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634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毕业论文.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 学生姓名: 苏润全 学号: 2009020911 指导教师: 纪 勇 职称: 副教授 专 业: 工程测量技术 系(部): 测绘工程系 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登记表 年 月 日学生姓名苏润全专业工程测量班级工程测量0908班设计题目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指导教师意见:是否同意参见答辩:同意( ) 不同意( ) 指导教师签名:沪杭甬铁路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苏润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国家建设进入了

2、一个新的阶段,许多新的施工项目对生产要求以及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测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我国基础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大型铁路施工项目中,工程测量更是不可缺,而传统工程测量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工程精度要求,及其效益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工程测量的发展,高精度、高效率

3、的GPS测量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测量工具,可以说GPS的出现给测绘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GPS系统的建立为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测量手段。由于GPS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的显著优点,因而在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更新与改造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应用GPS建立控制网,通常是采用载波相位的相对定位方法得到GPS基线向量,GPS控制网就是由GPS基线向量构成的测量控制网。与常规地面控制网相比,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基线解算、网平差两部分,对于GPS工程控制网,还应考虑将坐标成果转换到工程实用的坐标系中。本文阐述了GPS系统的由来及特点,系统的基

4、本构造以及定位原理,误差来源以及应用。基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应用,探讨了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并介绍了GPS静态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直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验收。关键词 :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成果检验目 录第1章 绪论11.1测量任务概述11.1.1任务概述11.1.2测区概述11.2 GPS系统的组成11.3 GPS应用21.4 GPS测量的技术特点3第2章 GPS静态测量布网方式及精度要求52.1 GPS静态测量的含义52.2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52.3 GPS网的图形设计62.3.1 GPS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62.3.2 GPS网的链接方式72.3.3 GPS图形设计注意事

5、项82.4 GPS 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82.4.1选点与埋设标志82.4.2外业观测9第3章 静态数据处理103.1 华测X90仪器介绍103.2 数据处理过程103.2.1任务的建立103.2.2坐标系统的建立113.2.3数据的导入133.2.4基线的处理143.2.5网平差16第4章 数据成果检查及输出194.1 成果检查194.1.1基线向量及改正数、(Tau)检验194.1.2 X平方检验194.1.3平面距离平差值214.1.4平面坐标224.1.5高程拟合坐标224.2 成果提交234.2.1 成果输出234.2.2 坐标输出成果23第5章 总结24参考文献25致谢26附录一27

6、附录二30附录三31第1章 绪论1.1测量任务概述1.1.1任务概述本次实习期间,主要的实习项目是GPS静态测量,工作的具体地点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以及宁波等地区,主要的工作是沪杭甬铁路的静态控制测量工作,我们位于GPS组所以测量工作就落在了我们五个测量人员的身上,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最后顺利的完成了任务。1.1.2测区概述本测区沪杭甬铁路位于西起杭州市,东到上海,是全国铺展高铁项目的一个分枝,沪杭甬高速铁路是浙江开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途经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四个地市,全长248公里。素有“浙江第一路”之称。它不仅是浙江接轨大上海的“黄金通道”,还是“宁波舟山港”、绍兴中国轻纺业货物集疏运输的“主渠

7、道”。沿线还分布着萧山、海宁、慈溪等浙江2/3的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它也是国内第一条在不中断交通、不对车辆进行分流的情况下,按照“边营运、边施工”方式实施拓宽改造的高速铁路。1.2 GPS系统的组成GPS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GPS卫星(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监控部分)和GPS接收机(用户部分)。一空间部分1.GPS卫星GPS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两侧有太阳能帆板,能自动对日定向。太阳能电池为卫星提供工作用电。每颗卫星装有微型处理器、大容量的存储器和四台原子钟(发射标准频率、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标准)。GPS卫星的基本功能是:(1)接收和存储由地面监控站发来的导航信息,接收并执行监控站的控制

8、指令;(2)进行部分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3)通过高精度的原子钟提供精密的时间标准;(4)向用户发送导航电文与定位信息;(5)在地面战的指令下卫星姿态和启用备用卫星。2GPS卫星星座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包括3颗备用卫星。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每个轨道平面内分布由4颗卫星。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约为55度,卫星平均高度约为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为11h58min。二地面监控部分GPS的地面监控部分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5个地面站组成,其中包括卫星监测站、主控站和信息注入站。控制站位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SOC),

9、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三个美国军事基础上,及大西洋的阿松森(Ascension)岛、印度洋的的哥加西亚(Diego Garcia)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五个监测站设在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以及夏威夷岛。地面监控部分总的功能是:确定卫星轨道;保持GPS系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监视卫星“健康”状况。1.监测站监测站为数据采集中心,它的设备及相应功能包括:(1)双频GPS接收机: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和检测卫星工作状态;(2)高精度原子钟:提供时间标准;(3)若干台气象数据传感器: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计算机:将以上资料进行处理、存储并传送给主控站。2主控站主控站为地面控

10、制系统的调度指挥中心,主要设备为大型电子计算机。主控站的主要功能是:(1)根据各监测站送来的资料,编制导航电文,送往注入站;(2)提供GPS系统的时间基准,送往注入站;(3)调度卫星(调整失轨卫星、启用备用卫星)。3注入站注入站向每颗GPS卫星输入导航电文及控制指令。主要设备包括一台直径为3.6m的天线、一台S波段的发射机和一台计算机。其主要任务是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将主控站推算和编制的导航电文和其他控制指令等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系统。1.3 GPS应用一主要是为船舶,汽车,飞机等运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例如:(1)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2)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3)车自主导航(4)地面车辆跟

11、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5)紧急救生(6)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7)个人通讯终端(与手机,PDA,电子地图等集成一体)二。 GPS应用于授时校频(1)电力,邮电,通讯等网络的时间同步(2)准确时间的授入(3)准确频率的授入三。 GPS应用于高精度测量(1)各种等级的大地测量,控制测量(2)道路和各种线路放样(3)水下地形测量(4)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5)GIS应用(6)工程机械(轮胎吊,推土机等)控制(7)精细农业1.4 GPS测量的技术特点GPS在最近的两年得到了迅速推广,这主要依赖于 GPS系统能为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

12、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来讲,GPS测量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 功能较多、应用广泛GPS 可为各类用户连续地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因此它不仅可以用于测量、导航,还可以用于测速、测时。2. 定位精度高GPS的大量工程应用表明,其相对定位精度在 50km 以内,相对定位精度可达 110- 6210- 6,100500km 可达到 10- 7,1000km以上可达到10- 9。在3001500m 工程精密定位中,lh以上观测的解,其平均平面误差小于1mm。GPS在高层建筑的基准传递中,其绝对位置平面精度优于+5mm,高程精度优于+8mm。3.观测时间短利用GPS可进行实时导航定位

13、,这对高动态运动载体的导航显得尤为重要。当用 GPS接收机作静态相对定位 (边长小于15km) 时,采集1h之内的数据,即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两台仪器每天正常作业至少可测定4条基线。如果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对于双频接收机,仅需采集5min左右时间;对于单频接收机,只要能观测5颗卫星,也仅需要采集15min左右的时间。可见,利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能大大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效益。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与硬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 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min;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hm 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 12min;动态相对定

14、位测量时,流动站出发时观测时间只需12min,然后随即定位,每站观测时间仅需几秒钟。4.操作简便在操作上,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有的已达到“傻瓜化”的程度,操作员只需要安装并开关仪器、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量取仪器高度和监视仪器工作状态,其他工作则由GPS接收机自动完成,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假如在一个测站上需要作较长 时间的连续观测,通过网络或其他通讯方式,将所采集的观测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不需要任何人员人值守,就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在结束观测的时候,也只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机,便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任务。此外目前的接收机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亦越来越轻,便于携带和

15、搬运。5. 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而言,GPS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只需保持观测站15以上的空间开阔即可,因此可不再需要建造觇标。它的这一优势能大量节省造标费用 (造标费约占总费用的 3050)。同时由于无需点间通视,点位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布设,也可省去传统测量控制网中的传递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使得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6. 全球全天候作业由于GPS卫星数目较多,且分布合理,所以地球上何地点,均可连续地同步观测至少4颗卫星。从而保障了全球全天候连续的三维定位。通常情况下,除雷雨天气不宜观测,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由此看来GPS测量技术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来说是一次

16、重大突破。7.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传统测量控制是将平面和高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施测。而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二维坐标) 的同时,还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这种能够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的特点,为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和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其在航空摄影测量、航空物探及精密导航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高程数据。8. 经济效益高国内外大量的GPS测量实践表明,用GPS建立大地控制网,仅需常规方法的1/3费用。这是因为GPS具有定位速度较快的特点,因而使工期大大缩短;另外GPS另定位不要求测站间相互通视,不必建立大量费时、费力、费钱的视标。目前三台GPS测地

17、型接收机价格已接近台全站仪的价格,因此其经济效益将日趋显著。第2章 GPS静态测量布网方式及精度要求2.1 GPS静态测量的含义这种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相应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十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2.2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形式是表2.1表2.1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的精度要求级别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AA30.01A50.1B81C105D1010E1020一GPS的精度要求一国家测绘局1992年制定

18、的我国第一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将GPS的测量精度分为A A、 A、B、C、D、E六级。其中A、B两级一般是国家GPS控制网。我国的国家GPS网就是按照这一精度标准设计的。C、D、E三级是针对局部性GPS网规定的如下表2.2所示: 表2.2 GPS网相邻点的平均边长km级别AAABCDE平均距离10003007010-155-100.2-5注: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一3倍二GPS的精度要求二为了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有关部门制定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按城市或工程GPS网中相邻点的平均距离和精度划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在布网时

19、可以逐级布网、越级布网或布设同级全面网 ,如表2.3所示:表2.3 GPS的精度要求级别项目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固定误差a/mm1010101015比例误差系数b/ppm25101020相邻点平均距离/km95211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条681010102.3 GPS网的图形设计2.3.1 GPS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GPS网一般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的闭合图形。例如,三角网、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几何强度和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在设计观测图形时,必须充分考虑加强异步环的检查。实践表明,设计异步环可以检查诸多观测误差(仪器对中整平误差、不同时段的观测误差、大气变化的影响等)对观测成果的

20、影响,同时可避免粗差的存在。(2)GPS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3)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应分布均匀。同时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而非重合点应根据要求用水准测量方法(或相当精度的其他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以利于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的转换参数。(4)为了便于GPS测量的观测和水准联测,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来南侧或拓展,可在GPS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位点与观测站的距离不应超过300m。根据

21、GPS网的不同用途,GPS网的独立观测边应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GPS控制网应构成尽可能多的闭合图形,为此,要把网中处于边缘的观测点用独立基线连接起来,已构成全封闭图形,如三角形,有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布成环形图。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各等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下图的规定。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边,应按设计的网图选定,也可按软件功能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如表2.4所示:表2.4闭合环或附合线路边数规定等级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闭合环或附合线路的边数(条)68101010目前的GPS控制测量,基本上都是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测量方法

22、。这就需要两台以及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连续跟踪相同的卫星组,即实施所谓同步观测。同步观测是和GPS点组成的图形称为同步图形。2.3.2 GPS网的链接方式(一)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m台仪器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m-1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1+s(m-1)个点,如图2.5所示:特点: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缺点: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图2.5点连式图形(二)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m台仪器共同同作

23、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m-2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2+s(m-2)个点。 如图2.6所示:特点:作业效率较高,图形强度较强。图2.6边连式图形(四)混连式观测作业方式:在实际的GPS作业中,一般并不是单独采用上面所介绍的某一种观测作业模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灵活采用这几种方式作业,这样一种种观测作业方式就是所谓的混连式。如图2.7所示:特点:混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是我们实际作业中最常用的作业方式,它实际上是点连式、边连式和网连式的一个结合体。图2.7混连式图形2.3.3 GPS图形设计注意事项(一)布网形式AA、A、B级GPS网应布设成连续网,除边缘点

24、外,每点至少应与3个点相连C、D、E级GPS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符合导线。(二)各级GPS网中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和导线的边数满足下表要求如表2.8所示:表2.8闭合环和附合导线的边数级别闭合环和附合导线的边数AA-A5B6C6D8E102.4 GPS 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2.4.1选点与埋设标志由于GPS观测是通过接受天空卫星信号实现定位测量,一般不要求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而且,由于GPS观测精度主要受观测卫星的几何状况的影响,与地面点构成的几何状况无关,因此,网的图形选择也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较常规控制测量简单方便。但由于GPS点位的适当选择,对保证整个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

25、应根据本次控制测量的目的、精度、密度要求,在充分收集和了解测区范围、地理情况以及原有控制点的精度、分布和保存情况的基础上,进行GPS点位的选定与布设。在GPS点位的选点中做中,一般应注意:1)点位应紧扣测量目的布设。例如:测绘地形图,点位应尽量均匀;线路测量点位为带状点位。2)点应选在交通方便、便于到达的地方,便于安置接收设备。视野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一般应小于15度。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一面周围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4)点位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反射强烈的物体,例如:大面积水域、镜面建筑物等,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5)点位应选在地面基础坚固的地方,以便于保存

26、。6)点位选定后,均应按规定会指点之记,其主要内容包括点位及点位略图、点位交通情况及其选点情况等。2.4.2外业观测GPS观测与常规测量在技术要求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城市及工程的GPS控制网作业中,观测步骤如下:1)安置天线:将天线架设在三脚架上,进行整平对中,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2)开机观测:用电缆将接收机与天线进行连接,启动接收机进行测量;接收机锁定卫星并进行记录数据后,可按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输入和查询操作。3)观测记录:GPS观测记录形式有以下两种:一种由GPS接收机自动记录在存储介质上;另一种是测量手薄,在接收机启动前和观测过程中由观测者填写,操作人员只需做好以下操作就好:各测站

27、的观测员应按计划规定的时间作业,确保同步观测。确保接收机存储器有足够存储空间。4)开始观测后,正确输入高度角,天线高及天线高量取方式,观测过程中应注意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和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5)一般来讲,主要注意DOP值的变化,如DOP值偏高(GDOP一般不应高于6),应及时与其他测站观测员取得联系,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同一观测时段中,接收机不得关闭或重启,不得改变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参数;将每测段信息如实记录在GPS测量手簿上。6)进行长距离高等级GPS测量时,要将气象元素,空气湿度等如实记录,每隔一小时或两小时记录一次。

28、第3章 静态数据处理3.1 华测X90仪器介绍如图3.1所示,介绍了华测X90仪器的按键操作:图3.1仪器按键电源健:按一秒即可开机,长按三秒即可关机切换健:刚开机时,主机默认为RTK模式,如果做静态就要通过切换健进行切换:常按住切换健,此时电台灯长亮,等电台灯不亮,即可松开表明已切换到静态电池指示灯:长亮表示有电,如果不停的闪烁,表示电量不足卫星指示灯:每隔5秒连闪几次,表示有几颗卫星电台指示灯:做RTK时,电台指示灯会一秒闪烁一次数据采集灯:每隔几秒闪一次,表示在纪录数据, 闪烁的间隔即是采样间隔3.2 数据处理过程3.2.1任务的建立打开电脑“开始 程序 华测静态处理 静态处理软件”。如

29、图3.2所示:图3.2任务建立图注: 首先把下载下来的数据统一放到一个文件夹下面,新建任务时直接选择此文件夹,并注意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3.2.2坐标系统的建立新建任务时,虽然坐标系统已经选定,但可以对于中央子午线或者是投影高等可能需要相应的改动或新建。点击“工具”坐标系管理“,如下图操作:如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所示:图3.3坐标系管理图3.4坐标管理器图3.5坐标管理器七参数,一般默认不输图3.6坐标系统数据名称 长半轴 扁率 Bj54 6378245 298.3西安80 6378140 298.257图3.7坐标中央子午线设置中央子午线图3.8投影高设置投影高3

30、.2.3数据的导入项目建完后,开始加载GPS数据观测文件。选择“文件”“导入”,compass可以导入下图多种格式的数据如图3.9所示:直到出现图3.10所示的图为数据导入后的页面情况。图3.9数据的导入中图3.10数据导入后3.2.4基线的处理数据检查没有问题之后,点击“静态基线” “ 处理全部基线”,等基线全部处理完后,对于“Radio”值比较小的进行单独处理,至少保证Radio值大于3以上,当然处理的越大约好,最大为99.9如图3.11所示:图3.11基线向量的处理对于Radio值后面带“?”,是由于中误差过大,可以酌情对其处理。基线处理一:删除不好的数据,右击基线,出现”属性”,在“观

31、测数据图”里删除不好的数据或者时间比较短的数据,确定后,然后再单独处理这条基线如图3.12所示,图3.13为数据从新处理过程。图3.12基线向量处理过程图3.13数据的重新处理基线处理二:对于各别基线如果怎么处理都不能大于3时,可以不让其参与基线处理及网平差,具体操作是,右击基线属性把”参与基线处理及网平差”的复选框勾掉如下图3.14、图3.15所示:图3.14基线小于3图3.15不参与计算平差3.2.5网平差(1)已知点的输入在观测站点里:右击属性,点击“已知点坐标”,选择“固定方式”,如XY、XYZ,如图3.16所示:图3.16已知点的输入(2)网平差设置如下图,在“网平差”网平差设置“,

3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三维平差,二维平差,水准高程拟合,如图3.17所示:图3.17网平差设置(3)网平差在“网平差”里点击“进行网平差”,就会弹出下图窗口,点击“确定”,然后点击“成果”成果报告“,查看平差成果,平差报告会已网页的形式打开。 如图3.18、图3.19所示:图3.18网平差图3.19平差报告平差报告第4章 数据成果检查及输出4.1 成果检查4.1.1基线向量及改正数、(Tau)检验在“网平差”里点击“进行网平差”,就会弹出下图窗口,点击“确定”,然后点击“成果”成果报告“,查看平差成果,平差报告会已网页的形式打开。从平差报告里看出:基线向量及改正数 、(Tau)检验表个别为红色,这说

33、明要单独对这些基线进行处理,直到没有红色出现为止,如图4.1所示:图4.1基线向量改正数4.1.2 X平方检验当基线被处理的没有红色的了,但平方检验(=95%)还是“失败”,这时把这个参考因子输入到网平差设置自由网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里,然后再进行平差,直到“通过”。如图4.2、图2.3所示:图2.2X平方检验图2.3X平方改正后4.1.3平面距离平差值平面距离平差值如表2.4所示:表2.4平面距离平差值起点止点北向(x)/中误差东向(y)/中误差平距中误差相对误差(m)(m)(m)(m)CHCDGD01121450.00385549.710.00413352.90.00551: 2410129

34、GD028189.220.0027481.630.002211092.30.0031: 3749150GD034112.770.00249306.070.002710174.40.00361: 2809034GD05-2650.30.002612889.80.00313159.50.0041: 3312470JQJC19068.80.00555354.390.005719806.30.0081: 2491327JRCDCHCD-5565.20-5969.708161.4101:577451683GD01GD02-3955.80.00391931.920.0044402.310.00561: 7

35、88799JQJC6923.840.0058-195.310.0066926.60.00841: 824891JRCD-6579.80.0038419.9770.0046593.160.00551: 1190033ZKDDGD016372.760.009310189.40.009912018.20.01351: 887039GD02GD03-4076.40.00251824.450.00284466.10.00371: 1191133GD04-8680.10.0032093.450.003389290.00451: 2004580GD05-108400.00285408.180.0031121

36、13.80.00421: 2893981JQJC10879.60.0056-2127.20.005811085.60.00811: 1374010JRCD-26240.002-1511.90.00223028.440.0031: 1023610ZKDD-24170.009-121210.0097123600.01331: 932224GD03GD04-4603.70.00292690.00334611.530.00441: 1052931GD05-6763.10.00293583.730.00327653.950.00431: 1789426JRCD1452.430.0024-3336.40.

37、00273638.830.00361: 1004645GD04GD05-2159.40.00273314.730.0033956.090.0041: 982192JRCD6056.110.0028-3605.40.00327048.070.00431: 1645161GD05JRCD8215.550.0026-6920.10.00310741.70.0041: 2703877JQJCJRCD-135040.0055615.290.005713517.60.0081: 1700309ZKDD-132970.0098-9994.10.010416633.70.01431: 1164947JRCDZ

38、KDD207.0070.009-106090.009710611.40.01331: 8003634.1.4平面坐标平面坐标如图2.5所示:图2.5平面坐标4.1.5高程拟合坐标高程拟合坐标如图2.6所示:图2.6高程拟合坐标4.2 成果提交4.2.1 成果输出通过以上反复处理及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交成果,提交成果可以以成果报告(网页的形式),详细成果文本,简明成果文本或者以DXF格式输出网图等等。如图2.7所示:图2.7成果输出4.2.2 坐标输出成果坐标输出成果图如表2.8所示:表2.8成果输出点号横坐标Y坐标高程CHCD518596.9783337110.857.145GD01530

39、741.95313342660.5569.3239GD02526786.19723344592.4765.8112GD03522709.75063346416.9246.2218GD04518106.07693346685.9235.963GD05515946.62943350000.6585.2907JQJC537665.79733342465.2436.1609JRCD524162.1823343080.53322.63ZKDD524369.18883332471.1558.3044第5章 总结本文对GP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PS测量的方法和原理,以及静态布网方式及等级要

40、求。详细介绍了GPS静态数据处理过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及GPS常见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习经验对GPS测量技术在外来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通过以上对GPS测量的应用事例的探讨,可以看出GPS在控制测量上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第一 GPS作业有着极高的精度。它的作业不受环境和距离限制,非常适合于地形条件困难地区、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第二 GPS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及成果质量。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整个作业过程全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预处理、自动平差计算。 第三 GPS测量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减少野外砍伐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一般GPS测量作业效率为常规测

41、量方法的3倍以上。 第四 GPS高精度高程测量同高精度的平面测量一样,是GPS测量应用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地势比较险要的地方,往往由于这些地区地形条件的限制,实施常规的几何水准测量有困难,GPS高程测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于此同时本文未对GPS在高程测量方面的应用及相关方法进行讨论,同时也未对GPS在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及相关方法进行讨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 徐绍铨.GPS 测量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 刘三枝.GPS 定位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矿山测量,2005.3GPS应用程序设计,李洪涛等,科学出版社,19994实用GPS测量数据

42、处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5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徐绍铨,19986 周建郑,GPS测量定位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张晓明,高旭光.浅谈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108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北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9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S10 HC 1001-9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S11 CJJ 8-99, 城市测量规范S12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 13 国家测绘局,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北京:测绘出版社,2005. 14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精品课程网站, 15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网站, 致谢时间如梭,岁月如流。三年的大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而如今论文的完成更加让我感觉到真的要即将离开我的母校了,心中有很多的不舍与留念,这其中包括了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们的亲情与友情。在这论文写作期间,我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极大帮助,他们为我出谋划策,为我的论文修改批阅,使得我终于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虽然大多数是我自己写的但是他们的功劳也是很大的。尤其是纪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