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6323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教学中心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性状双悬果,呈长圆柱形,两端稍尖,似谷粒,长0.4-1cm,宽2-4mm。基部有的带果柄,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光滑无毛。果实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线,腹面平坦而较宽。,双悬果,果柄及花柱,表面,小分果,切面略呈五角星形,背面的4边约等长,断面边缘波状而较硬,中心灰白色,有油性。气特异芳香,具甜香气,压碎时更显著,味微甜。,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显微分果切面:外果皮:1列呈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在接合部有二个椭圆形油管,在背面的每二条棱线间各有油管1个,共6个,油管略呈椭圆形,切向径至25

2、0m,四周为多数红棕色的扁小分泌细胞,棱线处有维管柱,由2个外韧型V.B及纤维束连接而成,木质部为少数细小导管,韧皮部细胞位于束柱的两侧,维管束的内外两侧,围有多数大形而特异的木化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由于细胞群呈镶钳状排列)。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质。内胚孔:细胞多角形,含有多糊粉粒,其中含有草酸钙小簇晶。种脊V.B:由若干细小导管等组成。,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皮,内胚乳,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粉末:网纹细胞:棕色,壁颇厚,木化具卵圆形状壁孔。油管:显黄棕色至深红棕色,常已破碎,分泌细胞呈扁平多角形。镶钳状细胞:为内果皮

3、细胞。由58个狭长的细胞为1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内胚乳细胞:多角形,无色,壁颇厚,含多数直径约10m的糊粉粒,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直径约7m。,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成分果实含挥发油3-8%,称茴香油,油中主为茴香脑(transanethole)茴香酮(Fenchone),甲基胡椒酚,茴香醛,另含脂肪油,蛋白质,桷斗皮素及抗氧化剂。,茴香醛 R=CHO茴香脑 R=CH=CH-CH3甲基胡椒酚 R=CH2-CH=CH2,茴香酮,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附注莳萝Anethum graweolens.C.的果实。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mm,23mm

4、,厚约1mm。背棱突起,侧棱延展成翅。果实含挥发油,主要为香芹酮,柠檬烯。,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蛇床子(Fructas cnidii),来源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蛇床Cnidl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性状为双悬果,呈椭圆形,由两个分果合抱而成,长约24mm,直径近2mm(细小)。灰黄色或灰褐色,一端带小突起,另一端偶有细柄。每一分果的背面,有明显纵直的棱线5条及纵沟4条,接合面平坦。可见两条棕色略突起的纵线,其中果有1条浅色线状物(心皮柄)果皮松脆,揉搓后可脱落,露出棕色细小的种子,显油性气香,味辛凉

5、,有麻舌感。,显微与小茴香类似,但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壁呈连珠状、不平直。,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马钱子(Semen strychni),来源为马钱子(Loguniaceae)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或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iana A.W.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国。采收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性状马钱子:呈扁圆钮扣状,通常一面微凹,别一面微隆起,直径1-3cm,厚3-5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密生匍匐的丝状毛。自中央向四周射出。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

6、的种脐,边缘有微尖凸的珠孔,有时种脐与珠孔间隐约可见1条隆起的线条。质坚硬,沿边缘剖开,胚乳肥厚,淡黄白色,近珠孔处小凹窝内有细小菲薄子叶2片,有叶脉 5-7条及短小的胚根。味极苦,有毒。,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云南马钱:种子呈稍弯曲不规则的扁长圆形,边缘较中央微薄并向上翘起,外表生较疏松而粗糙的黄色或浅灰棕色的绒毛状毛茸,质坚硬,剖面为淡黄色或灰白色的胚乳,角质状,子叶卵形,有微凸起的叶脉3条,无臭,味苦。,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显微刮取种子表皮毛茸少许,封藏在间本三酚及盐酸中,置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红色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单细胞毛茸细胞壁厚,强烈木化,具纵条纹,毛茸基部膨大略

7、似石细胞样,但多己折断,马钱种子的表皮毛茸平直不扭曲,毛肋不分散。云南马钱的种子表皮毛茸,平直或多少扭曲,毛肋多分散。,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粉末:单细胞非腺毛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厚,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成分马钱子种子含总生物碱2%-5%,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strychnine,C21H22O2N2)约1.23%,马钱子碱(brucine,C22H26O4N2)约1.55%,另含番木鳖苷、绿原酸、棕榈酸及脂肪油等。番木鳖碱为马钱子的最主要成分,约占总碱的45%。理化取干燥种子的胚乳部分作切片,做下列实验:加1%钒酸铵硫酸溶液1D,胚乳即显紫色(检查番木

8、鳖碱,胚乳含量较高)加发烟HNO31D,胚乳即显橙红色(检查马钱子碱,以胚乳外层含量较多)。TCL鉴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混淆品1.马钱科植物山马钱Stuychaos nux-blanda hul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椭圆形,盘形,一端尖,边缘周围有一条隆起的脊。长约1.6-2cm,宽1.5-1.7cm,厚0.5-0.7cm,毛茸淡黄色。半径向斜向延伸,弯曲或稍平直,具10余条肋状增厚,先端聚合成钝圆状或自然裂开。种皮表皮非腺毛较短,完整者长240-600um,宽约30um,有9-10个纵肋,多数弯曲,先端聚合而尖,裂片束及单个裂片呈透明无色的棒状,毛茸多断裂。,中药

9、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2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徽凹下,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或黑褐色。有网状花纹。边缘具齿状突起(有一个较大,似鳖),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淡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状,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菟丝子(Semen cuscutae),来源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主产于江

10、苏、辽宁、吉林、河北等省区。采收秋季采集植株,打下种子,除去杂质。,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性状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1.5mm(细小)。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扩大镜观察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无臭,味微苦,涩。,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显微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径向延长,外壁中央凹陷,角隅外呈角状突起,内含棕色物质。栅状细胞:2列,外列细胞略短,壁木化,长15-20m;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长23-35m,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其下为颓废组织。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厚

11、薄不一,内含糊粉粒。,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成分种子含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及三萜、黄酮、香豆素类等成分。,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牵牛子(Semen Pharbitidis),来源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及圆叶牵牛P.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性状呈橘瓣状,长约48mm,宽35mm。表面黑灰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背面正中有纵直凹沟。两侧凸起部凹凸不平,腹面有1棱线,棱线下端有类圆形淡黄色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

12、叶,微显油性。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有明显的黏滑感。无臭,味辛、苦,有麻舌感。,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显微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略呈切向延长,有的含棕色物,间有分列成单细胞的非腺毛。其下为1列扁小的下皮细胞。栅状细胞层由2-3列细胞组成,径向长65-105um,(最外侧栅状细胞的)外缘有“光辉带”。营养层由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及颓废细胞组成;有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细小淀粉粒。内胚乳细胞一列,较小。子叶组织中有多数圆形的分泌腔,直径约至108um;子叶细胞中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并含草酸钙簇晶,含簇晶,直径约18um。,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成分种子含牵牛子苷(Pharbitin

13、)约2%。附注1旋花科西伯利亚鱼黄草Merremia sibirica(pers.)hall f.的干燥成熟种子。呈卵形,多为圆球体的1/4状,长4-6mm,宽3-5mm。表面灰褐色,被金黄色鳞片状的非腺毛,脱落处粗糙,呈小凹点状,背面弓形隆起,中央有浅纵沟,腹面为一棱线。种脐明显,在棱线及背面交接处呈缺刻状。质硬,横切面淡黄色,可见2片皱缩折叠子叶。无臭,叶辛辣。分泌腔直径90um。种皮表皮细胞数个为一组,呈镶嵌状排列。,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2旋花科植物小牵牛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的干燥种子。呈1/4球状,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灰黑色,种脐明显,呈缺刻状,余

14、同牵牛子。分泌腔直径42-80um,表皮细胞呈镶嵌状排列。,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槟榔(Semen Arecae),来源为棕榈科(Palmae)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产地主产于海南、云南、广东等省区。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采收春末至秋初采集成熟果实,水煮后低温烘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性状近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5cm,基部直径1.53cm。外表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具稍凹下的网状浅沟纹,表面常附着少量灰白色内果皮碎片。底部中央有圆形凹陷的种孔,旁边有1新月形或三角形疤痕状种脐,并有维管束痕迹。质坚硬,间

15、或有裂隙,不易破裂。断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显微横切面:种皮:为数列细小石细胞,呈长圆形,切面延长。内含有棕色物质,间有薄壁细胞存在。外胚乳:为数列大型切向延长的细胞,壁较厚,内含棕色物质(鞣质)。错入组织:系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伸入内胚乳中。折合层的种皮细胞较小,在邻近种皮处有维管组织,为薄壁性细胞,导管非木化。外胚乳细胞呈不规则形,折合层细胞壁含黑棕色物质。内胚乳:为白色多角形细胞,壁厚,具大型纹孔,细胞内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粉末:红棕色至淡棕色。种皮石细胞:形状不一,有为等径的,有呈长方形的,细

16、胞壁不甚厚。内胚乳:碎片众多,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腔厚,有类圆形大纹孔。糊粉粒:直径540um,含拟晶体1粒,其他可见少数网纹导管、残留的中果皮纤维以及具有壁孔的薄壁细胞等。外胚乳:细胞多角形,含棕色物质。,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成分含6种与鞣质结合的生物碱,总生物碱量0.30.7%,而以槟榔碱的含量最多,是槟榔的有效成分。理化粉末滴加H2SO4液,得到酸水液,再加入碘化铋钾试液,可观察到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附注1.枣儿槟:为槟榔的未成熟的干燥种子。呈压扁状,似干瘪的红枣,表面暗红棕色,具皱纹,种脐大而明显。气微,味微涩,微甘。,中药

17、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2大腹皮:为槟榔的干燥果皮。呈瓣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卵形,外凸内凹,长4-7cm,少数为3cm。最宽处达2-3.5cm,厚0.2-0.5cm,外果皮为深棕色至近黑色,稍嫩的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纹隆起;其他为近光滑或微带纵皱纹,稍显光泽。顶端有柱状痕,另一端是果柄及残存萼片。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疏松纤维,纤维略呈纵向排列。内壁(内果皮)凹陷,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略光滑呈硬壳状,体轻质硬,可纵向撕裂。气微,味淡,微涩。,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3.大腹毛(纤维性果肉)为疏松纤维,略呈纵向排列或松散,长47cm,厚36mm,黄白色或淡棕色,间有粘附外果皮及硬壳

18、状的内果皮碎片。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开,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呈棕毛状。无臭,味淡。,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砂仁(Fructus Amomi),来源为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产地 阳春砂主产于广东,以阳春、阳江产者为佳;广西亦产,多为栽培,绿壳砂主产于云南南部临沧、文山、景洪等地;海南砂主产于海南等地。采收夏秋间,采收成熟的果实,阳春砂连壳低温干燥,绿壳砂去皮或连壳干燥,分别称之为“砂仁”和“壳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