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神经系统.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96718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神经系统.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神经系统(1),生理学,课前复习:,1、视敏度(视力)2、暗适应3、视野4、气导5、感受器的生理特性有哪些?6、椭圆囊、球囊以及半规管的功能是什么?,第十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在机体功能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第一节 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分为:胞体 树突:接受刺激,将产生的 局部兴奋向胞体扩布。突起 轴突:传导神经冲动,末梢 释放递质。,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有:支持作用。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分隔与绝缘作用。修复与再生作用。,(二)神经纤维 由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构成髓鞘和神经膜)所组成。,基本功能

2、:传导兴奋。1、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1)双向传导。2)绝缘性。3)生理完整性。4)相对不疲劳性。,2、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不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不同。人正中神经的运动纤维传导速度为58ms,感觉纤维为 65ms。,影响因素:1)神经纤维的直径。直径粗、有髓鞘的纤维,传导速度快。2)温度。温度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降至 0以下时,传导发生阻滞。,3、神经纤维的分类(1)分为A、B、C三类 多适用于传出神经纤维。(2)分为 I、四类 多适用于传入神经纤维。(参见教材 232 页 表 10-1),按电生理学 传导速度)直 径 来 源 按来源及直径 特性分类(m/s)(m)分 类 A类 A

3、70120 1322 肌梭、腱器官传入纤维 支配梭外肌传出纤维 A 30 70 813 皮肤触压觉传入纤维 A 15 30 4 8 支配 梭内肌传出纤维 A 1230 1 4 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 B类 315 1 3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C类sC 0.72.3 0.31.3 自主神经节后纤维drC 0.62.0 0.41.2 脊后根痛觉传入纤维,4、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轴浆运输: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 运输物质的现象。顺向运输、逆向运输,5、神经的营养性效应 神经营养性效应: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通过末梢经常释放的一些物质,调整其代谢活动,持续地影响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顺向运输,逆向运输,按对突触后

4、神经元的作用方式不同,分为 化学突触 电突触 按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效应不同,分为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分类:按神经元接触部位的不同,分为 轴-体突触 轴-树突触 轴-轴突触,二、突触生理(一)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二)突触的基本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小体轴浆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和 囊泡(突触小泡),内含递质。,Ca2+,AP到达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Ca2+进入突触小体 小泡破裂,释放递质 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某些离子通道开放,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 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三)突触传递的过

5、程 突触传递: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传递,引起突触后 神经元活动的过程。,可见,突触传递包括了电-化学-电三个基本过程。,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特征:突触后膜出现局 部去极化。产生机制: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后膜对K+、Na+(主要 对Na+)通透性增加。,兴奋性递质,EPSP 是局部兴奋,如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特征: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机制: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后膜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抑制性递质,三、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 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一)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h)胆

6、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 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有:1)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 2)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 3)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4)支配汗腺和骨骼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能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 的神经纤维。人体内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3嘌呤类和肽类递质 主要存在于胃肠。这类神经元释放的递质是嘌呤类或肽类化合物(如三磷酸腺苷、血管活性肠肽等)。,(二)中枢神经递质 主要可分为四类:,2单胺类 组成不同的递质系统。如:多巴胺 其功能被破坏出现震颤麻痹。去甲肾上腺素 其功能与觉醒、睡眠、情绪活动有关。5-羟色胺

7、 与镇痛、睡眠、自主神经功能有关。,1乙酰胆碱 分布很广、很重要,与感觉、运动、学习 记忆等活动有关。,3氨基酸类 谷氨酸起兴奋作用;-氨基丁酸、甘氨酸起抑制作用。,4肽类 如阿片样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与 痛觉调节有关;胃肠肽(与摄食活动等有关)。,(三)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小分子递质如乙酰胆碱、单胺类等,在合成细胞内,由 一定的酶催化而合成。,递质如乙酰胆碱合成后,储存于囊泡内,经出胞作用而释放。,肽类递质由基因调控,在核糖体上通过翻译合成。,递质失活的机制复杂,包括被酶水解、吸收回血液、被神经末梢再摄取或被神经胶质细胞摄取等。,例如,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水解。去甲肾上腺素一部分

8、吸收回血液,在肝中被破坏;另一部分在效应细胞内被酶破坏;大部分被神经末梢 摄取,回收后再重新利用。,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很多,主要有:,辐散式 聚合式 环式 链锁式,(二)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1单向传递 突触传递一般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 逆传。,3总和 在中枢内,兴奋和抑制都可以产生总和现象。总和可分为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两种。,2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中枢的突触消耗的时间较长,兴 奋通过一个突触需时0.30.5ms。,4兴奋节律的改变 反射中,传出冲动的频率可以与传 入的频率不同。,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突触对缺氧、CO2 增多 等变化敏感

9、,且容易产生疲劳。,5后发放 对传入神经的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继续发 放冲动,使反射活动仍持续一段时间。,(三)中枢抑制(课后自学),(三)中枢抑制 兴奋和抑制都是主动过程,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中枢抑制现象很复杂,其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一般将中枢抑制分为:1突触后抑制 特点: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挥作用,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 IPSP,即出现超极化。如:,(l)侧支抑制:,(2)返回抑制:,2突触前抑制 特点: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结构基础是轴-轴突触。突触前抑制多见于感觉传入途径中。,外侧部浅感觉传导路,主要传导痛、温觉和轻触觉。内侧部深感觉传导路,主要传

10、导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脊髓是重要的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和一些内脏器官发出的感觉纤维经过脊髓,组成不同的感觉传导束。,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一)丘脑的感觉功能 丘脑有大量核团,是感觉传导的总换元站,也能对感觉进行粗略的分析与综合。,丘脑的核团可分为三类:1)感觉接替核 2)联络核 3)髓板内核群,(二)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1)概念 由丘脑感觉接替核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的纤维联系,每一种感觉的投射路径都是专一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2)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冲动。,非特异投射 系 统(蓝线),特 异 投射 系 统(红线),2非特异投射系统(1)概念 由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发出的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这一投射路径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的有上行起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2)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小 结一、名词解释 EPSP IPSP 胆碱能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 神经递质 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二、基本理论与生理过程 1、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2、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3、特异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课后预习: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四、痛觉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