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千奇百怪话桥名,第一模块,由所在地命名,就因地处河北省赵县而得名。,赵州桥,由形状命名,就因相邻的两座桥恰好构成钥匙的形状而得名。,周庄的钥匙桥,苏州的宝带桥,是因为桥的外观像一条腰带而得名。,宝带桥,由习俗命名,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就是得名于这里有人们在桥头将鱼虾放生的习俗。,放生桥,众说纷纭,西湖的断桥如何得名则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大雪初停,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阳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因此叫断桥。,断桥,第二模块,千姿万状话桥形,浮桥,藤索吊桥
2、,多跨木梁木柱桥,铁索桥,泸定铁索,名垂千古,古朴的石桥,绍兴八字桥,连墩洛阳桥,斜拉桥 四两拨千金,四通八达 立交桥,第三模块,玲珑奇巧赏名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第四模块,与桥联姻话电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内容传奇,文艺气息浓厚,具有甚高的催泪效果。整部片感叹造化弄人,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那个时代道德观。两次战争的先后呼应,使得这个标准爱情悲剧故事背后有着反战讯息。主题曲一路平安更是风靡全世界,流传至今。,魂断蓝桥,二战期间,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
3、前去炸毁一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斗争,在桥梁工程师的帮助下及时完成了任务。,电影大渡河,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我军占领桥头,攀着十三根凌空摇荡的铁索向左岸突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生动的塑造了一代儒帅陈毅的形象。,第五模块,桥与文学,七律 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天 净 沙 秋思 马致
4、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桥”的诗歌,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名句欣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为:月光如水,吹箫的美人披着清辉,就像洁白光润的玉人儿;箫声悠悠。飘散开来,融入江南秋夜。这是怎样的一番良辰美景啊!,徐志摩,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赵州桥民谚:“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潮洲湘子桥的歌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四洲;二四楼台二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江河湖海架金桥;东西南北筑福路。,南北
5、东西(方位词)江河湖海(水系名词)词性不完全吻合;但陆上铺路、水中架桥,合情合理。,桥联,路通千家路赶路;桥延万户桥连桥,白描手法,自动说明作用(桥与路之间关系)3路3桥,桥联,一湖秋水映明月;两江烟雨锁虹桥,文句意境开阔,浮想联翩(风景美)一湖两江,秋水烟雨,明月虹桥(动词连接)。,桥联,别梦三更牵故土;家书万里架心桥,律句联(词性)。浅而不俗,恋而不伤,思而不怨,离而不苦,桥联,第六模块,桥的故事,桥事,关于当阳桥(现在湖北省当阳市玉阳镇有其遗址)的故事: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势难抵挡曹操的大军。于是,刘备打
6、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但他不愿把老百姓丢下不管,百姓也不愿与仁厚的刘备分开,于是,十几万拖儿带女的老百姓跟在刘备大军的背后,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而追赶的曹军日行三百里,终于在长坂坡赶上刘备军队。刘备的眷属失散。赵云神勇,几进几出曹军,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至当阳桥时,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骑马立在桥头,帮赵云挡住敌兵,赵云得以和刘备重聚。曹操带领的大部队随后赶到桥头,在张飞的三声怒喝下,曹操的一名战将夏侯杰被生生吓死,而曹操自己也由疑到惊到怕,慌忙掉转马头,他的部下更是狼狈逃窜。张飞在当阳桥上的神勇气概在京剧名段长坂坡得到大力渲染: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桥事,第七模块,桥意新释诚信桥、
7、友谊桥、信息桥、文艺桥、警民连心桥,第八模块,故乡的桥,福清古桥,勤劳勇敢的福清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建造数量众多的古桥。这些千姿百态的福清古桥,在为百姓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玉融大地添增了风光。由于福清盛产花岗岩,所以古桥多为石板铺设。宋代以来,因为福清工匠开采凿琢和吊运重型石料的技术有较大发展,所以建造古桥盛行于宋、明两代。据清乾隆福清县志记载,福清当时的古桥有60多座,有年代可考的有32座,其中宋桥17座、明桥12座、清桥3座。比较著名的古桥有:小桥、里桥、龙首桥、永济桥、水陆桥、宏路桥、龙江桥、灵源桥、波澜桥、五龙桥、桥尾桥、万安桥、迎仙桥、瞻阳桥、航下桥、蹑云桥等等。福清古桥造工精
8、细,坚固耐用,充分显示出古代福清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但由于历经沧桑岁月,这些古桥多已荡然无存。如今还保存原貌的,只有龙江桥、蹑云桥和波澜桥3座了,其他尚存的古桥大多历经多次重修或重建。,福清海口龙江古桥,福清市东隅有一镇称海口,顾名思议地处海边。福清的母亲河龙江在此入海,龙江虽不长,但流经海口时,却江宽5里,水深5丈,每逢涨潮,波涛滚滚,汪洋一片。一座宛如巨龙的长桥龙江桥,就横卧这里,千百年来造福两岸民众。龙江桥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桥长476米,宽5米,两旁有石构扶拦。全桥有39座船形石墩,远远望去,犹如长龙卧波,颇为壮观。龙江桥西南端建有两座七级六
9、面实心石塔,塔高6米,有联曰:“长桥镇海口,双塔锁巨龙”,描绘的就是龙江桥的雄姿。龙江桥建成迄今,已历893年风雨侵蚀,海浪冲击,依然坚实如初,担负着沟通两岸民众往来的重任,足见古代造桥工艺之高超。龙江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没有配备旅游设施,以至游客罕至。海口镇政府现已将龙江古桥列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人文景观,与周边的弥勒岩、瑞岩山、双林寺、林则徐祖居、林则徐公园等联成一串,形成系列人文景观。镇政府计划筹资整治龙江桥两头的环境,建造旅游设施,相信不久的将来,前往龙江古桥的游客将与日俱增。,福清海口龙江古桥,福清海口龙江古桥,福清海口龙江古桥,福清海口龙江古桥,利桥,“利桥”,古称龙首桥
10、,原址在福清县城南门外,横跨龙江两岸,始建于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明万历初年(1573年)县令许梦熊又主持修葺。当时因此桥恰与南门直视,面对县衙,为迷信风水者所忌。时叶向高之子叶成学与父老诸生向县令凌汉翀建议把此桥搬迁到小孤山。移桥工程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开始,竣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历时十年。此桥长180米,宽5米,共有19孔,为石砌墩台的石板桥。清康熙、雍正年间虽有修葺,但终因年代久远,南端有8孔已毁。,利桥,1958年当地政府在原桥上加设木梁木桥面,改造成八字形桥台,成为今天的10孔桥。1980年又加建钢筋混凝土台帽,结构为装配式
11、钢筋水泥空心板,桥全长901米。利桥塔,又名瑞塔,与利桥移桥时同时建造,塔高34米,用雕琢精致的花岗岩砌成,外形为仿木构楼阁式,七层八角,圆周长24米。第一层北面开门。匾额上镌刻“凌霄玉柱”,其余七面设佛龛。利桥塔也由叶向高之子叶成学同知县捐款而建,屹立于新的利桥之畔。相传利桥塔卜基之日,天空突变,由阴转晴,有五彩云朵从太保山方向飘来,覆盖塔顶烂漫辉映,因而得名。全塔有大小浮雕菩萨、力士、佛像等400多幅,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每层各有门神把口,八角檐端均坐镇一尊镇塔将军,共56尊。1984年再次修整时,又建了围墙和塔盘,对保护此塔起了很好的作用。,利桥,蹑云桥,蹑云桥横跨兴化湾西港上游的迳江上
12、端,因地处上迳镇故又名“上迳桥”,是莆田经渔溪通往龙田、高山和平潭的捷径,可以缩短行程5.2公里。蹑云桥是福清市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古时,迳江港阔水深,商贾云集,为通航便利,宋元丰四年(1081年),由翠林寺僧人守思、乡人李诚募缘兴建。原长120米,宽4米,梁15根,为石板桥,有板式结构带石柱栏杆。宋淳熙年间,福清一都人状元黄定立石,兴化守潘畴书写隶书碑文,并把仙游县陈伟书写的“亨龙桥”3字刻在石上。清顺治年间重修,采用板式结构,用大石板平铺为梁,跨孔径为6.88米,每孔平铺56块花岗石石板。石板宽0.440.7米,厚0.40.44米,重35吨,搁在倒置的梯形帽石上。帽石上缘宽2.3米,下缘
13、宽1.6米,高0.55米,厚0.44米,每个桥墩顶平排砌10块帽石,共4米。桥墩用条石砌筑,并在上下游设分水尖。最大墩高为4.8米。民国初年北端圮毁1孔,民国27年(1938年)桥北又被日本飞机炸毁2孔。现尚保存9孔8墩,长71米。蹑云桥结构与海口龙江桥相似,古朴壮观,与江东的鳌江宝塔遥相辉映。1981年2月25日被列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蹑云桥,杭下桥,杭下桥又名“鳌江桥”,位于港头镇杭下村至高岭村之间。清乾隆福清县志作“航下桥”。当时,杭下港滩涂,潮汐日至,行人时有失足遇险者。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三山镇前薛村儒士薛元敬捐资垒石为桥,共5门,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其孙
14、薛舜韶与其曾孙薛云缄,继承祖志,乃捐金续建,共440门,全长1500多米,为当时全县最长的一座桥。知县为了纪念两人的功绩,特为其在桥的两头各建造了一座石牌坊,桥头的一座叫“继先成绩”,桥尾的一座叫“鳌江”。此后,为了防止毁坏,乡人在每门之上增加枕石一座,再铺上条石,旁边加上栏杆,首尾各树华表。共和国成立后,为改造滩涂,桥渐毁。现已不存。,五龙桥,位于城头镇五龙村。建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在桥面石板上镌刻“治平四年建造”字样。桥长22.3米,宽2.92米,2墩3孔,桥墩呈单面舟型,用石板平铺为梁,最大石板长5.64米,宽0.3米,厚约0.5米。现仍然保存完好。五龙桥头建有一座石构的实心塔,
15、七层八角,高6.7米,现亦保护完好。五龙桥于1987年11月23日被列为县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宏路桥,宏路桥位于离县城十公里的宏路镇东南。宋熙宁七年建。明成化年间重建。康熙三年,协防参领张拱垣募缘重建。因其邻于石竹山下的无患溪,故又名“无患桥”。现已不存。,波澜桥,波澜桥坐落在通往省城的南驿道上,横跨镜洋镇波澜村的波澜溪。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净跨6.6米,宽2.15米,拱高3.3米,拱矢比为1/2,拱圈厚0.37米。桥面中间最高点比桥的两端路面高,因此,站在桥的一端看不见桥的另一端。波澜桥结构独特,虽地处僻壤,交通价值不大,但
16、仍远近闻名。1987年11月23日被列为县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源桥,灵源桥位于东张镇,又名“玲珑桥”、“叮当桥”,因其两侧铺设两条长石,中间横铺短石,人走过去会发出叮当之声,故名。由宋政和三年(1113年)住灵石寺正觉大师倡建。共27孔,立有石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只留单孔。它是现有资料记载最早的古桥,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古桥。该桥如今尚存遗迹及石碑。古时相传,谁走过此桥不会发出声响,谁就会当大官。因此许多人试图把桥石填稳,但都无效。又传说,当年叶向高听说灵石山风水很好,会再出一个皇帝,这势必造成天下大乱,决心破此风水,就建造了这座如同剑柄的桥。随后,又开辟一条路,如剑
17、直插灵石,最后才破了风水。因此,灵石山有天子墓而没有出过皇帝。,桥尾桥,位于新厝镇桥尾村,是福清与莆田分界的桥梁,曾名“迎仙桥”、“上洋桥”,又称“兴化江口桥”。桥尾桥建于宋元祐五年(1090年),用花岗石平铺为梁,桥墩呈舟型。明代重建。雍正元年,国学生魏明昌捐赀重修。民国时期,损坏严重。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款修缮,1962年在原桥墩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桥面,改为公路桥,成为福(清)莆(田)两地交通要道。桥长97米,宽4.8米,9墩10孔,条栏式桥护栏。1987年11月23日被列为县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尾桥,第十模块,保护古桥,福清千年古桥蹑云桥桥头桥尾成了垃圾堆,一座存在了近千年的
18、古桥,虽然经受住了日月的磨损,但有可能抵挡不住当地居民的间接伤害。日前,一位热心读者投书本报,反映了他对被垃圾包围着的福清市一级保护文物蹑云桥的担忧。昨日,记者冒雨到现场进行了查看。据了解,蹑云桥位于福清市上迳镇上迳村,该桥是当地仅存不多的历史见证物之一,它始建于宋元丰四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然而,当记者见到蹑云桥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人触目惊心。只见蹑云桥两端杂草丛生,桥头和桥尾简直成了垃圾场海蛎壳、果蔬、煤渣等生活垃圾成堆。从石桥中部边沿残留的垃圾可看出,当地居民还直接从桥上向桥下倾倒垃圾。在该桥桥尾,记者在荒草丛中找到了一块石碑,碑文显示,该桥是当时的福清县政府1981年公布的第一批
19、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清千年古桥蹑云桥桥头桥尾成了垃圾堆,蹑云桥的现状令当地的一些村民感到痛心,一位过桥的村民告诉记者,长久以来,蹑云桥一直被生活垃圾和污水包围着;若在晴天,行人从这儿经过,总能闻到阵阵恶臭,使得这座古桥风采难存;再这样下去,这座存在近千年的文物有可能毁于一旦。据福清市文化局分管文物的卢副局长介绍,该桥全部由长石条垒成,虽然结构简单,但却能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洗刷,至今依然坚固,足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该桥具有相当的文物保护价值。因此当地政府早在1981年就公布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蹑云桥位于偏远乡镇,当地村民保护文物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由此造成蹑云桥当前令人担忧的状况。对此,卢副局长表示,福清市文化局将责成当地政府协助加强对古桥的保护。,近八百年历史的福建泉州顺济古桥全部塌毁,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