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7804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题目: 姓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 题 目: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 姓 名 :张保强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发电厂及变电站常用主接线分析 站 名: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2 年 5月 8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站名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一、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三、设计(论文)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指导导教师 (签名)成教院院长 (签名)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站名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一、设计(论文)题目: 二、设计(论文)共 页,附图 张二、

2、 审阅意见及评语 根据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不同意)该生参加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 (签名) 职 称 工作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站名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该生于 年 月 日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论文)题目: 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组长) 委 员(成员)答辩学生向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如下资料:设计(论文)说明书 共 页设计(论文)图纸 共 页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共 页 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和指导教师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作出如下决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

3、绩: 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 (签名) 委员(成员) (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设计中依据电力工程电器设计手册、变电站设计规程、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指导书、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等国家相关技术规程,对变电站主接线的类型、特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对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这次设计得到了指导教师的大力帮助,同时也和同学们进行了研究,借鉴了同学们的经验,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本人掌握的知识有限,实践经验欠缺,设计中难免存在不足及错误,恳请大家批评指正。关键词:主接线 影响因素 基本要求 运行方式目 录引言 31 概述4 1.1

4、 定义41.2 作用4 1.3 相关规定4 2 影响主接线的因素 52.1 影响因素52.2 负荷分类53 主接线选择的基本要求73.1 可靠性7 3.1.1 定义7 3.1.2 主接线可靠性的具体要求73.2 安全性73.3 灵活性8 3.3.1 定义8 3.3.2 主接线灵活性的具体要求83.4 经济性8 3.4.1 概念8 3.4.2 经济性的具体要求94 接线方式对比104.1 发电厂接线方式104.2 变电站接线方式10 4.2.1 单母线接线10 4.2.2 单母线分段接线11 4.2.3 双母线接线12 4.2.4 双母分段接线14 4.2.5 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15 4.2.6

5、 桥形接线15 4.2.7 35角形接线164.3 高低压主接接线的分析174.4 运行方式的分析174.5 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18参考文献 致谢 引言 本次设计属于毕业设计,是在学习了相关专业书籍(如发电厂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等等)后,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和运用。本次设计,是在老师细心指导下进行的,自己积极复习所学专业知识,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选择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概述1.1、定义电气主接线: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6、电气主接线电路图:用规定的电气设备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设备的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1.2、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主接线的拟定与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调度灵活性等密切相关。1.3、相关规定我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SDJ2-79规定:变电站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投资等要求,同时要求便于扩建。2、影响主接线的因素2.1、影响因素变电站主接线选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

7、、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数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4、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5、考虑备用容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2.1.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变电站主接线的主要因素。变电站是枢纽变电站、地区变电站、终端变电站、企业变电站还是分支变电站,直接影响到其主接线的选择。因为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主接线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2.1.2、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应根据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同时还要考虑负荷的大小、分布、负荷增长以及地区的网络分布和潮流分布,并分析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确定所

8、连接的电源数量和出线回路数。2.1.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路的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关于负荷分类,我们将在下一节中作详细的介绍。2.1.4、设计中考虑主要变压器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变电站主要变压器的台数对主接线将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大型变电站,其传输容量大,供电可靠性要求相应增加,对主接线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高。2.1.5、设计还要考虑备用容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发、送、变电的备用容量是为了保证可靠的供电,以适应负荷突然增加、设备检修、故障停电等情况下的应急要求。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根据备用容量的有无而有所不同。例如,当母线或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允许线路、变压器退出运行。此外当线路故障

9、时允许切除的线路、变压器数量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2.2、负荷分类在电力系统中,按重要性的不同将负荷分为三类(或称三级)。I类负荷。即使短时停电也将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设备的损坏的最重要负荷为I类负荷。如矿井、医院、电弧炼钢炉等。I类的供电要求是:任何时间都不能停电。II类负荷。停电将造成减产,使用户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的负荷为II类负荷。重要的工矿企业一般都属于II类负荷。II类负荷的供电要求是:仅在必要时可短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停电。III类负荷。I、II类负荷以外的其他负荷均为III类负荷。III类负荷停电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必要时可长时间停电。对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

10、当一个电源失去以后,必须保证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对二级负荷,一般要求有两个电源供电,当失去其中之一时,能保证大部分二级负荷的用电。三级负荷一般只有一个电源供电。3、主接线选择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它反映各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和回路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全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决定的作用。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包括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四个方面。3.1、 可靠性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保证供电可靠和电能质量是对主接线最基本要求,而且也是电力生产

11、和分配的首要要求。3.1.1、定义可靠性是指变电站的接线应能满足不同类型负荷不中断供电要求。即表现在要求供电的连续性,保证负载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可靠地供电。为此,宜留有容量裕度、部件裕度、并联运行事故自动切除等方法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在实用中应尽量遵循运行设备数量少,接线力求简单实用。因为电器是电力装置中最薄弱的元件,不适当的增加电器数量等于增加了事故源,反而使供电可靠性下降。可靠性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在二、三级负荷是可靠的,在一级负荷的情况下就不一定可靠。所以要依据负荷等级和电源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其可靠性。在设计中,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主接线工作可靠性的有力措施。具体方法

12、如尽量采用放射式供电、减少断路器的级数、电源增容、备用电源自投、淘汰故障源设备、危险的负荷单独供电等。3.1.2、主接线可靠性的具体要求:(1)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2)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求保证对一级负荷全部和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3)尽量避免变电站全部停运的可靠性。(4)对装有大型机组的发电厂及超高压变电所,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3.2、安全性运行的安全性表现在各种正常操作和运行过程中能保障人身、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不能有任何隐患,以防在维护工作中突发电气事故。要满足此要求,必须按规范规定选用电气设备,采用运行时的监视系

13、统和故障时的保护系统及各种保障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如设置屏护、栏护、监视系统吊牌、变色、继电保护等。3.3、灵活性3.3.1、定义 灵活性是利用最少的设备连接切换组成多种运行方案以适应负荷变化对供电的要求。即表现在设计的主接线应便于运行管理,设备数量力求精简,切换灵活方便。能防止误动作,处理故障的能力强。还能适当考虑增加发展负荷的需要。例如负荷不均衡时,能自动切除不需要的变压器,而在最大负荷时又能方便地投入,以利于经济运行。3.3.2、主接线灵活性的具体要求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1)为了调度的目的,可以灵活地操作,投入或切除某些变压器及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够满足系统在事

14、故运行方式,检修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2)为了检修的目的:应能方便地停运线路、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用户的供电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过于简单的接线,可能满足不了运行方式地要求,给运行带来不便,甚至增加不必要的停电次数和时间;而过于复杂的接线,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会增加操作步骤,给操作带来不便,并增加误操作的机率。(3)为了扩建的目的: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对已投入的发电厂(尤其是火电厂)和变电站进行扩建,从发电机、变压器直至馈线数都有扩建的可能。所以,在设计主接线时,应留有余地,应能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其最终接线,使在扩建时一次和二次

15、设备所需的改造最小。3.4、 经济性3.4.1、概念经济性是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下,尽力以最小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占地尽量少、能量消耗也尽可能的少。即表现在一次性投资定位在合理的标准水平上,标准过高则积压资金,若标准过低,二次改建或扩建也会造成更大的浪费。有时,一次性投资低,而运行管理费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也不一定就经济,需要综合分析,抓住其主要的矛盾。通常把安全放在首位,因为一旦出事,停工、停产、处理伤亡事等损失极大。所以不应只考虑近期的利益或局部的利益,应全面地考虑长远的整体利益。此外还要注意,技术越复杂也不一定就越可靠,有时极其重要的设备操作反而用手控而不用自动控制。实践表明,在主

16、接线出现故障的概率是各组成元件出现故障概率的总和。3.4.2 经济性的具体要求 (1)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一次设备的投资,要能使控制保护不过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投资;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选择价格合理的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在终端或分支变电站推广采用质量可靠的简单电器; (2)占地面积小,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条件,以节约用地和节省构架、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在不受运输条件许可,都采用三相变压器,以简化布置。 (3)年运行费小。年运行费包括电能损耗费、折旧费及大修费、日常小修维护费。其中电能损耗主要由变压器引起,因

17、此要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台数及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耗;后两项决定于工程综合投资。4、 接线方式对比4.1、发电厂接线方式大型发电厂(总容量1000MW及以上,单机容量200MW以上),一般距负荷中心较远,电能需要用较高电压输送,故宜采用简单可靠的单元接线方式,如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或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直接接入高压或超高压系统。中型发电厂(总容量2001000MW、单机50200MW)和小型发电厂(总容量200MW以下、单机50MW以下),一般靠近负荷中心,常带有610KV电压级的近区负荷,同时升压送往较远用户或与系统连接。发电机电压超过10KV时,一般不设机压母

18、线而以升高电压直接供电。全厂电压等级不宜超过三级(即发电机电压为1级,设置升高电压12级)。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时,组合容量一般不超过系统容量的810%。4.2、变电站接线方式 对于6220KV电压配电装置的接线,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为有汇流母线类,包括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和增设旁路母线的接线;其二为无汇流母线类,包括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多角形接线等。应视电压等级和出线回数,酌情选用。按电压等级的高低和出线回路数的多少,有一个大致的适用范围。4.2.1、单母线接线:接线图如图41所示(1)相关名称母线侧隔离开关 QS21线路侧隔离开关 QS22接地刀闸 QE(2)操作顺序送电:母

19、线侧隔离开关 -线路侧隔离开关 -断路器停电:断路器 -线路侧隔离开关 -母线侧隔离开关原则: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防止误操作引起母线故障,扩大故障范围防止误操作的措施:组织措施:操作票制度技术措施:电磁闭锁、机械闭锁或电脑钥匙u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u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u 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一台发电机或一台主变压器。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

20、5回;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两回。4.2.2、单母线分段接线:接线图如图42所示:u 优点:1 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的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2 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u 缺点:1 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时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2 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出现交叉跨越。3 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u 适用范围: 61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 3563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

21、。 11022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34回。4.2.3、双母线接线u 优点:1 供电可靠。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致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只停该回路。2 调度灵活。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能灵活地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3 扩建方便。向双母线的左右任何一个方向扩建,均不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均匀分配,不会引起原有回路的停电。当有双回架空线路时,可以顺序布置,以致连接不同的母线段时,不会如单母分段那样导致出线交叉跨越。4 便于试验。当个别回路需要单独进行试验时,可将

22、该回路分开,单独接至一组母线上。u 缺点:1 增加一组母线,每回路就需要增加一组母线隔离开关。2 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隔离开关作为倒闸操作电器,容易误操作。为了避免隔离开关误操作,需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装设连锁装置。u 适用范围:当出线回路数或母线上电源较多,输送和穿越功率较大,母线故障后要求迅速恢复供电,母线和母线设备检修时不允许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系统的运行和调度对接线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时采用。 610KV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较大,出线需要带电抗器时。 3563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超过8回时,或连接的电源较多,负荷较大时。 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5回及以上时,或当110

23、220KV配电装置在系统中居重要地位,出线回路数为4回及以上。4.2.4双母分段接线:双母线当220kv进出线回路数甚多时,双母线需要分段接线:4.2.4.1、分段原则:1 、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014回时,在一组母线上用断路器分段。2 、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5回及以上时,两组母线均用断路器分段。3 、在双母线分段接线中,均装设两台母联兼旁路断路器。4 、为了限制220KV母线短路电流或系统解列运行的要求,可根据需要将母线分段。4.2.4.2、单断路器双母线接线的主要缺点:1 、在倒换母线操作过程中,须使用隔离开关按等电位原则进行切换操作,因此,在事故情况下,当操作人员情绪紧张时,很容易造成误操作

24、。2 、工作母线发生故障时,必须倒换母线,此时,整个配电装置要短时停电。3 、这种接线使用的母线隔离开关数目较多,使整个配电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和投资费用也相应增大。4.2.4.3、为克服上述缺点,采取如下补救措施:1 、为了避免在倒闸操作过程中隔离开关误操作,要求隔离开关和对应的断路器间装设闭锁装置(机械闭锁或电气闭锁),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防止带负荷开、合隔离开关,避免事故的发生。2 、为了避免工作母线故障时造成整个装置全部停电,可采用两组母线同时投入工作的运行方式。3、为了避免在检修线路断路器时造成该回路短时停电,可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母线的接线。采用上述措施后,单断路

25、器双母线接线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4.2.4.4、双断路器双母线接线:u 优点:任何一组运行母线或断路器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时,都不会造成装置停电,各回路均用断路器进行操作,隔离开关仅作检修时隔离电压之用。因此,这种接线工作是非常可靠与灵活,检修也很方便。u 缺点:这种接线要用较多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设备投资和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也都相应增加,维修工作量也较大。4.2.4.5、一台半断路器双母线接线:u 优点:这种接线具有环形接线和双母线接线的优点,供电可靠性高,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当一组母线停电检修时,不需要切换回路,任意一台断路器检修时,各回路仍按原接线方式进行,也不需要切换

26、;隔离开关不作操作电器使用,只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作为隔离电源用。u 缺点:所配用的断路器数目较单断路器双母线要多,维修工作量增大,设备投资及变电站的占地面积相应增大。其次。这种接线继电保护也较其他接线复杂,且接线本身的特点要求电源数和出线数最好相等。当出线数目较多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引出线路方向不同,将造成设备布置上的困难。4.2.5、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u 优点:接线最简单,设备最少,不需要高压配电装置。u 缺点:线路故障或检修时,变压器停运;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线路停运。3 适用范围:只有一台变压器和一回线路时;当发电厂内不设高压配电装置,直接将电能输送至枢纽变电站时。4.2.6、桥形接线:

27、两回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相连,接成桥形接线。分为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4.2.6.1、内桥形接线u 优点:高压断路器数量少,四个回路只需三台断路器;u 缺点:变压器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影响一回线路的暂时停运;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两个回路须解列运行;出线断路器检修时,线路需长时期停运,为避免此缺点,可加装正常断开运行的跨条,为了轮流停电检修任何一组隔离开关,在跨条上需加装两组隔离开关,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也可利用此跨条;u 适用范围: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变电站,并且变压器不经常切换或线路较长,故障率较高的情况。4.2.6.2、外桥形接线u 优点:同内桥形接线;u 缺点:线路的切除

28、和投入较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并有一台变压器暂时停运;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两个回路须解列运行;变压器侧断路器检修时,变压器需较长时间停运。为避免此缺点,可加装正常断开运行的跨条。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也可利用此跨条;u 适用范围: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或变电站,并且线路较短,故障率较少的情况。此外,线路有穿越功率时,也宜采用外桥形接线;4.2.7、35角形接线: 多角形接线的各断路器互相连接而成闭合的环形,是单环形接线。 为减少因断路器检修而开环运行的时间,保证角形接线运行的可靠性,以采用25 角形为宜。并且变压器与出线回路宜对角对称布置。此外,当进出回路数较多时,我国个别水电厂采用了双连四角形接

29、线,形成多环形,从而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但断路器数量增多,有的回路连着三个断路器,布置和继电保护复杂,没有推广使用。4.3、高低压主接接线的分析由地区电网供电的配电所电源进线外,宜装设供计费用的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变压器一次侧开关的装设,以树干式供电时,应装设带保护的开关设备或跌落式熔断器;以放射式供电时,宜装设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当变压器在配电所内时,可不装设开关。当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断路器:出线回路较多;有并列运行要求;有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从经济性方面考虑,希望采用最简单的元件组成系统,如单母线;从可靠性方面考虑,希望不间断供电,维修安全,如双母线。经济性必须表现为投资与运行

30、费用的总效果最为经济。4.4、 运行方式的分析从总配电所放射式向分配电所供电时,分配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隔离开关或手车式隔离触头组。配变电站10kV非专用电源线的进线侧,应装设带保护并能带负荷操作的开关设备。配变电站的高压及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变配电所专用电源线的进线开关,宜采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当无继电器或自动装置或者出线回路较少无需带负荷操作时,也可采用隔离开关或手车式隔离触头组。采用固定式配电装置时,除装设母线隔离开关外,其熔断器负荷开关的熔断器应在电源侧。向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或频繁操作的高压用电设备供电的出线开关,应采用高分断能力和具有频繁操作性能的断路器。10k

31、V出线侧有反馈可能时,出线或架空回路应装设隔离开关。变配电所以树干式供电时,应装设带保护的开关设备。以放射式供电时,宜装设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当变压器在高压配电室贴邻时可不装设开关,但其母线分段处装设断路器。两配电所之间的联络线宜在供电可靠性大的一侧配电所装设断路器,另一侧装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如两侧供电可靠性相同,两侧均装设断路器。配电所引出线宜装设断路器,当满足保护和操作要求时也可装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但要求变压器容量不大于400kVA,电容器容量不宜大于300kVar。接在母线上的阀型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配变电站架空进、出线上的避雷回路中可不装设隔离开关。由地区电网供

32、电的配变电站电源进线处,宜装设供计费用的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变压器低压侧(电压0.4kV)的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或单台变压器母线的联络开关)采用低压断路器时,在总开关的出线侧及母线分段开关(或联络开关)的两侧,宜装设刀开关或隔离开关。当低压母联断路器采用自投方式时,应装设“自投自复”、“自投手复”、“自投停用”三种状态的位置选择开关。低压母联断路器自投应有一定的延时(01s),当低压侧主断路器因过载及短路故障分闸时,不允许自动关合母联断路器。低压侧主断路器与母联断路器应有电气联锁,不得并网运行。应急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组)接入变电站低压配电系统时,与外网电源间应设置联锁,不得并网运行。避免与

33、外网电源计费混淆。在接线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在非事故情况下能供给部分重要负荷用电的可能。4.5、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发生的故障。当短路电流通过电器设备时,将引起设备短时发热,并产生巨大的电动力,因此它直接影响电器设备的选择和安全运行。某些情况下,短路电流达到很大的数值,例如,在大容量发电厂中,当多台发电机并联运行于发电机电压母线时,短路电流可达几万至几十万安。这时按照电路额定电流选择的电器可能承受不了短路电流的冲击,从而不得不加大设备型号,即选用重型电器,这是不经济的。为此,在设计主接线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以便在发电厂和用户侧均能合理地选择轻型电器和

34、截面较小的母线及电缆。要选择适当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为了减小短路电流,可采用计算阻抗大的接线和减小并联设备、并联支路的运行方式。(1)在发电厂中,对适用采用单元接线的机组,尽量采用单元接线。(2)在降压变电所中,采用变压器低压侧分裂运行方式。(3)对具有双回线路的用户,采用线路分开运行方式。(4)对环形供电网络,在环网中穿越功率最小处开环运行。以上方法中(2)(4)点将降低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而且增加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所以,目前限制短路电流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加装限流电抗器。(2)采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谢 辞本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徐衍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全过程倾注了老师大

35、量的心血和汗水。毕业设计是检验和锻炼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的一项综合教学环节。在此次设计中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际贯彻执行我国电力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变电站主接线设计,培养锻炼了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毕业设计期间,诸位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精心的教导,使我能够不断地战胜困难,走向收获。诸位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对事业忘我工作的崇高敬业精神使我感到无比的钦佩,并将受益终生;在此谨向徐衍会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此期间,华北电力大学h电升0753班的许多同学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

36、示衷心的感谢!再次感谢诸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我相信有这次的毕业设计锻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为祖国的电力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现代化变电站(站)运行全书. 中国物价出版社. P62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 编. 工厂供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2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P434新编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上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3045 新编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上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3046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二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P

37、2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P43 8 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P2169中国电力百科全书 第二版 电力系统卷.中国电力出版社.P2171011中小型变电站实用设计手册.12电气设备实用手册.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18413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输电与配电卷.中国电力出版社P37P38.14电气运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19115新编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 上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288P289。163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17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