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249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失业问题及其对策摘 要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已构成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在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 失业人口、失业率亦不断攀升。关键词: 失业;失业率;就业 引 言失业是我国进入2l世纪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它不仅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的就业制度,实现了失业率的最低水平,但这种最低水平的失业率却隐藏着相当大的隐性失业。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部分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由此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失业高峰。失业不仅造成了入力资源的浪费,而且

2、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更加重了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它的妥善解决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1 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及特征1.1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失业问题涉及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失业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1997年、1998年、2001年,失业问题相继被列建为我国居民关注的头号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失业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失业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公

3、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839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基本持平。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519.6万增加到2005年的839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5年的4.2%。失业人口、失业率都在不断地增加与提高。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虽然从2004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它不能说明我国失业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业压力巨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1.2 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 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

4、强,就业问题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出, 使失业现象呈现以下特征:1、失业率不断上升, 再就业率的不断下降, 失业回滞开始出现。失业回滞是指由于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 自然失业率开始上升的现象。前面已经叙述过我国的失业现状, 仅城镇公开登记失业率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从1998 年的50%下降至2002 年的15%,近年来仍处于下降趋势。2、失业与空位并存, 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一方面劳动力总量上明显供大于求, 另一方面, 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技术型劳动力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构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障碍, 进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一步吸收就业的能力。3、知识型

5、失业出现并普遍化。我国高知识群体失业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据统计,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1996- 2005 年分别为93.7%、97.1% 、76.8% 、79.3% 、82.0% 、90.0% 、80.0%、70%、73%、72.%, 如此大差距, 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校的扩招, 高学历的劳动力不断增加, 原来基本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 高学历低工资,高学历低就业, 甚至不能就业的非正常现象变得自然而平常了。人才资源的积压、浪费也使我们国家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更加复杂。2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2.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使结构性失业大量存在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

6、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 将原来的偏重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形态调整为三次产业结构均衡发展。至20 世纪90 年代, 第二产业又快速增长,同时第三产业也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变动速度加快。由于劳动力知识结构刚性作用,劳动力知识结构优化更新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大量结构性失业。2.2体制转型使潜在的失业显性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效率, 使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富余。因而, 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加大了城镇就业压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企业

7、重组、企业改组使大量的有职无岗的企业职工从企业中剥离出来, 形成下岗人员。下岗人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加入到了失业大军行列。2.3技术进步也带来一部分失业一方面技术进步使用更多机器代替人工劳动, 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产生使得工人的知识结构与新技术要求的知识结构相差甚远, 导致企业舍弃原先的职工而招聘学历高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很多时候甚至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 企业宁愿空出岗位, 也不招聘那些技术老化的老职工。2.4 毕业的失业人数增多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以往所谓的“天之骄子”、“社会栋梁”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提供的数

8、据,大学本科毕业失业率为30%, 大专、高职毕业生失业率为60%。大专以上毕业生失业人数的增多, 也是我国城镇失业水平不断上升的一个因素,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因素在未来还有发展之势。3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3.1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规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一般来说,实现国民经济增加2.5%, 则失业率就减少1% 左右。因此, 增加就业必然以发展经济为条件。3.1.1积极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活跃城乡市场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很多小企业都是非公有制的

9、性质,因此积极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有着重要的意义。在2O世纪9O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6来自中小企业,它们提供了75的城镇岗位就业机会,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为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机会,吸收就业的能力为大型国有企业的l4倍。3.1.2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解决失业问题的另一途径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O左右,而我国1999年仅为269。另一

10、项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就业比重,就能增加就业机会1000万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3.2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这一模式的良好运作, 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个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是保障劳动力流动, 使企业和劳动力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基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地区、行业间的壁垒, 促使企业根据需要更灵活地调整劳动力存量, 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控制人工成本。任何用排斥外地劳动力进入保护本地居民就业的做法, 从长期看都

11、破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会使当地工资上涨, 企业因此会减少用工, 反过来影响就业; 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系列化服务; 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职业搜寻成本。3.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

12、育投资,普及教育,从短期来看,就是对工人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由于技术不适应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旌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的需要。参考文献1 聂金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67-682 张选民.刍议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4):32-353 王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减少失业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4):378-3814 吕学山.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机理与对策机制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1:14-205 赵青霞. 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协整分析及预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