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880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心理疏导的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主讲人:卢青山 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一、传统教育方式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1.学校对教师工作的成绩和能力评定,往往是对学校安排布置的工作的结果评定,容易导致教师更关注学生是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而忽略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及对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的激发。,2.教师教育方式简单化,表现为:一是与学生谈话时缺少耐心倾听;二是指责、批评、说教、评论较多;三是主观性较强,迫使学生接受自己的逻辑分析与价值观。,3受中国纠错文化的影响,教师习惯于看到学生不足的一面,习惯于纠错,误以为只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就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完美。殊不知“我总是不能让你满意”这种想法

2、往往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会如何鼓励比学会如何惩罚更有效,二、心理咨询技术在与生交流中的应用 因此,建议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建立良好心理交流关系 2.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多说,收集各种信息 3.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的问题,前提:没想好,说多了还不如不说。,1.尊重坚信:学生是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1)创造安全、温暖的氛围,能让学生最大限度表达自己(2)使学生感到被老师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3)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一)建设良好心理交流关系,教师如何表达尊重:(1)无条件(完整)的接纳学生 尊重是对学生

3、的现状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人格和权益予以接纳、关注、爱护,不以外在的社会价值标准对其加以批评,而是从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尊严和价值的角度去接纳他们,承认并相信学生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潜能,相信其有改变和成长的动力。,(2)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特身份、有思维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和接纳学生与自己的种种不同,要从平时惯于归类、贴标签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重新认识每个学生并注意其独特性,防止自己的偏见,防止从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出发,接纳某些自己喜欢的学生,排斥某些自己不喜欢的学生。,2.温暖 温暖是班主任老师真情实感的流露,分

4、为非言语性温暖和言语性温暖两种。,支持性非言语性温暖是传达情感的主要途径,如言语声调、目光接触、面部表情、体态姿势以及触摸。,表达温暖与冷漠的非言语线索,3.真诚 教师如何表达真诚(1)适当的时候要学会走出角色 不要老想着我是老师,(2)学会不设防 真诚的老师对自己有接纳态度,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需要遮掩什么。甚至,在遇到学生的埋怨或攻击时,不会被难堪所激而去反驳、辩解,而会去理解学生的心情,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类问题。,(3)表里一致,说到做到 即做到心口如一,做到感受、意识和表达三者一致。(4)愿意自我开放 教师能否自我开放是真诚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我开放是指教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

5、验与学生共同分享。,(5)积极关注,指教师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学生拥有正向的价值观。积极关注涉及到对人的一种基本认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向上的动力,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把谈话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传统做法是减少黑的部份,我们要学的应该是怎么增加白的部分,系统观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成功经验、力量、资源、小改变与合理可行的目标,通过解决导向的对话,使得学生面对问题时愿意去思考:对他来说,什么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是如何产生的。,所以,要采取和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秉持正向性及整体性的观点,相信学生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

6、家,重视可能存在的小改变。,如何使用积极关注:1.正向重构(聚焦解决而不是聚焦问题)2.寻找例外(小改变)3.赞美(对学生表现出正向力量或利用资源的地方,老师随时给予赞许)4.优势扩大(滚雪球效应),三种赞美方法:直接赞美:直接说出你的赞美,如:我真的很欣赏你的勇气。间接赞美:引用并说明别人对当事人的赞美,如:你的老师跟我说他很欣赏你。自我赞美:设法问问题,当事人说对自己的赞美,如如果你是老师,你猜老师最欣赏你什么?,四人小组练习:每人先在别人的本子上写下“我最欣赏你的是。”四人互相写。每人在别人写的赞美之词中选择自己最认可的那个词,并说明理由。,一位幼儿园老师正在喂一个孩子吃点心,小女孩磨叽

7、磨叽来到老师身边说:“今天的点心我不要吃。”老师问:“不好吃吗?”她说:“我看看就不要吃。”老师说:“好不好吃,看得出来的啊?要尝尝看的呀。”她无奈地回座位去了,然后开始东张西望,偶尔拿勺在点心杯里搅动一下,也没有尝一口的意图。老师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故意问她:“尝过了吗?味道不错吧?”她似做给老师看看,象征性兜了一勺舔了一口,然后告诉老师:“不好吃。”,老师说:“看来你的确不喜欢吃这个,但是你还是尝了一口,你是怎么做到的?”,“柠檬泰”的案例:,老师尝试性地提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她停顿了片刻回答道:“不吃一口,怎么知道好不好吃呢。”老师继续问:“我现在知道你不爱吃这个了,但是你还是吃了一口,

8、你是怎么做到的呀?”让老师大吃一惊的是她居然回答说:“因为我是听爸爸的话,爸爸说要把幼儿园的点心吃完。”然后她开始连续吃了两口。老师接着说:“哦!原来你是听爸爸的话才这样做的啊!你真是爸爸的好女儿!我看见你刚才连续吃了两口,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呀?”她说:“因为听爸爸的话呀。爸爸说要一口一口的吃,就吃完了。”,老师说:“哇!那太棒了!”老师指着杯里的点心继续说:“那现在开始,你准备好一口一口吃完它吗?”小女孩:“嗯,我听爸爸的话,我要把点心吃完。”然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吃杯子里的点心,一下子吃完了点心。老师为这意想不到的结果目瞪口呆,十分钟前她以为这个小女孩今天这份点心是绝对吃不下去了。“你是怎么做到

9、的?”这个提问有那么神奇。,点评:相信才能看见。恰恰是老师的一份相信,一份耐心,滚雪球式的第一步启动了,完全就可能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于是神奇的提问带来了奇迹般的效果。,(二)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多说,收集信息参与性技术:收集信息,了解学生倾听专注行为:目光表达。自然地注视学生,保持视线的接触及适时变化。点头表达。用点头表示“嗯,我明白”,“接着说”等意思。,倾听中的回应:(1)澄清 是在学生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反应。如“你的意思是.”,“你是说”(2)共情(同理、同感)(3)总结 在对学生倾听一段时间后,在关键问题之中找出关联,并将它们准确地复述给学生。,倾听中的禁忌,不礼貌A

10、.半听半不听 B.不看着对方,东张西望C.始终没有回应 D.摆弄物品,抖晃四肢轻慢对方A.继续自己的工作 B.中途接待他人C.打电话 D.走来走去粗暴对待A.插话打断 B.提问误导C.过早评论 D.粗暴中止,案例:她为什么又不说了 王力的父母在闹离婚,王力非常想取得班主任的帮助,她来到办公室,恰好只有张老师一个人在批作业。看到王力的到来,张老师停下手边的工作,问道:有事吗?王力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张老师看看案头的工作又问:到底有什么事?快说啊!王力紧张地低着头说:没事,就是来看看老师有什么吩咐。张老师有点不耐烦了,抬头看看钟,又看看未完成的工作。虽然没说什么,但逐客意思已非常明显。王力看看张老师

11、,鼓足勇气说:我想谈谈家里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张老师心想今天看来只能回家完成工作了,于是长长吁了一口气,用自以为不易察觉的姿势舒展了一下疲惫的身体,然后把椅子向前拖拖,眼睛专注地看着王力,示意她说下去。王力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说:我没事了。转身就冲出了办公室。深夜,张老师接到了王力父母的电话:王力离家出走了。王力的离家出走,张老师虽没有直接责任,但有间接责任。张老师因为对学生的不在意、不关注、不重视,而错失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机会。,倾听时应避免,避免1:急于评论避免2:过多的自我揭露避免3:给予建议避免4:转换话题,举例:对话一生:我恨我爸爸。师:你怎么可以恨你爸爸,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的亲人啊

12、。生:可是他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我出气。师:咳,当爹的都是一个样,外边受气,回家出气。我小时候也是一样,经常受我爸的气。再说了,你爹受气不拿你出气拿谁出气。生:可是他老是打我。师:你爸爸打你是不应该,但你想一想有没有惹他生气?生:有时我没惹他生气他也打我。师:那你爸爸真是太不像话了。打孩子总是有个道理,怎么可以这样无缘无故地打孩子。,对话二:生:我恨我爸爸。师:噢(全神贯注地望着他,示意他讲下去)生: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拿我出气。师:怎么拿你出气?生:有时打我,有时骂我。师:那你一定感到很委曲啦。生:是啊,可是有什么办法。谁叫他是我爸爸。师:嗯(全神贯注地望着他,示意他继续讲下去),生:有时候我真想离家出走,那样我就自由了。师:你有没有离家出走过?生:没有。(学生沉默,而老师也不出声,只是望着学生)我怕我回来后他会更使劲打我。师:你真是不好受。生:我(开始哭泣),倾听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多讲话,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讲话时的内心体验,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愿意听他讲话,要注意谈话中言语和体态语的配合。,结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报道学生跳楼的事件,为此感到可惜,也常常感叹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与其说是学生的承受能力愈来愈差,还不如说是教师或家长与孩子沟通存在着问题。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够学习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以讨论的方式与其沟通,就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