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2229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林是非.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文学-“儿歌”,说课,说课提纲,一、课程定位分析二、说教材三、说学情四、说教法五、说学法六、教学程序设计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效果,一、课程定位分析,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是影视表演(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编写一般的婴幼儿读物。同时,也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儿歌、童话等文学常见形式,提高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教材分析 李莹、肖育林主编,学前儿童文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教材

2、特色:以学前儿童文学分类形式为章节设置,突出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理解,强调实践应用。,二、说教材,选取的教学内容儿歌,属于教材的第二章。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1、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之后,在对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个儿童文学的文学形式。2、是学生由概括的学前儿童文学理论学习向具体学前儿童文学类型学习转化的第一步,也是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第一步。在整个教材学习中、在学习方法的转变上,都有重要的意义。,2、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感知儿歌的魅力,从而对儿歌教学产生兴趣。掌握儿歌的定义、分类、特点。(2)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儿歌,鉴赏并尝试创编儿歌

3、,根据儿歌特点开展教学设计。(3)情感目标:熟悉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童真情趣。,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儿歌的定义、分类以及特点。难点是提高学生对儿歌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根据儿歌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和创编儿歌的创造力。,4、课时分配(5学时)第一节 儿歌概述 2学时 第二节 儿歌鉴赏 1学时 第三节 儿歌创编与教学 2学时,三、说学情,教学对象为学前表演专业大一的学生。初步掌握了中学语文、幼儿生理、心理,音乐、学前儿童文学基本概念等知识,从而使践行多学科融合基础的儿歌课程教学理念成为可能。多数同学性格活泼,参与性强,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对教学内容式授课形式有较高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

4、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参与性不强。,四、说教法,一、理论教学1、课堂讲授二、作品教学1、作品赏析2、作品记诵三、实践教学1、模拟课堂教学2、鼓励引导自行创编,思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拓展审美提升”讨论式、探究式、情境式教学法、朗诵指导法,模拟课堂教学法。,兴趣学习法 以大家熟悉的儿歌为引子(如摇篮曲),利用这一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心,引导他们在好奇心、探究心的驱使下主动学习,从而使兴趣学习法得以实现。,五、说学法,自主互动学习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 流,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充分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

5、老师之间的互动。,朗诵感知法 反复诵读儿歌,感知儿歌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模拟课堂教学法 指导学生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六、教学程序设计,(一)新课引入 视觉听觉冲击方式入课,借组儿歌歌曲、色彩鲜明的画面,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熟悉的儿歌与多媒体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热情。,(二)新课进行分为五个部分 1、能力展示揭示儿歌概念通过“我最喜爱的儿歌”这一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回忆、朗诵儿歌;通过对最喜欢的儿歌进行分析,明确儿歌的概念;由老师介绍儿歌的发展历史,补充教材内容含量,拓展学生视野。,2、合作探究总结儿歌特点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示例分析,总结提升。,3、自主互动进

6、行儿歌分类 小组讨论,划分类别;组长抽签,命名小组;学生作品自我归类;小组甄别作品;朗诵代表作品。,4、能力拓展设计儿歌教学学以致用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在了解掌握儿歌基础文体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一节儿歌教学课。,5、审美提升鉴赏并创编儿歌小组讨论鉴赏儿歌合作探究“旧瓶装新酒”改编儿歌(分别以春夏秋冬做四个主题的儿歌创作),(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每位同学背诵儿歌10首,内容自选(要求现代形式与传统形式兼顾),时间两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节完整的儿歌教学课,对象:幼儿园中班。在第5学时抽取4个组进行教学展示。选取一个幼儿生活情景或片段,改编或创作一首儿歌。,七、板书设计,本章节的板书力求完整、简洁:1、能力展示揭示儿歌概念 2、自主互动进行儿歌分类 3、合作探究总结儿歌特点 4、能力拓展设计儿歌教学 5、审美提升鉴赏创编儿歌,八、教学效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多数学生能够:1.根据儿歌特点设计出较为完整的儿歌教学课;2.能初步创编出儿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