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6190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题复习练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 习 资 料 专 题内能及其利用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2.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3. 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

2、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4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 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6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 D

3、)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7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D )A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 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 A )A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B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

4、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D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9以下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D )A图甲所示,过山车向下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图乙所示,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图丙所示,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图丁所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动能10. 对热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4.2103J的热量 B热量是指物体具有能量的多少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D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1

5、1.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里,水泊点点,碧水云彩,花香四溢,柳枝摇曳,关于公园里的自然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花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摇曳的柳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11. 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C)A潭清疑水浅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C墙内开花墙外香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12. 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6、( A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4.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

7、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5.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D )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16. 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X射线将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吸收X射线的能量,内能增大,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17. 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

8、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 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 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18. 如图是汽油机工作过程的_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_的特性。水箱中5 kg的水温度升高了20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9. 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J/( kg)。20. 为了比较水和食

9、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参考答案:1-15 16. 汽化17. 分子间有引力 大于18. 排气 比热容大 4.210519. 甲 2.110320. (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2)水大于(3)比热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