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5079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一、刚性路面设计交通组成表车型前轴重后轴重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交通量小客车1800解放CA10B19.4060.851双300黄河JN15049.00101.601双540交通SH36160.002110.002双130.0120太脱拉13851.40280.002双132.0150吉尔13025.7559.501双240尼桑CK10G39.2576.001双1801)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轴载换算: 式中 :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

2、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KN; 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1;单轴单轮时,按式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三轴双轮组时,按式计算。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车型解放CA10B后轴60.8513000.106黄河JN150前轴49.005402.484后轴101.61540696.134交通SH361前轴60.0012012.923后轴2110.00120118.031太脱拉138前轴51.401501.453后轴280.001500.969吉尔130后轴59.5012400.059尼桑CK10G后轴76.00118002.230834.389注

3、:轴载小于4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是0.170.22取0.2,则 其交通量在中,故属重型交通。2)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中。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4.4.6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厚20cm;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20cm。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75m,长5.0m。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3)确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水泥碎石,石灰土 设计弯拉强度:,结构层如下: 按式(B

4、.1.5)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式中: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 与有关的回归系数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式(B.1.3-2)计算为: 4)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按式(B.1.3),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v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 根据公

5、路等级,由表B.1.2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失影响的综合系数 按式(B.1.2),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5)温度疲劳应力 由表3.0.8,区最大温度梯度取92(m)。板长5m , , 由图B.2.2可查普通混凝土板厚。按式(B.2.2),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按式(B.2.3)计算为 再由式(B.2.1)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 查表3.0.1 ,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应于二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为低级,目标可靠度为90%。再据查得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3.0.3,确定可靠度系数 按式(3.0.3) 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4c

6、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二、柔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车型前轴重后轴重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交通量小客车1800解放CA10B19.4060.851双 300黄河JN15049.00101.601双540交通SH36160.002110.002双130.0120太脱拉13851.40280.002双132.0150吉尔13025.7559.501双240尼桑CK10G39.2576.001双1801)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轴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a).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式

7、中: N 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次/日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K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轴载系数,m是轴数。当轴间距离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车型解放CA10B后轴60.851130034.566黄河JN150前轴49.0016.4540155.212后轴101.6011540578.604交通SH361前轴60.0016.412083.238后轴110.002.21120399.634太脱拉138前轴51.401

8、6.415053.084后轴80.002.21150125.013吉尔130前轴25.7516.42404.200后轴59.501124025.082尼桑CK10G前轴39.2516.418019.709后轴76.001118054.5521532.894 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b).累计当量轴数计算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0.5取0.45,=8%,累计当量轴次: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a).轴载换算 验算半刚性基底层底拉应力公式为 式中:为轴数系数, 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09。计

9、算结果如表所示:车型解放CA10B后轴60.85113005.640黄河JN150后轴101.6011540613.117交通SH361前轴60.0011.851203.729后轴2110.0031120771.692太脱拉138前轴51.4011.851501.360后轴280.003115075.498吉尔130后轴59.50112403.770尼桑CK10G后轴76.001118020.0351494.839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为700万次左右,根据规范推荐结构,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

10、5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厚度待定)、底基层采用石灰土碎石(30cm)。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面层由二至三层组成,查规范,采用三层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4cm),中间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5c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6cm)。 3)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查有关资料的表格得各层材料抗压模量(20)与劈裂强度材料名称H(cm)20抗压模量劈裂强度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14001.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1200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10000.8水泥碎石3015000.5石灰土碎石?9000.35土基35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该路段处

11、于1区,为粘质土,稠度为1.05,查相关表的土基回弹模量为35.0MPa。5)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一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的验算。a)设计弯沉值(一级公路)该公路为一级公路,路面等级系数,面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基层类型系数。设计弯沉值为: b)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水泥碎石 石灰土碎石 6)设计资料总结设计弯沉值为25.77(0.01mm)相关资料汇总如下表:设计资料汇总表材料名称H(cm)20抗压模量容许拉应力()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2、414000.4878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12000.3484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10000.2532水泥碎石3015000.2525石灰土碎石309000.1378土基35 7)确定水泥随石层厚度(换算成三层体系) 查表得 查表得 查表得:根据 取8) 弯拉应力的验算 A点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底 查图14-18得为压应力,不需验算。B点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底 查图14-18得为压应力,不需验算。 C点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底 查图14-18得为压应力,不需验算 D点 水泥碎石层底 查图14-18得 查图得 查图得 E点 底层弯拉应力 查图14-19得: 9)确定剪应力和抗剪强度 1路面

13、结构等效换算 计算剪应力和正应力 由 查图14-27得 , 查图14-28得 因而得f=0.3时 缓慢制动时: 已知沥青混凝土面层,则 紧急制动时 2确定容许剪应力 停车站在设计年限内的停车标准轴数现按双车道累计轴数的15%计,即 ,则缓慢制动时 紧急制动时: 3验算剪切应力 对于缓慢制动时: 对于紧急制动时: 显然,后一种情况(紧急制动时),不满足抗剪强度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可改变混合料组成设计或采用质量较好的沥青(改性沥青)。施工组织设计示例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认真的贯彻党对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2.科学的安排施工顺序,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

14、安排施工顺序,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之间合理搭接,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4.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5.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6.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7.节约基建费用和降低工程成本。二、分类施工组织设计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分步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又是施工方案,修正方案。施工组织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组织文件的统称。三、主要内容(步骤)1.分析设计资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机具、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方

15、案的基本要求:切实可行,施工期限满足业主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经济合理,工料消耗和施工费用最低。2.编制工程进度图(时间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研究施工图纸和有关资料及施工条件;划分施工项目计算实际工程数量;编制合理施工顺序和选择施工方法;计算各施工过程的实际工作量(劳动量);确定各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及工种和机械台班数量及规格;设计与绘制施工进度图;检查与调整施工进度。3.计算人工、材料、机具需要量,制定供应计划;4.临时工程,供水、供电、供热计划;5.工地运输组织;6.布置施工平面图;7.编制技术措施计划与计算技术经济指标;8.编写说明书(工程概况、施工组织安排、主要材料、

16、工、料、机的安排)。四、工程概况及工程量如下:它资料如下: 江平公路LQ7段位于靖江境内,属于一级地区,冬季施工为准二区,雨量为区,雨季为四个月; 沿线附近可租用房屋,签定租房协议,解决施工期间住宿办公等用房; 临时占地及青苗补偿每亩3200元,共占46亩; 永久性征地:旱地4800元/亩,共计233.474亩 临时工程:汽车便道3.6 Km,临时电力线4 Km 主、副食,煤、油由最近城市供应,汽车运距3.6Km 施工专业队伍由招标决定,民工由当地50Km内招募乘汽车到达工地因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工程施工将采用流水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土方、二灰土等工程分别由各专业施工队伍分别施工,以加快

17、施工进度;二灰碎石、水泥碎石及沥青混凝土,因其采用摊铺机,仍采用单一断面施工。主要工序的施工程序及方案如下所述: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队伍进场后,立即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如工程机械及建筑材料的进场、测量放样、原材料检测及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二灰碎石、水泥碎石配合比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场地平整、水源、电源的落实、取土区的划定、临时工程的施工等工作。2清杂、清障及清表工程、河塘处理 工程具备实施条件后,立即进行路基的清障、清杂及清除表土工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树根挖掘、圬工拆除、杂物清理等工作,用推土机进行耕植表土的清除及推移工作。同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沟塘的清淤工作,并用水泥土、石灰土或抛石

18、等方法进行沟塘回填处理工作。3路基施工测量放线:a.根据护桩设置图,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b.测设中心桩,按25cm一整桩号和由路线起讫点等控制路基中心的各点测设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里程桩号;c.测设路基边坡线;d.以路堤顶设计宽度为0,余宽50cm(以保证边坡压实度和压实机械的安全)放边线点,用石灰沿线撒放,作为填土范围的明显标记,注意每层中心两侧的填土高度是不相等的,按实际高程计算家上余宽,即为此层的填土宽度。 布土:在指定的取土范围区位置,可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入场,按照压路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计算布土时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只要把土的位置和摊铺系数掌握好,就可以提高

19、摊铺速度。摊铺:测量人员跟随压路机及时控制,根据各桩号底层标高,控制好表层的顶面标高,使填土达到控制的厚度,注意摊铺系数。 平地机整平:当一工作段由推土机推平并经复测符合要求时,就可以上平地机进行工作。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如此往返三次。 路基碾压:第一遍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静压或轻振进行稳压,再强振压实。压实时先从两侧路基边沿向路中推进,压路机碾压轮重叠抡宽1/31/2。一般碾压68遍,至中达到规定的压实厚度为止。 碾压后先进行自检宏观上表面平顺光洁,无明显轨迹,无松软起皮、起皱现象,给人以平顺坚实的感觉;实测实量检测:按规定进行压实度和含水量的测试。 经监理工程师复检认可在进行上一层土的

20、填筑; 当路基填方高程已达到槽底部时,表示该段填方已结束在移交给下一到工序。施工在移交前对槽底中心高程、压实度、横向坡度、平整度、槽底宽度、路肩宽度等进行认真的测试、检验和评定,按规定填写多种检验与质量评定表,报监理工程师复检认可; 刷边坡:测量员按设计要求测量并打出路基顶面和坡脚的边线,撒上石灰形成明显标记,用平地机刷坡,配合汽车将余土运走。若平地机刷坡不平整或不达到要求,需人工进行细刷。要求坡度准确平顺、无鼓胀、坑渣现象,刷到坡脚的余土,装载机装上汽车运走,要求坡脚直顺。自检合格后,报请检验鉴定认可; 挖边沟:按设计规定边坡的比例,纵向排水去向,沟底高程和开挖的深度,放边沟的上口线和沟底坡

21、脚线,测量人员随机测量,指挥挖掘机挖土,配合人工刷坡清底。要求上下四条线要有顺坡底平面平直。4水泥碎石的施工(基层) 水泥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具体施工流程见下图:7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本设计路段的面层为三层结构,上面层为厚4cm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5cm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6cm厚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选用,其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当采用圆孔筛作为过滤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施工准备:a. 基层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具有

22、良好的稳定性;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高程应符合要求。b.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c.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书了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d. 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湿度应符合规范表7.2.4,的规定,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选用。沥青粘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薄的用高限。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a.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b.

23、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械拌制。各类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c. 间歇式拌和机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d. 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粉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符合表7.2.4的要求。当混合物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混合料的废除温度按表7.2.4注执行。e.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

24、拌合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f. 拌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a.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版可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b. 以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c. 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d.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转拌和能力或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对于高速、一级公路,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

25、料车不宜少于5辆。e.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a.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b.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宜相距1030m,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当混合料供应能满足不间断摊铺时,也可采用全宽度摊铺机一幅摊铺。c. 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

26、止粘料的柴油。d. 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宜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e.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规范7.2.4的要求,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f.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其它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摊铺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2)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3)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时,熨平板应加热;4)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g. 沥青混合料不许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铺筑。h.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休整。i. 人工找补或更

27、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当属于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合料面层上操作。j.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a.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0cm。b. 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路机的数量应根据生产率决定。c. 道路沥青混合料 压实宜采用下列机械: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28、68t;三轮钢筒式压路机:812t、1215t;轮胎式压路机:1220t、2025t;振动压路机:26t、614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12t;振动夯板,质量不小于180Kg,振动频率不小于3000次/min,人工夯实等。d.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缓慢均匀的速度碾压.e. 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1)初压应在混合料摊取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2)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3)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初压后检查平整

29、度、路拱,必要时间予以适当修整。4)碾压时应奖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f. 复压应紧接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复压宜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小于46遍,达到要求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2)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5t,碾压厚层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宜小于22t。3)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力路机时,总质量宜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4)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层厚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

30、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1020cm ,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g.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h.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i.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j.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k.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

31、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l. 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接缝a. 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b.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c.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d.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对于高速和一级公路,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e.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

32、层油。f. 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g. 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h. 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或3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8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施工准备a. 本设计路段的施工机械选择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强制搅拌楼(站)。b. 施工组织。c. 搅拌场设置:搅拌场1)宜设置在摊铺路段的中间位置;2)应保障搅拌、清洗、养生用水的供应,并保证水质;3)应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4)应

33、确保摊铺机械,运输车辆及发电机等动力设备的燃料供应。离加油站较远的工地宜设置油料储备库;5)应满足水泥、粉煤灰、砂石料储存和供应要求;6)搅拌楼下宜采用厚度不薄于200mm的混凝土铺装层,并应设置污水排放管沟,积水坑或清洗搅拌楼的废水处理回收设备。d. 摊铺前材料与设备检查。e. 路基、基层和封层的检测与修整。f. 贫混凝土基层铺筑与质量检验。 混凝土拌和物搅拌与运输a. 根据拌和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b. 拌和过程中,不得使用沥水、夹冰雪、表面沾染尘土和局部曝晒过热的砂石料。c. 外加剂应以稀释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和加水量中扣除。d. 拌和

34、引气混凝土时,搅拌楼一次拌和量不应大于其额定搅拌量的90%。纯拌和时间应控制在含气量最大或较大时。e. 粉煤灰或其他掺合料应采用与水泥相同的运输、计量方式加入。f. 拌和物应均匀一致,有生料、干料、离析或外加剂,粉煤灰成因现象的非均质拌和物应严禁用于路面摊铺。g. 运输可选用车况优良、载重量520t的自卸车,自卸车后挡板应关闭紧密,运输时不漏浆撒聊,车厢板应平整光滑。 混凝土层铺筑a. 滑模机械铺筑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施工,宜选配能一次摊铺23个车道宽度(7.512.5m)的滑模摊铺机;2)滑模摊铺路面时,可配备一台挖掘机或装载机辅助布料;3)切缝时可使用软锯缝机、支架式硬锯缝机和普通锯缝机

35、;4)基准线设置:由单向坡双线式、单向坡单线式和双向坡双线式三种;5)摊铺准备;6)布料;7)摊铺时应缓慢、匀速、连续不间断的作业,应随时调整松方高度板控制进料位置;8)开始时宜略设高些,以保证进料;9)正常摊铺时,振捣频率可在6000r/min11000 r/min间调整,宜采用9000 r/min左右;10)满负荷载时可铺筑的路面最大纵坡为:上坡5%,下坡6%;11)施工的最小弯道半径不应小于50m;最大超高横坡不宜大于7%;12)摊铺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滑模摊铺机。b. 轨道摊铺机铺筑,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接缝a. 纵缝施工1)当一切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

36、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当所摊铺的面板厚度大于260mm时,也可采用插拉杆的企口型纵向施工缝,采用滑模施工缝的拉杆可用摊铺机的侧向拉杆装置插入;2)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 b. 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与胀缝重合。c. 横向缩缝施工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不宜采用斜缝;在重交通公路时应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d. 胀缝设置与施工1)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间距视集料的温度膨胀性大小确定;高温施工可不设胀缝;长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和年温差较小时,可不设胀缝,较大时,路面两端构

37、造物间距大于等于350m,宜设一道胀缝;2)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e. 灌缝抗滑构造施工a. 摊铺完毕或精整平表面后,宜使用钢支架拖挂 13层叠合麻布、帆布或棉布,洒水湿润后作拉毛处理。布片接触路面的长度以0.71.5m为宜,细度模数偏大的粗砂,拖行长度取小值;砂较细,取大值。人工休整表面时,宜使用木抹。用钢抹整过的光面,必须再拉毛处理,以恢复细观抗滑构造。b. 当日施工进度超过500mm时,抗滑沟槽制作宜选用拉毛机械施工,没有拉毛机时,可采用人工拉槽方式。c. 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d. 一般路段可采用横向槽或纵向槽,在弯道或要求减噪的路段宜使用纵向槽。 混凝土路面养生 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