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7011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一、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学前儿 童文学,(一)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1.感知觉,2.注意力,3.语言,4.记忆,5.思维,6.想象,1、感知觉:,感知觉:在成长中迅速地发展、完善,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发展水平较慢,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时间概念,视觉:敏锐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要求:选择读物的图和字要大,听觉:是学前儿童接收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听觉的 发展对智力和个性发展有重要意义。,要求:讲究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观察能力:有所发展,但还不完善。,观察事物特点:大轮廓、粗线条的,容易抓住作品中人物的外部特征。,要求:注重形象的外部描绘,2、注意力:,学前儿童

2、的新奇感很强,注意力有很强的无意性。鲜明、生动、奇异、色彩强烈的、富于运动变化的以及符合学前儿童兴趣的事物,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作品的篇幅一般较短,故事情节讲究生动、曲折、紧张、有趣,语言讲究韵律感、节奏感。,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一般来说,3岁前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3岁前的学前儿童注意力仅能集中35分钟,4岁的学前儿童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左右,56岁的学前儿童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特点:,规律:,要求:,3、语言,特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很快,3岁的学前儿童就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56岁就能掌握3000-4000个。,从词汇上看,要求:,(1)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口语

3、化,适合学前儿童的理解水平,(2)语言要稍稍高于他们的理解能力,以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从句子上看,洗手,自来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4、记忆,无意的、机械的、形象的记忆。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学前儿童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被他们记住;相反则视而不见,不加注意。,要表现与学前儿童生活和自身有关的事物,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要鲜明,情绪要富有感染力。合辙押韵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诗,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富于幻想的童话,更适合学前儿童理解记忆。,特点:,要求:,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5、思维,

4、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到五六岁开始萌芽。,规律:,应考虑到学前儿童思维行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利用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话、动画片等形式,塑造生动的、动感的形象,构思曲折的、富有趣味的情节,来吸引儿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3岁学前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4岁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十分突出,产生了具体形象思维,这种思维的抽象性较低,还不能较好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特点:,要求:,如:病人在几层,6、想象,特点:,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逐渐发展,(1)3岁左右,(2)4岁左右,(3)5岁左右,要求:,落叶,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 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

5、用,对于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1.“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特点:,无法分清主客的区别,他们在接受文学作品时通常以一种“信以为真”的期待与接受心理进入文学作品,主客不分,与作品的情景融为一体。,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之间有时没有界限,他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这就是学前儿童心理最突出的特点,(二)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学前儿童审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维非常突出。其特征是主体和客体不分,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合而为一,而且总是把客体“依附”于主体,形成学前儿童审美意识的“自我中心”状态。,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泛灵观念 人造观念 任意逻辑 前因果观念,(1)泛灵

6、观念:世界万事万物都有生命,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小雨点,你真勇敢!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一点也不疼吗?,小雨点,樊发稼,在幼儿心目中,世界上没有人办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万物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存在。这是因为学前儿童经常处在幻想状态,其思维不受客观条件和社会习俗规范的束缚。,2.人造观念,如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小朋友们可以坐着“小板凳”火车,“轰隆隆隆,呜!呜!”地穿大山,过大河,跑遍全中国;又如幼儿图画故事长长的故事中,理发师叔叔可以骑着“装饰灯”飞上天,去救长长小朋友。幼儿的人造观念在游戏活动中表现更为明显。,幼儿心目中,虾在云天游,鸟在水中飞,小猪生双翅,大树结金鱼一切变形、

7、增减、移位都顺理成章。他们常常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主观愿望任意结合在一起,而不管他们之间是否真有联系。,3.任意逻辑,所以儿歌中的“颠倒歌”,诸如“公鸡生个大鸭蛋,小猫游泳多快活”之类深受幼儿欢迎。再如:吹牛大王里敏希豪森将樱桃射进长颈鹿的前额,一年后长颈鹿头顶长出一颗结满樱桃的大树等等。,在学前儿童心目中,月亮跟我走,是因为月亮想和我交朋友;兔子眼睛红是因为太爱哭,这种“想当然”的前因果观念,不是反映事物之间的客观因果关系,只是孩子出于好奇,用他们自己有限的感知对各种事物作出解释而已。这在许多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为谐趣横生、异想天开。,4.前因果观念,2.直观、感性

8、的审美,学前儿童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往往只能从直观感性的角度来把握文学作品。,(1)更注意作品中形状、声音、色彩等外部特征的描绘,对细腻的心理刻画多不在意。,金色的房子,原因:,表现:,(2)对富于动感的描写感兴趣,对静态的叙述描写则很厌烦。,(3)对新奇的形象、情节十分喜爱,对那些平常的人物或故事则不感兴趣。这种情形,越是低幼儿童表现的越明显。,要求:,应该重视写具体的事物,写具体的形状、声音、色彩,具体的事件、动作、行为,具体的人,以及容易被学前儿童观察到的体态和表情等。,田野里有一座小房子,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大阳一出来,照得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有一个

9、小姑娘,她就住在这金色的房子里。每天早晨,她提着一只花篮,到草地上去采花。一天,小姑娘又去采花了,一只小羊跑过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亮堂堂!”一只小鸟飞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一只小狗跑过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一只小猴跑过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金色的房子,小姑娘听到小羊、小鸟、小狗、小猴都说她的房子好,心里真高兴,就带了小羊、小鸟、小狗、小猴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快到中午

10、了,小姑娘要回家了,小羊、小鸟、小狗、小猴给她采了许多花,一直送她到金色的房子跟前。小鸟说:“小姑娘,让我进去玩吧!”小姑娘说:“不行,你朴棱朴棱地乱飞,把我的房子弄脏的”小狗说:“小姑娘,让我进去玩吧!”小姑娘说:“不行,你汪汪汪地乱叫,会闹得我睡不着觉.”小猴和小羊说:“小姑娘,让我们进去玩玩吧!”小姑娘说:“那更不行,你们啪嗒啪嗒地乱跑,会把我家的地板踩坏的。”,小姑娘说完了话,就自个儿走进房子里去,“嘭”的一声,关上了大门。小姑娘在家唱了一会儿歌,可是没人听她的;跳一会儿舞,可是没人看她的。她觉得闷极了。她打开窗子一瞧,小羊、小鸟、小狗、小猴在草地上玩得正热闹呢,小鸟飞着叫着,小狗跳着

11、唱着,小猴骑在小羊的背上,像个猎人,多神气。小姑娘悄悄地打开门,悄悄地走出去,悄悄地走近草地。小羊看见她,说:“小姑娘,快来,快来,跟我们一起玩儿呀!”小鸟看见她,说:“小姑娘,快来,快来,跟我们一起玩吧!”小狗和小猴也都欢迎她。小姑娘说:“请你们到我家去玩吧!”小鸟问:“你不怕我弄脏你的房子?”小姑娘摇摇头。小狗问她:“你不怕我闹得你睡不着觉吗?”小姑娘摇摇头。小羊和小猴问她:“你不怕我们踩坏你家的地板吗?”小姑娘又摇摇头。大伙儿都高兴极了,一起跟着小姑娘到金色的房子里去。他们一起唱歌:“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没长大的妈妈照片上有一个没长大的妈妈,扎着蝴蝶结,戴着小绒花。妈妈

12、要是不长大,那该多好呀!手拉手儿去上学,我俩都做乖娃娃。,。,3.动态的审美,(1)学前儿童天性好动,喜欢游戏,喜欢直接参与,并在在这些游戏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2)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他们不喜欢冗长的、静态的描写,喜欢进展迅速,跌宕起伏的情节。,(3)他们愿意自己复述故事,并常常在复述时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生活经验被描述出来大都富有动感并比较生动。,表现:,要求:,避免枯燥、静态的描写,注重塑造富于动感的形象,描写富于变幻的情节,以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如果能将游戏的特点运用于作品中,就能更好的满足学前儿童的学习需求,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有只小熊记性很不好,什么话听过就忘。有一天,家

13、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熊到商店去买苹果、鸭梨、牛奶糖。小熊担心忘了,就一边走一边念叨:“苹果、鸭梨、牛奶糖,苹果、鸭梨、牛奶糖”它光顾着背那句话,一不小心,“扑通!”绊倒了。这一摔不要紧,小熊把刚才的话忘了,他想了想:“奥,想起来了,是气球、宝剑、冲锋枪!”小熊挎着宝剑,背着冲锋枪,牵着气球回家了。妈妈说:“哎!你怎么买回玩具来了?”妈妈又给小熊一些钱,对它说:“这回可别忘了!”小熊点点头说:“妈妈放心吧!”,小熊买糖果,“苹果、鸭梨、牛奶糖,苹果、鸭梨、牛奶糖”小熊一边走一边念叨忘了看路“咚”一头撞在大树上。这一撞,小熊又把刚才的话忘了。它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了“木盆、瓦罐、大水缸”小熊夹着木

14、盆,拿着瓦罐,抱着大水缸呼哧呼哧回到家。妈妈见了大吃一惊,知道他又把话忘了。只好再给它一些钱千嘱咐万叮咛,小熊点点头让妈妈放心,这次一定不会买错的。小熊挎上篮子高兴地上路了,绕过了石头和大树,到了商店,买上了苹果、鸭梨、牛奶糖。小熊高高兴兴地朝家里跑去,忽然,一阵风吹来,把小熊的帽子吹跑了,小熊放下篮子,去捡帽子,等他捡回帽子往回走时,看见地上的篮子,里面还有苹果、鸭梨、牛奶糖呢!它大声喊起来:“喂,谁丢的篮子呀?快来领呀!”你瞧这只小熊,多好笑呀!,(三)、学前儿童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1、“听赏”的方式,2、图画、音乐的方式,3、表演欣赏的方式,4、阅读欣赏的方式,二、学前儿童文学与学前儿童

15、教育,(一)、学前儿童文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开阔视野,提高学前儿童感知生活的能力,2、启迪情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3、鼓励创造,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4、培养美感,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5、丰富语言,发展语言能力,4、阅读欣赏的方式,(二)、学前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教授学前儿童文学对教师有什么作用?,1、幼儿教师在阅读和教授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还会提高自身素质,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2、幼儿教师在阅读和教授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借此走入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受到那种天真无邪的情感的感染,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

16、动打下良好基础。,3、幼儿教师可以借此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学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提高学前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会飞的小姑娘,一群小姑娘,一群会飞的小姑娘。伸出小脚丫,扇动翅膀,飞呀飞,飞呀飞,一天到晚忙又忙。它们会唱歌,嗡翁嗡,唱出满天太阳光。他们会修房,明明亮,小房开着小小窗。它们会采花,呼啦拉采了西沟采东岗。,它们会做糖,甜蜜蜜,你尝我尝大家尝。别看它们小又小,大家都夸大家尝。别看它们小又小,大家都夸它们棒。它们是谁?请你猜一猜,猜对了,请你吃一块儿蜂蜜味儿的米花糖。,(三)“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

17、要特征,幼儿对于文学的欣赏,始终是一个感受的过程,他们不像成人那样,在欣赏一篇作品后较快地升华到理性鉴赏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于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幼儿在欣赏作品时,往往处于感受的本能,首先注意到艺术表现内容能够和他们对客观生活的熟悉程度。,多关注作品中的有趣情节,三、幼儿文学的特点,(一)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1有利于幼儿认识万事万物,2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3对幼儿心理成长也有启蒙引导作用,如陶行知的著名儿歌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布谷。如不布谷,没米煮粥。如要煮粥,快快布谷。布谷煮粥,煮粥布谷。,一像铅笔细长条,二像小鸭水中游,三像耳朵听声

18、音,四像彩旗随风飘,五像鱼钩把鱼钓,六像哨子嘟嘟嘟,七像镰刀割青草,八像葫芦笑哈哈,九像勺子来吃饭,十像铅笔加鸡蛋,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头文学,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他们需要成人的口头转述,这就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明白浅显,尽量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汇内讲述。,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优秀的幼儿文学无不充满天真活泼的情趣,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这种快乐,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4.幼儿文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文学要想使欣赏者受到情感的熏陶,必须使读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让幼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是一个非常重要

19、的课题。通过幼儿亲近文学的特点,应该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爱心、善良、同情、友谊、宽容等人类的共同美德,才能让幼儿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二)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1.稚拙美,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见的形象是胖乎乎的小猪、摇摇摆摆的小鸭、叽叽喳喳的小鸡,这些形象实际上代表着幼儿的特点,他们因为充满了幼儿情趣而被小读者喜欢。,为什么?,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但他们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世界;幼儿的身体很弱小,但他们常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巨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作家常俯下身来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将其融化在作品中,使作品充满了稚拙美。,“稚”与“拙”是幼儿固有的天性,这

20、种“稚拙”并非愚昧无知,笨傻呆蠢的表现,而作品中着重表现的正是这种稚拙的幼儿情趣。,虎助的尾巴,“嗯哼,哦哼!我穿着新裤子呐!”老虎虎助想夸耀自己的裤子,就到小袋鼠小路家去了。“嗯哼,哦哼!瞧瞧我的裤子!”他挺起胸,“啪啪”地敲打凸出的肚子。“唔”小路哼一声,围着虎助转了一圈,不,又转了一圈。“不,不得了!虎助,你美丽非得尾巴没有啦!”“岂,岂有此理!”虎助用手摸屁股:“呀,真的!对啦,是我慌慌张张忘在家里啦!”他急急忙忙回去了。“桌子上没有。衣柜抽屉里也没有。麻烦啦,这多不好意思,不能到外面走啦!跟在后面地小路也担心地问:“虎助,再没有别处找了吗?”“没有了,我伤心透啦,因为我不能再出去玩了

21、。让我钻到床上,去做尾巴地梦吧。”虎助想睡觉,脱下裤子。忽然,小路叫了起来:“有啦,有啦!虎助,你的尾巴在裤子里边哪!,虎助的尾巴,其刻画的人物、描写的内容就显得很稚气、笨拙。老虎虎助有了新裤子就要向别人夸耀:“嗯哼,哦哼!我穿着新裤子呐!”,夸耀时,“挺起胸,啪啪地敲打凸出的肚子。”当小路说他没有尾巴时,他着急了,以为是自己“慌慌张张忘在家里啦”,找遍了“桌子”、“衣柜”、“抽屉”都没找到,他“伤心透啦”,准备“钻到床上,去做尾巴的梦”。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情节,这样的人物性格,都是儿童所特有的,显示出非常强烈的稚气与笨拙,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虎助的尾巴在形式上也显示出很强的稚拙美。比如,以人物

22、内心独白开头:“嗯哼,哦哼!我穿着新裤子呐!”以人物对话结尾:“有啦,有啦!虎助,你的尾巴在裤子里边哪!”故事情节紧凑、单纯,没有什么雕琢的痕迹。,2.纯真美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真诚的对待一切事物,这种纤尘不染的童真得到许多作家的热情讴歌。如:小鹿小鹿小鹿,毛衣毛裤,身上开花,头上长树。,游戏,“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姐姐当老师,,你当学生。”,“姐姐,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3.质朴美,幼儿文学同民间文学一样,具有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淳朴的美。,表现?(1)作品形式方面简洁、朴素的表达风格(2)作品内容方面的浅显和简单(3)作品语言的不加雕琢与本色自然。,远远的,滚来一个雪球。哟,不是雪球,是一只小白兔,连蹦带跳得跑了过来。桃树下的小白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