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8249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考试大纲分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亚欧、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形状都北宽南窄; (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除南大陆以外,所有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即亚洲和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北美和南美;(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2、大陆与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全球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p11(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陆地上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弧形延伸;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3)地形结

2、构因洲而异;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 (2)洋底地形可以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3)洋脊贯通四大洋。3、地表形态的演化。内力地形高低起伏外力地形趋于平缓(1)大陆漂移说(2)海底扩张学说(3)板块构造理论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的比较:相似点(1)在特征上,高山地区的高度变化似同纬度变化,特别是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就好象从赤道走到极地一样,层次分明、有规律地再现了水平方向更替的各种气候带;(2)在成因上,两者都是因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引起的。不同点 (1)在特征上,在同一高山地区的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是一致的,而低纬与高纬则不一致,极地甚

3、至有半年极夜和半年极昼,赤道则全年太阳辐射都很强;(2)由山麓到山顶气温年较差渐小,而由低纬到高纬,气温年较差渐大;(3)由山麓到山顶降水量是不断增加的,过了最大降水带逐渐减少,而由低纬到高纬降水量一般是逐渐减少的;(4)垂直气候带带谱一般窄而清晰,水平气候带则一般宽且过渡缓慢 。6、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防治。分布规律: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分别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的地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是地球上另一个巨大的火山地震带。7、沙漠化的危害。(1)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2)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3)自然灾

4、害加剧(沙尘暴)第二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1、自然带的概念在地球表层中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2、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和特点分布:(1)热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亚热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亚热带森林带;(3)温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带;(5)寒带:苔原带、冰原带。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整体性: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A、内在联系性; B、空间组合性; C、动态演变性;(2)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析性(区域性

5、)A、纬向地带性; B、非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第三章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1、洋流的成因。根据成因洋流分:梯度流、风海流和补偿流。(1)梯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洋流。(2)风海流风对海水的摩擦力和施加在海面迎风面上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海流。(3)密度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1、 世界渔场形成的条件及地理分布特征。根据大洋水系划分:太平洋渔场、印度洋渔场、大西洋渔场。第四章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2、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1)人口、资源问题的全球关

6、注A、人口问题与世界的贫困世界的贫困是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度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显得越来越凸现的问题。目前,世界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以非洲贫困人口最多。B、资源问题是全球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与人类社会经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C、环境问题(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跨国界影响全球环境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自然系统中的空气、水、土地同生物群落的联系往往是全球性的。经济的竞争和世界贸易也可以造成对环境的跨国界影响。(3)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A、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B、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 C、生物多样性锐减D、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

7、E、土地退化正在加速F、诸如病原体及疾病(艾滋病等)的扩散、环境难民等都带有全球性质 第五章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与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的联系。(1)按海陆分布的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2)按气候条件看,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带。(3)按地形来看,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世界人口城市化特点:(1)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2)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中小城市。(3)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超过发达国家。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经济总量不断发展; 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8、 4、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8、知识经济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集中了高素质人才和拥有充分技术开发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成为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只是拥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传统经济为主。例如,美国的东北部、大湖南岸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中西部,南部以亚特兰大休斯顿为中心的城市群和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的城市群;巴西东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和苏格兰谷地,德国北部的汉堡、莱茵河谷地和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城市群,意大利的米兰都灵地区,法国的巴黎盆地、南部图卢兹、罗纳河谷地和东部的南锡阿尔萨斯地区,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城;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的香

9、港,上海,北京,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的新竹园区和以色列的沿海地区等。第六章 亚洲1、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基础。(1)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2)地势与地形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3)亚洲的东部边缘,自北而南分布有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这在世界各洲中是罕见的。2、亚洲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特征:(1)强烈的大陆性; (2)典型的季风性; (3)类型的复杂性; (4)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原因:(1)地理位置、面积和大陆轮廓的作用A、地理位置:所跨纬度和经

10、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轮廓大陆性气候强烈、典型的季风性气候(2)大气环流的作用四个大气活动中心A、冬季,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B、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3)地形作用:山脉的走向对气流的运行有加强和阻碍的作用。7、印度经济发展条件的评价。(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A、地形,以平原低地为主B、土壤,以冲积土和热带黑土为主,适宜种植棉花;C、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沛;D、水文,河流水量丰富;E、矿产资源,个别矿产资源储量大,煤、铁、锰、云母、铝土和稀土矿等。(2)人口劳动力条件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拥有部分掌握尖端技术的高

11、素质劳动力。(3)政治经济条件A、政局基本稳定;B、完善的投资体制;C、基础设施建设完善;(4)科技条件:在高校和政府设立各种科研机构(5)社会文化条件A、重视教育事业;B、官方语言为英语,便于洗手师姐先进技术。8、东南亚经济基础发展的经验。(1)大力发展制造业;(2)扩大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3)实施“绿色革命”,加强粮食生产。9、中亚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0、西亚石油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七章 欧洲1、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形特征(1)平原面积广大,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2)东西差异明显,南北两边高中部低; (3)冰川地貌广布。气候特征(1)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

12、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典型是主要特征;(2)降水量有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3)自北而南,欧洲气候类型主要有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亚热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和高山气候;(4)面向大西洋的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5)南部地区以地中海式气候为典型。*欧洲的河流(1)河流众多,河网稠密(2)水量丰富,且分水岭不高(3)可通航里程长(4) 三大河流: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欧洲的湖泊(1)大小湖泊广布;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集中;(2)三个湖泊区:芬诺斯堪的亚湖区、东欧-中欧平原北部湖区、阿尔卑斯山地湖区2、欧洲的

13、土地、矿产、生物和水资源的评价。*土地资源:土地面积为1016*10km,人均土地资源较少,就土地资源利用看,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9.7%,森林与林地占33.2%,永久性牧场占17.6%,其他用地占19.6%*矿产资源:(1)主要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镍、钾盐、铜、钨、铅锌、铝土、汞等;(2)石油: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英国和挪威(北海油田);(3)天然气:主要集中于俄罗斯、荷兰、德国;(4)硬煤: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捷克之间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煤田、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地;(5)钾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德国;(6)铁矿:俄罗斯、乌克兰

14、、瑞典、德国、英国、法国;*生物资源:欧洲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原有森林面积曾占全洲80%,植被类温带、寒带植被为主。木有热带植被。乔木主要有云杉、冷杉、雪松、欧洲松、椴、桦等,草类主要有针茅。欧洲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大致可以分为太原动物,温带森林动物,草原动物和亚热带森林动物四个类型。代表性动物:雪兔、北极狐、旅鼠、北极熊、海象、松鼠、麋鹿、熊、鹿、狼、黄鼠等。*水资源:欧洲河流的淡水资源总量为3210km,淡水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便于发展内核航运。3、欧洲人口地理的特征。(1)人口构成以白种人为主,人口增长缓慢;(2)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不均匀;(3)人口问题

1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4、欧洲主要语言、宗教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主要语言:根据语言系统,欧洲民族可分为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等。主要有英语、荷兰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俄语、希腊语等。*宗教类型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1)天主教西欧、南欧(2)新教徒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3)东正教东南欧:保加利亚、罗马利亚、希腊(4)正教会俄罗斯5、产业革命的特征及其最早在英国产生的原因。产业革命的特征:产业革命是以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原因:(1)劳动力脱离土地“圈地运动”为产业革命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16、2)工业发明。纺织工业: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运输革新:汽船和火车的发明(4)充足的劳动力供给: 英国由于人口增加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6、英国工业地理的特征。(1)传统部门:采煤、钢铁、机械制造、造船、纺织。 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企业规模小社会比较陈旧,布局也不合理;(2)新兴部门:化学、汽车、航空、航天等;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部门。主要分布在交通条件优越大城市。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成为英国工业的主体;(3)高科技部门: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 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比较优美和科技文化较发达

17、的地区。如:“苏格兰硅谷”从爱丁堡至格拉斯哥。如今是世界第五大电子工业国,生物工程工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7、法国农业的发展条件及其特点。发展条件:(1)以平原为主的地形(2)温和多样的气候海洋性区:畜牧业为主大陆性气候区:以种植业为主地中海气候区:高集约型农业为主高原山地区:畜牧业为主(3)较完整的水系发源于中央高原,想西北和东南两个海域入海,形成辐射状水系。如塞纳河,罗纳河是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特点:(1)劳动生产率高; (2)农业结构合理; (3)专门化水平高。8、鲁尔工业区的特征。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之一。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

18、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发展条件:(1)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欧洲的交通要冲。(2)丰富的煤炭资源,且离铁矿区近。由煤炭开采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3)发达的水陆交通。 A 具有沿海地区一样便利的水运。 B 连结成网的内河运输。C 铁路和公路运输发达。(4)广阔的市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重工业衰落的原因:1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2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3以煤、钢铁为基础的较为单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显弊端持续发展的鲁尔区(1)继续完善交通网络(2)重视教育和科技的投入(3)发展新兴

19、产业,优化产业结构9、俄罗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自然条件: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以以温带、寒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具有独特的水文网,东部地区主要为向北流,西部地区为辐射状,内流面积较大。地质构造复杂,资源蕴藏丰富。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床产、谁能、森林等资源尤为突出;(2)矿产资源中煤、铁、石油、天然气、钾盐、锰、铜、铅、锌、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资源的地质储量在6*10十二次方t以上,探明储量约2 000*10八次方t。(3)主要煤田:库兹巴斯、柏朝拉、坎斯克阿钦斯克、莫斯科附近煤田和南雅库特煤田;(4)俄罗斯铁矿资源相当丰

20、富,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区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5)俄罗斯谁能资源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6)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10、俄罗斯工业分布的特征。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为接近内陆原料产地,原因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第八章 非洲1、非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发展基础。(1) 高原地形占优势 (2) 断裂地形广泛发育(3) 褶皱山脉少且仅分布于南北边缘,高大山体多为火山锥2、非洲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特征:(1)炎热:95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地区气候终年炎热。(2)干燥:全洲近一半的面积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3)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非洲既有世界著名的多雨区,也有世

21、界降水量极少的地区。(4)气候类型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气候的纬向地带性规律很明显,又因赤道横贯中部,气候带分布南北对称于赤道。成因:(1)地理位置、面积和轮廓A、地理位置炎热、干燥及南北对称分布的根本原因。B、北回归线横穿宽广的北部使炎热、干燥的气候得于加强。C、缺少海湾和半岛加强了气候的炎热、干燥。(2)地形:高原大陆,地表起伏平缓气候纬向地带性明显的主要因素之一。(3)洋流A、暖流:几内亚湾暖流,莫桑比克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在盛行风的配合下给沿岸带来了丰富的降水。B、寒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使沿岸变凉、多雾、少雨。(4)大气环流因素:有三个永久性的气压系统:南印度洋副高,南大西洋副

22、高和北大西洋副高。还有四个季节性气压系统。3、非洲自然资源的评价。(1)土地资源和热量资源十分丰富;(2)森林覆盖率为22%,大部分是阔叶林,是世界上热带木材重要产区之一;(3)非洲河流多激流瀑布,水利资源蕴藏丰富且分布集中;(4)非洲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金刚石、金、铜、钴、钒、钠、铬和磷酸盐等产量在二战以前就居世界前列。(5)非洲矿产可分六大区:撒哈拉区、阿特拉斯区、西非区、几内亚湾沿岸区、刚果盆地外环区、南部非洲区。4、非洲经济结构的特征。非洲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

23、商品经济地区。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第九章 北美洲1、北美洲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基础。(1) 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中部平原和低高原、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2) 冰川地形广布。2、北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的地域差异。地表水分布:v 外流区为主,内流区较小v H型分水岭v 各流区河网发育不均衡3、北美洲地域分异的基本特征。4、自然环境对北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5、美国人口地理的基本特征及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美国城市化的特点。7、美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条件。基本特征:(1)以知识为基础; (2)以信息为主导;(3)以全球市场为导向; (4)以网络为载体;发展

24、条件:(1)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2)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3)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4)雄厚的经济性资源。8、美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1、 产业进一步“软化”2、 产业信息化3、 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4、 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第十章 南美洲1、南美洲地形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2)地形结构上,西部高大山脉纵惯南北,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2、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1)温暖、湿润。(2)以热带气候为主,赤道多雨气候面积最大。(3)热带干旱气候分布的纬度最低,直达3S(4)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沿海,并且大陆性不

25、强烈3、南美洲经济的基本特征4、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1)高原和平原为主的地形(2)水热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3)热带雨林广布,环境效益突出5、巴西经济的基本特征第十一章 大洋洲1、大洋洲地形的基本特征(1)地势低平,大陆平均海拔350m,略高于欧洲;平原占全大陆面积的36%;(2)地形结构呈纵向排列,澳大利亚的地形结构,从西向东可分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带:(3)风成地貌分布较广,澳大利亚中西部是广阔的低高原,这里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较大,地表广泛分布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2、大洋洲气候的基本特征(1)干旱区面积大。澳大利亚年降水量不足250mm的地区占总面积的35%,250500mm的地

26、区占33%,二者合计占总面积68%。年降水量在5001000mm的地区占23%,超过1000mm的地区只占9%。有2/3以上的面积为干旱地区 。(2)降水分布带呈半环状 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由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减少,呈独特的半环状。 (3)普遍暖热 1月平均等温线:中、西部都超过30。大部分地区冬季并不寒冷。7月,大部分在10以上。3、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4、澳大利亚经济的基本特征第十二章 南极洲1、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A、纬度位置最高,海陆位置最孤立B、轮廓与面积冬夏变化不定(2)自然地理特征 A、地势最高的冰原大陆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m,是世界上平

27、均海拔最高的一洲。 B、气候最严寒、最干燥、风力最猛烈 最严寒一年之中仅有暖、寒季的区别。 降水最稀少(最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居各大陆之末。 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一般风速达1718m/s(相当于8-9级大风),有些地方甚至超过70m/s 。(4)丰富的南极资源 A、矿产资源:随着各国的考察勘探,已发现有金、铜、钼、铁、镍、钴、铀、铅、煤、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藏。 B、淡水资源:地球上淡水总量的90以永久冰的形式存在于南极,每年从南冰洋以冰山形式向各大洋漂流1000km3以上的淡水,这是人类改造沙漠和防止干旱的重要淡水资源。C、生物资源 南极大陆约有800多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

28、和淡水藻类。没有陆上哺乳动物,只有一些软体虫,低等甲壳动物和无翼昆虫。 但南极海域生物丰富种类少,个体数量极大。硅藻、磷虾、鲸、企鹅等。1、 世界海陆分布有何特点?答:1、陆地相对集中在北半球。2、各大陆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3、除南极大陆外,其余大陆南北成对称分布。4、北部大陆水平轮廓比较破碎,沿海的岛屿半岛和海湾较多。5、大西洋两岸轮廓凹凸大致相吻合。2、中纬度的大陆有何气候类型答:A 区:西风、沿岸暖流、温带海洋性气候C 区:副高季节位移 冬季,西风;夏季,副高,亚热带夏干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E 区:副高和信风,热带干旱气候 以上三种气候类型,在 各大陆西岸的相应纬度内均 有分

29、布,并呈现出有规律的 南北更替。 B 区:冬季,吹西北风和北风;夏季,东南风,温带季风性气候D 区:与B区相似,亚热带季风性气候F 区:东北信风,热带海洋性气候东岸气候有较大差异。 在广大的内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终年被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3、简述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答: 1、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平原占全洲面积的57。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4807米。欧洲和亚洲各种高度的百分比表2、东西部地形差别明显 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为界,欧洲地形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比较单一。西部山地和低平原交错分

30、布。3、冰川地貌分布广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陆冰川中心和阿尔卑斯山地的山地冰川中心。4、简述日本经济的基本特征答:1、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低速稳定增长过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部门结构,布局特点。二战刚结束,日本经济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战后,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五十年代开始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22.8,60年代为11.1,70年代为5.3,80年代为3.2,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相同点:都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加上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收入。不同点: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以国界为准。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以国籍为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亿日元)造船、汽车、手

31、表、机床等居世界首位.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1)国际上的有利条件A 美国的扶持a 援助,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b 贷款c 归还工厂 B 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C 美军侵朝、侵越战争的“滋养”(2)国内条件:A 军费开支小B 大力引进技术,积极培养本国科技人才。C 低工资制D 拥有大量深水良港E 拥有大量高质量的劳动力F 储蓄率高2、资本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强三菱、住友、三井(老财团)富士、第一、三和(新财团)铝、橡胶、汽车、造船、电机等。3、资源与市场对外依赖严重铝土矿、橡胶、棉花等.4、产业结构变化显著(1)国民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化A 农业急剧下降B 第二产业70年代中期前迅速增长,后出现停

32、滞和下降。C 第三产业持续增长(2)就业构成的变化5、经济地域差异显著(2)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1)是世界上生产密度最大的国家。5、简述鲁尔区的发展条件答:(1)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欧洲的交通要冲。(2)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由煤炭开采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3)发达的水陆交通。A 具有沿海地区一样便利的水运。B 连结成网的内河运输。C 铁路和公路运输发达。(4)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埃森(工业中心)、杜伊斯堡(内河港)等。6、法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 2)农产品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3)是国民经济中

33、增长迅速的部门。原因:A 拥有有利的自然条件B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C 欧共体农业政策的实施D 本国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E 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政策4)农牧并举,综合发展。5)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明显。6)农场数量不断减少,土地不断集中。论述题:1、 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大陆轮廓、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对亚洲气候形成的作用、影响。答:1、地理位置、面积和大陆轮廓的作用(1)地理位置:所跨纬度和经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巨大的面积 和完整的轮廓大陆性气候强烈典型的季风性气候 2、大气环流的作用四个大气活动中心冬季,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冬季: 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形成

34、一个高压中心。大陆反气旋的中心,冬季风的源地。阿留申低压位于太平洋上。 西伯利亚高压区干冷气流向四周辐散,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太平洋沿岸,盛行西北风;印度洋沿岸,盛行东北风;北冰洋沿岸,盛行西南风 晴朗寒冷、干燥少雪、寒潮迭发以及大风、霜冻等,是冬季高压天气特征。夏季:亚洲西南部形成印度热低压。与赤道低压连成一体。 夏威夷高压,夏季势力最强大,太平洋沿岸,盛行东南风或南风;印度洋沿岸,盛行西南风;北冰洋沿岸,盛行东北风或北风3、地形作用山脉的走向对气流的运行有加强和阻碍的作用。 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吕梁山等一线,与东南季风直交或斜交,成为亚洲湿润的东南部和干燥的西北部的分界。 如东西延伸的

35、秦岭、大巴山,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侵,使四川盆地冬季温暖。而黄土高原,寒冷干燥。 秦岭成为温带和亚热带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青藏高原A 高原对西风环流的阻挡作用B 高原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到了屏障作用。C 高原的热力作用,增强了冬夏季风的的交替和扩大了冬夏季风活动的范围。 4、洋流作用(1)亲潮寒流 (2) 黑潮暖流(3)季风漂流2、 分析论述英国传统工业和新型工业部门的主要特征。答:老工业部门采煤、纺织、钢铁、造船等1)特点: (1)产业革命过程中以蒸汽动力为基础发展起业的部门。(2)主要分布在产煤区。约克厦煤田设菲尔德(钢)、利兹(纺)兰开厦煤田曼彻斯特(纺)、利物浦(重)(3)设备陈旧,企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学、汽车、航天与航空等1)特点:(1)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部门。(2)主要分布在交通条件优越大城市。原因: A 电力输送较煤炭的输送方便。 B 老工业配置条件恶化。C 可利用大城市低负荷时的廉价电力(3)技术先进,企业规模大,发展迅速。航空工业,罗斯罗伊斯公司(4)政府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