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230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 系部名称: 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 学 号: 200- 指导教师: - 教师职称: 讲师 摘要 连锁超市在我国已发展10多年了,目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迅猛的发展。连锁零售企业以其高效率、多品种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外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给国内连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本土连锁超市企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相比无论在物流设施还是物流运作模式上都相距甚远。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思考的问题,配送作为连锁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出

2、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问题一直是学术和实物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主要运用了系统分析法、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提出了论文主要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大量连锁超市的系统分析研究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对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总结,为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Abstract Chain supermarkets had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 more than ten years, now its development speed is f

3、aster. Retail enterprise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because of their high efficiency and many varieties. As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global economys integration, foreign large chain supermarkets enter into our country one after another and give a big shock to domestic chain enterprises. A

4、lthough domestic chain supermarkets had greatly developed, they are still far from foreign large chain supermarkets in logistic facilities and operational models. How to improv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 This is the question that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thinking about now. As t

5、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hain operation, distribution appears in our eyes.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of chain supermarkets has been the key of science and material object area.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system analysis, comparative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puts forward the articles main research

6、 frame. Through the system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of most chain supermarkets,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cases, this article makes a deep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questions of Chinas chain supermarkets. To research and summarize these questions root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s

7、helpful to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chain supermarkets distribution of our country.key words: chain supermarket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目录1引言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连锁经营以其特殊的竞争优势广泛渗透于零售业以及饮食业等服务业中,以经济实惠、规范经营、方便快捷、轻松随意等诸多优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连锁超市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零售业态,在我国真正的连锁超市起步于90年代初,在走过

8、了艰难创业之路后,现在己经成为全国商业领域各种零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之一。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物流配送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国内历史上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以及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和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影响,物流配送现阶段还很不成熟,很多配送中心是由原有的批发企业、储运企业转化过来的,设备陈旧,现代化水平低。因此,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明显落后于连锁超市业的发展。从2001到2003年,物流配送水平与连锁超市扩张速度的不匹配成为连锁超市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中国连锁超市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 32%,即便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中国连锁超市,其净利润率仅为1.77%, 而国外连锁

9、超市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已2. 22% (周玉梅,中国连锁零信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4期)面对外资连锁超市企业的大举进入,国内连锁超市企业的压力骤增,无论在资金实力还是运营能力上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就要求我国连锁超市企业必须提高物流配送水平,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最大的“第三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速资金周转以增强营运能力、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多样化需求。随着连锁超市的发展和超市业态的多元化,超市对于商品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及时配送要求会越来越强烈,这使得满足这些配送要求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1.1.2 选题研究的意义连锁经营

10、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零售业发展的大趋势。连锁超市是连锁经营的典型代表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相对于整个连锁超市物流系统而言,物流配送是连锁超市物流过程的末端,是直接面对各连锁分店、保证供货率的物流活动。因此,物流配送作为连锁超市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支持连锁超市经营的平台,直接决定着连锁超市经营成本的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和竞争力。为了提高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运营能力以及与国外连锁超市的竞争力,所以物流配送是连锁超市研究的重点。2 连锁超市与物流配送的理论综述2.1.1连锁超市的含义 连锁超市指的是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

11、名(超级市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也都差不多)的超级市场里,出售品种都相同的商品,这种同时经营的超级市场就被称为连锁超市。它是零售业态的一种,以“销售价格低廉顾客自我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欢迎,由多个以上的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的经营形式。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广布的门店为市场依托,中央采购制为经营形式,降低成本,挖掘销售利润,以多功能,集约化的配送中心降低商品库存、开发物流利润。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最佳方式。按照国家零售业态分类(2004)分类标准的界定,超级市场是指以主、副食品及家庭口用商品为主要经

12、营范围,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口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2.1.2连锁经营的含义所谓连锁,它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由在同一经营企业的总部统一领导下的若干个店铺或分支企业构成的联合体所进行的商业经营活动。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连锁是在统一所有权或在统一战略决策下,批零一体化的多店铺体系。2.1.3连锁经营的类型 连锁经营的类型在各国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在日本通常将连锁经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正规连锁(RegularChain,简称RC),也可称直营连锁,是大资本通过独资,控股或吞并,兼并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的一种形式;二是特许连锁(Franehiseehain简称Fe)

13、,又称合同连锁(eontractehain),特许加盟连锁,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三是自由连锁(vohintaryChain简称VC),是保留单个资本所有权的联合经营。2.1.4连锁经营的特征 1.联合化 从连锁经营方式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情况来看,其组织形式是由一个总店和众多的分店所构成的一种企业联合体。这些被纳入连锁经营体系的商店,如同一条锁链相互连接在一起,所以称之为“连锁商店”。因此,“联合化”是连锁经营的一个基本特征。 2.经营方式一体化 连锁经营把传统的流通体系中相互独立的各种商业职能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经营体系中,实现了采购、配送、批发、零售的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生产和销

14、售一体化的流通格局,提高了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由于连锁企业拥有大量的分店,具有大批量销售的市场优势,所以可以引导供应商真正做到根据市场需求和商业经营者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以大商业为先导,以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经营格局。 3标准化 传统的商业组织形式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合,但主要是局部的合作。而连锁经营则是整体性、稳定性、全方位的联合,所有的连锁店都是用统一的店名,具有统一的店貌,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商品,而且企业的形象一旦确立就极易在大众的印象中扎根。 4规模化 连锁经营由于规模的扩大使经营成本降低,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连锁经营能成为当今商业的主流方式的原因所在。连锁

15、经营不会受到单店规模总在一定范围内的限制,并且其分店数目越多,规模优势就会越明显。 连锁超市指的是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超级市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也都差不多)的超级市场里,出售品种都相同的商品,这种同时经营的超级市场就被称为连锁超市。它是零售业态的一种,以“销售价格低廉顾客自我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欢迎,由多个以上的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的经营形式。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广布的门店为市场依托,中央采购制为经营形式,降低成本,挖掘销售利润,以多功能,集约化的配送中心降低商品库存、开发物流利润。它是商流

16、、物流、信息流高度集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最佳方式。按照国家零售业态分类(2004)分类标准的界定,超级市场是指以主、副食品及家庭口用商品为主要经营范围,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口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2.2物流配送相关理论 中国最早引进“物流”一词是在1979年,当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代表团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物流协会,代表团回国后在国外物流考察报告中第一次把日本的“物流”这个词介绍到中国。2.2.1物流定义辨析 物流概念产生后,随着物流理论和实践活动的飞速发展,物流概念的涵义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各种物流定义层出不穷。目前世界上比较常见的物流定义如表2-1所示:表2-1各国、地

17、区物流定义比较表国家、地区年份给出定义的组织和学者物流定义美国管理学派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学会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反向的流动与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日本1981年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管理手册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德尔经济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中国1995年王之泰现代物流学物流是按用户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理

18、和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结合连锁超市的经营特点,连锁超市物流的定义更偏重于在王之泰现代物流学中提到的定义:物流是按用户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理和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2.2.2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属于物流范畴,是物流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日本工业标准JIS将配送定义为:“把货物从物流据点送到交货人处”是“从配送中心到顾客之

19、间物品的空间移动”。一般来说,配送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种既包括集货、储存、拣货、配货、装货等一系列狭义的物流活动,又包括输送、送达、验货等以送货上门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它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供应链环节,也是物流过程的关键环节。2.2.3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 连锁超市的配送活动是根据连锁超市门店的需要进行的,在送货前要进行必要的配货,配送的范围一般限于某一城市或区域。因此,连锁超市的配送活动处于社会大物流系统的支线或末端,是靠近消费者的物流活动,是连锁超市的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不是简单的储存与运输。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统一采购、输送,形成规模效益。连锁超市各门店的商品

20、统一由总部采购,然后按照统一的营销策略和各分店对商品品种、规格、包装等的要求,进行统一输送。这两个统一使得连锁超市实现了大批量进货和整合输送,形成规模效益。 (2)订货的批量小、频率高。为了增加连锁超市所在供应链的柔性,保证降低连锁超市的最小库存量,连锁超市订货的批量一般较小,依靠高频率的配送来满足各门店的需求。小批量、高频率的订货能够使得超市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库存成本。 (3)商品种类繁多,运输和储存要求多样化。连锁超市为了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门店内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涉及食品、日用消费品和具有超市特色的生鲜食品等,因此对配送和储存的要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对于生鲜冷冻食

21、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需要用特殊的运输和仓储设备;而对于玻璃制品等易碎物品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也要有专业的操作和运输要求。 (4)流通加工功能增强。连锁超市配送过程中对一些商品的流通加工增强,是因为一方面,超市实行集中采购和批量进货,每次进货量大,因此一般供货商都以大包装供货,而连锁门店销售时要拆零,另一方面,要对特殊货物(比如农产品、即食食品等)进行简单加工,因此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和流通加工等功能。 (5)逆向物流普遍。连锁超市的销售特点和售后服务承诺使得连锁超市的商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如时尚商品或季节性强的商品),货损率比较高,造成退货频率

22、和数量也比较大。连锁超市普遍的逆向物流要求配送系统具备高效地处理退/换货的能力。3国内外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3.1国外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3.1.1采用共同配送中心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日本的7-11连锁超市,为了实现在一个100平方米的店铺销售3000多种商品的同时提供购物的便捷性的目的,7-11设计了一个“共同配送计划”,这个计划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划分,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该中心统一进货,再向各店铺配送。7-11的共同配送中心占地2618坪,建筑面积4786坪,保管商品数约4500种,其中加工食品2400种,点心1500种,酒类600种。地域划分一般是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

23、其他地方市场为方圆60公里,各地区设立一个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高频度、多品种、小单位配送。3.1.2.高端信息化设施为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供了平台在1991年,日本的7-11开始使用一个整合服务数据网络(ISDN)用来联编它的零售商店中央总部。双行道的沟通给总经销商将通路集中于主机和中央的数据库包含POS(销售点)数据而且进行分析。自从1998以后,这个系统进一步由使用英特网和卫星通讯系统连接以及新的人员沟通取代,不仅仅是为了削减商品库存量和提高利润率,而是用来整合商店水平之间需求链的相关数据。这就是举世瞩目的第五代综合信息系统。在日本各地的7-11在每天早上10点通过系统进行订货,7分钟内信

24、息便传送到公司专属的230个配货中心,当天下午4点,各中心便会将货品送到店面。此外,每名送货司机都配带磁卡,当送货完成时,通过商店内的计算机刷卡,公司就可以根据系统收集的数据,对司机迟到情况进行改进。例如:更改开车路线,或者加派货车以减少卸货时间等。这样,就可以根据系统收集的详细数据研究改进方法,使得所有的7-11配送车辆准时抵达店面。3.1.3.送货快速、方便及准确由于采用区域性物流配送,资源较为集中,上午下订单下午商品就有可能到达,将商品缺货造成的失销成本大幅降低。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及提高商品陈列空间的利用效率,超大卖场基本都采取“小批量,多频次”的订货原则,同城供应商能更有效地帮助此原则

25、的实现。3.1.4 .便于逆向物流商品的退换货,是零售企业处理过时、过期等滞销商品的最重要手段。如果零售商采用的是供应商直送的商品配送模式,零售商与供应商的联系与接触非常频繁,因此商品退换货处理也非常迅速,但如果采用配送中心,逆向物流所经过的环节大为增加,因此速度也相对变缓。3. 2国外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优势 物流配送在发达国家出现得比较早,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配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今,在国外配送已经成为连锁零售业经营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而且还在迅猛发展。从国外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有情况看,无论是在配送规模上、配送功能上、技术装备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连锁超市物流配

26、送的地步。3.2.1配送的规模日趋扩大在国外,对大型连锁超市自建的配送中心而言,规模一般都很大。从配送中心数目、占地面积、投资规模及其功能上,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都非常重视配送中心的发展,使配送中心的规模随着超市规模的扩展而日益扩大,来满足超市物流配送的需要,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效率。3.2.2配送技术和设备更加先进发达国家连锁超市配送设备的更新周期比较短,其与之匹配的配送技术也非常先进。通过配送新技术如条形码标识技术、自动存货、补货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和计算机智能化等的导入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各个环节的作业效率,大大缩短作业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随

27、着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成功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率,增强其决策能力。同时采用现代化设备如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RFID等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充分表现了其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并能有效地节约空间、节约劳力,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减少货损,缩短商品周转期。3.2.3配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发达国家连锁超市都把提高配送服务质量视为发展配送业务的重要手段,并通过有效的配送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配送服务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讲就是要要做到拣选配货准确无误、发货不出现错装、发货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期限、发送的目的地准确无

28、误和保持配送货物的完整性等;在国外连锁超市中的配送非常注意保持“基础质量”的稳定,使配送货物的准确率、准时率经常保持在100%的水平。3.3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中国超市连锁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连锁企业的联华超市有限公司,超过了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而雄居榜首,彻底改变了传统百货店一统中国零售业的格局。从1991年9月,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开设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到2000年12月,全国已有连锁企业2000多家,连锁店铺30000多个,年销售额2200多亿元,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96家。很多连锁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60%,有

29、的甚至达到100%以上。表3-1发展历程表时间阶段业态形式20世纪80年代起步阶段传统的食杂店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阶段连锁超市的规模一般不超过10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长阶段综合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等业态21世纪初成熟阶段大型超市开始以直接投资、特许加盟或兼并重组等方式,大规模实施跨区域发展3.3.1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超市连锁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对照前面介绍的国外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发展情况和其发展的优势,可以借鉴国外连锁超市的经验,能更好的推动我国连锁超市的健康成长。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的确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随着规模的扩大与较慢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

30、已经不相适应。下面作者介绍了我国的郑州的思达连锁超市和宜昌的北山连锁超市,发现了其目前存在的诸多在物流配送环节上的种种问题。 郑州的思达连锁超市现有的物流仓库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苏联模式兴建的,还有一部分是简易平房仓库。这些仓库比较破旧,防雨、防火、防盗等基本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部分仓库漏雨现象严重,有的库内商品靠盖着帆布来防雨。此外,现代化的半自动仓库很少,楼房仓更不多见。主要原因是缺少资金,没有能力投巨资修建现代化的设施。现有仓库的利用率也不高,部分仓库不合理利用现象时有发生。对配送中心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静态仓库”上,只要一部电话、几部车子、几间房子就行了,担心建立现代化配送中心投资太

31、多,成本难以收回。目前,该企业虽建成了一座半自动化仓库后也不配套使用,只作为一般的仓库来利用,运行成本比较高。 宜昌的北山连锁超市的物流大多处于原始的运输、储存阶段,活动层次低、范围窄。现代化的设施很少,电脑网络未配备运行。虽有部分企业使用了计算机,也没能很好地在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等方面做文章。配送中心的内部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多数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内部局域网、库存管理系统都缺少装备,且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和管理,出错率高、效率低,不利于管理企业。加之,该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甚少,员工对物流一体化观念不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没有

32、有效实行,传统的管理模式仍占主导地位。3.3.2现阶段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流配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要求相比,我国超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配送中心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并且配送中心的计算机应用程度仍旧比较低,对于物流中许多重要决策问题,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合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滞后。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功能匮乏,物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起到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

33、用。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高效率的信息收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成为空谈。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日常事务的管理,配送中心的内部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多数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在仓储设施方面,70%是普通平房仓库,具有冷藏、保鲜、空调的仓库较少。在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70%以上,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一斗及特种运输车辆很少。 (二)很多自建配送中心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 从国外连锁业配送中心的经验看来,要保证发展正常的连锁企业必须要有好的物流基础,要兴建与之相适应的一定规模的配送中心。而我国许

34、多连锁超市自建的配送中心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配送中心的投入以应付眼前的连锁规模为前提,有的甚至于为了达到所谓的“连锁”形式将以前的仓库改称为配送中心。所以这种现实条件下建立的配送中心的规模小,配送能力比较差,限制了连锁超市的统一配送率。同时大多数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都有自己的车辆或车队,但由于配送率低,造成整车装载率低(有些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而回车空驶率高,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运力,而且使运达速度慢,保证率低。对于独立经营的各连锁店,没有相当规模的配送中心就会导致统一配送率低从而很难做到统一配送。不统一配送就说明没有统一进货,而不统一进货则也就难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使得部分企业处

35、于亏损状态甚至破产。连锁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初衷和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连锁超市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多规模较小、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这使得超市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很低。同时,我国连锁超市自有物流配送的比重只有48%左右,这相当于超市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的设施有一半以上都是闲置的,没有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反而成了连锁超市的负担。 (三)配送功能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 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体,是集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活动,而且尤其强调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其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还具有采购、分拣、组配、

36、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但目前从我国的连锁超市配送来看:一方面,有的配送虽然做到了存货、分货、配货,但因缺乏必要的运输车辆而只能实现仓库储存的功能无法做到送货上门,造成“配”与“送”的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大部分商品配送只是以送为主,很少考虑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功能。特别是流通加工功能在许多配送过程中尚未开展起来,当从生产厂家或供应商那里取得商品(比如超市里的农产品),有的需要进行加工、包装、分类装配作业时,由于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限制了配送商品的品种,难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从而导致了不能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全面的服务,配送服务水平低下。4国内外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实例对比分析4

37、.1沃尔玛物流配送研究分析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最大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6, 600多家商场员工总数18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1. 75亿人次。沃尔玛(WAL-MART)是全球500强榜首企业。4.1.1沃尔玛物流配送总述 沃尔玛的快速成长,与其卓越的物流配送体系密切相关。沃尔玛十分重视其物流运输和配送中心,在物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流运营过程中,沃尔玛逐步建立起一个“无缝点对点”的物流系统。所谓“无缝”即整个供应链链接非常

38、顺畅,沃尔玛的供应链是指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货架的整个物流系统,这种产品的物流应当是尽可能平滑。沃尔玛物流的循环与配送中心是联系在一起的,配送中心是供应商和市场的桥梁,供货商直接将货物送到配送中心,从而降低了供应方的成本。沃尔玛的物流过程,始终注重确保商店所得到的产品与发货单上完全一致,精确的物流过程使每家连锁店接受配送中心的送货时只需卸货,不用再检查商品,有效降低了成本。 沃尔玛施行统一的物流业务指导原则,不管物流的项目是大还是小,必须把所有的物流过程集中到一个伞形结构之下,并保证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顺畅。这样,沃尔玛的运输、配送以及对于订单与购买的处理等所有的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网络当中的一部分。

39、完善合理的供应链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加快了物流速度。4.1.2沃尔玛配送中心独特的配送形式 第一种是”干货”配送中心,主要用于生鲜食品以外的日用商品进货、分装、储存和配送,该公司目前这种形式的配送中心数量很多。 第二种是食品中心,包括不易变质的饮料等食品,以及易变质的生鲜食品等,需要有专门的冷藏仓储和运输设施,直接送货到店。 第三种是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这种业态批零结合,有三分之一的会员是小零售商,配送商品的内容和方式同其他业态不同,使用独立的配送中心。由于这种商店1983年才开始建立,数量不多,有些商店使用第三方配送中心的服务。考虑到第三方配送中心的服务费用较高,沃尔玛公司已决定在合同期满后

40、,用自行建立的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取代。 第四种是服装配送中心,不直接送货到店,而是分送到其他配送中心。 第五种是进口商品配送中心,为整个公司服务,主要作用是大量进口以降低进价,再根据要货情况送往其他配送中心。 第六种是退货配送中心,接收店铺因各种原因退回的商品,其中一部分退给供应商,一部分送往折扣商店,一部分就地处理,其收益主要来自出售包装箱的收入和供应商支付的手续费。4.1.3沃尔玛配送中心采用的先进的设备 沃尔玛为了满足美国国内3000多个连锁店的配送需要,沃尔玛公司在国内共有近3万个大型集装箱挂车,5 500辆大型货运卡车,24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每年的运输总量达到77.5亿箱,总行程6

41、. 5亿公里。合理调度如此规模的商品采购、库存、物流和销售管理,离不开高科技的手段。为此,沃尔玛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高度系统,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先进技术。 沃尔玛公司总部只是一座普通的平房,但与其相连的计算机控制中心却是一座外貌同体育馆的庞然大物,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规模在美国仅次于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甚至超过了联邦航天局。全球4000多个店铺的销售、定货、库存情况可以随时调出查问。公司同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专用卫星,用于全球店铺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及联络。公司5 5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每辆车在什么位置,装载什么货物,目的地是什么地方,总部一目

42、了然。可以合理安排运量和路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潜力,避免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沃尔玛所有的系统都是基于的UNIX系统的一个配送系统,并采用传送带,采用非常大的开放式的平台,还采用产品代码,以及自动补货系统和激光识别系统,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为沃尔玛节省了相当多的成本。沃尔玛每一个星期可以处理的产品是120万箱。由于沃尔玛公司的商店众多,每个商店的需求各不相同,这个商店也许需要这样,那个商店可能又需要另一样。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有红的、绿的,还有黄的,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被送往的商店,来拿取这些商品,并将取到的这些商品放到一个箱子当中。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能够自动把产品根据商

43、店的需要,自动分类放入不同的箱子当中。这样,员工可以在传送带上就取到自己所负责的商店所需的商品,所有这些商场都可以在各自所属的箱子当中放入不同的货品。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4.1.4沃尔玛配送中心流畅的运作流程,提高了配送能力 其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是: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经过核对采购计划、进行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提出要货计划后,电脑系统将所需商品的存放位置查出,并打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整包装的商品直接由货架上送往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台人员取出后也送到传送带上。一般情况下,商店要货的当天就可以将商品送出。分货部出货部收货部票据部(预约) 加工部票据部(商场服务

44、) 配送中心的所有部门操作都是根据GDS系统来操作完成,GDS终端跟商、场里的SMART终端是一样的,都要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陆,只是登陆的系统不一样。沃尔玛还有一种无线扫描终端,就是戴在手指上商品扫瞄装置。它的功能跟有线终端一样,与GDS系统相连接,方便的完成各种收货,查询工作。 沃尔玛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装货月台,可供30辆卡车同时装货,另一端是卸货月台,可同时停放135辆大卡车。每个配送中心有600至800名员工,24小时连续作业;每天有160辆货车开来卸货,150辆车装好货物开出。在沃尔玛的配送中心,大多数商品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但某些产品也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这些产品包括化妆

45、品、软饮料、尿布等各种日用品,配送中心根据这些商品库存量的多少进行自动补货。到现在,沃尔玛在美国己有30多家配送中心,分别供货给美国18个州的3000多家商场。4.1.5沃尔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帝国物流畅通无阻的奔腾之芯”。只有建立了专门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才能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才能满足世界5300多个连锁店的配送需要。之所以沃尔玛拥有高度发达的物流配送技术也是与他拥有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分不开的。 1.沃尔玛联合预测补货系统 联合预测补货系统(Collaborative Forecast And Replenishment,CFAR)是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利用互

46、联网合作,共同做出商品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连续补货。SAP应用数据库计划系统Retail Link沃尔玛CFAR服务器合作企业CFAR服务器沃尔玛合作企业CFAR工作组CFAR工作组 如今,沃尔玛正是基于联合计划预测补货系统,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了采购订单的计划性、市场预测的准确度、供应链运作效率和存货周转率,并最终控制了物流成本。 2.沃尔玛的自动补货系统 自动补货系统AR(Automatic Replenishment)是连续补货系统CR( ContinuousReplenishment)的延伸,即供应商预测未来商品需求,负起零售商补货的责任,在供应链中,各成员互相信息,维持长久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动补货系统能够使供应商对其所供应的所有分门别类的货物记载其销售点的库存情况了如指掌,从而自动跟踪补充各个销售点的货源,使供应商提高了供货的灵活性和预见性,即由供应商管理零售库存,并承担零售店里的全部产品的定位责任,使零售商大大降低零售成本。 从库存角度看,在库存系统中,订货点与最低库存之差主要取决于从订货时间在交货时间、产品周转时间、产品价格、供销变化及其他变量。订货点与最低库存之差保持一点的距离,是为了防止产品脱销等不确定情况的出现。为了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