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76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 应用电子 所在系部: 信息工程系 二一二年六月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学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元器件的识别与特性测试元器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通用电子元器件,更是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熟悉和掌握各类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的功能,对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对元器件提出新要求,而元器件行业也在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为电子产品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本章将对一些常用电子元

2、器件,按其类别、性能特点、测试等作简单介绍,力求对五花八门的元器件有一概括性了解,以利于在产品设计中,扩大选用元器件的范围。通过本论文课题的研究,预计达到: 熟悉和掌握各类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的功能,能够合理的运用一些元器件进行一些小的设计与创作。具体安排进度:2012年3月1日3月30日,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有关电子元器件的资料;2012年4月1日4月30日,整理搜集的资料并开始编写论文;2012年5月1日5月31日,请石老师指导并答辩。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意见答辩专家组意见系专业教学委员会意见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元器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

3、通用电子元器件,更是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熟悉和掌握各类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的功能,对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对元器件提出新要求,而元器件行业也在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为电子产品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本章将对一些常用电子元器件,按其类别、性能特点、测试等作简单介绍,力求对五花八门的元器件有一概括性了解,以利于在产品设计中,扩大选用元器件的范围。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times, components in all kinds of electronic product

4、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especially some gener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is necessary in electronic products of the basic materials. Familiar with all kinds of components and master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use the function of the range of electronic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od

5、ucts have very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n the last a perio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constantly put new requirements of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industry also in constant use of th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and constantly introduce new products for the developme

6、nt of electronic products, explore new ways. This chapter will to some comm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y,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est, simple introduction, tries his best to a wide variety of components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favors in product design, expand the sc

7、ope of the selected components. 目 录 引言第一章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现状第二章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2.1 电阻器的识别 2.2 电阻器的测试 2.2.1 固定电阻的测试 2.2.2 水泥电阻的检测2.2.3 熔断电阻器的检测2.2.4 电位器的检测2.2.5 光敏电阻的检测第三章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3.1 电容器的识别 3.2 电容器的检测 3.2.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3.2.2 电解电容的检测 3.3.3 可变电容的检测第四章 电感器、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4.1 电感器、变压器的识别4.2 电感器、变压器的检测4.2.1 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4.2.2 中

8、周变压器的检测4.2.3 电源变压器的检测第五章 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5.1 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5.2 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5.2.1 万用表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极性与好坏5.2.2 特殊类型二极管的检测 5.2.3 三极管的检测第六章 结束语第七章 致谢词 参考文献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变得日益重要,不管是电子信息行业还是其他的行业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电子行业也在不断壮大,我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占全球的近39以上。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产品有: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印制电路板。伴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扩大,珠江三角洲

9、、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集中,产业链较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中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利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第一章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现状 电子元器件行业主要由电子元件业、半导体分粒器件和集成电路业等部分组成。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

10、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我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占全球的近39以上。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产品有: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印制电路板。伴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集中,产业链较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中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利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其中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主

11、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等城市。广东,2007年1-11月广东省出口集成电路23.8亿美元,增长6.3%。其中,69.3%的集成电路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主要出口至香港。-深圳:深圳市二次电池已拥有主要企业75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包括比亚迪、比克2家。深圳已成全国最大的二次电池生产和出口基地,深圳的二次充电电池(包括锂离子、镍氢等)年产量超过31亿只,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充电电池产业基地,并称雄国内外电池市场。-广州:广州具有全国规模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 I C测试基地。浙江,2005年末,浙江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4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46亿

12、元。其中电子元器件产业占19%。2006年1-8月浙江省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71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81.7亿元,同比增长20.8%。截止2005年,浙江省信息产业企业总数已达10443家,2006年,浙江有9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其中2家企业进入销售收入规模前10名。-宁波:作为国内电子产品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拥有各类信息电子企业2000多家,家电整机企业3000多家、配套企业10000多家,仅家电业的产值就占到全国的30%,洗衣机、冰箱、空调、厨房电器、手机、电熨斗、电吹风、饮水机等10多类家电、电子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电子元器件行业 买家分析其他省份7%山东3%福建

13、3%上海4%江苏6%浙江10%广东62%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北京河北辽宁湖南其他省份第二章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电阻按材料分一般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水泥电阻、线饶电阻等。一般的家庭电器使用碳膜电阻较多,因为它成本低廉。金属膜电阻精度要高些,使用在要求较高的设备上。水泥电阻和线饶电阻都是能够承受比较大功率的,线饶电阻的精度也比较高,常用在要求很高的测量仪器上。2.1、电阻器的识别:小功率碳膜和金属膜电阻,一般都用色环表示电阻阻值的大小,这也是我们在学习电阻的很重要的一步。电阻阻值的单位是欧姆。色环电阻,其中黑0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 金、银表示误差,而色环

14、顺序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各色环表示意义如下: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条色环:10的幂数;第四条色环:误差表示。例如:电阻色环:棕绿红金 第一位:1; 第二位:5; 10的幂为2(即100); 误差为5% 即阻值为:15X100=1500欧=1.5千欧=1.5K 2.2、电阻器件检测方法:2.2.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A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

15、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2.2.2、水泥电阻的检测:检测水泥电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2.2.3、熔断电阻器的检测:在电路中,当熔断电阻器熔断开路后,可根据经验作出判断:若发现熔断电

16、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发现,也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2.2.4、电位器的检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

17、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A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B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轴柄旋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

18、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2.2.5、光敏电阻的检测:A用一黑纸片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阻值接近无穷大。此值越大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为零,说明光敏电阻已烧穿损坏,不能再继续使用。 B将一光源对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阻值明显减些此值越小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表明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也不能再继续使用。 C将光敏电阻透光窗口对准入射光线,用小黑纸片在光敏电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动,使其间断受光,此时万用表指针应随黑纸片的晃动而左右摆动。如果万用表指针始终停在某一位置不随纸片

19、晃动而摆动,说明光敏电阻的光敏材料已经损坏。 第三章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电容器在电子仪器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它的基本结构是在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之间覆一层不导电的绝缘材料介质,构成电容器。它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在介质两边储存一定量的电荷,储存电荷的能力用电容量表示,基本电位是法拉,以F表示。由于法拉的单位太大,因而电容量的常用单位是微法(F)和(pF)皮法。3.1、电容器的识别: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

20、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常见的电容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瓷价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担电容,还有先进的聚丙希电容等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用途。例如,瓷价常用于高频,电解用于电源滤波等。 上图举出了一些例子。其中,电解电容有正负之分,其他都没有。电容的容量单位为:法(F)、微法(uf),皮法(pf)。一般我们不用法做单位,因为它太大了。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F=1000000uf 1uf=1000000pf 3.2、电容器的检测:3.2.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

21、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些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

22、表指针的摆动。 C对于001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3.2.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

23、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C、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D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3.3.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

24、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第四章 电感器、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4.1、

25、电感器、变压器的识别电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他在调谐、振荡、耦合、匹配、滤波、陷波、延迟、补偿及偏转聚焦等电路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其用途、工作频率、功率、工作环境不同,对电感器的基本参数和结构形式就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导致电感器的类型和结构多样化。电感器(也称电感线圈)按工作特征分成固定和可变两种。按磁导体性质分成单层、多层、蜂房式、有骨架式或无骨架式。 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自耦变压器;高压变压器(干式和油浸式)等,变压器常用的铁芯形状一般有E型和C型铁芯,XED型,ED型CD型。 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 全密

26、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 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 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 。4.2电感器、变压器的检测:4.2.1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A、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4.2.2、中周变压器的检测:A、将万

27、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B、检测绝缘性能,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1)阻值为无穷大:正常;(2)阻值为零:有短路性故障;(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有漏电性故障。4.2.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B

28、、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当初级

29、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F、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

30、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

31、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第五章 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5.1、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它只往一个方向传送电流的电子零件。它是一种具有1个零件号接合的2个端子的器件,具有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使电流流动或不流动的性质。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 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

32、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N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

33、放大作用。 三极管还可以作电子开关,配合其它元件还可以构成振荡器。5.2、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5.2.1、万用表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极性与好坏:检测原理: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一特点性能良好的二极管,其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这两个数值相差越大越好。若相差不多说明二极管的性能不好或已经损坏。测量时,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挡。一般用Rx100或Rxlk挡,而不用Rx1或Rx10k挡。因为Rxl挡的电流太大,容易烧坏二极管,Rxlok挡的内电源电压太大,易击穿二极管.测量方法:将两表棒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棒对换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若两次阻值相差很大,说明该二极

34、管性能良好;并根据测量电阻小的那次的表棒接法(称之为正向连接),判断出与黑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与红表棒连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因为万用表的内电源的正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内电源的负极与万用表的“”插孔连通。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经击穿;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经断路:两次测量的阻值相差不大,说明二极管性能欠佳。在这些情况下,二极管就不能使用了。必须指出:由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的,用万用表的不同电阻挡测量二极管的电阻时,会得出不同的电阻值;实际使用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会较大,因而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值会更小些。5.2.2、特殊类型二极管的检测:稳压二极

35、管,稳压二极管是一种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具有稳定电压作用的二极管。其极性与性能好坏的测量与普通二极管的测量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当使用万用表的Rxlk挡测量二极管时,测得其反向电阻是很大的,此时,将万用表转换到Rx10k档,如果出现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较大角度,即反向电阻值减小很多的情况,则该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如果反向电阻基本不变,说明该二极管是普通二极管,而不是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测量原理是:万用表Rxlk挡的内电池电压较小,通常不会使普通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击穿,所以测出的反向电阻都很大。当万用表转换到Rx10k挡时,万用表内电池电压变得很大,使稳压二极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所以其反向电阻

36、下降很多,由于普通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比稳压二极管高得多,因而普通二极管不击穿,其反向电阻仍然很大。5.2.3、三极管的检测: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迅速掌握测判方法,在测量三极管时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一、 三颠倒,找基极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

37、什么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二、 PN结,定管型,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

38、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三、 顺箭头,偏转大,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

39、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C。四、 测不出,动嘴巴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第六章 结束语在信息化时代,元器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

40、一些通用电子元器件,更是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熟悉和掌握各类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的功能,对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对元器件提出新要求,而元器件行业也在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为电子产品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本章将对一些常用电子元器件,按其类别、性能特点、测试等作简单介绍,力求对五花八门的元器件有一概括性了解,以利于在产品设计中,扩大选用元器件的范围。通过本次论文设计,让我更好的掌握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各种性能与作用,为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运用电子元器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七章 致谢首先诚挚的感谢指导老

41、师石老师,石老师悉心的教导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本次论文,石老师对学术的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在大学三年时间里,导师为我创造了优越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使我获取宝贵理论知识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上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石老师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导在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不断影响我和激励我。这次论文的顺利完成还要感谢王国隽老师、李棚老师等在选材方面的建议以及指导,在我不懂得时候给予我最大的帮助,能够细心的为我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错误及疑点。参考文献1 赵广林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选用一读通.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2 刘任庆 电子工艺.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3 唐治德 数字电子技术. 科学出版社,2010年4 王卫东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