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203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程序.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全套设计,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程序文件,联系 153893706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第二章 OLED介绍12.1 OLED基本背景12.1.1 OLED原理12.1.2 OLED特点22.1.3 OLED显示屏和其他材料的比较优势22.2 OLED分类32.3 OLED制造应用42.3.1 OLED制造方法42.3.2 国内主要OLED企业状况分析42.4 OLED发展概述52.4.1 OLED市场发展52.4.2 OLED技术现状分析52.5 国内外对OLED寿命测试的研究82.6 OLED应用前景92.6.1 OLED在平板显示器中的应用92.6.2 其它潜在应用10第三

2、章 加速寿命试验理论模型103.1 加速寿命试验103.1.1 加速寿命试验简介103.1.2 加速寿命试验方法113.1.3 加速寿命试验类型113.2 可靠性概述113.2.1可靠性简介113.2.2可靠性要素123.2.3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123.3 加速寿命试验统计分布及估算方法133.3.1 对数正态分布133.3.2 最小二乘法14第四章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寿命估计154.1 基本假定154.2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164.3 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174.4 试验数据174.5 恒定应力试验数据处理184.6 加速寿命方程184.7 步进应力试验数据处理1

3、94.8 加速参数的修正204.9 K-S检验204.10 OLED寿命预测20第五章 结论21参考文献22致谢24对数正态分布下白光OLED恒定与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摘要随着OLED的研究和发展日益广泛,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OLED 的寿命信息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加大工作电流来建立加速寿命试验模型,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描述了OLED 的寿命分布,利用最小二乘法(LSM) 估计了对数均值和对数标准差,完成了恒定及步进应力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精确预测出了OLED的平均寿命和中位寿命。数值结果表明,OLED 的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加速模型符合逆幂定律,精确计算的加速参数使得

4、快速估算OLED 寿命成为可能。关键词: OLED;寿命预测;对数正态分布;LSMSTATISICAL ANALYSIS ON CONSTANT- STEP-STRESS ACCELERATED LIFE TEST DATA OF WHITE OLED UNDER LOGNORMAL DISTRIBUTIONABSTRACTWith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OLE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how to acquire the life information of OLED accurately and rapidl

5、y is very important. Accelerated life test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its working current increased, and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was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life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LSM)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mean value and the logarithm standard deviation,

6、and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constant stress and step stress test data were achieved. Furthermore, the average life and the median life can be predic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LED life is characterized by log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accelerated model meets the inverse power

7、law. The acceleration parameters, which were accurately calculated, enable rapid estimation of OLED life.Key Words: OLED; Life prediction; Lognormal distribution; LSM第一章 绪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显示器在仪器仪表、计算机、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当前正在使用的显示器件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屏(LCD)、等离子显示器(PDP)、发光二极管(LED)等,它们已形成年产值数百亿美元的产业群体.由于它们自身有

8、不同程度的性能缺陷,如:CRT体积大、笨重,LCD视觉小,LED难以实现蓝光,在信息社会中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反,有机发光器件或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高亮度、宽视觉、全固化的电致发光器件,大大克服了上述缺点,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点::1)OLED的发光效率高、亮度大;2)有机发光材料众多、价廉,且易大规模、大面积生产,实现超薄、大面积平板显示;3)OLED的发光颜色从红外到紫外,覆盖整个可见光,这是方便实现全彩色显示的前提;4)有机材料的机械性能良好,易加工成各种不同形状;5)驱动电压低,能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电压相匹配,使大屏幕平板显示的驱动电路容易实现.因此OLED已成为当今显示

9、器件研究的热门,大量的有机发光材料被合成出来,各种结构精巧的有机发光器件被世界各国科学家制备出来1,2。本文针对在较短时间内掌握OLED的寿命信息,节省寿命试验时间,通过开展两组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和一组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描述OLED的寿命分布,基于MATLAB 软件强大的计算和可视化绘图功能,绘制了对数正态概率双坐标纸,估计了对数均值和对数标准方差,完成OLED恒定应力和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二章 OLED介绍2.1 OLED基本背景 2.1.1 OLED原理OLED的原理:OLED组件系由n型有机材料、p型有机材料、阴极金属及阳极金属所构成。电子(

10、空穴)由阴极(阳极)注入,经过n型(p型)有机材料传导至发光层(一般为n型材料),经由再结合而放光。一般而言,OLED元件制作的玻璃基板上先溅镀ITO作为阳极,再以真空热蒸镀之方式,依序镀上p型和n型有机材料,及低功函数之金属阴极。由於有机材料易与水气或氧气作用,产生暗点(Dark spot)而使元件不发亮。因此此元件于真空镀膜完毕后,必须于无水气及氧气之环境下进行封装工艺。在阴极金属与阳极ITO之间,目前广为应用的元件结构一般而言可分为5层。从靠近ITO侧依序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就OLED组件演进历史中,1987年Kodak首次发表之OLED组件,系由

11、两层有机材料所构成,分别为空穴传输层及电子传输层。其中空穴传输层为p型之有机材料,其特性为具有较高之空穴迁移率,且其最高占据之分子轨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e orbital,HOMO)与ITO较接近,可使空穴由ITO注入有机层之能障降低。其能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释放:( 1) 通过振动驰豫、热效应等耗散途径使体系能量衰减;( 2) 通过非辐射的跃迁耗散能量, 比如内部转换、系间窜跃等形式。在能量释放时, 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耗散过程是一个相互竞争的过程。由于在常温下, 有机分子的磷光非常弱, 所以只有其中空穴和电子复合成单重态激子的部分才能通过辐射跃迁发射荧光,

12、从而成为有效的有机电致发光。 2.1.2 OLED特点自1987 年柯达公司宣称发现了高效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现象,在平板显示界引领了一场用有机材料制作显示器的热潮。1996 年日本先锋电子公司率先制造出的第一款无源OLED 显示器产品,真正揭开了OLED 作为显示器的一页。此后各大公司都先后展示了各自的技术,在我国,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于2002 年底成功地共同开发国内首个26万色、4.8 英寸OLED 显示屏幕。而投资45 亿元的维信诺昆山工厂也将于2008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2007 年电视行业的巨头四川长虹宣布成立了一条OLED 生产线,总投资约22 亿,已先期投资3.6 亿。OLED

13、之所以成为平板显示的新热点,就在于其是主动发光全固态平板显示技术,且具有如下特点:超轻薄、工艺简单、成本低、宽视角(160 度左右);自发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显示效果鲜艳、细腻;功耗低、低压驱动(直流驱动电压低于10V);发光材料丰富、响应速度快(比TFT- LCD 高几个数量级,已达ns级);温度范围广、温度特性好(可在零下二十度正常工作);主动发光全固态、抗震能力强、可实现柔软显示等。 2.1.3 OLED显示屏和其他材料的比较优势 (1)相较于LED或LCD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 (2)OLED的发光层比较轻,因此它的基层可使用富于柔韧性的材料,而

14、不会使用刚性材料。OLED基层为塑料材质,而LED和LCD则使用玻璃基层。 (3)OLED比LED更亮。OLED有机层要比LED中与之对应的无机晶体层薄很多,因而OLED的导电层和发射层可以采用多层结构。此外,LED和LCD需要用玻璃作为支撑物,而玻璃会吸收一部分光线。OLED则无需使用玻璃。 (4)OLED并不需要采用LCD中的逆光系统(请查阅LCD(液晶显示)工作原理)。LCD工作时会选择性地阻挡某些逆光区域,从而让图像显现出来,而OLED则是靠自身发光。因为OLED不需逆光系统,所以它们的耗电量小于LCD(LCD所耗电量中的大部分用于逆光系统)。这一点对于靠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

15、来说,尤其重要。 (5)OLED制造起来更加容易,还可制成较大的尺寸。OLED为塑胶材质,因此可以将其制作成大面积薄片状。而想要使用如此之多的晶体并把它们铺平,则要困难得多。 (6)OLED的视野范围很广,可达170度左右。而LCD工作时要阻挡光线,因而在某些角度上存在天然的观测障碍。OLED自身能够发光,所以视域范围也要宽很多。2.2 OLED分类 (1)被动矩阵OLED结构PMOLED具有阴极带、有机层以及阳极带。阳极带与阴极带相互垂直。阴极与阳极的交叉点形成像素,也就是发光的部位。外部电路向选取的阴极带与阳极带施加电流,从而决定哪些像素发光,哪些不发光。此外,每个像素的亮度与施加电流的大

16、小成正比。PMOLED易于制造,但其耗电量大于其他类型的OLED,这主要是因为它需要外部电路的缘故。 PMOLED用来显示文本和图标时效率最高,适于制作小屏幕(对角线2-3英寸),例如人们在移动电话、掌上型电脑 以及MP3播放器上经常能见到的那种。即便存在一个外部电路,被动矩阵OLED的耗电量还是要小于这些设备当前采用的LCD。 (2)主动矩阵OLED(AMOLED) AMOLED具有完整的阴极层、有机分子层以及阳极层,但阳极层覆盖着一个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形成一个矩阵。TFT阵列本身就是一个电路,能决定哪些像素发光,进而决定图像的构成。AMOLED的耗电量低于PMOLED,这是因为TF

17、T阵列所需电量要少于外部电路,因而AMOLED适合用于大型显示屏。AMOLED还具有更高的刷新率,适于显示视频。AMOLED的最佳用途是电脑显示器、大屏幕电视以及电子告示牌或看板。 (3)透明OLED透明OLED只具有透明的组件(基层、阳极、阴极),并且在不发光时的透明度最高可达基层透明度的85%。当透明OLED显示器通电时,光线可以双向通过。透明OLED显示器既可采用被动矩阵,也可采用主动矩阵。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制作多在飞机上使用的平视显示器。 (4)顶部发光OLED顶部发光OLED具有不透明或反射性的基层。它们最适于采用主动矩阵设计。生产商可以利用顶部发光OLED显示器制作智能卡。 (5)可

18、折叠OLED可折叠OLED的基层由柔韧性很好的金属箔或塑料制成。可折叠OLED重量很轻,非常耐用。它们可用于诸如移动电话和掌上型电脑等设备,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破损率,而设备破损是退货和维修的一大诱因。将来,可折叠OLED有可能会被缝合到纤维中,制成一种很“智能”的衣服,举例来说,未来的野外生存服可将电脑芯片、移动电话、GPS接收器和OLED显示器通通集成起来,缝合在衣物里面。 (6)白光OLED白光OLED所发白光的亮度、均衡度和能效都要高于日光灯发出的白光。白光OLED同时具备白炽灯照明的真彩特性。我们可以将OLED制成大面积薄片状,因此OLED可以取代目前家庭和建筑物使用的日光灯。将来,使用

19、OLED有望降低照明所需的能耗。2.3 OLED制造应用 2.3.1 OLED制造方法OLED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将有机层敷涂到基层上。完成这一工作,有三种方法: (1)真空沉积或真空热蒸发(VTE)位于真空腔体内的有机物分子会被轻微加热(蒸发),然后这些分子以薄膜的形式凝聚在温度较低的基层上。这一方法成本很高,但效率较低。 (2)有机气相沉积(OVPD)在一个低压热壁反应腔内,载气将蒸发的有机物分子运送到低温基层上,然后有机物分子会凝聚成薄膜状。使用载气能提高效率,并降低OLED的造价。 (3)喷墨打印利用喷墨技术可将OLED喷洒到基层上,就像打印时墨水被喷洒到纸张上那样。喷墨技术大大降

20、低了OLED的生产成本,还能将OLED打印到表面积非常大的薄膜上,用以生产大型显示器,例如80英寸大屏幕电视或电子看板。 2.3.2 国内主要OLED企业状况分析OLED产业发展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中国内地的OLED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10月,由清华大学组建的维信诺公司在昆山成功建成中国内地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实现了小尺寸OLED显示屏的量产。目前,中国内地主要有昆山维信诺、汕尾信利、四川虹视、佛山彩虹等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生产。而中国首条AMOLED中试线已经在昆山建成投产并于2010年底打通全部生产工艺,上海天马和佛山彩虹都在建设4.5代

21、AMOLED生产线,京东方及四川虹视等也在积极进行AMOLED项目研发工作。中国大陆的AMOLED面板生产线有京东方的4.5代和5.5代线,成都虹视的4.5代线,长三角天马的2.5代线,维信诺的2.5代线和4.5代线,厦门天马的5.5代线,珠三角彩虹的2条4.5代线,彩显的2.5代线,信利的2.5代线等,我国AMOLED产业即将见到丰收的硕果。2.4 OLED发展概述 2.4.1 OLED市场发展从整体上看OLED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1997年2001年,OLED的试验阶段。在这段时期OLED开始逐渐走出实验室,主要应用于汽车音响面板,PDA及手机方面。但产品很有限,产品规格少

22、,均为无源驱动,单色或区域彩色,很大程度上带有试验和试销的性质,2001年OLED的全球销售额仅约为1.5亿美元。 (2)2002年2005年,OLED的成长阶段。在这段时期人们开始逐渐接触到更多带有OLED的产品,例如车载显示器,PDA,手机,数码相机,DC,头戴显示器等。但主要以10寸以下的小面板为主,10寸以上的面板也开始投入使用。 (3)2005年以后,OLED开始走向一个成熟化的阶段。包括技术,市场,都将在市场的带动下突飞猛进。大尺寸及使用寿命将成为今后OLED技术的主要突破方向。我国也掀起了研制OLED的热潮,上海大学张志林、蒋学茵等3,4在多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或白色电致发光器

23、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激发态物理研究所在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5及稀土掺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6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最近清华大学7、浙江大学8等著名学府也加入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一研究行列。 2.4.2 OLED技术现状分析 (1)材料问题对于采用不同的发光材料以发出R、G、B 三色光的全彩色OLED,由于三种材料的寿命不同,一直以来小分子材料以红光、绿光和白光材料的寿命优于蓝光材料的寿命,各国研究和生产机构一直致力于使材料的寿命更长和趋于一致。2007 年美国DuPone 公司发表了其开发的小分子材料的寿命,去年美国推出了结合蓝光的荧光材料和红、绿磷光材料串联结

24、构的OLED,当电压为6.2V,1000 nit 时,色坐标为CIEx=0.33,CIEy=0.35,器件的量子输出效率达22%,光强50cd/A,发光效率达25lm/W,寿命10000 小时;而当蓝光发射区域变为CIEx=0.34,CIEy=0.40,且电压为5.9V 和1000nit 时,器件的量子输出效率达23%,光强57cd/A,发光效率达30lm/W,寿命30000 小时可以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满足大尺寸动态画面图像质量的材料终将被开发出来。 (2)基板技术OLED 要想突破现在的状况,必须开发出大尺寸有源器件。目前制作TFT 基板主要有三种类型:非晶硅(- si)、多晶硅(p-

25、si)和微晶硅(mc- si)。但三种TFT 基板没有一种可以全面满足大尺寸AM- OLED 的要求。采用- si TFT 时,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屏的温度升高,阈值电压会产生漂移。工作400h 以后,阈值漂移量Vth=2.5V3。故- si TFT 的稳定性尚需解决。p- si TFT 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激光处理的p- si TFT,目前受限于激光尺寸和价格,另一种是非激光处理的p- si TFT,此法虽可降低制造成本,但存在均匀性的问题。虽然低温多晶硅(LPTS)可以制造出稳定的TFT 但晶化工艺过于复杂,不适用大尺寸AMOLED。因此开发新工艺和新技术是OLED 要解决的问题。 (3)彩色

26、化技术通常OLED 实现彩色化的方式有三种:采用R、G、B 发光材料作为三基色合成所需要的色彩,白光加滤色膜(CF)模式以及蓝光材料加色转换介质(CCM)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由于R、G、B 三种材料的寿命和发光效率不同,显示屏的寿命受制于寿命最短的材料,造成发光效率的差异,而发光效率的差异使图像的显示质量受到影响,出现所谓的Mura 现象,这有待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性能,或者开发出新型的发光材料,或者增加补偿电路;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LCD 成熟的制膜工艺,但滤色膜对光有强的吸收作用,大大降低了显示屏的亮度,如果提高亮度则必须提高功耗,这也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第三种方法是蓝光的发光效率问题,

27、虽然这个问题已逐步解决,但其器件的稳定性尚存在问题。另外,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来看,第一种方法需要制作掩膜版,此法不但成本高而且掩模版的制作精度以及对位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蒸发源辐射加热时膜版的热膨胀问题。虽然后两种方法不需要掩模版,它是通过滤色膜阵列或颜色转换介质产生R、G、B 三色光,由于滤色膜的吸收或是颜色转换介质的吸收和反射,发光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4)减少功耗功耗通常是电子器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降低 OLED 显示器功耗, 可以从材料、器件结构、驱动方法三方面着手。在材料方面, 高效荧光和磷光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短波长的蓝色材料, 其发光层禁带宽、电子注入效率和移

28、动速率低, 故一直是开发课题的重点。荧光掺杂材料和磷光掺杂材料也备受关注, 柯达公司用新型的荧光材料已开发出电流效率高达 11 cd/A, CIE( 0.14, 0.18) 的蓝光 OLED 器件; 而蓝色磷光掺杂材料目前主要以 Flrpic 为主, Tsai 等人开发出一种新型主体材料 CzSi, 以此为发光层, 器件流明效率高达 26.7 Im/W,是迄今为止研发出的较好器件。器件结构方面, 改善电子输送层和引入顶发射结构成为当今研发主题。其中通过改善电子传输层和注入效率, 可以将驱动电压降至 2.0 V 以下。另外顶发射结构器件还可利用微腔效应兼顾低功耗和高色纯度两方面性能。驱动方面,

29、日立公司运用 LTPS 技术, 结合钳位反向转流器, 将列驱动和扫描驱动集成一体化, 成功研制出 2.5 in AMOLED 显示器。该显示器在 100 cd/m2时, 功耗可降低至 350 mW( 该值是通过偏光器时值) , 像素为阵列排列, 其分辨率为 640240, 开口率为 30%。 (5)降低成本OLED显示技术的低成本化方案大致有五个:采用大型玻璃基板;削减工艺步骤;降低驱动芯片(IC)成本;降低初期投资;降低COO (Cost Of ownership)费用。其中减少工艺步骤和驱动芯片成本是较可行的,以下对这两方面的技术发展做进一步阐述。减少制作工艺首先是通过引入蓝色共用层BCL

30、(Blue Common Laver)来实现。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工艺可以将有机发光层的掩膜减至原来的2/3。传统掩膜技术制作过程中,有机发光层是通过三次掩膜将RGB三色分别涂上去。而新开发的技术只需制作红绿发光层,从而省去蓝色发光层制作,减少了一道制作工艺。所谓的共用层就是把蓝色发光层和空穴阻挡层共通化,即该层既可作发光层也可作空穴阻挡层。通过优化各发光层厚度就可以得到纯正的蓝色光。现今三星已经报道运用该技术制作了从2.2in(对角5.6cm)到17in(对角43cm)的OLED显示屏。与上述简化工艺相结合,三星公司还开发了顶发射器件简化工艺。顶发射器件通过利用子像素的发光层膜厚形成的微腔效应从

31、而扩大显示色域范围。例如索尼公司在2004年公布的优化器件结构,就是通过控制ITO膜厚扩大显示色域,然而该工艺中ITO膜厚控制困难,制作工艺略微复杂。基于此,三星公司则通过空穴注入层来控制子像素,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得到微腔效应,该技术也可与高精细化的LITI工艺结合使用。降低IC成本可以通过低温多晶硅(LTPS)LFT在玻璃基板上制成驱动电路来实现。由此,驱动电路全部集成在玻璃基板上,无须安装外部IC,实现了成本的降低。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作了LTPS-AMOLED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将时序控制、扫描驱动、数据驱动、信号分离、DC-DC转换器等一体化。该技术除可降低驱动IC的成本

32、外,还具有缩短市场投入时间、减少实际组装部件等优点。 (6)提高寿命手机用的 2 in 有机平板的亮度半寿命, 在全白亮度 150 cd/m2的情况下可达 15 000 h( 该值是使用偏光镜时的值) , 可通过发光材料、电子传输层的改善、器件结构最优化和封装技术的改善等来满足寿命要求,图2.1总结了 2004 年和 2005 年报道的 OLED 寿命的一些发展,在之后几年中 OLED 寿命翻了 45 倍, 已超过了 20 000 h,半寿命的平均初始亮度为 150 cd/m2。预计要达到电视机应用的要求, OLED 的半寿命需要达到 60 000 h 左右。OLED 在半寿命上的发展迅速。寿

33、命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OLED市场化得关键问题。图2.1 OLED半寿命和亮度曲线图2.5 国内外对OLED寿命测试的研究以上说的都是有关 OLED 的发展和前景,由此可以看到 OLED 的寿命研究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通过对O LED 寿命的精确预测可以提高 OLED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是衡量 OLED 的好坏的标准之一。当长期以来困扰着 OLED 技术产业化的三大难题(一是产品寿命,二是大屏幕化,三是高清晰度)得到有效解决后,其必定会有更加出色的发展。尽管OLED寿命已增加到数千小时,但距商业应用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而且随着器件的工作,其发光亮度和效率有明显衰减的趋势。商业上一般要求实用电子

34、器件的贮存时间应超过5年,工作寿命要长于104h,目前的OLED尚未达到实用要求,因此增加OLED器件的寿命,提高其稳定性,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影响OLED寿命的因素主要是有机发光材料本身不稳定及制备OLED时有缺陷产生。有机发光小分子材料本身的晶化温度较低,工作过程中易形成结晶体,同时有机材料在大气中不稳定,易老化。增加OLED器件的寿命,提高其稳定性,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考虑: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 OLED工作时,激子退激存在辐射、非辐射两种复合方式,其中非辐射复合产生热,使器件发热升温,有机材料老化,小分子晶化,导致OLED的寿命降低。因此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降低热的产生,减少热对

35、有机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是增加其寿命的重要手段。(1)增加OLED寿命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空穴、电子传导层和发光层中掺杂。加拿大的H.Aziz等9在ITO与空穴传导层之间插入缓冲层CuPc或在HTL中掺rubrene,可提高器件的寿命到4000h,在发光层Alq3中掺n,n-dimethyquluinacrdone可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寿命。日本的G. Sakamoto等人10在空穴传导层和发光层中掺杂rubrene,使器件在保持初始发光率85%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 000 h。而J.C.Carter等11用改进的共轭聚苯乙烯(PPV)制成发光器件,在空气中寿命可达到7 000 h,在80的空气环境下

36、,寿命可达到1 100 h。另外,几种P型掺杂的共轭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环境稳定性,包括聚吡咯(polypyrole)、聚噻吩(polythiophene)、聚苯胺(polyaniline)等。用这些聚合物掺杂,不但可以提高器件的效率,而且可以改善器件的发光均匀性及寿命。(2)工艺改善。大气中的不利成分特别是氧、水汽侵蚀器件中有机材料和电极材料,严重影响器件的寿命。在OLED的制备过程中不接触大气,整个过程都要在真空条件或在保护气体下完成,这是改善稳定性的必要措施。由于聚合物及有机小分子材料在有水和氧存在的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可逆的光氧化反应,因此器件必须密封。对基底材料的超净处理对保证器件的稳定性

37、和增加寿命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香港的S.K.So等人12用接触角仪和XP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表面清洗方法对器件性能和寿命的影响。除了常规的表面清洗外,英国的J.S.Kim等人13发现用氧等离子体处理ITO表面,比用一般化学处理方法制成的器件寿命长5倍。在研究有机发光器件的寿命及影响寿命的因素方面,加拿大的A.Hany等人14作了很细致的研究,发现环境、介面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器件的寿命。法国的G. Emmanuelle15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OLED器件阳极ITO和有机膜的介面,发现当器件工作一段时间后,有机薄膜与ITO之间产生层间扩散,会影响器件的寿命。2.6 OLED应用前景2.6.1 OL

38、ED在平板显示器中的应用在解决器件的寿命问题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平板显示。作为新一代显示器件,OLED具有如下优点:(1)可代替CRT、LCD、LED,实现器件轻型化、平板化和低成本生产。与CRT相比大幅度节省空间,携带方便;克服LCD视觉小、响应速度慢的缺点;避免无机蓝色LED难以实现,OLED可方便实现全彩色,且驱动电路简单。 (2)可实现大面积、高亮度的平板光源和平面激光光源,这正是当前光通讯所急需的。 (3)与太阳能电池匹配,可用于航空、航天及多种仪器仪表显示。如何实现全彩色、矩阵显示则将成为新的焦点。显示器件的目的是要产生全彩色图象。最初OLED采用Alq3作发光层,发出波长为5005

39、80 nm的绿光。现在研究采用不同的发光有机聚合物,制成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OLED器件,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建造包括红、绿、蓝3色的发光点,从而可以组成彩色图形。另外一种方法是在OLED器件中掺杂少量的荧光染料,使之改变颜色16。同时掺杂荧光材料还可以改善器件的发光效率,使谱线变窄,这更有利于发光象素的饱和混色。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小组F. Pschenitzha等人17采用一种图形控制扩散法,将红、绿、蓝3色的。OLED集成在同一基底上。无源阵列驱动显示器(Passive matrix-addressed)的应用令人瞩目,用小分子薄膜制成64256阵列的显示器,平均发光强度为100 cd

40、/m2,大小为1/4VGA显示屏,可满足一般显示器的要求18。此外,发展全彩色显示器的前景也十分诱人。这是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能够在各个角度可视,而且和液晶相比发光反应时间更快。红、绿、蓝3种不同彩色的拼图方案和寻址方式的研究工作,现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另外一种方案是用墨水喷射印刷代替红、绿、蓝3种不同基底上的分立光象素,这种技术已有几个研究小组进行过报道20。还有一种活性基底三极管阵列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驱动来满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需要,这也可能用性能改善的多晶硅代替非晶硅制做活性基底聚合物发光显示器。2.6.2 其它潜在应用用OLED加上光学微腔,可以制备出无域值激光器(threshoule

41、less laser),尤其是无机领域较难实现蓝色激光器,有机发光材料则有这种可能性。另外,R J Curry和W P Gillin21用掺稀土Er元素制成长波长(1540 nm)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这就意味着有可能将有机发光器件应用到长波长通讯领域之中。第三章 加速寿命试验理论模型3.1 加速寿命试验由第二章对OLED的介绍不难发现可靠性寿命方面的研究,将对OLED系列产品的发展和更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快速、准确的预测OLED寿命是一个技术难题。鉴于此,本文进行了恒定、步进应力相组合的加速寿命试验,并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和LSM完成了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使得快速、便捷、精确地预测OLE

42、D寿命成为可能。3.1.1 加速寿命试验简介加速寿命试验的统一定义最早由美罗姆航展中心于1967年提出,加速寿命试验是在进行合理工程及统计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与物理失效规律相关的统计模型对在超出正常应力水平的加速环境下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得到产品在额定应力水平下的特征可复现的数值估计的一种试验方法。简言之,加速寿命试验是在保持失效机理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加大试验应力来缩短试验周期的一种寿命试验方法。加速寿命试验采用加速应力水平来进行产品的寿命试验,从而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必须确定一系列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 试验持续时间、样本数量、试验目的、要求的

43、置信度、需求的精度、费用、加速因子、外场环境、试验环境、加速因子计算、威布尔分布斜率或参数( 1 表示耗损故障) 。3.1.2 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确定产品寿命,关键是确定加速因子,而有时这是最困难的。一般用以下两种方法。(1)现有模型。现有模型有: Arrhenius模型、Coffin2Manson模型和Norris2Lanzberg模型等。使用现有模型比用试验方法来确定加速因子节省时间,并且所需样本少,但不是很精确,且模型变量的赋值较复杂。(2)通过试验确定的模型(需要大量试验样本和时间) 。若没有合适的加速模型,就需要通过试验导出加速因子。先将样本分成3个应力级别:高应力、

44、中应力、低应力。制定试验计划确保在每一个应力级别上产生相同的失效机理。这是确定加速因子较精确的方法,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样本。3.1.3 加速寿命试验类型按照试验应力的加载方式,加速寿命试验通常分为恒定应力试验、步进应力试验和序进应力试验三种基本类型。(1)恒定应力试验(Constant-Stress Testing: CST)其特点是对产品施加的“负荷”的水平保持不变,其水平高于产品在正常条件下所接受的“负荷”的水平。试验是将产品分成若干个组后同时进行,每一组可相应的有不同的“负荷”水平,直到各组产品都有一定数量的产品失效时为止。(2)步进应力试验(Step-Up-Stress Testi

45、ng: SUST)此试验对产品所施加的“负荷”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施加不同水平的“负荷”,其水平是阶梯上升的。在每一时间段上的“负荷”水平,都高于正常条件下的“负荷”水平。因此,在每一时间段上都会有某些产品失效,未失效的产品则继续承受下一个时间段上更高一级水平下的试验,如此继续下去,直到在最高应力水平下也检测到足够失效数(或者达到一定的试验时间)时为止。(3)序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Progressive Stress Testing: PST)序进应力试验方法与步进应力试验基本相似,区别在于序进应力试验加载的应力水平随时间连续上升。序进应力加载最简单的情形,即试验应力随时间呈直线上升的加载历程。3

46、.2 可靠性概述3.2.1 可靠性简介 根据国家标准GB-6583的规定,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产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不断经受自身及外界气候环境及机械环境的影响,而仍需要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以试验设备对其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本分为研发试验、试产试验、量产抽检三个部分。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

47、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简单的说,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就认为是可靠的;再如某些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再次使用的产品,日光灯管就是这类型的产品,一般损坏了只能更换新的。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为了对产品可靠性做出具体和定量的判断,可将产品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元器件(产品)、设备或者系统稳定完成功能的程度或性质。例如,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当某个零件发生了故障,经过修理后仍然能够继续驾驶。产品实际使用的可靠性叫做工作可靠性。工作可靠性又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产品设计制造者必须确立的可靠性,即按照可靠性规划,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选用,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直到产品出产的各个阶段所确立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已生产的产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安装、使用、维修等因素影响的可靠性。3.2.2可靠性要素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维修性、设计可靠性三大要素。耐久性:产品使用无故障性或使用寿命长就是耐久性。例如,当空间探测卫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