。目前,

26、市场上广泛应用着文件级协同、图层级协同、参数化设计、面向图纸的管理等侧重点不同的商业应用,这是软件企业快速顺应市场,满足制造企业最迫切的需求,推出的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正在不断渗入制造业。未来,协同平台功能将会越来越集中,将更加充分使用网络,开发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长远看,越来越稳定和人性化的网络化产品设计平台,将会有力激发个人用户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质,借助3D打印机,传统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革。网络化协同设计具有美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充满挑战,在技术上和商业上的应用必然是逐渐推进。现代产品设计越发复杂,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来协同设计。然而,为了在市场的竞争中生存下

27、来,企业必须缩短产品研发时间,对于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要求会越来越高,网络协同设计必然要不断发展提高。1.4 可行性分析1.4.1 经济可行性系统的主要投入在前期的开发过程中,借助于日常桌面类似的Windows Server和可视化的数据库,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很容易并且安全。借助于客户端已经具有的浏览器,系统可以得到快速地布署,并且可以实现无缝更新。有些难题需要克服,但有一些原型可以借鉴,通过充分持续的开发,本课题将可顺利完成。运行在互联网上的协同平台,将让机械制造企业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避免很多的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从长期来看,这将节省下不少的费用和大量的时间。同时,借助于服务器的集中存储和控

28、制,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安全性,避免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无谓错误和损失。机械制造企业将信息化开发平台整合进公司的开发流程中,将有诸多裨益。1.4.2 技术可行性本课题通过使用现在已经成熟的.NET技术体系,SQL Server数据库、工作流管理等技术,完成系统的开发,必要时充分使用Windows平台上的相关接口。系统采用B/S架构.B/S架构的应用充分使用浏览器,实现跨平台优点。易于部署和维护。这些都是经过市场考验,成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NET是微软的新一代技术平台,为敏捷商务构建互联互通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是基于标准的,互联的,适应变化的,稳定的和高性能的。借助于Visual Studi

29、o开发继承环境,ASP.NET与SQL Server高度集成开发,提升开发效率。在.NET技术平台开发出的产品可以方便地运行在windows和windows server产品中,因而,服务器端应用的部署,易于维护,操作直观。WEB3D显示技术方面,有VRML/X3D JAVA3D SHOCKWAVE3D WEBGL等技术,其中,VRML/X3D采用便捷的文本或XML存储在服务器。发展历史长,技术成熟并且部署难度较小。因而本课题选择的VRML技术切实可以开发使用的。本系统的开发周期和难度可控,成本支出也是合理的。1.4.3 操作可行性系统开发并且部署完毕,使用人员在计算机中只需使用浏览器,登录到

30、自己的界面,界面常见,菜单易于使用。这与用户日常接触到的web应用类似,可以快速上手。管理和开发人员依然使用往常使用的开发工具,只是使用此平台,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将会比往常有更高的操作效率,避免无效和重复操作。1.4.4 法律可行性该系统由开发人员开发出来,具有完全的版权,在法律上并未侵害他人权利。使用微软的.NET平台开发出的产品,借助于庞大的windows用户群积累的安全措施,将保证网站源程序的安全性,不被他人非法获取。2 需求分析2.1项目背景机械制造企业对于信息化、联网化的协作平台的需求是迫切的。低廉的投资,能够获得明显的成功。通过使用协同开发平台,机械制造企业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完

31、更多地产品开发任务。能够在完成项目时,花费更少的时间。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拥有自身公司的网站和电子交易站点。但缺少具有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信息化技术。此现状下,公司管理人员也具有使用制造信息技术的意愿,希望提升企业的决策和业务流程。中小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订单开始,人工式地制定开发计划,并且需要参考库存情况。决策过程也就提升不上去。这样的信息屏障,也体现在开发人员的开发过程中,多种分散式的沟通方式并不能有效地管理沟通的信息。大量数据将会丢失。管理者的决策也会因为缺乏有效地记录平台,导致重复命令、低效管理乃至错误领导。因而,相关企业必须寻找到有效地信息沟通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平台,对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开发、

32、管理和图纸都能有效地协同。基于Web的机械产品设计制作就应运而生,其将能有效地打破地域的限制,强化企业内部开发的协同,乃至于和合作企业间的有效互动和配套生产。家用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降低3D打印机成本的解决方案不断出现,商业化的前景越来越明朗。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制造的开发和探索中,开发者可以积累协同制造网络化解决方案的经验和技术,满足未来进一步的发展需求。2.2项目概述系统主要由项目协同、文件协同、开发人员、个人中心、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项目协同和文件协同分别针对项目和文件级别的协同。开发人员模块是平台中的用户管理中心。系统管理配置系统的信息。这些模块在功能上的紧密结合,构成协同

33、平台这样一个整体,实现机械产品项目开发的协同。系统用户使用项目协同功能,实现项目和该项目下开发任务的协同目标。文件协同与项目协同有机组成,构成一体,一起实现整个项目过程的协同。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小组人员的管理,通过开发人员模块实现。开发过程中涉及到频繁的通讯信息,个人中心中,用户可以集中地查看这些信息。系统管理是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设置的模块,新闻和会议的管理都位于其中。本系统作为面向机械企业的协同平台,开发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体现出平台的协同性。这主要体现在工作流协同和图纸文件协同两个方面。系统能够建立多个工作流,并行开发、协调进行开发任务,在工作流上协同。开发过程中,多个用户参与图纸和文档

34、的制作。系统所提供的图纸和文件管理功能,有序地管理工作流所涉及到的图纸和文档。这就是系统在图纸和文档上的协同。根据产品结构,开发人员准时分配的任务。一些任务将会优先完成,这样,具有依赖关系的任务将能顺利进行。一些任务将会由几个开发者同时开发,这样,多个任务将能协同并行开发。这就是工作流上的协同。开发者在任务开发的过程中,图纸将会进行频繁的出库和入库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图纸和文件管理功能,将有序地管理工作流所涉及到的图纸和文档。这些图纸和文档的制作、修改和出库操作,很多是由多个用户协同完成。这就是系统在图纸和文档上的协同。平台中的用户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制定计划安排和同步日程信息等方式有效沟通,

35、协调好开发任务和项目开发中的协作信息。用户可以在个人中心,查看所有的通讯信息。2.3数据流图分析为了充分获取用户需求,笔者不仅研究了专业知识,还潜心研究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流动规律,绘制出数据流图,切实地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信息的流动与变换,从而为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打好基础。数据流图是系统设计的有力工具,数据流图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信息数据的传递,并且,数据的起始和源头都是用户,这就为用例分析做好了准备。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开发人员和管理员是系统的主要实体,在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传递,开发人员在工作流管理中建立工作任务、访问图纸文档,发送通讯信息等;管理员管理部门和员

36、工的信息,这就涉及到管理员和部门数据、员工数据的交互。另外,新闻管理、会议管理和系统设置管理过程中,也涉及到对应信息数据的交互,如图2-1所示:图2- 1 系统顶层数据流图用户登录时,在界面中输入的用户信息要与系统中已有的用户信息进行查询匹配。如果能顺利地查询到,根据所查询到信息类型,进行跳转操作。如果系统中没有已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添加用户信息。注册完成后,用户的数据添加到系统中,当用户登录时,又执行了以上的操作。用户登录与注册数据流图如图2-2所示:图2- 2 用户登录与注册数据流图开发人员在执行新的开发任务时,需要从产品结构树中获取项目所涉及到产品部件,并且,通过通讯信息,建立起正确

37、的任务。用户有查看任务列表的需求,这就需要系统从工作流信息库中,提取相应的工作流记录。协同开发工作流的数据流图如2-3所示:图2- 3 协同开发工作流数据流图平台中的用户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工作流上的协同,也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好图纸和文档。因而,图纸和文档的查询,也是基本的要求。用户在系统中输入查询条件查询,系统与图纸文档的数据匹配,从而返回正确的目标文件。在界面中显示出查询的结构。图纸文档查询数据流图如2-4所示:图2- 4 图纸文档查询数据流图开发人员在系统中接受到协同的请求时,发送协同请求信息。从而,能有其他开发人员进入到协同环境中。选择沟通的方式,开启协同服务。这些服务将能有效地发送协同

38、请求信息。在这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协同信息将会保存到系统,以便于用户的集中查看。在不断地交流与协同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一致意见。设计开发协同服务数据流图如图2-5所示:图2- 5 设计开发协同服务数据流图项目管理员负责项目的管理与协同,一个完整的项目,其开发过程要涉及到多人,历史也较长。这时,项目管理员需要对项目进行分解规划,接着将分好的任务发布出去,添加项目成员,提供为开发者开发。这些项目的信息需要保存到系统的项目信息中。这就为子项目的协同开发和管理做好了前提。开发者接受任务,进行子任务的开发。在子项目开发过程中,协调难度就会增大。这就需要项目管理员对项目进行监督和调节,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从而

39、能交付项目。项目管理与协同数据流图如图2- 6所示:图2- 6 项目管理与协同数据流图2.4用例分析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和设计人员三类。系统管理员涉及到系统配置管理,其账号和密码都是固定在系统中,不能轻易更改。项目管理员具有对项目和开发任务的管理权限,并管理系统的新闻和会议等。开发者是平台中最多用户,参与机械产品项目和任务的开发。系统总体用例图:图2- 6 系统总体用例图 3 系统设计3.1 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树图:图3- 1系统功能树图功能图是一种功能分解结构,描述功能需求,属于需求分析层面。从功能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问题领域。从这些需求出发,对系统进行结构分解,重组和整合,进行充分

40、的软件架构。系统的重点功能是项目协同和文件协同,此两大项功能保证协同任务的顺利开展,能够建立起产品的结构树。同时,对于平台中的用户来说,个人中心是很重要的,以一个集中的模块,展示出数据流向到具体个人的结果。用户通过个人中心,能有效地使用沟通工具,完成协同任务。这些用户,则可以通过开发人员功能进行管理。系统管理,是管理员功能的重要体现,会议的发布与管理,新闻的管理等,都在此模块中实现。3.2 数据库设计本系统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强大易用的DDMS,使得开发者能够高效直观地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但只有数据库设计合理,冗余度低,数据表间的关联紧密,才能保证数据库本身设计的

41、优良。并且笔者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视图的使用,实现了在数据存储层上的逻辑,有效地与程序代码实现优化和整合。数据库的设计历经了实体联系图,建立数据库表等阶段。3.2.1.数据库逻辑设计用户是系统的基础信息之一,具有多种属性。将用户的E-R图先列出来:图3- 2系统用户实体E-R图3-2图中的用户属于相应的部门,部门也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实体。除了部门本身的名称和编号外。为了记录系统中部门的变化,也将部门的添加时间作为其中的一个属性:图3- 3 部门实体E-R图协同平台中,用户参与多个项目任务的开发。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工作流。工作流是系统中很常见的一项内容,其本身也具有多项属性,并且,工作流与系统

42、中的其它实体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详细的工作流实体联系图如3-4所示:图3- 4 工作流实体E-R图从上面各自的实体图中,已经说明了基本的实体属性。这些实体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完整地构成整个系统。用户在完成系统所分配的任务,建立与完成工作流的过程中,涉及到使用图纸文档、邮件计划等。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发送和管理多份邮件,也会查看多份图纸和文档,但一份图纸和文档,可能由多个用户来完成。用户为了完成在系统中所分配到的任务,需要建立多个工作流。图3- 5 协同平台实体总体E-R图3.2.2.数据库表设计表- 1用户表(UsersInfo)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UserID主键(PK)

43、否int4用户标志号UserName是varchar50用户姓名Password否varchar50用户密码UserType否int4用户类型BrachID外键(FK)否int4部门编号Sex是varchar10性别Cardtype是varchar10证件类型CareID是varchar10证件号码Phone是varchar10手机号Address是varchar50地址表- 2 部门表(Branch)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BranchID主键(PK)否int4部门编号BranchName是varchar50部门名称AddTime否varchar50此部门添加的日期表- 3 产品

44、项目类型(FlowsType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ID主键(PK)否int4项目编号Name是varchar50项目名称表- 4 工作流(FlowsDoc)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ID主键(PK)否int4工作流编号Name是varchar50工作流标题Content是varchar50工作流内容UserID外键(FK)否int4发起用户的编号FlowsTypeID外键(FK)否int4工作流类型编号IsUrgent是int4紧急程度标记IsSave否int4保存标记IsEnd否int4完成标记AddDate否dataTime8添加时间表- 5 产品结构树(Flows

45、)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FlowsID主键(PK)否int4产品部件编号FlowsName是varchar50产品部件名称TypeID外键(FK)否int4产品所属项目编号UserID外键(FK)否int4产品部件添加人编号IsFix是int4保存标记表- 6 登陆日志(LoginInfo)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ID主键(PK)否int4日志编号UserID外键(FK)否int4登陆用户编号IP否varchar15登陆的IP地址Time否varchar20登陆的时间State是varchar50状态结果表- 7 登陆日志(LoginInfo)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ID主键(PK)否int4日志编号UserID外键(FK)否int4登陆用户编号IP否varchar15登陆的IP地址Time否varchar20登陆的时间State是varchar50状态结果表- 8 会议室(MeetingRoom)列名约束条件允许为空数据类型长度描述R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