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略论悉昙学入华传播史与当代悉昙学研究426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略论悉昙学入华传播史与当代悉昙学研究42600.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略论悉昙学入华传播史与当代悉昙学研究谭世宝一、悉昙文字及悉昙学的源流与传播简介“悉昙去声”是古印度佛教化的文字学名称“帆鈰(拉丁文正确转写应为Siddh)”的标准汉文对音转写,通常简称“悉昙”而省略了“去声”的拼音法的标注而意译为“成就”、“成就吉祥”。由于佛教是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本原则上并作公开的普世传播的世界宗教以反对维护不平等的印度种姓制度的印度婆罗门教,故其所确立的为佛教的公开普世传播服务的佛教化的悉昙文字学理论和传播实践,与专门为婆罗门教僧侣垄断而只在其内部秘密传播的婆罗门教语言文字学经典的波你尼经在文字的起源和文字命名取义以至其理论目的和传播方式范围等方面的实践是有很多差异和基本对
2、立的。 以往中国有的专家学者因不知佛教与婆罗门教在文字学的理论和传播实践等方面的差异与对立,因而有不少误论。笔者率先对此作了论述以补正有关失误。见谭世宝:1.悉昙字音与汉字字音分析之关系,载王尧编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2. 略论佛教的语言文字政策及其伟大成果,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8年11月21-23日,江苏无锡灵山,载佛学研究,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11。后为澳门佛教总会所编澳门佛教第11-14期连载。由于这不但表现在以“悉昙”为其文字及文字之学的总体命名取意上,更重要的是从其对悉昙的每一个根本字或字母的解释,到对世界上所有语
3、言文字的关系之总论和具论,无不打上了佛教化的烙印。所以,佛教所具有的超越民族、国家、阶级、语言限制的世界普及性,注定了其有关语言文字的经论,是可以通过各种语言文字包括汉、日文字的显密二教的经论,向接受其教义的中日等世界诸国传播,并在其所传播的各国尤其是中日两国产生出巨大而广泛的影响。晋唐时期的汉译佛教诸经论,常以悉昙(章)作为佛教化的字母表及缀字拼音方法的图表以及论著的敬称。故悉昙既可转为总称有关印度声字,亦可进一步转为总称世间一切声字之学。广义的梵文可以是广义的悉昙字的或称,而现时通常学者及一般人所说的梵文,则多特指天城体(Devnagar)的梵文,是较后出因而要到十一世纪纔完成的一种梵文字
4、体,也是当今狭义的梵文。唐以前传入中国的悉昙体(Siddhamtk)字,才是其时及当今沿用的狭义的悉昙字。本论下文如不说明,则是使用狭义的“梵文”一词以及狭义的“悉昙字”一词。由于广义的梵文可以是悉昙字的或称,加上以今代古,以偏概全的情况普遍流行, 例如,【明】赵宧(按:今人多误“宧”为“宦”)光悉昙经传将后出的城体梵字称为“大梵书正体”,而将古悉昙字的一种变体称为“大梵书变体”,见饶宗颐编集悉昙经传赵宧光及其悉昙经传90-91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9年。又如赵憩之(赵荫棠)等韵源流6-7页间的附表把全部汉译诸经论的悉昙字都改写天城体梵字而称之为“梵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
5、5年。而且以往中国内地很多所谓研究梵文及悉昙文字的论著都只载有其罗马字母的转写形式,通篇或全书竟然没有一个梵文及悉昙文字的原字。这样的研究就如同单用用汉语拼音字母而不用汉字原有的文字字体来研究古今汉字一样,后果之一就是造成了在学界长期流行的一大误论,以为梵文及悉昙文字的字母都是和罗马字母相同的表音素的符号,故都称之为拼音文字。其实,梵文及悉昙文字与后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日文字母与藏文字母一样,都是表音节的符号。例如,其字母狣、玅、先、扔、弋、巧等可用单音节的汉字阿、阿(引)、罗、波、遮、那等来作对音表示,转写为罗马字母就应是a、ra、pa、ca、na等音节,而非a、r、p、c、n等音素。 谭世宝
6、率先对此类问题作了批评,参见其汉译悉昙文字的一些问题研究,载中国文化第13期,1996年,北京。下面,有必要再对悉昙文字的字母及其结构及其入华传播作简介分析。晋唐时期的汉译佛教诸经论所传悉昙文字及其学说可分为两大系统:其一主要有般若、华严诸经论的四十一至四十二字等;其二主要有涅盘诸经论的五十至五十一字等。现代学者多称前者为以佛理为序,后者为以音理为序,而且盛赞后者比前者科学合理,以至于基本上把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到后者。例如罗常培说:“前一系是一种密宗持诵的旋陀罗尼因为它并不讲梵文声母韵母的,所以音系凌杂,漫无统纪。不像后一系把四十九字分成字音、比声、超声三大类,而比声又各按五音判别,轻重清浊不失
7、其伦。”见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25页,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笔者认为,这是片面之见。首先,因为两个系统的悉昙字都被赋予了佛教化的例词或例句的教理解释,并且原来都是先为显教经典所传播,后来又都有为密教经典所用,所以不能以讲佛理及为密宗所用这两点为前者独有的。至于说前者是以佛理为序,而后者则不是,就更加不妥当了。其实,用佛理对各字母加以解释,是所有佛诸经论中的字母表的共同点,只是我们目前无法看出其各字词条的佛理解释有可以作为排列次序的原因理由。因此,我们既无法说涅盘经一系的字母既按音理为序,同时又按佛理为序,所以也就不能说般若经一系的字母是纯粹以佛理为序。至于为褒扬以音理为序的字母表而对所
8、有不以音理为序列的字母表加以贬评,就更非公允之论。如众所周知,非音理为序的字母表是最为源远流长、子孙最多的一类字母表。只是世俗的字母表是用一般世俗之词来作为各字母的名称及释义,而佛教经论中的字母表是改用含佛理之词来作字母的名称及释义。就目前所知,这绝大多数的字母表的序列是既与字母的名和义无关,亦与字母的发音类别无关。在腓尼基、古希腊等最古老的一些字母表中,形成其字母的非音理性序列的原因都是我们现时无从考究不能确知的,其它后出的字母表的序列,只是以其所师承的字母表的序列为基础作增删调整。参考【苏】B.A. 伊斯特林着,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272-27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9、与两系统的字母表的形成之先后相应,前者要比后者早传入中国。早在东汉灵帝光和、中平年间(约178-179年),支谶等人已把般若类的般若道行品经及华严类的兜沙经译出。见南朝齐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经律论录。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314-3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这最初的汉文译本虽然是集体合作的产物,如道行品经由孟元士、竺朔佛、支谶等合译,但是,合译者的水平较低,多所缺漏,因此三国魏的朱仕行才决心于甘露元年(256年)西行到于阗国求取梵文的原本真经共九十章,六十万余言。直到晋太康三年(282年)才派弟子弗如檀(法饶)送此经回到洛阳。后又到了元康元年(291年)才转
10、经许昌送到陈留的仓垣水南寺,由无罗叉、竺叔兰、祝太玄等合作译出汉文本为九十章,二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一言。这一大套经仍然存在译文前后不一等欠善的问题,最后再由竺法寂与竺叔兰检取现品五部重新考校书写,由太安二年(约303年)至永安元年(304年)完讫,是为放光经的传译过程。见同上书卷七释道安道行经序及佚名放光经记。 东晋释道安(312-385年)不但是现知最早在其注经录中记载了属于早期入华的般若系悉昙学经典悉昙慕,而且还在道行经序指出:“因本顺旨,转音如已音殊俗异,译人口传,自非三达,胡能一一得本缘故乎?由是道行颇有首尾隐者仕行耻此,寻求其本,到于阗乃得。送诣仓垣,出为放光品,斥重省删,务今(按:“
11、今”应为“令”之误)婉便,若其悉文,将过三倍。”而佚名的放光经记则指出元康元年译本的仍有较大缺陷:“经义深奥,又前后参校者不能善悉。”这里的“善悉”的“悉”即道安序所说的“悉文”,是指悉昙文字。直到永安元年的由竺叔兰与竺法寂作最后考校之后,才有一“最为差定”之本。佚名的撰记者认为,在此之前的各本必须更取此本作重较,原因就是其文“晋胡音训畅义难通,诸开士大学文生书写供养讽诵读者,愿留三思,恕其不逮也。”而由竺法护(?-卒于313与316年之间)译出的光赞经(出于286年),则是放光经的“同本异译”。见同上书卷释道安合放光光赞略解序。虽然竺法护是世居中国炖煌郡的月支国裔,既精通汉学,能博览六经,涉
12、猎百家之言”,又“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有六种,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诂训,音义字体,无不备晓”,见同上书十三卷竺法护传。所以光赞的翻译水平理应是当时的最高的。但是由于放光的译本经多次修订,最后之本比光赞要晚八年问世,而且光赞传入中国内地时已是“既残不具”,见同注8。故目前所见放光的译文略胜于光赞,这点从两者所音译的悉昙字的对比就可以清楚了。现以放光、光赞、大智度论、大方广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悉昙字,以A、B、C、D为序列对照表如下:凡五十字母所无者于序号旁加号。为使大家对两个系统的悉昙字有基本的了解,现先将前一系统的放光、光赞、大智度论、大方广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悉昙字,以A、B、C
13、、D为序列对照表如下(凡五十字母所无者于序号旁加号): 次 序 悉 昙 转 写 A B C D 1狣、玅 a、 阿( ) 阿阿 2 先 ra 罗 罗 (1) 罗罗 3 扔 pa 波 波 (2) 波跛 4弋 ca 遮 遮 (3) 遮 左 5 巧 na 那 那 (4) 那曩 6 匡 la 罗 罗 (5) 逻 攞 7 叨 da 陀 陀 (6) 陀 娜 8 生 ba 波 为波(7) 婆么 9 毛a 茶 咤 (8) 茶 拏 10 好 a 沙 沙 (9) 沙洒 11 綯 va 和 . 惒 (10) 和嚩 12 凹 ta 多 多 (11) 多 多 13 伏 ya 夜 计 (12) 夜 野 14沰a 咤 咤
14、(13) 咤 瑟咤 15一 ka 加 阿 (14) 迦 迦 16 捃 sa 娑 娑 (15) 婆 娑 17 亙 ma 摩 摩 (16) 磨 莽 18丫 ga 伽 迦 (17) 伽誐 19 卉 tha 他 瘅 (18) 他 他 20 介 ja 阇 阇 (19) 阇 惹 21 送sva 湿波 波 (20) 湿波 娑嚩 22 粺dha 大 陀呵(21) 驮 驮 23 在a 赦 奢 (22) 赊 舍 24 几 kha 佉 呿 (23) 呿 佉 25朽ka 叉 叉 (24) 叉 讫洒 26 糽 sta 侈 尸瘅(25) 哆 娑多 27鄐ja 若 蛉(26) 若 娘 28飲 rtha 伊陀 咤呵(27)
15、拖 啰他 29矛 bha 繁 披呵(28) 婆 婆 30云 cha 车 车 (29) 车 磋 31sma 魔 那 (30) 么 娑么 32郡hva 叵 沙波(31) 火 诃嚩 33tsa 嗟 嗟 (32) 蹉 哆娑 34千 gha 峨 迦何(33) 伽 伽 35埆ha咃 咤徐(34)咃 咤 36仕a 那 那 (35) 拏 儜 37民 pha 破 颇 (36) 颇 颇 38弨ska 歌 尸迦(37) 歌 塞迦 39ysa 嵯 磋 (38) 醝 也娑 40鉠ca 嗟 伊陀(39) 遮 室左 41巴a 咤 伊陀(40)咤 咤 42丙 ha 嗏 咤 (41) 茶 荼 (“伊陀”大正藏原注“宫本”作“侈
16、”,可能是对的。罗常培之表作“陀”, 未知何据)。以上均录自大正藏各经论,别本异写不再另注。还要说明一点,就是大正藏所载诸本的光赞经只有四十一个字门,以罗字为起首。而同文韵统把光赞的第(14)字“阿”移作第1 字,见【清】章嘉活佛编同文韵统279、307-309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罗常培则直接在首位加了一个“阿”字,结果总数是42字,而其第1与15都是阿字。见同注4书64页后所附圆明字轮四十二字诸经译文异同表。这样的移动或填补虽然有理,可惜未知其是否有原经的异本文字为证,本表姑以其首字为空缺。悉昙字根据悉昙藏卷六所载大方广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转写为拉丁字母参考佛光大辞
17、典及罗常培之表。又由于汉文的首字母“阿”实际上是代表悉昙字狣(a)与玅(),故四十二个汉字实际上是代表四十三个悉昙字。 汉译的悉昙五十字母见载于汉文佛典,最早为东晋法显(340-约418423年间)等人于义熙十三年(417年)所译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经的文字品,其次为昙无谶(385-433年)等人于北凉玄始十年(421年)所译四十卷的北本大般涅盘经的如来性品,其三为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慧严(363-443年)、慧观(?-约424453年间)、谢灵运(385-433年)等把此经与法显的六卷本泥洹经合改为三十六卷的南本涅般经的文字品。参见同上注6任继愈书第三卷138、369页。,现代学者的论著多
18、误以为诸经论的五十字母的次序是一样的,见同上注4书27页之四十九根本字舌音五母译音表、64页之后所附四十九根本字诸经译文同异表。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以上三经皆把玹、玶、倞、玴等四字置于最后,而自僧伽婆罗(460-524年)于梁天监十七年(518年)所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才把它们前移于 7-10 位,而且字形及对音皆有异,此后成为流行的模式之一。参见悉昙藏卷五以及同上注的四十九根本字诸经译文同异表。 而唐释智广(?-?年)的悉昙字记,则列有五十一字,比前述诸经论所载多了一字。原因是朽与箍两字,其它经的五十字只取其一,而智广则两者皆收。现将以上各经的根本字列表于下,以供对照。A为昙无谶本,其余依年代
19、先后:B为法显本、C为慧严本、D为僧伽婆罗本(注意其序次与前三经的悉昙及汉字大不同)、E为智广本。凡四十二字门所无者于序号旁加号。 次 序悉 昙转 写 A B C D(悉昙字次序) E 1狣a 恶 阿短 阿短 阿 短阿 2玅 阿 阿长 阿长 阿长 长阿 3珌i 亿 伊短 伊短 伊 短伊 4 珂 伊 伊长 伊长 伊长 长伊 5珈u 郁 忧短 忧短 忧 短瓯 6珅 优 忧长 忧长 忧长(以上同左) 长瓯 7 珫e 咽 厘 (47) 短蔼 8玿ai嘢 ( ) 野 厘长 (48) 长蔼 9 帩o 乌 乌 乌 梨 (49) 短奥 10帨u 炮 炮 炮 梨长 (50) 长奥 11珃a 庵 安 庵 讹 (7
20、) 短暗 12珆a 阿 阿最后 痾 翳(8以下顺延) 长痾 13一 ka 迦 迦 迦 乌 迦 14 几 kha 佉 呿 呿 燠 佉 15 丫 ga 伽 伽 伽 庵 伽轻音 16千 gha 伽重音 伽 痾 伽重音 17綹a 俄 俄 俄 迦 哦 18弋ca 遮 遮 遮 佉 者 19云cha 车 车 车 伽 车 20介ja 阇 阇 阇 恒 社轻音 21刈jha 膳 阇重音 阇重音 誐 社重音 22 午a 喏 若 若 遮 若 23巴a 咤 咤 咤 车 咤 24 斗ha 侘 侘 侘 阇 侘 25毛a 荼 茶 茶 禅 荼轻音 26 丙ha 袒 茶重音 茶重音 若 荼重音 27 仕a 拏 拏 挐 多 拏 2
21、8 凹 ta 多 多 多 他 多 29卉 tha 他 他 他 陀 他 30 叨 da 陀 陀 陀 檀 陀轻音 31 粺 dha 弹 陀重音 陀重音 那 陀重音 32 巧 na 那 那 那 多轻 那 33扔 pa 波 波 波 他轻 波 34民 pha 颇 颇 颇 陀轻 颇 35生 ba 婆 婆 婆 檀轻 婆轻音 36矛 bha滼 婆重音 婆重音 那轻 婆重音 37 亙 ma 摩 摩 摩 波 么 38伏 ya 蛇 耶 邪 颇 也 39先 ra 啰 罗 啰 婆 啰 40匡 la 逻 罗轻 罗轻 梵 罗 41綯 va 和 和 和 磨 嚩 42 在a 奢 赊 赊 耶 奢 43好a 沙 沙 沙 啰 沙 4
22、4捃 sa 娑 娑 娑 逻 娑 45成 ha 呵 呵 呵 婆 诃 46朽ka 茶 ( ) ( ) 舍 叉 (箍)(lla)( ) 罗 罗 屣 滥 (47) 47玹 鲁 厘 鲁 娑 纥里(48) 48玶 流 厘 流 诃 纥梨(49) 49倞 卢 楼 卢( ) 里 (50) 50玴 楼 楼 楼 攞 (同右47) 梨 (51)(诸罗字作箍的对音,是据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64页后之表,古悉昙学者如梁武帝等也 有作朽的对音,见大正藏84册410页,参见赵荫棠等韵源流6页后之表。)由上两表可以看出,四十二字系统的字母是完全由一个阿a或阿(引)音节(有的甚至连首个阿音节字也没有)和一或两个辅音加上a或的音节
23、组成。而五十字系统的不同主要是增加了珌、珂、珈、珅、珫、玿、帩、帨(i、u、e、ai、o、au)等元音的音节字以及不用于拼音构词的玹、玶、倞、玴(、)等四字。此外,“四十二字”中有还有十一个二合字及一个鄐(ja)是“五十字”所无的,而“五十字”中尚有仕、刈、午、成、箍(a 、jha、a、ha、lla)等是“四十二字”所无的。由于印度从来没有推行过统一文字的政策,古往今来,在文字方面一直是百花齐放,在二千年间演变成六十种以上的字母,书写过五大语言系统的三十五种以上的语言和方言。所以如周有光所说:“印度,好比是一个字母的花园。”见周有光世界字母简史177页、23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4、年。这种情况,就是汉译佛经的悉昙字呈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二、当今悉昙文字研究的一些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大多数梵文字或悉昙文字的研究者对悉昙为古印度佛教化的文字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缺乏认识,而且近现代的悉昙学研究实由对天城体梵文的研究发展而来,故日本以及西方的梵文及悉昙学论著及工具书,大多将天城体梵文当作所有梵文的代表或把它与悉昙体梵文混为一谈,以致用婆罗门教的波你尼经的一种标准的古典梵文的语音分析名词术语方法来取代悉昙学本身所包含的对多种印度方言的悉昙文字的语音分析名词术语方法。兼且又多用现代的语音学的音素分析术语符号来表述音节性的悉昙等梵字的字音关系。因而造成很多混乱与误解。(一)玹、玶、倞
25、、玴等四个悉昙字的问题有关悉昙字研究中最多混乱与误解的问题,就是把玹、玶、倞、玴等四个悉昙字(汉字对音有“鲁、流、卢、楼”及“乙上、乙去声、力、力”等),混同于天城体梵文的 、,而且都只只转写为表音素的罗马字母“、”,并且列入元音(元音)之列。 见狄原云来实习梵语学1页,东京,明治书院,大正五年(1916)。梵和大辞典III页,原书分册出版于1940-1974年,现据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79年影印本。E.D.PERRY:A Sanskrit Primer,P.1,Fourth Edition: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1936.以及英苏慈尔美郝德士着中英佛学辞典
26、41页所载译自1959年版大英百科全书的“梵文之语音”表,高雄,佛光出版社,1973年。原书分册出版于1940-1974年,现据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79年影印本。但是,又多称之为“流音”、“流元音” 、“流滑音”。【日】田久保周誉将“流音”称为“流滑音(liquid vocal)”见其批判悉昙学50页,东京,真言宗东京专修学院,昭和十九年(1944)。按照现代语音学的分类:“流音又叫液音,和这类舌尖齿龈通音的统称。” 见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语言学大辞典224页“流音”条,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可见,把“、”称为“流音”又列入元音之列是自相矛盾混乱的。例如,同是1959年
27、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其“梵文之语音”表将“、()”错误列入元音之列,而其“巴利文之语音”表则将同类的“”正确列入辅音中的“流音”之列。 见英苏慈尔美郝德士着中英佛学辞典41-42页所载译自1959年版大英百科全书的“梵文之语音”表及“巴利文之语音”表。再看悉昙字的么多(势文)与体文及其汉字的对音以及罗马字的转写都是音节而非音素,故充其量只能说表示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组成之音节的悉昙正音么多(势文)的单字或点号的大部分相当于音素文字的元音字母。而体文及非正音的别么多(势文)的单字都是辅音加元音组成的音节,不可以直说就是辅音字母。因此,把么多(势文)与体文及其对音的汉字字母分别直接称(或转写)为表音素
28、的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是不对的。在混乱中有的论著和工具书最终不能不自相矛盾地加注强调梵文的“ , , 都是音节。 与Bcker里的er发音相同并带 i的余音, 后带u的余音, 像Engel里的 el。”见德A.F.斯坦茨勒着,季羡林译,段晴、钱文忠续补梵文基础读本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6年。以致博学而长期求真不懈的饶宗颐老先生的一系列悉昙学论文也时而称“梵语元音有十四、十二、十六诸异说”;时而称“依僧宗之说,梵十四音明指字母,即体文(子音)亦即是纽”;时而称此四字为“流音”;时而称之为“liquid vowel(流元音)”;时而称之为“含有元音及子音双重身份”。 见饶宗颐中印文化关系论
29、文集语文篇悉昙学绪论27、28、29、37、46页,三联书店(香港),1990年。但是,饶公最终认定排除此四字于梵文正音之外的唐释慧琳所译的“乙上乙去声力力”是正确的,并肯定此四个悉昙字乃至今梵文字书的“i、i、ri(谭按:应是i)、ri(谭按:应是i)”皆为“收音者”的音节。见同上饶宗颐书165-166页之“后记”。显示饶公不断追求对这四字的语音的正确分析,老而弥笃。笔者在饶公的一系列探索的启示下再对这四字的问题作进一步的长期研究,终于发现有关这四字在不同的悉昙字表的排列位置及其语音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古代日本的悉昙学者净严帆鈰三密钞已用悉昙的字音学理论作了全面而具体的总结说明:添文补污,
30、谓玹玶二字。珌珂二字异形槏淂是加点为玹玶二字,故云添文。又珈珅二字半體摡掾,是竖书之为倞玴二字,似补污字,故云补污。或云此之四文若呼里等,则是珌韵。若呼噜留等、嚧等则是珈韵堸韵。具如上众音,故安玾堸中间。一、此四文是别么多,故通么多十二点次列之。二、此四文体文中先(ra)字所变,么多而体文,故安么多体文中间也。三、大涅盘经体文终安之。见大正藏第84册734页中。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悉昙根本字及其各种拼音法所生字的汉字对音中,显示了这四字音节中的韵母有珌-i、珈- u、堸- o等之异。而在诸家不同的字母表排列中,其类别则有“别么多”、“么多而体文”、“体文”之异。故其接着还在“问答决疑者”详释了
31、这四字及其各种拼音法所生字在不同的汉字对音中的悉昙原文的声韵变化。文繁意复,暂不再录述分析,读者有意自可观之。见同上书页下。 (二)珃、珆两个悉昙字的问题与玹、玶、倞、玴的问题相关而相似的,就是有关珃、珆的误解。请看,季羡林老先生也在其多年的论著中时而将这四个悉昙字或天城体梵字列入玄奘所载的梵文字的“四十七言”中,并且还将之列入其中的十个“单元音”字母之中; 见【唐】玄奘原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182-1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时而将其排除在“四十七言”之外,而把前说不在“四十七言”中的既非元音亦非辅音的珃(a)、珆(a)列入“四十七言”的“元音十二个”之中。原出季羡林玄奘大
32、唐西域记校注所说的“四十七言”问题,写成于1990年,发表于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49-57页,中华书局,北京。笔者未见此文,转见周广荣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39页所载,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1月版。周书不提季老前说,可能是把此说作为季老的唯一之说或最后之定说。但是,季老在其最近的论文中却又说:“我在上面抄的字母表中,四流音元音却与其它毫无争议的元音a i u e ai o au,以及暗 ( a ) 恶 ( a ),赫然并列,形成了十六个元音,丝毫也没有被排挤、被贬斥的迹象。” 见季羡林所谓中天音旨,写成于1993年,发表于禅学研究(第二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
33、4年。同样,台湾学者林光明也在其所编的入门书中既先把珃(a)与珆(a)列入“元音部分”,后又将其列入“子音”的表中。 见林光明梵字悉昙入门47、52页,台北,嘉丰出版社, 1999年。直到最近,有一新进学者的被称为“是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悉昙学在中国流传,演变的学术专著”,也时而将、等十四个字母称为“古代印度著名的语法著作Ktantra”的“十四个梵文元音字母”;时而将连同a、a一起的十六个字母也称为同一书的“十四个梵文元音字母”;时而说“古代印度称元音为元音,辅音为子音。(谭按:此说不知所云,更不知有何古印度文书的根据)经文称十四音,实已兼赅了其余的子音。” 见周广荣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
34、影响的“专家推荐意见”及其内文21页、86页、104页。这些例子表明,有关珃、珆这两个悉昙字的语音功能分析和归类问题与玹、玶、倞、玴相关而相似,十分复杂,故中外古今众说纷纭。其实,般若菩提、智广、慧琳、安然、淳佑等古代印度、中国、日本的古悉昙学者的主流派是把这四个悉昙字全部排除在“四十七言”之外,见大正藏第84册412-413页、462、476页。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唐玄奘所说的梵文字的“四十七言”。而他们虽然把珃、珆这两个悉昙字列入“四十七言”的前十二字的最后两字,但明确指出其与前十字狣(a)、玅()、珌(i)、珂()、珈(u)、珅()、珫(e)、玿(ai)、帩(o)、帨(au)等十个么多字母的
35、拼音功能不同:“十么多后字傍点名毘洒勒沙尼,此云去声,非为么多。”见大正藏第84册468页。 这里所说的“毘洒勒沙尼”,是悉昙字石好溶仗(bhiarai)的对音,意译为“去声”,参见同上书388页的安然注文。田久保周誉将天城体梵文只指a一个字的visarjanya(异文visarga,意为“止声”)当作智广等说的包含a与两字的“毘洒勒沙尼石好溶仗(bhiarai )”,显然失当,故对其“去声”之真意亦无从解释。见其批判悉昙学46页。与汉语字调的去声无关,而是指珃、珆这两个悉昙字在与体文字拼合时所化成的涅盘点和大空点等点号完全不含有表示某一元音成分的功能,即表示在有关的连声拼音中要把部分声音调位
36、或去掉。其它异说或称这两字为“界畔字也”;或称为“前恶阿两字之余音”;或称为“助词,非正音也。”见同上书378、379、408、409、412页。这几种说法虽未完全清楚界定珃、珆的功能,但都认为其与前十字不同。把悉昙字与后出的天城体梵字混在一起研究,滥觞于日本大正时代的梵语学家狄原云来,其在梵文辅音加的辅音音节字母表之末列有“随韵(anusvra),随鼻韵(anunsikn),止声”等三字。见狄原云来实习梵语学1页,明治书院,东京,大正五年(1916)。 至较其后的昭和时代的悉昙学家田久保周誉才进一步称悉昙字母的“空点”(又称“大空点”)即“随韵(anusvra)”,“涅盘点”即“毘沙勒沙尼(
37、visarjanya)”,又称“止声(visarga)”。见田久保周誉批判悉昙学46页、52页。 至于季老较早之论文曾指出:这两字为“两个辅助音,即送气音(旧译止声visarga)和鼻化音(旧译随韵 anusvra),它不是辅音,不能在元音前与元音拼合,只能附在元音后面。”见【唐】玄奘原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185页。他们都是把源于婆罗教波你尼经的一种标准的古典梵文的语音与佛教的悉昙字音的分析方法及名词术语混为一谈。因为波你尼经的“字母表中只把同发音方法的(带声、不带声、送气、不送气、鼻音)排在一起,而不照发音部位(喉、腭、舌、齿、唇)排列。”见金克木梵佛探1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
38、6年。而佛教的涅盘经等的悉昙字母表则主要按照发音部位(喉、腭、舌、齿、唇)排列有关体文字母。同时只对个别的特殊发音方法作说明,并不构成与五种发音部位相对的见大正藏第84册409-412页。而最近台湾林光明先生仍把这两种方法混在一起编成“梵文悉昙字母表”。见林光明梵字悉昙入门52页,嘉丰出版社,台北,1999年。但是,从狄原云来到林光明的字母表都把、或a、a列入辅(子)音。这显然不能包括和反映季老对“随韵”的解释。而且,悉昙字的珃(a)与珆(a)是在当时的佛教的宗教学与拼音学两方面皆被赋予了与前十字不同的多方面的意义和功能的特殊字符,在拼音学方面有除了有时用作表示鼻化音与送气音的辅助功能外,还常
39、常用作表示大空点和涅盘点的连声拼音的掉位去声功能。而季老在其盛年时也曾正确分析过悉昙字母的祖先婆罗米字母(Brahm alphabet),指出:“它是一种音节字母自左向右横行书写。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元音或者后面带-a的辅音如果辅音后面是-a以外的元音则在字母上面左面或右面另加不同的符号表示如果辅音不带任何元音则用涅盘点来标明。”见季羡林所撰“婆罗米字母”条释义,载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分册30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1988年。其实,此“涅盘点”的作用和说法,是来自较婆罗米字母后出而较天城体字母早出的佛教化的悉昙字学,季老当年并没有研究悉昙字学,故只借用了其“涅盘点”之说来分
40、析其祖先的婆罗米字母,而到近年才开始研究悉昙字时,却完全忘记了用涅盘点来分析有关悉昙字在拼音连声中的“去声”功能。 至于所谓“大空点”,在拼音法中是指悉昙字珃(暗a)在拼音时所化成的一类特殊的点号。由于空是佛教又一重要境界,a本身是大空abara一词的词头,故也可以解作大空而被称为“大空点”。大空点与涅盘点的拼音法,都是使两个字的部分音素分离调音或省略后再拼成一个音节。这与汉字的反音法用上字取声下字取韵的方法,把两个字的声韵分离后再合拼为一个音节的情形极为相似。正如日僧安然曾指出:涅盘三音与大空三音是“譬如儒家双声韵声也”。其典型之例就在“帆鈰”的“鈰”字本身含有大空点,故其汉文对音特别加注说:“悉昙去声”。因此,“鈰”字的本来结构分析应是:叨(da陀)粺(dha陀)珃(a暗)dadha,经“鈰”字的大空点移位调音拼合结果,其“叨(da)”中的“d”上移与“帆(si)”结合得“sid”故对音作“悉 st ”,而非将“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