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456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毕业论文:网络用语研究:2012-12-9 15:59:42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 :网络用语研究指 导 老 师 :张舸学 生 姓 名 :彭晓灵学 号 :W445009223680009院 系 :网络教育学院专 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写 作 批 次 :2011春02批次原 创 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 日期: 年

2、月 日 网络用语研究目 录摘要 前言 一、网络用语的性质及形成原因 (一)网络用语的形成 (二)网络用语的性质 二、网络用语的特点 (一)网络用语的创造性 (二)网络用语的无规则性(三)网络用语的简洁形象性三、网络用语的发展对一般社会用语的影响 (语的性质关于网络用语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用语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用语的社会属性。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著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1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用语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2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2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298

3、。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用语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用语的运用中得到映射。3吕明臣指出,网络用语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用语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用语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4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用语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用语应该属于口语语体。5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用语的语体特征,学界尚无定论。通常采用的观点是,网络用语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

4、语体。至于网络用语的社会属性,学界基本认同网络用语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二、网络用语的特点(一)网络用语的创造性网络用语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广大网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交流中创造发明的,网络是作为一种休闲媒体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就需要一种轻松随意的表达方式用于调侃和幽默,体现或炫耀发言者的智慧和创意,用于标新立异,体现个性,能够创造独特身份,满足扮演不同角色的需要,一些年轻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也是网络用语产生的重要原因。尽管网络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其中的主体是大、中学生、技术人员,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活泼、好奇,充满了创新意识,所以网络用语具有潮流性和前卫性,充满了创

5、造的精神。(二)网络用语的无规则性网络是一个快速表达意见的地方,网络上的词语不拘泥于常规。于是或者意思被“挪用”,或者将错就错,或者拼音和字母混排,或者创造出新词语。真可谓“BBS上群词乱纷纷,新词旧词你方唱罢我登场。”曾经有语言学家惊呼此乃扰乱汉语秩序,但是网络上的人依然不理会权威的意见,在BBS上兀自“说”个不亦乐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生造字脱颖而出,为广大网友广泛使用。网络用语跟我们规范的汉语语法格格不入,它的形成很多时候是由于网民在输入文字时不熟悉拼音或者是为追求便捷而用谐音字代替造成的,如“美女”输入却是“霉女”,“版主”输入时是“斑竹”,这些都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餐文化式的休闲性和

6、开放性而形成的。(三)网络用语的简洁形象性 简洁省事, 方便传输。网上收费、网速不快与中文输入的不便增加了网上交流的难度,因此网民往往以简快速、方便、简约的方式传达意思。“9494”即代表“就是就是”, “5555”代表“呜呜呜呜”的哭声,“8147” 代表 “不要生气”,“PMP”即“拍马屁”,“GF”即“女朋友(Girl Friend)或“好朋友(Good Friend)”此类网语简洁明了,加快了网上交流的节奏。 借助符号,表达动作。在网络对话中,人们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用声音和形体语言表达感情。但交流总要需要表达感情,于是网民就想尽办法在键盘上下工夫, 于是就出现了不少数字和(或)符号

7、链,如“:)”(微笑)、“:D”(大笑)、“:(”(不高兴)、“:0”(吃惊)、“Zzzz( 睡觉)”、“(:-)”(吹牛大王)、“:-(*)”(恶心)、“8:)” (把眼镜推上额头而微笑)等等。有人认为,这些有创意、带情感的符号或数字组合也体现了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是网络时代独特的文化现象。三、 网络用语的发展对于一般社会用语的影响(一)网络用语的出现丰富了一般社会用语的表达形式网络用语简洁形象,一般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般社会用语的丰富和发展,应该说网络用语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一般社会用语是语言对社会的直接写照,是语用中最活跃的部分,且具时代特色,迅速而

8、及时反映出社会前进的步伐。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语法相对稳定,词汇则变化发展较快。词汇中基本词语是核心部分,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而网络用语属于一般社会用语的发展,比较活跃、多变。比起一般社会用语来,网络用语自然感觉较为轻松,更适合于现代人的口味。网络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总在不断地创造属于他们的丰富、鲜活的词语,并且非常迅速地传播、流行开来。语言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新词新语(包括网络词语)这些活跃部分来实现。网络用语就是反映高科技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新词新语,这是我们一般社会用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体现。(二)网络用语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一般社会用语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网络虚拟空

9、间里,网民们为了传输方便,提高交流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任意改造,对文字、数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由此产生了许多错字、别字、怪字,如“7456,TMD!怎么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94酱紫,呆会儿再打铁。886!(气死我了,他妈的!怎么超级网虫和网络新手一块儿到我的个人主页上留言?就是这样子,呆会儿再来贴帖子。拜拜了!)。”网络语言的存在使得中国语言出现分化,现有中文系统以及网络语言系统成为两种语言。但是网络语言大部分还是类似于中文的,这是短期内网络语言无法改变的现状。网络用语的随意性、无规则性,颠覆了一般社会用语的表达形式,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那么网络用语对于一般社会用语的发展将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导致我们的社会用语没规则可循,随意性太强的东西不能成为恒久的文化,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分清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