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8306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 沙 通 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毕 业 设 计设计题目: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入学年月: 年 月 日专 业: XXXX 班 级: 学 号: XXXX 姓 名: XXXX 指导老师: XXXX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摘 要31 本地传输网络及存在问题分析41.1 本地传输网的概念及功能41.2 本地传输网建设存在的问题52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思路62.1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指导思想62.2 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62.3 光缆线路建设思路83本地传输网传输技术及光缆的选择103.1 传输技术的选择103.2 光缆的选择104 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建设的探讨124.1 网络结构的优化124

2、.2 设备的优化154.3光缆线路的优化154.4 网络优化的实施建议154.5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实例165 结束语20致 谢21参考文献22摘 要 随着3G、IPTV业务推广和应用推动着传输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多样化、宽带化的发展趋势给下一代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输网时刻承载着大量信息,在实际应用中SDH传输速率已达10Gbit/s,加入波分复用技术后使得光纤容量更大,若一根光缆被意外事故所切断,则可能同时丢失几十万条话路的信息,这种大容量高速通信网络的失效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通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越来越重要,网络的生存性问题倍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建设一个具有高度生存性的

3、传送网已成为电信工作人员所追求的目标。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电信业务的发展对网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光网络的发展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市本地传送网的生存性研究课题。随后针对长沙市电信分公司网络的发展现状,对几种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网络的各种保护技术。本论文重点研究了SDH网络的保护与恢复的种类和特点、弹性分组环网络的保护与恢复的种类和特点;根据对APS协议的分析,推出采用APS协议的典型环网倒换时间计算公式,并利用时序分析法得出整个网络的倒换时间,然后提出了传送网多层恢复方案协调的策略。本文还利用以上理论研究结果来指导长沙市光网络的设计建设。重点论述了长沙市光纤传送网的

4、组建方案,包括业务分布形式设计、网络规划、如何构建复用段保护环、多层恢复方案协调、环间业务如何互通等,所涉因素有业务市场需求、网络资源配置、建设投资规模、运行维护管理、技术升级等。经测试/试运行表明,长沙市光纤传送网具有较高的生存性特点,很好地满足了长沙市电信分公司网络发展的需求。本地传输网作为支撑本地电信业务开展的基础网,是高度竞争和开放的网络,受用户和应用的驱动,其基本特征是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及业务流量流向的不确定性。它在整个通信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 核心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各交换局、网关局、数据业务的核心节点和传输的核心节点;接入层节点主要包括

5、:业务网的BTS、数据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接入点。 关键字:传输网 优化1 本地传输网络及存在问题分析1.1 本地传输网的概念及功能本地传输网是指地区级城市及所辖县城内的城域网和连接地区级城市和其郊区(县)之间的所有传输基础设施构成的网络。主要承担本地各业务网节点间中继电路传输,并按城市地理分布分区汇聚、收敛来自用户接入层面的传输电路。 现在各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通道,但也存在着一些诸如网络安全性差、利用效率低、结构复杂、层面不清、管理难度大、接入业务能力差等问题。而对传输网的优化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和不迫切性往往被忽视。本文基于对传输网的认识

6、,及电信网络对本地传输网的需求、本地传输网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进行探讨。目前的传输网络以较大规模光纤SDH传输网为主体。为承载TDM业务而设计制定的SDH技术,以其高的可靠性、强的可控性、好的扩展性以及完善的网络体制,在现在传输网中占着主导地位。以SDH技术为基础发展的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是适应数据业务接入的需求,在原有的SDH技术上增加了相关的数据接入、处理功能而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版本:基于二层交换、内嵌RPR(弹性分组环)功能、内嵌MPLS 功能、ATM处理等。其在以后承载3G移动业务方面的性能也优于光纤直连、ATM等方案。以MSTP技术建

7、设具有综合业务传输能力的传输网已成为各运营商的共识。 在网络结构方面,本地传输网络按分层分割的方式进行建设,一般分为核心层、汇聚层、边缘接入层。核心层负责以大颗粒业务的调度和多业务处理为主要任务,汇聚层以多业务颗粒汇聚、传送、调度和处理为主要任务,核心、汇聚层系统设备通常采用2.5Gb/s 、10Gb/s设备或WDM设备,在业务需要交叉量较大的节点设置DXC设备或选用MADM设备作为小型交叉连接设备。边缘接入层以细颗粒传送、调度和多业务接入处理为主要任务,一般采用155/622Mb/s环网结构,接入设备要求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口。1.2 本地传输网建设存在的问题(1)可靠性偏差 个别网络结构安全性

8、差,结构合理性需提高;骨干设备尤其是中心局房设备关键板件存在不安全隐患;电路运行负荷分担不均衡,个别设备业务过于集中;同步链路的传送主备用链路规划欠合理,存在过长同步链路,造成同步质量欠佳;光缆线路仍存在大的故障点,如存在关键节点单路由引入、较长链状结构等。 (2)可控性偏低 由于分期建设和设备招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厂家相互对接的情况,虽不影响电路的开通,但在电路调度、运行维护的可控性方面存在不足,并影响到了数据等新业务的接入,即设备环境欠佳。网管系统的ECC网络欠规划,使网管信息传送、开销字节的传送解读等速度欠佳,造成管理的时效性低。对电路的通道规划缺乏对电路等级的分级管理考虑,实现

9、SLA的电信服务较为困难。 (3)高效性偏低 网络通道利用率偏低,特别是综合业务运营商存在不同业务网的不同传输网时,通道大量闲置;因前期设备性能的局限造成的对新业务接入能力的不足,也是通道利用不高的原因;通道使用缺少整体规划或在整体规划下由于电路的紧急开通,而造成的电路运行混乱,致使电路调配日益复杂、局端上下电路难度增加、交叉矩阵浪费严重且使用不均衡、电路运行的清晰度低;线路纤芯的规划分配不合理,限制了设备组网的灵活性,存在大范围纤芯迂回的现象;管理不到位,纤芯使用混乱。 (4)扩展性偏差 网络结构的整体规划不彻底或达不到长远发展演进的需求,网络的延续建设性差;通路的安排和使用欠合理,新电路的

10、开通、接入维护复杂;个别设备性能升级扩展性差,对接入新技术、新业务的适应能力差。2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思路2.1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充分考虑各种电信业务网(如话音、数据、图文、视频、多媒体、电路出租等)及支撑网(如信令网、管理网、同步网等)的传输带宽要求,特别是应充分考虑IP业务的迅猛发展,进行传输电路组织,以通信发展的需求。 (2)在满足业务需求与发展、保证通信传输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组网灵活、功能完善、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应能够适应业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3)保证全程全网通信质量,建设方案应符合国家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各种通信政策、

11、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4)应满足传输系统的各相关技术参数指标要求,保证整个本地网建设的“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成熟性”。通信网的建设特点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保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同时还考虑今后网络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而不至于带来后遗症。2.2 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参照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的SDH目标网的传送网分层结构,将本地传输网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本地传输网的进一步分层可带来以下好处:简化本地传输网的规划设计;便于集中力量分层分批建设;方便网络建成后的维护管理;适应网络的长期发展需要等。 核心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各交换局、网关局、数据

12、业务的核心节点和传输的核心节点; 汇聚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分散设置的BSC、县(区)基站传输中心节点,数据业务的汇聚节点;县(区)基站传输中心节点一般按行政区划每个县(区)12个;城区可参照道路、河流、铁路等自然条件划分为若干个汇聚区,每个汇聚区设置12个基站传输中心节点; 接入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的BTS、数据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接入点。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 为保证通信业务全程全网安全可靠,本地传输网的汇聚层和接入层之间尽可能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点,并采用双节点互连(DNI)、子网连接保护(SNCP)等技术对网络进行可靠的保护。 2.2.1 核心、

13、汇聚层建设思路 (1)本地传输网的核心层和汇聚层节点少、业务量大,网络的安全性尤其重要,应充分采用各种手段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2)所采用的技术应适应各种业务的发展需要,数据业务量比较大时,可考虑采用10Gb/s设备,业务量较小时,可考虑采用2.5Gb/s设备。 (3)由于目前部分厂家的10Gb/s设备价格较高、低阶交叉连接能力较弱、支路保护难以满足组网要求,而目前网上业务仍然以2Mb/s业务为主,电路组织、调度的工作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核心层以外目前不考虑采用10Gb/s设备。 (4)大部分厂家的2.5Gb/s设备具备低阶交叉连接能力、可直接上下2Mb/s业务、支路接口丰富、保护方式灵活

14、、电路组织方便,因此,汇聚层以上的应用应直接考虑采用2.5Gb/s设备。 (5)本地传输网汇聚层的建设基本不考虑设置中继站(REG),如中继距离较长,可选择合适的基站作为汇聚层节点,方便周边基站的接入。 2.2.2接入层建设思路 (1)本地传输网接入层的城区部分业务需求相对较大,节点密度较高,楼寓阻挡严重,不适宜微波系统的应用,接入层传输应以光传输为主。 (2)目前小型的SDH设备(最大上、下8个或16个2Mb/s系统)价格已和34Mb/sPDH设备价格相当,同时同步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价格、维护管理、满足发展等方面考虑,SDH设备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新建光传输系统应全

15、部采用SDH系统。 (3)接入层采用的传输设备应是和汇聚层同厂家的设备,以方便由汇聚层设备的支路侧直接引出光接口。 (4)综合考虑网络安全、维护管理、电路组织等因素,网络组织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单节点转接、DNI、SNCP等多种方式。 (5)为保证同步信号的传递质量,每一个接入节点和交换机之间的较远路径必须少于20个节点,同时综合容量、安全等因素,每个接入环8个节点左右的为宜。 (6)综合考虑业务需求、设备、光缆多种解决方案,市中心区、数据业务发展比较集中的地区宜采用STM-4设备组网;其他地区采用STM-1设备组网。对于突发的、高带宽用户,可采用特别的手段解决。2.3 光缆线路建设思路(1)

16、光缆线路建设应保证规划期内各阶段工程建设需要,采用“渐进”建设方式,首先建设核心/汇聚层,有利于扩容和发展。(2)为确保传输网安全可靠,传输网光缆路由应尽可能形成物理上的双路由。(3)光缆线路的选择应结合城区改、扩建方案及城市发展规划,选择安全稳定的路由。(4)城区光缆敷设方式尽量结合各方面可用的资源统一考虑,应以管道方式敷设为主。至各郊县的本地网骨干光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管道敷设,在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时,可采用直埋或架空方式敷设。(5)光缆线路选择应结合传输组网方案,组环节点的光缆应尽可能建成双路由成环,以确保传输网的安全可靠。(6)光缆线路要选择安全稳定的路由,要尽量沿靠主要街

17、道、公路,顺路取直,并应按规定与公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在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同时,尽量避免公路扩建时光缆路由的迁改。(7)光缆芯数应充分满足本工程的需要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8)管道要求尽量能沟通整个城市主要片区;(9)在核心路由、重点发展地区,应基于自己拥有管道资源,也可与地方市政管理部门合作、开发合建;(10)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可租用其他单位(如电力部门管道和人防部门的隧道等)的现有管孔(或光缆子管)3本地传输网传输技术及光缆的选择3.1 传输技术的选择目前应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介,SDH体制与PDH体制相比,具有传输容量大,网络配置灵活性和生存性高、兼容性高,维护管理功能强等特点。因此本地

18、传输网应以SDH为基础。建议采用SDH及派生的MSTP传输技术,但MSTP技术不同厂家提供的产品有较大的区别,在选用时应充分结合不同地区本地网的特点和要求。RPR技术在传输数据业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提供传统业务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而且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完成,组网能力也比较差,提供仿真电路的成本高,因此,除非对数据业务单独组网,暂不考虑采用。城域WDM技术目前主要是用作提高光纤的带宽利用能力,在组网灵活性和保护机制等方面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实用,价格也比较贵。智能光网络技术可以说是将来光网络发展的方向,有非常多的优点,但标准化工作还不太完善,价格也比较贵,因此,建议暂不在网络中应用。3.2 光缆的

19、选择目前,ITU-T已经在G.652、G.653、G.654和G.655中分别定义了4种不同设计的单模光纤。其中G.652光纤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它同时具有1310nm和1550nm两个窗口,零色散点位于1310nm窗口,而最小衰减窗口位于1550nm窗口;G.653光纤称为155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1550nm工作波长区;G.654光纤称为截止波长移位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信;G.655光纤是非零色散移位单模光纤,适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应用, G.652光纤和G.655光纤在技术性能上均

20、可适用于本地传输网,两种光纤主要参数见下表:表1 G.655和G.652光纤的主要技术参数从表中参数可以看出,两种光纤的衰减系数并没有太大差异,G.652光纤的色散系数在1550nm波长为15-20ps/nm.km,当传输10Gb/s的TDM和WDM系统时,为了增加中继距离,需要介入具有负色散系数的光纤进行色散补偿。G.655光纤1530-1560nm波长区色散通常为1.0-6ps/nm.km,传输相同的10Gb/s系统时,因色散很低,勿需采取色散补偿措施。目前G.655光纤的价格较高,其市场价格约为G.652光纤的2-2.5倍;而且本地传输网中继距离较短,将来采用10Gb/s或基于10Gb/

21、sWDM技术,一般也不需要色散补偿;即使距离很长,也不需要大规模的色散补偿,采用G.652光纤的高速率系统成本仍远远低于 G.655光纤上的系统。因此,建议本地传输网采用G.652光纤。4 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建设的探讨传输网优化主要包括: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此外还有网络同步、网络管理等。 4.1 网络结构的优化网络结构的优化包括结构拓扑的优化、通路组织的优化、网管结构的优化、同步方案的优化等。根据我国网络结构体系总体的思路,传输网结构总的是采用分层、分区、分割的概念进行规划。就是说从垂直方向分成很多独立的传输层网络,具体对某一区域的网络又可分为若干层,例如本地传输网可分成:核心层、汇

22、聚层、接入层三层。这样有利于对网络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下面就按照这个理念,分别对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优化进一步讨论。 4.1.1核心层网络的优化 核心层网络是沟通各业务网的交换局(局间电路需求比较大、电路种类比较多,多为平均型业务)核心节点的网络。核心层网络的核心节点通常不会很多,在通信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通常将有1O个左右(一般按平均20万线设置1个);如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个行政区域通常只有2至3个节点。根据局间业务量的大小可组织1个或多个传输速率建议为2.5Gbit/s或10Gbit/s的环路才可满足要求。 核心层的环可以考虑2纤或4纤的复用段保护环,容量相同的

23、情况下,4纤环比2纤环更经济,保护方式更灵活。如果光缆资源比较丰富,相邻2个节点间具有2条不同光缆路由,建议采用4纤环。它可以容忍系统多点故障,以提高网络生存性。 4.1.2汇聚层网络的优化 (1)汇聚层节点的选择。一般依据地理区域的分布或行政区域的划分将本地传输网划分为若干个汇聚区,选择一些机房条件好、业务发展潜力大、可辐射其他节点的站点设置汇聚点。建议以县(包括县级市)为汇聚区,在县辖区内选择重点镇作为汇聚点。 (2)汇聚环上节点数量的调整,节点数不宜太多,一般为46个。 (3)汇聚层可以采用2纤或4纤的复用段保护环或通道保护环,传输速率建议为2.5Gbit/s或10Gbit/s。对于平均

24、分配的业务,可以采用2纤或4纤的复用段保护环。如果有汇聚型的业务,则2纤通道保护环在业务配置和调度、保护倒换等方面都比复用段保护环简单和容易,更适合在汇聚型的业务中使用。 4.1.3接入层网络的优化 一般的业务接入站(如基站、数据 POP点)至汇聚节点的传输系统称为接入层。接入层涉及站点数量多,结构也复杂,是网络优化中工作量最大的层面。接入层网络的优化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环路上节点数量的调整。每个环的节点不应太多,在光纤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环上的节点数不应超过1O个。对于节点数超标的环路,建议采取裂环拆环的方式,拆成2个或多个环路。对于物理路由上光纤资源紧张的地区,则需敷设新的光缆,以便

25、于组织多个接入层环网。(2) 环路容量的扩容。对于接入层环路中155 Mbit/s容量不足的系统升级到622Mbit/s,并保持通道容量有一定的富余,以满足新增业务的需要。 (3) 链路的改造,通过新建部分光缆,将能成环的链路尽量成环,不能成环的链路尽量控制在5个以内,以保持网络安全性有稳定性。 (4) 尽量少用微波设备组网,如果要用,尽量将微波改造到网络的末端或不重要的站点,为节省投资,应将网络优化中拆除的微波设备,尽可能利用在网络的末端。 总之,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除以上所谈的之外,还应考虑环路节点数的取定(其数值应满足各节点对环路容量的分担要求);以及结合光缆线路的优化进行链路成环改造等。

26、 4.1.4核心节点设备落地电路的保护 一般核心节点传输设备有大量的电路需要落地,目前多数厂家已经可以提供对支路板件的1:N保护,但从负荷、风险分担的角度讲,在核心节点的传输设备一般采用光、电分离的方式配置,即主子架完成群路、支路等光接口接入和核心控制、交叉功能,E1支路等电接口采用专用的扩展子架来完成上下。为提高电路生存性,可对扩展子架与主机架的连接进行保护。10Gbit/s设备下的扩展子架的可供选择的两种保护方式如图2所示。 图 两种保护方式对高阶通道的占用尽量按短路由规划,并考虑通道利用的均衡,减小通道分配负荷的不平衡度4.1.5通路组织的优化 通路组织优化应在充分分析现网上通路组织情况

27、及新增电路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区内业务电路的流量、流向进行归纳,作出通道安排的远期规划,而后按规划通路调整通路组织和运营电路。其优化的原则是: (1)减少电路跨环转接次数。一般通过2个环路即可将电路传送至相应交换局,最多不超过3个环路。 (2)根据网络的分层,建议低阶通道疏导、归并尽量在网络的边缘(如接入点至汇聚点)进行;在网络的核心层采用高阶通道整体规划,减少对交叉资源的消耗。 (3)高阶通道可根据业务的类别(如话音、数据等)进行通道分配,也可以根据业务的流向或局向(即电路的落地点)归类进行通道分配。 (4)对高阶通道的占用尽量按短路由规划,并考虑通道利用的均衡,减小通道分配负荷的不平衡度(5

28、)对数据业务电路的通路规划,应考虑数据业务的动态特性,采用共享通路方式兼顾基本带宽和动态峰值带宽分配。 (6)通路优化的同时应对中心局房电路落地支路安排、 DDF的成端安排进行优化。 4.1.6网管系统的优化 网管系统的优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管信息传送的优化;另一个是网管系统职能的优化。 目前网管信息传送是依托传输系统本身的DCC通道进行。一般通过设备环境及网络结构优化后,网管信息应可在网络上进行透明的传送。网管信息在不同设备厂家间进行传送,应保证网管信息传送的可靠、透明性。根据设备网管系统对其网元寻址方式划分ECC子网,以提高ECC子网的响应时间。通过使用或租用DCN网电路对无保护ECC

29、通道进行保护,对网管系统网关网元等进行备份。 网管系统职能的优化主要指对网管系统安全管理级别和权限划分,及多网管下的管理范围、职责分工进行优化配置,发挥网管设备管理潜力,提高网络的可运营性、可控性。 4.1.7同步方案的优化 主要指根据同步时钟的传送要求,对网络主、备用同步链路时钟信号的传送、倒换等进行优化,设定SSM字节,避免出现同步环路。 应减小同步链路长度尤其是主用情况下的链路长度,保证同步定时传送的可靠、精准。同步链路节点应控制在20个以内,尽量不超过16个。 4.2 设备的优化设备的优化主要是指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不同厂商的设备。为降低工程造价,一个本地传输网上应用的设备不宜局限在一个

30、厂家的设备,需引入不同的设备厂商的竞争。但也不宜过多,品种太多不利于网络管理,一般限制在1-2个厂家。多厂家设备的应用环境通常有两种配置情况:一个是横向划分,即分区域应用多厂家设备;另一个是纵向划分,即分层面应用多厂家设备。根据目前传输设备的特点,多层面网络中不同层面上的设备尽量统一才能实现一个完整的网络功能,因此按横向划分应用不同厂家设备是比较好的。 4.3光缆线路的优化光缆线路是光传输网络的最基础的传输媒质,为传输系统提供物理上的光通路。所以光缆线路优化要根据网络组织的优化,以业务为导向,考虑经济、工程实施性等因素,用通路规划的思路进行光纤线路的优化。对不合理的纤芯配置进行调整,以提高光纤

31、的利用率。为提高光缆线路的生存性,对长链路光缆线路可采用沟通单链成环或同路由异侧敷设备份光缆等方式;对本地区偏远的路段可通过和相邻地区置换纤芯互为备份的方式。 4.4 网络优化的实施建议优化方案的实施的难点在于保证电路正常运营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结构调整(含设备的搬迁替换)和通路时隙的调整。在准备阶段运营商宜协调设计院、设备厂家等各方意见形成完善、统一、稳定、可行的调整目标网络方案,确保网络调整的一致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调整。而后对现有的光缆网络、纤芯资源、机房条件、电源容量、DDF/ ODF架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整目标方案,结合各类业务的特点以及业务接入的需求,制定分步骤实施方案。同时,应明确

32、分工界面和组织方式,与相关专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保障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网络结构调整和设备搬迁替换过程应标准规范,充分考虑光纤、电源、机房、传输机架等条件,做出详细、全面的电路割接方案,确保割接过程中电路的安全,割接电路做到有完善的记录,保证运营开通电路的安全;调整应自上而下的进行调整,按照核心、汇聚、边缘层的顺序逐步进行优化调整,先对高阶通路形成稳定的整体规划,再对各低阶时隙进一步调整;结构和设备调整亦应分区域、整子网进行,优先调整已成环、可成环网络;可先在调整量小的区域试行,在积累网络优化调整经验后再全面推广。4.5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实例以C市光网络本地网为例,该网络从1999开始新建,先

33、后经历了几期较大型的建设和扩容,逐渐形成现在类似蝶状的网络主体结构。4.5.1 组网方式评估和优化C市本地网现存网络的骨干网部分如下图所示,对图中环上的每一个2.5G设备实际上都带有大量的155M、622M的链或环。两台网管分别通过B1和B1-扩展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图3 骨干层传输网接入层量很大,共有100多套155M和622M的设备,所以在此只列举出目前组网比较典型和存在问题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主要是过长、成树状的链。由于目前受限于光纤的到位情况等因素,所以本地网上这种情况比较多。AFAFAAFBAFCAFDAFEAFFAGAE本地网西环图4长链1BABAABABBACBADBAEBAFB

34、BB1本地网西环BAGBAIBALBAHBAJBAK图5长链2优化后的组网如下图所示,由原来的两个相交环拆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环,长链拆链成环。同时考虑多类型数据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其它因素,在两个环之间采用两条622M的链相连,这两条链可用于双节点DNI组网,达到对业务的完全保护。图6优化后骨干环骨干环改成独立两环组成DNI结构,带来的优点有:(1)分离风险采用两个独立的环,减轻了原来相交点的A和B设备承载业务的压力,两个节点的业务配置资源余留比例从1.90提升至33.97。并且新的四个枢纽点之间相互关联性降低,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变小,总共785条业务的综合故障几率从49.97下降到15.13。(2

35、)时隙分配趋于合理分离成两个独立的环,总共32块2.5G单板SL16上的16个VC4将都可以实现低阶交叉,设备对低阶业务的调度能力提升了400,配置业务可以更为灵活,限制将大大降低,从而充分利用设备潜力。(3)扩容升级空间大原来两环交点设备的槽位都已经被全部占用,特别是B1,由于已经没有空余槽位可以增置ET1以太网业务板,是通过SDE板把ET1业务调整到B2网元上。采用优化后组网,两大节点总共空出5个槽位,并且还可以通过对板位调整,把ET1业务重新调整到B1上,简化了网络结构,避免了资源浪费。采用两环之间两条链组成DNI结构的目的是在优化分环后由于东环上原来有一些业务在B1和A1上下,把这部分

36、业务调整到新的东环上涉及到大量的2M线缆的调整,故不可行。采用DNI结构后,200多条跨环重要业务可以另外获得节点失效级的业务保护,并且也避免了电缆的调整,如果有跨环业务,也可以从此通过。维护的安全性大大增加,维护业务中断时间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而对长链,采用链成环的方式。由于业务主要是集中型业务,拆链组成的新环上节点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扩容。AFAFAAFBAFCAFDAFEAFFAGAE本地网西环成环图7 优化后长链1BAGBABAABABBACBADBAEBAFBBB1本地网西环BAIBALBAHBAJBAK成环成环图8优化后长链2网络的优化由于实际存在的诸如地理、时间等现实问题的限制,

37、有时候并不是最理想化的,但是在网络的某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把网络调整、改扩建成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使网络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在优化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需求的适应性。例如,我们暂且可以不用考虑较为大量的数据业务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能排除数据业务在将来存在需求。那么如何提高网络目前的实际服务能力又兼顾对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网络进行优化时所必须认真考虑的。5 结束语本地传输网以SDH为基础,各种业务基于SDH系统进行网络组织,具有较高的网络可靠性和灵活性,通过不同的网络结构和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种级别传输通道的保护。本地传输网的建成,将为GS

38、M、CDMA、数据及互联网等各业务网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综合传输平台,为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电信运营的主要方向不是网络建设,而是不断满足市场和经营的需求,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使得整个网络和业务一直处于良性的运转状态,并在计划的投资范围内为我们持续不断地提供经济收益,同时保证客户的满意度。致 谢例如:我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经历,使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些都是与老师和同学给我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在学业即将结束之际,内心充满感激。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朱永平。他在论文的选题、理论的分析和方

39、向的把握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指导下,使我受益非浅。在此要向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给予我极大支持的家人,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全力支持,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论文工作。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又例如: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来所学知识综合检测。在这次毕业论文写作中,我根据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趋势与应用,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对入侵检测技术有了更加深入了解,顺利完成了“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性研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些问题,完成论文。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对网络安全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把以前的

40、知识巩固了。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深刻体会到了,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对待科学的态度要严肃认真。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臧老师为我们进行大量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工作认真负责,不辞辛劳,充分展示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风采。其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这毕业生论文指导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此,对于全体的指导老师,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参考文献标准格式1 T D Garvey, T F Lunt. Model 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C.P Moceedings of the 14th National Computer Security Conference,1991:372-385

41、.2 S.Edwards.Vulnerabilities of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Realizing and Overcoming the Risk DB/OL. Papers/,2001-04-22/2006-3-30.3 王松,文静华.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安全性研究J.福建电脑,2005,6:4-5.4 周建国,曹庆国,赵庆军.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3,29(2).5 唐正军,李建华.入侵检测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6 江嘉.入侵检测系统的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28(4):62

42、-66.7 刘俊强,饶元,霍华.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安全性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69-72.8 李阳,刘广,杜为民.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11).9 注意:参考文献也可以是网址,例如9 下面的格式不符合要求!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人民邮电出版社现代通信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李颖 李文海通信网规划理论与实务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梁雄健现代通信网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承恕现代通信网原理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颖洁无线网络传输系统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莱帕默 网络优化绿皮书-8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丛书 人民邮电出版社 王建军SDH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孙学康SDH原理与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