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7399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本科毕业论文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学 院 统计学院 摘要: “物流因IT而改变” 用在现代物流发展特征上可谓十分贴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尤其是互联网络技术的推动,更使物流信息化及其相关的物流信息技术受到空前的重视。大量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但使物流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传统制造业以及社会中其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国内外企业广泛的应用了物流信息技术,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运作效率。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物流信息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它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所要阐述的是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的情况,以及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一

2、些问题。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什么?亦是本文所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针对企业应用物流信息时产生的问题,本文做了浅显的分析,并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放眼未来,物流信息技术必定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流 信息化 Abstract:“the logistics changes because of IT” - uses in the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s in the characteristic to be very appropriate. In informationization fast de

3、velopments today, the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modern logistics the soul.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s impetus, causes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relat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ceives the unprecedented value. Not only the massive advanc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

4、nologys appearance caused the logistics profession simultaneously also to give i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faced with the huge opportunity other professions has brought the huge opportunity.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widespread have applied

5、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g promotion enterprises operation efficiency. Already demonstrated it through the massive facts and the data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ven the entire social development importance. What this article needs to elaborate is t

6、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in the enterprise some questions which produces in the applicat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cess. What will the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trend of development be? Is also the question whic

7、h this article needs to discuss and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which when applies logistics information produces in view of the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has made the simple analysis, and was proposing in the theory union actual premise deals with these questions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easure. Wil

8、l take a broad view at the future,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ys a more vital role surely i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informational目 录前言.(4)1物流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6)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发展现状.(7)2.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7)2.2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8)2.3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8).3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中遇到

9、的问题及对策.(11)4提出几点加快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建议 .(13)4.1 转变观念, 制定物流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纲要和规划(14)4.2 突出重点, 推动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14)4.3 立足现实,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技术平台建设(14)4.4实施制造业物流信息化改造工程,刺激物流信息技术需求 (15)5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5)5.1趋势之一: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15)5.2趋势之二: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将成为物流发展的突破点 (15)5.3趋势之三: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将日益被重视 (15)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前 言 “物流因IT而改变” 用在现代

10、物流发展特征上可谓十分贴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尤其是互联网络技术的推动,更使物流信息化及其相关的物流信息技术受到空前的重视。本文所要阐述的是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的情况,以及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什么?亦是本文所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针对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时产生的问题,本文做了浅显的分析,并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对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现代物流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 它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

11、、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赫正君在浅谈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中指出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 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 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 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信息技术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重要技术保障。赵波在

12、信息技术与物流业中指出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网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 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物流信息技术促使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物流信息化网络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物流信息化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 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国外物流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早,应用情况也比较好. 许多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应用, 提高了效率, 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我国企业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与国外差距比较大。这一方面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存在着许多影响

13、和制约信息技术发展的因素。张树山.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一书中指出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物流技术研发力量不足,创新与应用环境差;信息化意识提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等等。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国内专家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出了许多对策。包括政策上制定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和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三大支持体系等等。放眼未来物流信息技术必定在我国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本论文的思路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技术以及其在国内外应用情况的介绍,分析出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

14、这些问题对策和措施,同时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预测。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现代物流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 它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 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 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

15、活动, 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并就如何加快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进程提出自己的建议。 1物流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赫正君在浅谈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中指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没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物流信息技术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重要技术保障。从物流信息技术在的应用情况看,其对现代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1 物流信息技术为

16、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物流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尽管物流管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 它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物流管理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因此,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盲区和难点, 运作不好, 将导致企业物流效率乃至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低下。物流信息技术则恰好为物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在物流信息化环境下, 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使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力, 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行成本, 为产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1.2 物流信息技术促使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 基于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化网络

17、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物流信息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 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同时, 有些商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 如音乐、电影、游戏、图片、电子图书、计算机软件、教学节目和以标准的电子信息形式存放的商品等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 1.3物流信息系统极大地方便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很容易得到富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和情报, 比如客户的定购数量、购买习惯、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征等等, 这些资料对

18、企业制定营运管理政策、商品开发和销售具有重要的价值。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发展现状在国内,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采用的物流信息技术主要有以下这些: 2.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

19、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如北京市医药总公司配送中心,其拣选货架(盘)上配有可视的分拣提示设备,这种分拣货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连,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种是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用条码或电子标签附在被识别的物体上(一般为组包后的运输单元 ),由传送带送入分拣口,然后由装有识读设备的分拣机分拣物品,使物品进入各自的组货通道,完成物品的自动分拣。分拣设备在国内大型配送中心有所使用。但这类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软件基本上是由国外进口,也有进口国外机械设备,国内配置软件。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合的巷道堆垛机在国内发展迅速,在机

20、械制造、汽车、纺织、铁路、卷烟等行业都有应用。例如昆船集团生产的巷道堆垛机在红河卷烟厂等多家企业应用了多年。近年来,国产堆垛机在其行走速度、噪音、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运行也比较稳定。但是与国外著名厂家相比,在堆垛机的一些精细指标如最低货位极限高度、高速(80米/秒以上 )运行时的噪音,电机减速性能等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 2.2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 目前,物流设备跟踪主要是指对物流的运输载体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进行跟踪。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如电话等进行被动跟踪,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但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还是利用GPS技术跟踪。

21、GPS技术跟踪利用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它主要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物流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上的GPS定位设备、跟踪服务平台(含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软件)、信息通信机制和其他设备(如货物上的电子标签或条码、报警装置等)。在国内,部分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也应用这项技术,例如去年底,沈阳等地方政府要求下属交通部门对营运客车安装GPS设备工作进行了部署,从而加强了对营运客车的监管。 2.3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 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用户交

22、货期的缩短等都对物流服务的可得性与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时物流理念也由此诞生。如何保证对物流过程的完全掌控,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应用技术是必需的要素。动态的货物或移动载体本身具有很多有用的信息,例如货物的名称,数量、重量、质量、出产地、或者移动载体(如车辆、轮船等)的名称、牌号、位置、状态等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在物流中反复的使用,因此,正确、快速读取动态货物或载体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明显地提高物流的效率。在目前流行的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中,一、二维条码技术应用范围最广,其次还有磁条(卡 )、语音识别、便携式数据终端、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2.3.1一维条码技术:一维条码是由一组规

23、则排列的条和空、相应的数字组成,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因此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物品信息标注中。因为符合条码规范且无污损的条码的识读率很高,所以一维条码结合相应的扫描器可以明显地提高物品信息的采集速度。加之条码系统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又是国内应用最早的识读技术,所以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国内大部分超市都在使用一维条码技术。但一维条码表示的数据有限,条码扫描器读取条码信息的距离也要求很近,而且条码上损污后可读性极差,所以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一些其他信息存储容量更大、识读可靠性更好的识读技术开始出现。2.3.2二维条码技术:由于一维条码的

24、信息容量很小,如商品上的条码仅能容纳几位或者十几位阿拉伯数字或字母,商品的详细描述只能依赖数据库提供,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一维条码的使用就受到了局限。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发明一种新的码制,除具备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有信息容量大(根据不同的编码技术,容量是一维的几倍到几十倍,从而可以存放个人的自然情况及指纹、照片等信息),可靠性高(在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这就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二维条码技术。二维条码继承了一维条码的特点,条码系统价格便宜,识读率强且使用方便,所以在国内银行、车辆等管理信息系统上开始应用。2.3.3磁条技术:磁条(卡 )技术以涂

25、料形式把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片上。磁条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它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优点是数据可多次读写,数据存储量能满足大多数需求,由于器粘附力强的特点,使之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信用卡、银行ATM卡、机票、公共汽车票、自动售货卡、会员卡等。但磁条卡的防盗性能、存储量等性能比起一些新技术如芯片类卡技术还是有差距。2.3.4声音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识别声音达到转换成文字信息的技术,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工录入信息,这对那些采集数据同时还要完成手脚并用的工作场合、或键盘上打字能力低的人尤为适用。但

26、声音识别的最大问题是识别率,要想连续地高效应用有难度。目前更适合语音句子量集中且反复应用的场合。目前豪华住宅以及高端商务手机应用声音识别技术比较多,企业活动中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2.3.5视觉识别技术:视觉识别系统是一种通过对一些有特征的图像分析和识别系统,能够对限定的标志、字符、数字等图象内容进行信息的采集。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障碍也是对于一些不规则或不够清晰图像的识别率问题而且数据格式有限,通常要用接触式扫描器扫描,随着自动化的发展,视觉技术会朝着更细致,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并且还会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应用。视觉识别技术一般用在高端产品的信息采集上,比如一些光学仪器、高端IT类产品等。2

27、.3.6接触式智能卡技术 智能卡是一种将具有处理能力、加密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版嵌装在一个与信用卡一样大小的基片中的信息存储技术,通过识读器接触芯片可以读取芯片中的信息。接触式智能卡的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运算和存储功能,在无源情况下,数据也不会丢失,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都非常好,成本适中。智能卡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可以方便地满足对各种各样信息的采集传送、加密和管理的需要,它在国内外的许多领域如:银行、公路收费、水表煤气收费等得到了广泛应用。、2.3.7便携式数据终端:便携式数据终端(PDT)一般包括一个扫描器、一个体积小但功能很强并有存储器的计算机、一个显示器和供人工输入的键盘。所以是一种多功能的数

28、据采集设备,PD下是可编程的,允许编入一些应用软件。PD丁存储器中的数据可随时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传送到主计算机。我国很多企业都为一些特定岗位的员工配备了便携式数据终端,极大的方便了物流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共享。2.3.8视频识别(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从上述物流信息应用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全球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正成为全球范围内重

29、点研究的领域。我国作为物流发展中国家,已在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条码技术、接触式磁条(卡)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在一些新型的前沿技术,例如RFID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比较落后。随着这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我们将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物流服务。然而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变的更加激烈,应用现代的技术当然是好,可是企业要面临增加很多投入,以及引进懂得这些技术的专业人才。这样会导致相当部分跟不上行业变革的企业将被淘汰。当然社会将从中受益。因此很多专家认为在引进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时我们应该客观对待我国国情,以及我国企业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并且有选择的应用这

30、些技术。否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的压力也会很大。3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传统产业通过应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然而企业在利用物流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3.1企业信息化基础程度参差不齐,给应用物流信息技术造成了障碍 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在物流环节和决策环节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如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综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大部分大中型企业仓储中运用二维条码技术,便携式数据终端等

31、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但仍有不少企业仅在信息化基础十分薄弱,给应用物流信息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强化企业物流信息化基础。企业运用物流信息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环境的配合,离开政府的协调、引导和支持,企业运作的效率、效益都将难以保障。 首先,通过颁布相应政策,使企业管理者明确物流信息化的方针、近期和远期目标,增强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化工作,要有专人和专门的部门负责,共同研究和拟定支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把企业物流信息化工作作为本地区、本行业

32、发展高新技术和提升产业结构的切入点来抓。各有关重点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企业物流信息主管,为企业物流信息化提供组织保证。完善社会软环境如完善政策、法律环境、营造公平竞争和服务的环境、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 其次,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宏观上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物流信息化进程。要不断加强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宏观环境。目前,导致一些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物流信息化知识,对用物流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

33、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增加这类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提高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水平。3.2企业缺乏物流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有这些往往需要借助诸如ERP.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要开展这些工作,就必须有这些方面的人才储备。不少企业仍缺乏既熟悉企业业务又具备一定物流信息技术知识的人才,致使开发阶段与专业公司沟通困难,应用阶段动作相对迟缓,系统效益无法发挥。一些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较低,统计数据不完整、不及时

34、、不准确,有的至今还沿用传真方式报送数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的及时沟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利用多种渠道重点培养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管理人才,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企业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学习、钻研物流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此外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班, 培养物流信息技术人才。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尽快制定统一的物流专业的评估标准, 规定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 以督促各

35、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三大支持体系。 人才支持体系。在大力抓好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的同时,搞好各地、各部门领导层的培训,普及物流信息化知识和业务;搞好企业管理层的培训,提高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搞好全社会物流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物流信息化意识,促进物流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技术支持体系。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以开发和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为中心,为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资金支持体系。利用国家、地方支持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吸引各方面资金,支持社会和企业培养物流信息技术人才。3.3企业

36、物流信息化建设成本高 随着大量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将更大大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我们也将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物流服务。然而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变的更加激烈,应用现代的物流信息技术当然是好,可是企业要面临增加很多投入,以及引进懂得这些技术的专业人才。这样会导致相当部分跟不上行业变革的企业将被淘汰。当然社会将从中受益。尤其在供应链管理时代快速到来的今天,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面对资本雄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面临很大生存压力。要想赶上跨国公司的物流管理水平就必须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上大量投入,引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技术。这将另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

37、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控制成本。在产品附加值水平不可能提升很高的情况下,盲目提高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本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适当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选择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技术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技术。企业在选择物流信息技术时也应该注意这点。我国大企业在赶超跨国公司物流管理水平时应走科技创新之路。我们没有跨国公司资金雄厚,不可能引进跨国公司那样成套最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自身力量大胆创新,通过创新降低成本。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商业化、国际化的转化必要环节。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生搬硬套,加强创新

38、。这里面包含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物流信息方法的创新。为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引导企业在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时走科技创新之路,需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实体,营造发展创新型企业的良好环境;二、建立企业之间物流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物流信息技术创新;三、建立物流信息技术创新机制,即人才激励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技术的研发和保护;五、加快推进传统技术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七、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 4加快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建议4.1 转变观念, 制定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纲要和规划 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信

39、息技术带给企业的巨大机遇, 要做出更有利于推动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键决策, 要千方百计的把物流信息技术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 这对推动企业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健的发展, 国家有必要做出远景规划。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步伐, 从整体上提高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4.2 突出重点, 推动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目前, 物流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首先是要统一标准, 政府应当积极倡导并尽快制定各行各业, 尤其是制造、批发、零售等与物流密切

40、相关的行业的标准。其次是加快一些急需标准, 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公共信息技术平台标准等的研究制定, 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最后是加强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的宣贯, 规范物流作业规程, 引导和组织好企业将流程进行数字化转换, 为物流信息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扫清基础障碍。 4.3 立足现实,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 ternet 的物流公共信息技术平台, 可以为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提供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 实现信息的共享, 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社会资源, 又可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 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41、同时, 通过物流共享信息, 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4.4实施制造业物流信息化改造工程,刺激物流信息技术需求。 美国有一个时期对机械、汽车、电器等制造业有所放松,这些领域很快被日本、德国等国超过,连美国本土市场也被日德占领。后来美国警觉此事,奋起直追,才夺回一些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不应轻视发展传统工业,而是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大力提升传统工业的物流水平,促进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这样不但能提升制造业的物流水平,还能刺激社会对物流信息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物流信息化改造工程要有重点、分层次逐步实施。要遵循两点:一是要有重点,有所不

42、为才能有所为,决不要脱离市场经济现状去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和形式上的“花架子”;二是要有层次,就是分类发展,按照物流信息化的三个层次帮助企业逐步推进。5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现在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当中。企业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就必须时刻追踪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紧盯国内外物流信息技术前沿成果。结合当前国内外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我认为今后物流信息技术必定超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5.1趋势之一: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信息领域的关键技术 专家分析认为,RFID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3、。另外,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随着 RFID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RFID技术有望成为推动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加速发展的润滑剂。 5.2趋势之二: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将成为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突破点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趋势下,及时掌握货物的动态信息和品质信息已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受到自然、天气、通讯、技术、法规等方面的影响,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很大制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惜助新的科技手段,完善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成为物流领域下一个技术突破点。 5.3趋势之三: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将日益被重视

44、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物流信息技术,在享受网络飞速发展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时刻饱受着可能遭受的安全危机,例如网络黑客无孔不入地恶意攻击、病毒的肆掠、信息的泄密等等。应用安全防范技术,保障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或平台安全、稳定地运行,是企业长期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结论: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已在我国物流活动中广泛的得到应用了。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大体方向是好的。随着磁条(卡 )、语音识别、便携式数据终端、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的应用,整个社会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识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将享受到更优质的物流服务。企业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在上文中列举了

45、几点建议。希望希望国内外广大企业能抓住这个机遇,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参考文献: 1 靳 伟, 2003: 最新物流讲座M ,中国物资出版社,462 吴 刚, 施 利: 2002经济增长的引擎 信息化M , 冶金工业出版社, 453 陈方建, 2002:应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37 38. 4 张 详,2002:电了商务与现代物流M ,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1225 赵 波, 2000:信息技术与物流业J , 中国商贸, 34. 6 赵同庆, 2006: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中国商贸,237 郝正君, 2007: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出自:

46、商场现代化第28期 8鲍吉龙,2004:物流信息技术时代,江锦祥机械工业9 郭成 ,2008: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万方数据 10肖军,2005: 信息技术开辟电子物流新时代, 中国管理信息化第10期11孙丽芳等主编, 2004: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12张树山,2006: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3牛鱼龙 ,2005: GPS知识与应用,中道网14 IAN PATTISON SYSTEM ,1998,“TRENDS IN WAREHOUSE MANAGEMENT”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ume:

47、 1 Issue: 2; General review :202315 Mats Abrahamsson, Staffan Brege ,1997,“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Supply Chai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Volume: 8 Issue: 1; Research paper:404516 John McLaughlin, Jaideep Motwani, Manu S. Madan, A. Gunasekaran ,2003,“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downstream supply chain operat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