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溶液的形成》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溶液的形成》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溶液的形成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 化 学 年 级 05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2009年 5 月 10 日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1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内涵21.1 课程资源的内涵21.2 化学课程资源及其类型21.3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内涵32 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意义33化学课程资源包特点33.1容量大33.2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43.3活动性、建构性强44 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原则44.1系统性原则44.2目的性原则44.3实用性原则55 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步
2、骤以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为例55.1目标分析55.2 课程资源包的开发75.2.1 教案的开发75.2.2 教学ppt的开发115.2.3 其他资源的开发116 总结12附录12参考文献:21致谢22 溶液的形成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 XXX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开发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
3、通过具体课题溶液的形成,对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过程做了具体的阐述。关键词: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包;溶液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of the formation of solutionWANG Fa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Abstract: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s a
4、 wide range of chemical resources in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is to ensure the basic conditions.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se
5、ctors of the community.Ful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chemi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the rich chemistry curriculum,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s need to pack, the combinatio
6、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knowledge, through specific issues,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ution, packages of chemi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et out to do a specific.Key words: Curriculum resources; Chemistry curriculumresource kit; Solution21世
7、纪是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的世纪。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概念,大家也意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强烈感受到实施新教学对课程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现有课程资源却普遍匮乏;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强烈感觉到一些新型课程资源越来越多,而教育教学效果却不被看好。我们深知,课程资源和课程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因而,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也就
8、是课程资源的适用程度。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国教育界对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充分,与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很滞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1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内涵1.1 课程资源的内涵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
9、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1.2 化学课程资源及其类型从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考虑,凡是有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目标达成的诸因素均为化学课程资源,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教材,而是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在内的,诸如实验室、实验器材、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等等。我们可以将众多的化学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的认识、开发与利用它们。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化学课程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
10、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1.3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内涵课程资源包的英文翻译是curriculum resource kit,kit是成套工具、用具包、工具箱、成套用具的意思,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工具性,而中文的包从辞源上看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裹的意思,是一个动词,也经常做名词用,表示装东西的袋子,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但是在这里是一个抽象的意思,是很多不同事物的总和,因此,所谓课程资源包指的课程资源的
11、总和,是所有课程资源的有机组合。化学课程资源包是指那些进入化学课程,与化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的总和。2 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地为新课程的实施服务,当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利用的直接目的是实现教学方式(如便于教师授课等)、学习方式(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等)的改变,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3化学课程资源包特点 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是
12、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容量大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总和,它的内涵决定了其开发的过程不会受到诸如形式和空间的限制,只有课程目标一个限制,而达到课程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又多种多样,因此其具有容量大的特点。3.2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组织良好,目标明确的开放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一经开发出来,那么使用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的选用。3.3活动性、建构性强 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它能够和环境进行不断的交换最终达到功能的完善。即在开发以后每一个应用者可以加入自己所开发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包能够更加完美。4 化学课程资
13、源包开发原则4.1系统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守系统性原则,切忌开发得杂乱无章。基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避免无组织的问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和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工作。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各个模块的化学任课教师要在学校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分工合作,与学习该模块的学生一起进行与该模块知识相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把自己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成功经验或资料反馈给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师。由教师负责统一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筛选将这些已经开发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储存到计算机中,建立化学课程资源库。当其他教师和学生利用时,就可以很方便地从化学资源库中提取出来,实现化学课程资源的再利用
14、,在这个过程中也自然地形成了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4.2目的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要遵守目的性原则,切忌化学资源包开发的盲目性。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求工作者要有眼光。在开发化学资源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化学的发展方向,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进行开发,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给我们正常的教学带来混乱。在使用化学资源包时,也要全面考虑化学资源的有效性,注意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使我们已有的化学资源和开发的化学资源能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资源包在教学中的功能。4.3实用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守实用性原则,切忌化学资源包开发的难操作、难实施。实用性是指化学课资源包的开发要针对学校、
15、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化学资源的开发是为了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化学知识应该开发与之相应的化学课程资源包。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5 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步骤以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为例5.1目标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多种多样,而每一次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在从事每一次活动之前以及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头脑中总是会想着这项活动将产生的结果。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它总是有着一定的行为指向或意图、意愿。对这个活动结束时的结果有特定的构想。这种对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结果的意图或构想,就是我们的
16、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目的。那么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当然就要从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功能来看,化学课程资源包终归是要服务于化学教学的,是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标而开发的,因此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课程资源包开发的方向目标。以溶液的形成为例,其具体分析情况如下: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分三个课题,第一个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1.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
17、实际有密切联系。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 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3. 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的许多内容是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二、课题分析: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涉及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
18、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三、三维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维度对高中化学的基本标准提出了要求,教学的目标就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这两个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也更为全面的提出了要求,我们在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时候要全面的分析并理解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开发。笔者按照三维目标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需要具体实现的目标:目标维度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2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
19、象4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多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了解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实验和对身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5.2 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有了前两步的准备,这一步就进入了资源开发的实质阶段,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化学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类型等、根据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进行开发。为了让使用者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包的开发,现以溶液的形成为例,具体阐述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包的开发过程。5.2.1 教案
20、的开发新课程的实施,提倡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溶液的形成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针对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背景,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以四个探究活动为主线,期间贯穿溶液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实验探究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三维教学目标。通过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发现除了包含课标中对本课题教学内容的要求外,增添了较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主要目的在于迎合新课改重视过程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理念,培养知情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同时,根据初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结构,从教学目标中
21、提炼出本课题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需将教学目标分散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具体环节的细化以及资源的收集过程中,也应注意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新课导入 九寨沟的水 海水(背景资料一) 引入新课(溶液的形成)。 设计意图:教材中溶液单元的章图就是九寨沟的风景图片,通过使用九寨沟的风景(水)引入新课,不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通过优美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学习课题。 2.探究活动1 (探究溶液形成的过程)(1)学生实验: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并填写
22、以下表格:现象形成什么设计意图:蔗糖、食盐是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设置学生自己配置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2)师生活动1: 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两种溶液形成的过程(观看flash动画)。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两种溶液的特征。 由两种溶液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初步推出溶液的概念。 让学生设计实验:几种物质也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分析溶液形成过程,共同分析溶液特征,共同设计验证实验等,目的是为溶液概念的建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溶液概念的建立,注意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3、3)师生活动2: 让学生对溶液概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能进行判断,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总结出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4)师生活动3: 实物展示:一瓶医用酒精和一瓶碳酸饮料。 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设计意图:溶质、溶剂判断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巩固溶质、溶剂的概念;二是让学生发现常见的溶质、溶剂的判断规律;三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变传
24、统的机械灌输为学生的主动发现。3、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高锰酸钾和3-4滴植物油,振荡,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对比所做的实验,总结得出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现象不同。(2)教师演示:在4、5、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汽油,分别加入1-2小粒碘、高锰酸钾和3-4滴植物油,振荡,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总结得出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现象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溶解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等。设计意图: 本节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实验过多,本环节对教材中设定的实验进行了重组和增添,
25、将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有机融合,体现了实验的简约性。学生实验和教师实验的分段进行,为学生发现溶解的影响因素带来了便利,既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又保证了了探究活动的实现性。4、探究活动3(怎样验证酒精能溶于水?) 要求学生在所做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酒精能溶于水。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实验二次应用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5、学生讨论: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 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2)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设计意图:将这儿设计为讨论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一
26、是溶液的主要知识已经学完,此时,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二是通过对上述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生产、生活实例的回顾,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学习溶液知识的现实意义。6、探究活动4(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学生实验:在7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和3-4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加入两三滴洗涤剂,用胶塞塞紧试管,振荡,对比3号试管观察现象。(2)比较两种乳浊液体。(3) 学生实验:把3号和7号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内壁的干净程度。(4) 学生活动 :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格试管内加入物质现 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及洗涤剂
27、(5) 建立乳浊液的概念。(6) 分析洗涤剂去污原理(观看模拟动画,介绍乳化现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体验了实验的二次应用,通过对比实验建立乳浊液及乳化的概念,通过对比让学生初步了解溶液和乳化的区别。7、探究活动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活动与探究:NaCl、NH4NO3、 NaOH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2)探究目的: 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用温度计测量室温下水的温度。向装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水并不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形成的溶液的温度,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硝酸铵、氢氧化钠溶解
28、时的温度变化。)(4)记录表格: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得新知识。5.2.2 教学ppt的开发根据教案开发的设计思路,再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原则,即:1、采用的课件应以实用为主,再讲究艺术性,即内容为主,形式为辅;2、课件应以实破难点,重点为主;3、课件应讲究直观性,科学性,所谓的科学性是指在课件中不能出现知识点的错误;4、制作的课件能独立运行;6、开发的课件具有通用性,有利于不同教师使用一个资源。特开发出教学ppt(见附件)。5.2.3 其他资源的开发一、背景资料的
29、开发本课题溶液的形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开发“资料”栏目(河水为什么有甜有酸和洗去污迹要对症下药)补充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具体内容见附件)。二、Flash动画的开发本课题的教学难点是从微观的角度理解溶解过程以及溶解与乳化的区别。开发蔗糖与食盐溶解的Flash,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比较直观地理解溶解的过程,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开发洗涤剂去污原理的Flash,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比较直观地理解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即乳化现象。将乳化现象与溶解进行对比、分析,很容易理解溶解与乳化的区别(具体Flash动画见附件)。三、课外调查与研究的开发
30、围绕洗涤用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具体内容见附件)。四、课后习题的开发传统的纸笔测验不能忽视,通过收集大量的习题,以新课标对习题综合性、开放性和情境性的要求进行筛选整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题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了学生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特开发了课后习题(具体内容见附件)。6 总结笔者开发了义务教育阶段溶液的形成的化学课程资源包,教师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的,根据需要和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特点,选择化学课程资源包中的合适资源,吸收积极的成分,为学生创造最有效的学习活动过程,从而做到创造性的合理的应用化学课程资源包。由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不足,所掌握
31、的材料有限及理论素养的欠缺,且受个人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教学资源包的研究仍只是初步探索阶段,虽然经过自己努力的开发,最终得到了溶液的形成资源包的成果,但是还是觉得它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笔者衷心希望各使用者在合适的时候扩展、修改并完善此化学课程资源包。附录溶液的形成课程资源包使用指南:这是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溶液的形成课程资源包,这里包含了文字资源、图片资源、实物资源、视频资源和一些信息化资源。建议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学生情况以及地域优势等综合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以下资源,各个部分的目的和作用都在相应的项目下面有明确的说明,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选用。一、文字资源1、教
32、学ppt实施建议:根据教案开发的设计思路,再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原则,可配合教案同时使用。 2、背景资料实施建议:本课题溶液的形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开发“背景资料”栏目补充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资料如下:河水为什么有甜有酸在希腊半岛北部,有一条全长仅80Km的奥尔马加河,河水是甜的,其甜味可与蔗糖媲美,当地人称它为“甜河”。在哥伦比亚东部普莱斯火山地区有一条名叫雷欧维拉的河,河水中含有8的硫酸和5的盐酸,因而成了一条地地道道的“酸河”。河水为什么会有甜有酸呢?原来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溶解土壤或岩石中的物质,并携带一起流动。奥尔马
33、加河的河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原糖结晶体,这些晶体溶解在水中,形成了甜水。当地居民不仅饮用甜水,还用它灌溉农田而获得好收成。雷欧维拉河流经的是火山区,或山区的河床岩层及土壤层中含有硫酸、盐酸等物质,因此使河水变酸。这种酸的河水不仅不能饮用,连鱼虾、植物也不能在水中生长。有人如果用这种水洗手,皮肤便会溃烂。如果用这种水浇溉农田,庄稼当然也就会枯黄。洗去污迹要对症下药穿上新衣服,多高兴啊!“啪,墨水瓶打翻在地,墨水溅在新衣服上,斑斑点点,怎么洗洗干净呢?” 在我们的衣服上,难免粘上墨迹、果汁、机器油、圆珠笔油等污迹。如果不管是什么污迹,统统放进洗衣盆里去洗,有时非但洗不干净,反而会使污迹扩大。污迹的化
34、学成分不同,脾气也就千差万别。汗水浸透的背心,不能用热水洗。弄上了碘酒的衣服,却要先在热水里浸泡后再洗。沾上机器油的纺织品,在用汽油擦拭的同时,还要用熨斗烫,趁热把油污赶出去。原来,汗水里含有少量蛋白质。鸡蛋清就是一种蛋白质。鸡蛋清在热水里很容易凝固。汗水里的蛋白质也和鸡蛋清一样,在沸水里很快凝固,和纤维纠缠在一起。本来可以用凉水干净的汗衫,如果用热水洗,反而会泛起黄色,洗不干净。碘酒、机油和蛋白质则不同,没有遇冷凝固的问题,倒是热水可以帮助它们脱离衣物纤维。如果是纯蓝墨水、红墨水以及水彩颜料污染了衣服,立刻用洗涤剂洗,然后多用清水漂洗几次,往往可以洗干净。这是因为它们都使用可以在水里溶解的染
35、料做成的。如果还留下一点残迹的话,那是染料和纤维结合在一起了,得用漂白粉才能去除。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它在水里生成次氯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能漂白衣物。蓝黑墨水、血、果汁、铁锈等污迹却不同。它们在空气中逐渐氧化,颜色越来越深,再用漂白粉来氧化就不行了。洗血迹要先用凉水浸泡,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陈旧的血迹变成黑褐色,那是由于血色素里的铁质在空气里被氧化。果汁里也含有铁质,沾染在衣服上,和空气里的氧气接触,也会生成褐色的铁锈斑。因此血、果汁、和铁锈造成的污迹都可以用草酸洗去,草酸将铁锈变成没有颜色的物质,溶进水里去。墨汁是极细的碳粒分散在水里,再加上动物胶制成的。衣服上沾上了墨迹,碳的微
36、粒附着在纤维的缝隙里,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又很稳定,一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对他无可奈何。我们祖先的书画墨迹保存千百年,漆黑鲜艳,永不褪色,就是这个道理。除去墨迹,只有采用物理方法,用米饭粒揉搓,把墨迹从纤维上带下来。如果墨迹太浓,玷污的时间太长,那就很难除净了。洗去污迹和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3、课外调查与研究实施建议:围绕洗涤用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其具体内容如下:10大健康问答1.洗衣粉是“万用清洁剂”吗?(No)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把洗衣粉当“万用清洁剂”用,除了洗衣服,还拿来洗涤瓜果、蔬菜、餐具,擦洗家具、地
37、板,认为它有去污、消毒、杀菌的作用。殊不知,这样可能导致洗衣粉进入人体。专家提醒,即使进入体内的洗衣粉数量十分微小,也会引起毒害。 2.洗衣粉能与消毒液混用吗?(No) 许多家庭主妇在用洗衣粉洗涤衣物时,都喜欢加点消毒液。但这种洗衣法恰恰可能使清洁和消毒的效果都大打折扣。 洗衣粉的成分不一样,有阴离子、阳离子或是非离子的,消毒液也是如此。如果洗衣粉和消毒液混和使用,很容易生成中和性的反应,各自的功效都会减弱。消毒液多数是用来消除病原微生物污染,除非在特殊条件下,比如家里有人患红眼病、腹泻、灰指甲、头皮癣等或是妇女经期、产褥期以及婴儿期,否则,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消毒液洗衣服。因为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抵
38、抗力,少量的非致病性微生物不会构成对健康的威胁,洗后晾晒的衣物在充足的阳光照射后,残留在衣物上的细菌在达到一定的时间后会自行灭亡。而频繁使用消毒液,不仅降低了人体自身抵抗力,还容易造成肝脏损害。3.多功能洗衣粉洗涤效果更好吗?(No)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洗衣粉都添加了一些新的成分,具有了更多更强的洗涤功能。这些成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增白剂、香精和酶等,以达到易溶、洁净、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静电等目的。但洗衣粉中添加的物质多了,对我们的健康可不是什么好事。 强力洗衣粉所含的碱性物质除吸收水分外,还能破坏人体细胞膜,使组织蛋白变性;加香洗衣粉中的合成香精太多,气味冲鼻,常会引起一些
39、人过敏;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机氯、荧光剂是有毒物质,容易在人体内蓄积,对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购买洗衣粉要尽量选功能简单、添加成分少、气味淡的。从环保角度讲,最好选择对水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粉。4.洗衣时先放衣服再放水和洗衣粉吗?(No) 很多人习惯将脏衣服存放在洗衣机中,洗衣时再放入水和洗衣粉。事实上,清洗洗衣时,应先放入洗衣粉。由于是粉状物,不易溶解,应先用水化开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功效,以免冲洗不净,造成残留。正确的方法是:先将洗衣粉溶于水,然后放入待洗衣物,浸泡十分钟后再清洗。 5.洗衣粉用量越大衣服洗得越干净吗?(No) 现在出售的洗衣粉包装上都印有机洗和手洗的用量,在洗衣时应按其标准
40、,适量放入洗涤剂。当洗涤剂用量超过标准时多余的洗涤剂不仅不能增加去污力,反而容易残留在衣物上,不易清洗,还会刺激皮肤,如果洗涤剂含有漂白作用,过量使用更会使衣物褪色、损伤。 6.洗衣服时水温越高越好吗?(No)洗衣服的水温也不是越烫越好。常用各种含酶洗衣粉,其中的酶制剂主要有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碱性蛋白酶用于分解蛋白质类污物,如汗渍、血渍等。碱性脂肪酶则主要作用于脂肪酸及其酯类污物,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油污类。两种酶的活性高低与温度有关,大约40为最适合。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其次,蛋白质有变性作用。其显著特征就是蛋白质凝固,溶解性显著降低,鸡蛋煮熟后凝固就是一例。引起变性的条件之
41、一就是高温。衣物上的蛋白类污物同样会是这样。所以,如果洗衣时水温过高,会使它们变性凝固于织物纤维之上,从而更难以洗净。7.手洗衣服用洗衣粉合适吗?(No) 皮肤长期直接接触碱性洗衣粉后,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也会消失,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甚至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症状或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所以千万别用洗衣粉洗头发或长期接触皮肤,如果手洗衣物时,最好用肥皂。 8.洗完衣服留点泡沫要紧吗?(No) 现在的洗涤产品似乎都很“高效”,明明已经尽可能地少用了,可每次洗完衣服,洗衣机的滚筒壁上总是残留好多的泡沫。或者是手洗衣物时,漂洗了五六遍,水面上还是固执地留着好多“小泡泡”。这
42、样要不要紧呢?有关专家指出,残留少量泡沫不要紧,应该是在安全的范围内。在洗衣粉的用量大致合适的情况下,全自动的洗衣机设定的正常洗涤程序完全可以将衣服漂洗干净,如果是手洗,彻底漂洗两三遍就可以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高泡沫和低泡沫的洗涤剂。无论选用哪种洗衣产品,以使用者本人感觉能洗净、便捷、易漂洗等为准,也就是说使用者习惯和感觉顺手就行了。9.洗衣粉没有保质期的吗?(No) 洗衣粉不能无限期使用。普通洗衣粉在规定存储的条件下,一般可保存两年或两年以上。但一些添加了特殊成分的洗衣粉,其使用年限达不到两年。 为了避免洗衣粉失效,存放洗衣粉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尤其是加酶
43、加香洗衣粉,温度过高,香精会挥发,酶会失去活性。最好放在有盖子的塑料瓶子或罐子里,一方面避免洗衣粉吸湿结块,另一方面也避免香气散发后使人吸入更多的合成香精。10.怎样识别假冒伪劣洗衣粉?一、从包装上区分:名牌优质洗衣粉,包装袋印刷清晰,无错版及油墨污染现象,假冒名牌洗衣粉,包装多数是印刷厂剔出来的废品,有错版及油墨污染现象。二、从外观上区分:名牌优质洗衣粉,粉为类似小米粒的空心颗粒状,装袋蓬松饱满,手摸袋有滑松感,颜色纯正,颗粒分布均匀。假冒伪劣洗衣粉则夹杂粗颗粒或硬结块,装袋后不满,袋空隙较大,手摸袋有死沉感,粉颜色灰黄。如果加酶的颜色为灰蓝色,酶活力已过期失效,或为其它染色后的不明物质。三
44、、从使用上区分:名牌体质洗衣粉,放入水中溶解快,手触溶液无烧手感,溶液清而滑爽,发泡量多,去污力明显,用量少而洗涤效能明显,气味不刺鼻。而假冒伪劣洗衣粉放入水中溶解慢,水溶液混浊,盆底有沉物,手触溶液有烧手感,泡沫量很少,去污力差,加大用量后,其洗涤效能仍很低,气味有刺鼻的碱性味。建议:在购买洗衣服时,一要认明商标,对那些不印有明显地名或厂名的不买;二要注意外观挑选,三是不要在无证经营的小摊上购买,以免上当。4、课后习题实施建议:传统的纸笔测验不能忽视,通过收集大量的习题,以新课标对习题综合性、开放性和情境性的要求进行筛选整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题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了学生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45、,特开发了课后习题。具体内容如下:一、 基本概念题(本课题知识涉及的基本概念题包括:溶液、溶质、溶剂。)1. 下列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B冰水混合物C稀盐酸D75%的酒精溶液2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A稀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 C碘酒D硫酸锌溶液3溶液一定是() A化合物B单质 C混合物D纯净物二、 基础知识应用题(本课题的基础知识应用主要包括:溶液的特征、乳浊液和乳化现象。)4. 某同学喝一杯糖水,第一口与第二口“甜度” 相同,这说明溶液是( )A澄清的B稳定的C混合物D均一的5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A浮在水面B沉在底部C浮在中间D不会析出来6洗涤剂能够出去油污的原因是(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出去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三、 综合应用题(本课题知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以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组成和特征。)7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放入一块糖,记下此时液面的高度h1,过一会儿,当糖块完全消失时,再记下此时液面的高度h2。回答以下问题:(1)从微观的角度理解糖块为什么不见了。(2)当糖块完全消失时,液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