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8400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3ABSTRACT31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1.1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31.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31.3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2电子信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及危害性32.1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对环境的影响32.2焚烧时排放有毒气体32.3废家电严重污染环境33电子信息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3.1土地资源33.2环境34电子信息产品污染可行的解决方案34.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34.2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的解决方案34.2.1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34.2.2重视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34.2.3推进电子信息

2、产品污染控制相关立法工作34.2.4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循环发展的思考34.2.5政策措施34.2.6规划实施35电子信息的未来展望3致谢3参 考 文 献3 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话题,我国政府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步入了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发展“瓶颈”。为了改变局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发展

3、循环经济,于2007年3月7日开始实施电子信息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对指导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论证分析了电子信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及危害性,提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品,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circulation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earchABSTR

4、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the world, our government has the topic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basic strateg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kind of circulatio

5、n economy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into the 21st century world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evitable choice.In recent year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to a high-speed growth of new stages, also face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6、 the energy problem such development bottleneck problem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on March 7, 2007 beg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ollution control manage

7、ment method . To guide the futur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mean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countr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alysis and the status of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 demonstrate

8、s analyzes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influence and the harmfulnes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 polluted the feasible solutio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Keyword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 circular economy, sus

9、tainable developmen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 pollution. 1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子信息产品,是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的电子雷达产品、电子通信产品、广播电视产品、计算机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电子专用产品、电子元器件产品、电子应用产品、电子材料产品等产品及其配件。1.1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均受到了较大冲击,综合分析2005-2008 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仍继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受金融危

10、机的影响,2009 年世界电子产品总产值出现首次下滑,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 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增速下降2008-2009 两年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也影响到整个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2008年, 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仍保持相对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与前两年相比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产销值分别为16595 亿美元和16647 亿美元,仅比2007 年分别增长2.6%和3.2%, 而2005 年2007 年市场规模增速都维持在6%-8%之间。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

11、值同比下降8.32%。1.1.2 美英增速锐减,亚洲国家发展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电子产品制造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美国电子产品产值在2008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总产值为2761 亿美元,同比下降2.8%;2009 年总产值又下降到2403 亿美元,同比下降13%。市场规模仅为3789 亿美元,低于2006 年的3938 亿美元。英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和市场规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都出现负增长。2008 年英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为28.38 亿美元,同比下降12.00%;市场规模为56.86 亿美元,同比下降8.31%。2009 年的产值和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5.19 亿美元和54.14 亿

12、美元,降幅分别为11.22%和4.77%。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日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2008 年,日本电子产品产值较2007 年下降7.7%,巴西、印度、捷克和越南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亚洲国家的增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规模在增长。全球10 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国和地区中,亚洲占有6 位。1.1.3 竞争领域日趋集中,数字化产品成为主流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核心已经向技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关键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更能树立企业的行业领袖地位。此外,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技术互相融

13、合,不断形成新的技术领域和更广阔的产品门类。当前,数字技术、绿色IT 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产品等已经逐步成为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主流, 极大地扩展了市场空间,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1.1.4 跨国企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转移速度加快跨国企业以其创新的核心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对电子信息产品进行升级,主导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入选世界500 强的35 家电子信息企业都是跨国公司,其营业收入占全球电子信息总产值的85以上。同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正在进一步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生产及部分产品的研发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1.2

14、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在国家一揽子计划的激励下,我国电子产业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回暖,产业生产增速平稳回升,经济效益逐步好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12007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

15、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

16、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1.3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和技术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信息产业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

17、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 电子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近十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29%27%24%和30%;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使其规模总量快速增加,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b) 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和渗透作用逐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并不仅仅在于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更多的体现在对经济结构

18、升级以及对其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效应,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测度,并据此评价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目前还缺少必需的数据和分析工具(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到2002年上半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的产值比例为50:30:20,而1989年的相应比例为16:53:31,这一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投资类产品(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为主)占据了一半,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信息产品的应用加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而不是以往依靠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来维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其二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据

19、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1年,先后实施了12000个信息化项目,仅项目投入的资金达到200多亿元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到154.9亿元,政府信息化对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c) 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

20、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

21、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2 电子信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及危害性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是指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或者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环境、资源以及人类身体生命健康以及

22、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损害、浪费或其他不良影响。2.1 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对环境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既采用精密技术的常规材料,如钢、铜、铝、玻璃和塑料,也采用特种材料,如锗和硅(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纯态或合金)。线路元件和整块线路通常采用铅锌合金纤焊。长时间进行钎焊作业的车间需配备排风装置,因为钎焊产生的烟尘中可能含有铅、锌和松香,这些物质都具有毒性。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已被广泛用作绝缘材料,而氯萘则用作电容的电介质和保护层。一般工序是将个别组分通过充填的方法加至耐水耐冲击的合成树脂块中。使用的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属双组分类,聚酯树脂用过氧物熟化,环氧树脂用酚化合物熟化,树脂内常加入石英粉以增加强度和改进

23、外观。氯萘,特别是树脂固化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会引起皮肤严重损伤,导致永久性过敏。有机过氧化物固化剂对眼睛的伤害很大,可能会导致失明;使用石英粉对呼吸有相当危害,因此散装石英粉装卸工人和抛磨工人要有排风装置和佩戴呼吸保护器。接触树脂的操作人员在受雇前先要接受检查,随后相隔适当时间(例如每隔6-12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最新研究发现,电脑每年要制造出3500亿吨的气体,这相当于100万次往返英国航班所排放的气体量。据Gartner国际信息科技研究公司估计,IT产业与航空业相同,占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制造一台电脑需要1.8吨化学品、化石燃料以及水,使用电脑每年可以制造出0.1吨二

24、氧化碳。一台电脑的使用寿命通常为三年,被丢弃的电脑通常都会被埋在垃圾场里,而被掩埋的地方随后都会被镉和汞污染。大多数被丢弃的电脑都会被运往中国和非洲:每月都有10万台旧电脑从欧洲和美国被运往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此,英国政府将会进行一项试图减少“电子碳足迹”(碳足迹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每日消耗二氧化碳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编者注)的活动,并鼓励“绿色”科技的应用传播。电子碳足迹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它影响人们设定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物的目标。2.2 焚烧时排放有毒气体你知道旧货市场将对家电进行怎样的处理呢?据了解,旧家电有几种用途,其中可以修理的,在修理后二次卖出;修理成本过高的,

25、修理店取下有用的零配件做为其他电器修理用;而那些没有用的零件将被做为废品处理;实在当废品也卖不出去的,只能当垃圾扔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每天有大批量的废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进入旧货市场,随后大量的电脑、手机也将随着更新涌进收购旧货的贩子手里,但是这些东西最后要么作为普通垃圾被填埋,要么用硫酸腐蚀或焚烧,排放的有毒气体造成严重污染。2.3 废家电严重污染环境记者从国土环境资源局了解到,废旧家电的污染大得惊人,一块手机电池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它可以污染个游泳池的水。家用电视机的显像管上涂有一层荧光粉,荧光粉中含有汞,也就是水银,汞进入人体后不会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而是沉积在身体中,对人体

26、产生危害。目前家用制冷类家电如空调、冰箱大多采用氟里昂做制冷剂,而氟里昂是世界公认的破坏地球臭氧层的元凶。 据国土环境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废旧电池、彩管玻璃、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以及塑料等都含有有毒物质。有关环保专家曾经发出警告,电子废物处理不当,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无论是不加任何处理的掩埋、焚烧、或者丢弃,其产生的有害物质都将对土壤、空气、水源造成极大的污染。 据相关资料表明,已经废旧或者不能使用的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都属于电子废物。这些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它是一种隐藏的杀手,随时散发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目前旧货店拆解的旧家电已成为主要的废旧家电污染源。其实,旧家电回收后

27、需要拆分,将有利用价值的零件回收,没有回收价值的废料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但这些旧货店将有回收价值的零件拆下来后,剩余废料就随意丢弃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区域环境状态调查、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施工期环境及清洁生产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 电子信息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

28、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发展的质量,这是满足目前和将来中国人民需要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话题,我国政府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

29、战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步入了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发展“瓶颈”。3.1 土地资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令人忧地决非杞人忧天。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土地一旦与人类联系在一起,便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

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和利用难度很高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被污染的【尤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或者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环境、资源以及人类身体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损害、浪费或其他不良影响。】中国的农业问题或者说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为此,对我国土地问题加以分析,尽量减少土地污染。3.2 环境自然界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但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环境问题,破坏了人们所创造的生态文明。由于人类对环境认识的

31、局限性、片面性,认为环境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无限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打破环境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或者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环境、资源以及人类身体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损害、浪费或其他不良影响。当今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环境危机,这种危机不仅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平衡过程,而且还会影响地貌及整个地质过程,关系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环境现状是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小于破坏,生态赤宇扩大。4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可行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32、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在国家一揽子计划的激励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2009 年下半年出现回暖, 产业生产增速平稳回升,经济效益逐步好转,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实现收入5130

33、5 亿元, 同比增长0.1%, 利润1791 亿元,同比增长5.2%。2009 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16.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 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4572 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38%。从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全国工业对比和对GDP 的贡献率可以看出,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型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4.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a) 产品门类相对齐全,辐射效应明显。从全球看,我国的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85%,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基

34、地和世界工厂。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拥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家用电器、软件等在内的庞大的产业群。产业辐射能力较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信息发布、创意产业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促进了工业的优化升级。b) 外贸出口进一步攀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15%以上。2008 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8854 亿美元, 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其中, 出口5218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36.5%;进口3637 亿美元,占全国进口的32.1%。2009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施行贸易保护,电子信息

35、产品进出口7719 亿美元,同比下降12.8%。其中出口4572 亿美元,下降12.5%, 占全国出口的38%; 进3147 亿元, 下降13.5%,占全国进口的31%。c) 信息化水平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截至2009 年底,全国电话用户超过10 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互联网民超过3.8 亿户,移动网民突破2 亿户。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 通信、金融、电力、交通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均超过2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产业领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目前,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100 万件,华为、中兴两大重点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前两位。4.2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的

36、解决方案信息产业虽然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但其生产发展也离不开资源、能源消耗,离不开金、银等有色贵重金属以及塑料、包装物等的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资源、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控制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循环利用成为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在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需要下大力气重点予以解决好的问题。我国应突出政策引导,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实施一批示范性工程建设。通过制订规划,明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和综合性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4.2.1 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污

37、染控制管理为控制和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生产和销售低污染的电子信息产品,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2002年信息产业部启动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七部委联合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3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管理办法的制定从我国国情和信息产业发展特点出发,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通过污染控制管理引导信息产业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向转型,以及灵活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壁垒和摩擦。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是为了减少或消除电子信

38、息产品中含有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管理办法强调对电子信息产品从设计、生产、消费到回收再利用全过程的管理。在设计和生产环节,以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引导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在消费环节,合理确定各类产品的使用和报废年限,确保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在回收环节,推进可持续运行的回收机制和体系建立;在再利用环节,鼓励企业加大废品再利用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再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管理办法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为最终目标,强调以标准为核心,建立“立法+制定标准+行政管理”三位一体的污染控制管理工作框架。坚持“污染防治,预防在先

39、”的环境保护原则,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作为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纳入行业管理,不断推进其法制化的管理进程;并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或减量化,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向环保节能和可循环方向发展。4.2.2 重视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电子废弃物产生,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固体垃圾。电子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能进行妥善处理,将给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同时在电子废弃物中还存在大量可再利用的资源,丢弃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据统计,目前我国电视机社会

40、保有量已经达到3.5亿台,冰箱、洗衣机也分别达到1.3亿和1.7亿台。每年仅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5种电器的报废量就超过了1.5亿台。随着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对电子信息产品实施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已刻不容缓。加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的回收力度,采取科学的回收方式,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采用先进的再利用技术,及时遏制住“电子垃圾”的蔓延,发展循环经济型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当前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随着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实施,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工作已开始全面启动。4.2.3 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相关立法工作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41、精神,信息产业部正会同有关部委加紧研究制定资源再利用、产品绿色设计、生产者延伸责任、二手市场监管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规范电子信息产品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在积极推进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促进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目前,信息产业正逐步通过立法规范和标准约束,来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引导产业的发展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方向转变,逐步建立起可持续的、循环型的产业发展模式。4.2.4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循环发展的思考a) 信息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科教资源丰富,在信息科技领域特别是信息

42、技术交叉应用研究领域拥有丰厚的技术和科研优势。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应突出政策引导,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实施一批示范性工程建设。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现代装备业。在工业产品设计和创造中广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注重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循环经济的推进效率。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b)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必须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国信息产业近年来取得较快发

43、展,但产业结构中基础电子信息材料生产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基础电子信息材料产品向高端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尽可能地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要深入贯彻管理办法,对电子信息产品从设计、生产、消费到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要加快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和减量化工作,积极探索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的建设。必须在全行业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节约能源资源,减轻环境污染。c) 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认真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专项规划。通过制订规划,明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推进公共信

44、息平台和综合性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地方性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力度,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分担,严格规范相关各方的行为,将循环发展和节能减排纳入法制化的管理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节能减排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设立专项的支持资金对共性技术、公共平台、标准规范以及示范宣传等提供资助和鼓励,促进和保障关键性环节的突破。发展循环型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目前许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全社会的共识,需要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共同推进。需要抓紧摸索和积累经验,加快政策性、制度性以及技术性问题的

45、研究,需要加强试点示范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服务机制与体系的建立。 4.2.5 政策措施a) 落实扩大内需措施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影院建设,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普遍服务机制,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电信和广播电视覆盖,加速实现“村村通”。支持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和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建立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带动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发展,引导国内企业

46、互相配套。b) 加大国家投入 国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加大引导资金投入,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电影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六项重大工程,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地方对专项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c) 加强政策扶持继续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明确的政策,抓紧研究进一步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

47、显示器件优惠政策。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认定目录和标准。研究出台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的鼓励政策。d) 完善投融资环境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有效发挥信用担保体系功能,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依托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产业集聚区,扩大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外汇资金需求,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进口信贷方式给予支持。积极发展风险创业投资,大力支持海外归国人才在国内创业

48、发展。落实优惠条件,降低商检和物流费用,支持国外企业稳定在我国的生产规模,扩大投资。加强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维修、配送及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e) 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鼓励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f)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继续保持并适当加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强化出口信贷对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落实科技兴贸规划。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拓展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大力推动TD-SCDMA等标准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商用。落实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