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6297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考试大纲.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儿童发展导论第一节 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含义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的胚胎期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中的心理,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l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与进化论的影响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一)20世纪20年代早期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代表人物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首创“问卷法”。(二)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代表人

2、物:皮亚杰、彪勒夫妇、格赛尔、瓦龙(三)20世纪60年代 80年代重新发现皮亚杰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四)20世纪后期今天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 从出生到青年期个体,017、18岁 (二)研究内容 描述:是什么(what) 心理现象 什么时间(when) 发展的年龄 解释:为什么(why) 心理机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2、儿童发展中的个别差异3、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及机制4、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5、发展的指导措施 四、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发展的顺序性与定向性(三)发展的不平衡性(四)发展的个别

3、差异(五)发展的关键期(六)发展的年龄特征 常用的年龄划分标准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 婴儿期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童年早期(3岁6、7岁)童年中期(6岁11、12岁)少年期/童年晚期(11、12岁14、15岁)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第二节 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一)横断设计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儿童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时间短,取样大,省时省力。大样本更具代表性。不易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不足不能确切反映心理发展的延续性,有碍转折点的了解。不能说明发展的因果关系,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的影响无法知道。(二)

4、纵向设计(追踪研究)对同一个或同一群被试,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点可获得心理发展的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早期发展与后期心理的关系。不足被试的代表性问题。时间长、耗资多,被试验规模有限,且可能中途流失(死亡、失踪)。多次测验的学习效应或厌烦情绪,易受时代变迁和家庭变故的影响(三)聚合交叉设计(序列设计)将横向设计和纵向设计相结合,在不同时间内,选取样本序列进行多次观察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优点保留了横向与纵向研究的优点,省时省力,能对不同变量进行分离,且可对不同时代的群体进行比较缺点程序复杂,耗时,发展变化有可能不具有普遍意

5、义(四)微观发生设计纵向研究的一种变式。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优点关注行为发生细节,能够描述变化如何发生以及变化的数量和性质;密集的观测有助于确定行为模式变化的转折点;能够观测到个体的内部差异、变化的速率和时间;能够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不足耗时费力,被试数量有限,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难以分清变化的能力。(五)跨文化研究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二、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与结构观察2、调查法:问卷法和访谈法3、测验法4、评估法5、临床

6、法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几个问题 遗传与环境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 发展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发展的“关键期”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理论简介一、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1、人格学说 本我生物成分;无意识中的所有原始欲望,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心理成分;意识中的理性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社会成分;良心和理想自我, 遵循至善原则2、性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青春期(11岁后)(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自我和环境都发生着积极的互动

7、作用。 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0-1岁)发展任务 基本的自主感对羞耻感 (1-3岁)发展任务 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 (3-6岁)发展任务 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12-20岁)发展任务 亲密感对孤独感 (20-40岁)发展任务 繁殖感对停滞感 (40-65岁)发展任务 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65岁后)发展任务二、行为主义理论(一)华生的行为主义 发展的基石是S-R的联结 发展是由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行为改变的连续过程。行为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获得。(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人类的发展取决于外部刺激而不是成熟等内部力量。 儿童的发展是行为塑造的结果,

8、即一系列的操作条件反射形成过程,及时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核心:观察学习,儿童的大部分学习都是通过观察、模仿进行学习,模仿的行为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加强: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三、认知理论(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 成熟 自然经验 社会经验 平衡化(决定性因素):同化、顺应2、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2-7岁:前运算阶段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二)信息加工理论人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符号加工系统,大脑是一个复杂符号控制系统,像计算机一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工来自环境或已经存储

9、在系统内的信息。 (三)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观儿童必须通过探究环境而学习。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建构过程完成的。知识通过不断的表征组织成其认知结构。四、其他理论(一)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儿童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即儿童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性对话,获得构成社会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儿童的发展,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 最近发展区: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二)习性学观点对发展的解释则着重于行为的机能及种系发生的原因。(三)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微系统: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

10、地等. 中介系统: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外系统: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邻居、传媒、社会福利制度等; 宏系统:社会中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等; 时序系统: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第一节 遗传因素与胎儿的发育一、遗传基础(一)遗传基因(二)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症二、胎儿的发育(一)胎儿发育的过程 胚种期(03周) 胚胎期(38周) 胎儿期(838周)(二)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反应停事件)三、基因与环境的关系 斯卡尔等认为,个体的遗传类型将影响其对环境的选择和经验。即个体的遗传类型决定了环境中的哪些因素起作用以及起

11、怎样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三种关系:1、被动的基因型/环境 2、主动的基因型/环境 3、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一、身体各机能系统的发展 身高、体重发展速度呈S型 两个高峰期:0-2岁、青春期 身体发展的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一)身体各机能系统的发展1、身高女性9岁左右生长加速,12岁达高峰男性13岁左右加速,14岁达高峰2、体重女性:12、13岁达高峰期,4.4公斤/每年男性:14岁达高峰期,5.5公斤/每年3、心肺系统心肌增厚,心率、脉搏减慢,性别差异肺活量增加1倍,性别差异4、肌肉 肌肉、骨骼迅速增加,男性大于女性(二)性的成熟1、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

12、喉结突出、嗓音低沉、出现胡须女性:嗓音细润、乳房隆起、体态丰满童年面部特征消失发际线后移,嘴巴变宽,嘴唇丰满二、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一)脑重的增加儿童的脑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速度先快后慢,到6、7岁时约1280g,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后至20岁,缓慢增长。(二)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 神经细胞突触的数量和长度增加、分支增多 神经纤维深入到皮层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多(三)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的变化 两个加速期:5-6岁 13-14岁2、大脑的偏侧化3、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随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抑制机能得到发展。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4、脑的反射活动5、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三、儿童

13、动作的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1、从上至下2、由近及远3、由粗到细u 动作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四、影响儿童生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基因类型、荷尔蒙(二)环境的影响1、早期经验、营养与疾病2、情绪压力和关爱缺失第四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什么是感知觉(一)感 觉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个体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2、感受性:人脑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3、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二)知觉1、涵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2、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14、组织性3、知觉的类型: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二、早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一)视觉的产生和发展(二)早期空间知觉的发展1、客体知觉2、形状和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吉布森的“视崖”实验)(三)听觉的发生与发展(四)其他感知觉的发展(五)跨通道知觉的发展三、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一)视觉的发展(二)空间知觉的发展1、整体与部分知觉的发展2、形状知觉3、方位知觉4、左右概念的发展 第一阶段(5-7岁):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第二阶段(7-9岁):初步掌握左右的相对性 第三阶段(9-11岁):灵活掌握左右概念(三)时间知觉的发展四、学前儿童观察的特点(一)观察的目的性(二)观察的精确性(三)观察的

15、持续性(四)观察的逻辑性第二节 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的视角一、皮亚杰的认知观(一)认知机能模型 1、认识的起源: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2、认知的结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 构成认知结构的最基本单元是:格式(scheme)。最初的格式来自于无条件反射。(二)认知发展的过程1、适应性与组织性2、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化(accommodation)u 同化:已有知识的应用,以个体偏好的现有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加以解释。格式量的变化。u 顺化:个体对特定事物作出反应,改变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格式质的改变。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感知运动阶段 通过感知、动作构筑动作格式 1周岁左右,建立

16、“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 末期出现心理表征能力 (二)前运算阶段 主要认知特点1、表象性思维2、缺乏可逆性3、思维的直觉性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经典实验:三山实验、守恒实验 教学启示:学前儿童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会更多受到外部直观特征的约束。因此教师可通过丰富的教具,有趣的活动,让儿童参与其中,动手操作,促进其表征能力的发展。(三)具体运算阶段 主要认知特点1、获得守恒:可逆性、去中心化、从知觉判断到逻辑判断2、序列化和传递推理3、类包含 经典实验:守恒实验、类包含实验 教学启示: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已经开始发展起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仍受制

17、于现实的物体、情境和事件,因此在思考抽象观点或假设命题上存在困难。(四)形式运算阶段 主要认知特点1、区分现实与可能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经典实验:单摆振动实验三、皮亚杰观点面临的挑战第三节 儿童认知的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一、信息加工理论的主要观点(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容量也是有限的,大约为72 个组块。(三)长时记忆(四)注意二、儿童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特点(一)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1、什么是注意2、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4、儿童注意的发展

18、特点(1)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2)儿童注意类型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尚未完善。(二)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1、记忆过程:(1)识记;(2)保持;(3)再认和回忆2、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1)类型的发展趋势(2)儿童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3)儿童长时记忆的发展(4)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3、影响儿童记忆的因素n 知识n 记忆容量n 记忆策略n 元记忆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自我监控 元认知调节(三)儿童推理技能的发展1、信息加工理论的应用西格勒的天平问题2、

19、儿童类比推理的发展第四节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一、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一)心理理论的含义儿童心理理论包括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推知他人的意图和信念,预测他人的行为等。(二)错误信念任务成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表征能力的研究范式。经典研究范式: 意外地点任务 意外内容任务二、儿童数能力的发展第五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语言的研究领域 语音学 语言的声音系统,音素字词语调 语义学 词和句的意义 语法学 语言的结构,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用(境)学 在社会背景下恰当有效使用语言的规则,即如何有效地用语言进行交流一、早期口语的发展(一)早期语音的发展1、语音的范畴知觉2、语音的产生(1)反

20、射性发声阶段啼哭的分化 发声器官的偶然动作 (2)牙牙语阶段非反射性发声阶段(3)语音发展的顺序(二)语义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词汇发展中的两种现象(26岁):词义的扩张和词义的缩小3、汉语儿童的词汇发展(三)语法的发展1、句子理解的发展: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产生。(1)对复杂句子的理解(2)理解策略的发展儿童常用的句子理解策略:事件可能性策略、词序策略2、句子表达的发展阶段(1)单词句阶段含义:用一个词表达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特点:单音重叠。(如“饭饭”、“帽帽”)意义不明确。 理解者句子需依赖情境线索或肢体语言。与动作紧密结合。词性不确定。(2)电报句阶段n 含义:大约18个月时,儿

21、童开始将单词联合起来使用,产生双词句或三词句,具有以下特点:n 断续的n 简略的n 结构不完整的(3)简单句阶段(4)复合句阶段(四) 语用技能的发展1、前语言期的交流(1)婴儿的非言语互动 交替规则;社会参照(2)早期沟通中的手势2、语言发展期的语用技能发展二、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一)识字(二)阅读(三)写作三、阅读障碍第二节 语言获得理论一、 学习理论(一)模仿说(二)强化说(斯金纳)二、 先天论(一)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语言获得装置)(二)自然成熟说三、相互作用理论(一)认知发展模型(二)社会交互作用观第六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第一节 智力的相关理论一、传统的心理测量学理论(一)二因素

22、论(二)多因素论(三)群因素论(四)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知觉、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 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通过教育和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能力、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发展模式:流体能力青春期后开始缓慢,较早地表现衰退;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在青年期仍在上升,并保持水平直至老年。(五)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六)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二、现代的智力理论(一)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二)智力的P

23、ASS模型(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语言智力2、数学逻辑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关系智力7、自知智力8、自然观察智力三、儿童的智力发展观与教学设计第二节 智力的测量与发展一、常见的儿童智力测验(一)比纳-西蒙量表(最早的智力量表)(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l 分为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l 采用离差智商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 。(四)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五)婴儿的智力量表二、儿童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智力的成长曲线n 贝利的追踪研究:贝利曲线(二)智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三)智力发展的差异性1、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大多数人的智商在100左右。

24、140以上为智力超常,70以下为智力低常。2、智力的群体差异(1)性别差异 男性在空间关系、图形知觉、逻辑演绎、数学推理、机械操作、视觉反应等方面表现更好. 女性则在语言表达、数的识记、机械记忆、听觉反应等方面显示出优势。(2)文化差异三、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n 遗 传n 环 境n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四、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第七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第一节 情绪概述一、情绪的内涵1、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组成:生理成分、表情成分、体验成分、情境二、情绪的功能三、情绪发展的机制(理论)1、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作用:华生的经典实验 :小

25、阿尔伯特对小白鼠产生恐惧(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作用(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认知理论卡根的研究:婴儿对熟人笑婴儿的知觉再认能力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发展一、早期情绪的发展(一)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快乐、愤怒、悲哀(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恐惧1、婴儿笑的发展: 第一阶段:自发微笑(内源性微笑)05周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2、愤怒、悲伤3、害怕(1)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的害怕。l 儿童怯生的影响因素(2)分离焦虑(二)婴儿情绪理解的发展n 社会性参照:个体有意地搜寻他人的情绪信息(目标表情、动作、声音),以帮助解释不确

26、定环境和事件的含义。89个月时出现。二、幼儿情绪的发展(一)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尴尬、妒忌、自豪、羞愧、内疚(二)情绪理解的发展(三)情绪调节的发展1、幼儿情绪调节的特点2、幼儿常用的最重要的情绪表达规则三、小学儿童的情绪发展(一)小学儿童情绪表达的发展动因:更多来自现实生活事件1、小学儿童的害怕2、小学儿童的道德感3、小学儿童的理智感4、小学儿童的美感(二)小学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n 儿童理解理解冲突情绪能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唐纳德森)u 水平0:儿童能正确识别单个的情绪反应,不能理解多重情绪的存在;u 水平1:儿童能理解多种情绪的存在,但他们所理解的冲突情绪是针对不同的行为事件的;u 水平2:

27、儿童能认识到冲突的情绪,但不能理解人的经历或心理是如何影响当前情绪的;u 水平3:儿童能够理解混合的情绪,认识到针对同一人或同一事件可能同时存在两种冲突的情绪,并把当前的情绪与人的自身特点协调起来。l 大部分7、8岁儿童处于水平1或2;10、11岁儿童主要处于水平2或3。(三)小学儿童情绪表达的发展l 情绪表达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的情绪表达,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规则。l 四种情绪表达规则:弱化、夸大、平静化、掩饰(艾克曼)l 小学儿童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四、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第二反抗期”或“暴风骤雨期”(一)情绪特征: 情绪过激 喜怒无常,消极情绪急剧增加

28、。(二)原因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u 情绪的动因:n 生物性刺激社会性刺激n 直接刺激间接刺激n 外部刺激内部刺激n 情绪的表现:n 外显内隐n 混沌逐步分化、细化、精致化n 情绪的内容:n 社会性情绪增多,生物性情绪减少n 情绪的理解:n 无意识的情绪状态能感受或遗失到自己的情绪状态能识别感受别人的情绪状态n 情绪的调控:n 盲目的冲动受外部控制自我控制五、小学儿童常见的情绪问题:考试焦虑第八章 儿童人格发展l 人格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第一节 小学儿童人格发展概述一、人格的含义 l 奥尔波特(1961):人格是个体在心理生理系

29、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l 郭永玉(2005):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1)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模式;(2)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3)动力组织和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二、人格发展的相关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1、人格结构超我 社会成分 至善原则自我 心理成分 现实原则本我 生物成分 快乐原则2、人格发展的动力本能3、人格发展的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1岁) 5)生殖期(青少年期)(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2、儿童人格

30、发展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2)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感(或同一性):是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同一性实现 同一性延迟 同一性拒斥 同一性混乱第二节 小学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一、早期生物学因素(一)气质托马斯(A.Thomas)和切斯(S.Chess)持续30多年的追踪研究婴儿气质的类型:(1)“易养型”40(2)“难养型”10(3)“慢慢活跃起来的

31、” 15(二)体貌与体格(三)成熟速率二、家庭因素(一)早期依恋关系1、依恋(attachment)的内涵: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三个特点: 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 2)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3)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2、依恋的发展(1)依恋形成的标志: 68个月婴儿出现分离焦虑和怯生。(2)依恋的发展阶段 u 前依恋期(03个月):无差别的反应阶段 u 依恋关系建立期(36个月):有差别的社交期u 依恋关系明确期(6、7个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料

32、者的接近,出现标志性反应。3、依恋的测量:(1)方法: “陌生情境”测验(2)依恋的类型u 安全型依恋:“安全基地”依恋于其母亲u 不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抗拒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4、影响依恋的因素(1)抚养质量: 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2)婴儿的特点: 婴儿的气质、体貌特征等(3)文化因素(二)父母的教养方式1、两个维度: (1)要求(demandingness) (2)反应性(responsiveness)2、四种教养方式: 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三)其他家庭因素的影响1、家庭结构的影响;2、家庭心理氛围三、同伴关系因素(一)同伴的作用(二)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1、早期同伴

33、交往的发展2、学龄(小学)儿童同伴的发展 (1)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2)同伴地位:研究方法与类型研究方法:同伴提名法类型: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矛盾儿童、被忽视儿童、一般地位儿童 (3)同伴友谊:研究方法与发展阶段n 塞尔曼的儿童友谊5个阶段:u 阶段1(3-7岁),还未形成友谊概念,一起玩就是朋友u 阶段2(4-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听自己的。u 阶段3(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对友谊的相互性有了一定了解,有明显功利色彩。u 阶段4(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逐渐懂得忠诚、理解、共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有时候强烈的排他。u 阶段5(12岁开始),择友严密,建立的友谊能保持很

34、长时间(4)男女同伴的交往:年级差异与心理的发展(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与同伴关系1、观点采择指的是个体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2、塞尔曼: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阶段0:3-5岁,自我中心的观点或未分化的角色。儿童还不能将自己对事件的解释与别人的理解区分开来。阶段1:6-8岁,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儿童已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但这只是因为他人收到了不同的信息。阶段2:8-10岁,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儿童了解每个人都认识到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开始考虑他人的观点。阶段3:10-12岁,相互角色采择。儿童能从第三者、旁观者、父母或朋友共同的观点看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阶段

35、4:12-15岁后,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采择。青少年试图通过将他人的观点与社会系统中的综合性观点相比较,以此来理解他人的观点。 四、学校和社会(媒体)因素(一)学校 1、学校: (1)学校的规模 (2)学校的集体感与集体效能感 (3)班级规模:小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2、教师 (1)教师的素养 (2)班级管理与班级氛围 (3)师生关系:教师期望与学生的成功“皮革马利翁效应”(二)媒体: 1、电视与电子游戏2、手机与互联网第三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涵义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自我控制(意)2、自我意识与人格二、儿童自

36、我认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萌芽时期:2岁前l “点红实验” :2、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六阶段(Harter,1999)(二)自我评价的发展1、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2、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三、儿童自我体验(自尊)的发展(一)自尊的含义:自我意识的评价部分,对整体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二)儿童自尊的发展(三)整体自尊的性别差异(四)自尊的社会影响因素:家庭、教师和同伴(五)对儿童自尊的指导四、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一)自我控制的含义:是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能力。(二)自控的发生和发展1、自控的发生:婴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之间。2、自控的研究

37、:延迟满足范式第九章 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一节 性别定型化的过程一、性别定型化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性别(二)性别角色(gender role):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四)性别同一、性别角色同一和性别定型二、性别角色的发展(一)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1、性别角色的萌芽及形成2、性别角色的扩大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期3、性别角色的重新形成:主要表现在青春期(二)厄利安的三阶段论:1、生物取向阶段(68岁)2、社会取向阶段(1012岁)3、心理取向阶段(1418岁)三、性别定型化的相关理论(一)生物社会学理论(二)精神分析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四)认

38、知理论1、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2、性别图式理论:更强调文化的影响。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性别差异一、小学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一)身体和动作方面(二)认知方面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三)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二、小学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一)生物学因素(二)社会因素(父母、教师、同伴和媒体)三、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培养(双性化)第十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一、道德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的观点1、成熟道德的两方面内容: 对生活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对人类关系中判断、互惠的关心,这是公德的基础2、 研究内容: 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 儿童对说谎的认识 儿

39、童对权威的认识3、 研究方法:a) 临床法研究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b) 对偶故事研究对儿童过失行为、说谎和社会公正的道德推理的发展。4、儿童道德判断的三阶段: 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1.57岁)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几乎没有规则概念。 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10岁):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做的判断。 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 认为道德规则是万能的,不可改变; 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结果,而非动机; 判断行为时非此即彼; 内在的公正,违规一定受惩罚; 单方面遵守权威,有遵

40、守成人标准或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第3阶段: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以后):为自身已具有的主观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改变; 判断行为时不只依据行为的客观结果,还考虑行为动机和意图; 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 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行为时不再绝对化; 对错误者的惩罚变得温和并带有补偿性。(二)科尔伯格的观点1、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2、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P277)3、道德教育: 认知冲突法 提出两难问题 相邻发展阶段学生的讨论 角色扮演二、道德行为的发展:社会学习理论(一)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二)替代强化儿童并未直接受到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

41、,别人所受到的强化影响他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三)观察、模仿和自我强化班杜拉的“攻击性行为”研究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助人、合作、分享、安慰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柯尔伯格的观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认知和情感因素1、观点采择:社会观点采择2、共情(二)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影响2、环境因素(1)家庭(2)同伴(3)大众媒体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树立榜样 影响社会认知,培养移情能力 角色扮演第三节 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发展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对他人有目的的欺侮和伤害的行为。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生物学因素(二)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的作用(2)家庭影响(3)媒体的影响四、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控制1、宣泄2、树立非攻击性榜样,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3、强化积极行为而非攻击性行为4、教给儿童有效地减少冲突的策略5、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6、角色榜样和移情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