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8659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 学号: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争夺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年级班别: 姓 名: 指导教师: 浅析一战前后美日在东北亚的利益之争 摘 要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 以中国东北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曾经是当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强国都卷入其中的一个“国际热点”。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是世界上国家矛盾突出的地方。在资本主义列强为争夺霸权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美国和日本在此地的冲突尤为为激烈和引人注目。日本以东洋盟主自居,利用地缘优势加速推进大陆政策的实施,在与西方列强的争斗中显示出强硬态势;美国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迅猛增长以及美西战争的获胜,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同列强分一

2、杯羹,也抛出其势必要在东北亚 地区争做霸主地位的门户开放政策。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大约二十年的时间中,美国和日本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在东北亚地区展开了几番空前激烈的较量。本文主要论述美日两国在一战前后在东北亚地区夺霸之争的特征以及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并探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对外扩张的实质。关键词 东北亚;美国;日本;门户开放;大陆政策;霸权主义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on for Interests between U.S. and Japanese in Northeast Asia Before and Af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3、 Abstract In modern history, to the center of Northeast Chinas Northeast Asia was the worlds major imperialist powers were all involved in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hot spots, Northeast Asia has always been a crossroads of big powers, the land of conflict, contradiction in the world where country.the

4、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Japan, particularly for the intense and compelling. Japan itself to Japan chief and the use of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inland policy, the struggle with the Western powers out of a tough situation to display; the United States wi

5、th their rapid growth and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winning Spanish-American War,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just with a share of foreign powers, but also bound to throw its dominance in the Far East to become the open-door policy.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about two decades, the U.S. an

6、d Japan to their own national interests in Northeast Asia, launched a fierce contest ever repe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n a post-war hegemony in Northeast Asia wins battle of the feature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reasons for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explore the cap

7、italist hegemony and foreign expansion in real terms.Keywords Northeast Asia;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open door; mainland policy; hegemony前 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迈进了一个将比往何时代都要更加开放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关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时代。东北亚区域世界的历史发展具有特殊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亚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强调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今

8、天,其历史遗产对东北亚各国发展以及未来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走向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日本国,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在17世纪的沙皇俄国向东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东北亚地区就被卷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洪流中。19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在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冲突尤为为激烈和引人注目。日本以东洋盟主自居,利用地缘优势加速推进大陆政策的实施,在与西方列强的争斗中显示出强硬态势;美国随着自身经济实

9、力的迅猛增长以及美西战争的获胜,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同列强分一杯羹,也抛出其势必要在远东地区争做霸主地位的门户开放政策。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大约二十年的时间中,美国和日本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在东北亚地区展开了几番空前激烈的较量,而较量的中心在中国。 史学界对美国和日本的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多集中于两个阶段,一是二战后的美日同盟关系,一是1913年之后的美日逐步走向战争的关系。对于一战前后的美日关系及其东北亚政策,美日学界有一些讨论,但大多基于本国立场,往往有回避侵略扩张政策会为其辩护之嫌。中国史学界对于一战前后的美日关系也有一部分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苗华寿

10、在和平与发展季刊2005年第2期中发表的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的一文中指出,制约与扶植,顺从与崛起的周期性交替写就美日之间的国家关系史,今后仍将是。美国和日本的外交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将向平等合作方向发展,日本实力上升,扩张野心膨胀。在刘世龙所著的美日关系史1791年2001年一书中,作者把美日关系以1911年为界分为两个周期:近代(1791年1911年)和现代(1911年2001年),研究了美日两国在这两个周期期间从平等接触不平等准平等平等(竞争,对抗)的关系史。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史学界对于一战前后的美日关系,美日东北亚政策的发展变化等问题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依然不足。 区域研究正在成为学术界的

11、新焦点,基于此,我把区域史研究和美日关系研究结合在一起,探讨美日在东北亚地区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学界涉及较少。而鉴于个人研究能力有限及时间仓促,我就对这一问题作一个浅显的分析。简析美日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争夺的概况,特征及原因,用历史事实证明“一国在实现国际关系中所追求的目的以及所采用的手段,会随着其相对实力的扩大而增加和强硬,也会随着其相对实力的衰落而减少和软弱。”而这种实力地位“是由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等多种力量共同构建的,且又受到国际的各种重要因素的制约”的这一国际外交原理。 一、一战前后美日东北亚利益争夺的概况 19世纪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力图避免与欧洲大国的冲

12、突,主要致力于大陆扩张。1850年前后,美国出现了主张跨越太平洋向东方扩张的社会思潮。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核心人物威廉西华德更明确提出美国的使命就是在太平洋沿岸同东方文明接触。他进一步指出,美国通过其在太平洋沿岸新获得的土地,夏威夷群岛以及日本和中国的必然开放所进行的商业交往中孕育着伟大的未来。“两国的交往已经大为频繁,其日后的扩展是不可限量的”。1可见美国有向太平洋以东扩展的野心。1899年9月6日,从自身实力出发,美国国务卿约翰约海向英、俄、德、法、日、意发出了“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各国在各自在华势力范围内对所有国家的平等贸易机会予以尊重。1900年7月3日,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美国

13、担心列强乘机瓜分中国,损害美国在远东大陆的既得利益,向各国递交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把原来所指各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开放”,更扩大到了中国全境的“开放”。为防止日俄战争获胜的任何一方独占中国东北,消除瓜分的潜在危机,1905年1月,美国第三次向各有关国家发出“门户开放”的照会。门户开放政策既是美国参与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特殊政策,又是协调列强在远东的国际关系,谋求对外扩张,争取远东国际事务首席发言权的外交政策。美国企图通过这一政策和它迅速增长的经济力量,进行畅通无阻的渗透和扩张,绕过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最终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与此同时在日本,日本是岛国,多山丘,土地贫痔,资源匾乏

14、,争夺“生存空间”,很早就确立了向大陆扩张的基本国策。 早在日本还未形成统一国家时就己开始萌发。早在391年,大和国派兵渡海进攻百济和新罗。2大化改新时期,日本天智天皇派军到朝鲜与中国唐朝对抗。663年8月17日至18日,唐、新罗联军以少胜多,在白江口以战船170艘彻底歼灭日本战船400多艘,使日本认识到他们是无力与唐朝抗衡的。白江口海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3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使日本有了向海外市场扩展的迫切需要。此外,与欧美等国家的近代化(工业化)不同,日本近代化不完整,军国主义思想浓厚以及军部力量强大,使日本在对外策略上易走向极端-诉诸武力,旨在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大

15、陆政策也逐步出台。甲午战争后,日本借助在中国攫取的各种利权,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迅猛增长。因此,日本也迅速走上了欺凌、奴役邻国的道路。至于此时在东北亚地区,由于各自的利益,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日本大力推进大陆政策。两国在一战前后的约20年时间里空前激烈的较量也终于拉开了帷幕。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日本对美国持不友好态度,因为日本人占这个群岛居民的40%。1900年末,美国要求租借福建三沙湾,日本提醒约翰海注意他的“门户开放”照会,美国只好放弃了这个要求。 1904年美国支持日本对俄发动战争,以利用日本打开被俄国关闭的中国东北门户。然后美国以日本遵守“门户开放”为条件进行调停。19

16、05年7月27日,美日签订了塔夫脱一桂太郎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日本则表示对菲律宾不怀任何侵略企图。9月5日,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维护了远东的势力均衡。4但这种格局是否会保护美国在东北亚的利益,有赖于日本未来的行动。美国在日俄战争后立即向日本提出收买南满铁路的计划,遭日本反对而失败。1907年7月,日俄签订密约,相互确认势力范围,由敌对走向合作,排斥其他列强的势力,使美国在东北的贸易额不断下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人民普遍的反应是“我们要和平”。在深受孤立主义影响的美国人民看来,这只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美国没有理由卷进去。191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17、削弱了国力,造成了经济秩序混乱,威尔逊政府潜心于国内的经济改革,无力顾及欧洲战争。5美国提出了“太平洋中立化”计划,力图保持各国在欧战爆发前所享有的各种在华权益的现状。日本借机在亚太地区疯狂扩张势力,并力图控制中国。一战的爆发给日本带来契机。日本元老井上馨写信给大限首相说,“这次欧洲之大乱,对日本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新时代之天佑,日本国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61915年1月18日,日本又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美国虽然当时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在中国却还不是日本的竞争对手。日本全力以赴,不择手段地在中国扩张,而美国并未将中国作为发展的重点。在当时情况下,美国在政治上对

18、日本的侵略行为可明确表示反对,但在经济、军事上却不可能对日本采取十分强硬的态度。美国不满日本的行动,于5月11日分别照会中国和日本,指出“美国对于中日两国间已经缔结或行将缔结的任何协定或约定,凡有损美国及其在华公民的条约权利或中华民国之政治和领土完整或统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际对华政策者,一概不能承认。”7这为美国日后同日本在中国进行争夺留下了借口。到1917年初,美国见时机成熟决定参战。美国于1917年2月3日宣布与德断交,4月16日,对德宣战。美国劝告中国一致行动,意图通过引导中国参战而取得对华主导权,扩大对华影响力,并加强中国在战后和谈中的地位,以牵制日本对中国的扩张。1918年11月11

19、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日美之间在凡尔赛宫展开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一战给美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成为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经济实力增长同时膨胀起来的是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政治野心。在一战后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目的是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和平,从而保护美国的利益”。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尽管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但通过其内容,不难看出美国企图以其强大的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自由和国际性“门户开放”为旗号,在全世界扩张自己势力的野心。一战给日本在东北亚特别是中国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打破了东北亚的均势,成为一时独霸中国的主角。1921年8月13日,

20、美国政府邀请日、英、法和中国等九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讨论限制军备和太平洋、远东问题,其意图就是拆散日英同盟,解决限制军备问题,并使列强承认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同时彻底解决山东问题,摧毁日本对华独霸的地位。可以说,“这次会议是美国对日本发起的一次更为凌厉的攻势”。日本看出了美国意图,朝野舆论对此反应极为冷淡和消极,甚至称华盛顿会议为“日本危急存亡之秋”的“国难”,相反首相原敬则表现的态度积极。原敬认为一战之后,日本已经进入世界五大强国之列,华盛顿会议无疑是世界上大国之间召开的非常重大的会议,日本应以大国的立场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日本应积极地对此进行准备并提出自己的要求,通过与各国协

21、商来解决问题,来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 二、美日在东北亚地区争夺的特征 1905 年至1920 年之间,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日两国为争夺各自的利益在东北亚地区进行了几番激烈的较量。总体来说,在几番较量的趋势是曲折的,不断变化的。先是日本不断的占居上风,处于优势地位,后来,美国也针锋相对,不断击败了日本而处于优势地位。在一战爆发前,美国为推行其门户开放政策,在东北亚地区采取了积极的攻势。在日俄战争中,美国之所以支持日本,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扩张的考虑。其目的就是利用日本打开俄国对中国东北的“门户关闭”政策,但同时也不愿意看到日本取得完全的胜利,独霸中国东北。日俄战争虽然基本上实现了美国设想

22、的日俄均势的构想,然而,它企图借此均势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如意算盘却并没有实现。在随后的冲突中遭到了日本的对抗,可以说此时日本成了美国向东北扩张势力的主要障碍。它想为其利用却成为对手的日本,凭借日俄协约和日英同盟的后盾以及地缘优势,摆出了强硬的对抗姿态,并且暂时处于有利地位。美国要想卷土重来,就必须扩大力量,掌握时机。一战爆发后,欧美列强主要忙于欧洲战场,这样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均势、尤其是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被打破。日本乘机加紧扩张在华势力,妄图实现独霸中国的野心。美国同样想伺机在华攫取更多的利权,日美之间的竞争更形激烈。1917年4月,美国宣布对德参战,自己也卷入欧洲战争,一时无力继续与日本在中

23、国对抗,所以美国政府中逐渐出现了寻求与日本妥协的强烈倾向。1918年,日本在帝国国防方针中确定以建立在中国霸权地位为根本方针,更是将美国确定为首要敌手,摆明是要抵制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势力的争夺。在整个一战期间,大陆政策和门户开放政策之间的较量,日本借助一战的“天佑”仍然处于上风;美国则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牺牲中国一再迁就日本。但美国的东北亚争霸战略实际上对此是难以容忍的,所以随着一战结束,便展开了对日本的新一轮攻势。 一战结束后,为了扩大和维持已获得的利益,进一步贯彻大陆政策,1918年9月刚刚成立的日本政友会原敬内阁便制定了对付战后新形势的外交方针。其要点就是“恢复对美协调以取代过去的对英协调;

24、改革对华外交。可见,尽管在前两次的冲突、较量中日本一时得逞,但是从现在开始则必须更加重视这个对手,新内阁强调把对美协调作为日本外交的核心。美国成为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经济实力增长同时,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政治野心也在膨胀。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此时的美国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日本这个宿敌,所以在随后的门户开放政策和大陆政策的较量中,美国显得比战前更为积极主动,相反日本则陷于被动局面。此番较量之后,可以说大陆政策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强势逐渐地减弱,相反美国不仅在东北亚地区、在整个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则不断地增强。在凡而赛华盛顿体系下,无论是世界格局,还是中国对外关系方面,都发生了有利于美国

25、的变化,门户开放政策处于了优势地位。 三、美日东北亚地区利益争夺的原因 (一)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美西战争后,美国首次突破了固守西半球的地理限制,开始插足列强在世界各地的扩张和争夺。美国内战结束到19世纪末,是美国历史上的“镀金时代”。美国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其经济实力大增,为美国实现由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政治思想和社会舆论方面,“天定命运”说又兴盛起来,也为海外扩张大举张目。“它反映了美国工商业企业家的扩张要求。他们的扩张活动不仅限于毗邻美国的国家和地区,而且还致力于夺取海外领地和扩大势力范围”。一战中,美国通过中立手段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

26、,使美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位,自身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强国。因此它也就强烈要求按变化了的经济、军事实力重新分割殖民地,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一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威尔逊说:“我们的国内市场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海外市场”。东北亚地区,尤其是巨大的中国市场,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强烈的诱惑。 虽然在一战前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实力远不如日本,日本在此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塔夫脱出任美国总统后,美国的东北亚政策也以新的姿态活跃起来,塔夫脱认为,“罗斯福姑息日本,情愿把美国在华利益置于次要地位,以换取日本的好感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他主张,“任何竞争者”如果敢于“借政治上的优先权来削弱或损害”美

27、国在华利益,美国必将“以一切合法手段”来对付。因此,美国为实现经济扩张、谋求世界霸权也在东北亚地区开始大展拳脚。也就于日本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利益争夺。 (二)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需要。德川幕府末期出现了旨在阐述日本欲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向海外拓展的所谓“海外雄飞论”,主要代表人物为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等,他们的主张奠定了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本多利明认为在人口激增时,日本的出路只有效法西方殖民主义者,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继他之后,佐藤信渊提出了“中国征服论”。吉田松阴继承和发展了佐藤信渊的思想,提出了不仅要吞并朝鲜和中国,还要君临印度的思想。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以及俄国在北方列岛的进逼,

28、促使日本民族忧患意识空前高涨,他们认为,为谋求生存,必须抢先并吞“满 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 吉田松阴的侵略主义影响了其得意门生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明治维新重臣。明治政府初期,木户孝允将“海外雄飞论”具体化为“征韩论”,成为大陆政策的直接指导思想。而山县有朋则集“海外雄飞论”和“征韩论”之大成,他于1880年出任参谋本部部长,大肆叫嚣侵略中国和朝鲜为当务之急。山县有朋整理成邻邦兵备略上表上奏天皇,该奏章将中国确定为主攻方向。此时,日本大陆政策初步形成。在19世纪90年代,山县有朋已升任内阁首相,他炮制的军事意见书和外交政略论将军事侵略与政治外交混合在一起,提出了所谓的

29、“捍卫主权线、防卫利益线”的侵略理论,明确地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至此,日本的大陆政策正式确立并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吞并朝鲜、琉球和台湾;第二步以朝鲜为跳板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占领全中国;第三步则以中国为基地,北进西伯利亚,南进印度支那半岛及南洋群岛。日本在推行其大陆政策时,始终把侵华作为核心内容。明治以后,日本大力推进大陆政策的实施,到一战前,日本已占领了琉球、台湾、朝鲜等地,并在中国东北已形成很大势力。日本为推行其“大陆政策”,必然会在东北亚地区不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也必然会和企图称霸世界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也就促成了美国和日本在东北亚的

30、利益争夺的几番较量。 (三)东北亚对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9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完成,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西方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本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广阔的商品和原料市场,纷纷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东北亚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优势,也就为西方各个资本主义帝国在这里进行疯狂争夺提供了现实意义。、东北亚国家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为美国和日本提供了收益率高的投资市场。东北亚各国中,除日本经济高度发达、资金较为雄厚外,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

31、金短缺问题。在经济起点较低,资本 积累相对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金总量需求的缺口较大。此外,东北亚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 ,是追逐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在这里,大多数国家存在着对资金的结构性需求。 无论总量需求,还是结构需求,都需要国际资金的补充。同时,适应国内资金的需求状况,大多数东北亚国家都对外资采取 了吸纳和引进的态度,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这样一来,巨大的资金需求和适宜的 投资环境,为美国和日本资金进入东北亚市场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东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为美国和日本提供了兼容性强的广阔商品市场 。美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和不断

32、增长的财富,使东北亚地区的消费能力急剧扩大,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美国国内供求状况不同,多数东北亚国家不是需求约束,而是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这里的市场对质量高、品种多的商品需求较大。总之,东北亚地区自身的区位特点,给了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的缘由。东北亚地区一度成为一个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美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家在此地的争夺连绵不休,其原因之一无非是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利益。美国和日本的冲突在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占有主要地位,他们争夺的原因之一也是经济原因。 结语 正是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前提下,日美两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在东北亚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到华盛

33、顿体系确立这段时期,展开了几番较量。随着华盛顿体制的确立,美日在东北亚地区针锋相对的倾轧进入了将近十年的相对缓和阶段。然而,美日的暂时妥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为争夺帝国主义权益的矛盾冲突。日本决不会甘愿在华盛顿体制下一直受制于美国,也决不会放弃在东北亚地区特别是在华利益。随着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大陆政策势必要卷土重来。美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利益争夺的历史事实恰好引证了一些学者在分析国家外交政策时指出:“一国在实现国际关系中所追求的目的以及所采用的手段,随着其相对实力的扩大而增加和强硬,也会随着其相对实力的衰落而减少和软弱。”而这种实力地位“是由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等多

34、种力量共同构建的,且又受到国际的各种重要因素的制约。”的国家外交政策的这一原理。参考文献1 泰勒丹涅特. 美国人在东亚(中译本)M.(中译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1959 ,228.2赵建民、刘予苇主编. 日本通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14.3赵建民、刘予苇主编. 日本通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32-33. 4L. S.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l Centurv M.Beijing: PekingUniversity Press, 2004. P. 495.5(美)布卢姆等著,戴

35、瑞辉等译. 美国的历程M. (下)(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36-246.6(日)井上清. 日本军国主义M.(中译本)第3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6.7中美关系史资料汇编Z. 第1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7,467.8Arthur Slink, Wilson: Campaigns for Progressivism and Peac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411.9沈予. 日本大陆政策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244.10丁则民主编. 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

36、86119世纪末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22.11 Williams, William A., The tragedy ofAmerican DiplomacyM. New York : Dell Pub.Co.1972. P. 72.12WI孔华润著. 美国对中国的反应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1989,68.13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 国通史M. 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11.致 谢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忙碌,在各位老师和同学帮助和支持下,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已完成在即,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世界史老师。她一丝不苟的作

37、风,严谨的治学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还有她从容的为人、平和的心态、利落的风格,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给我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让我也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学业和未来工作的甘苦,在不断地查阅资料、艰苦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耕耘的快乐。所以,我对世界史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在此,我向我的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其次,我还是要感谢培育我两年半的所有的其他科目的老师,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和朋友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设计才得以顺利完成。最后,我还要感谢对我大力栽培了两年半的河南大学,我很庆幸这一段宝贵的年华是在河大这所古朴亲切的学校里度过,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无形而更可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这一切,必定让我受益终生。在河南大学的2年,我度过了我人生最愉快的时光,即将毕业之即,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河南大学永远是我的骄傲,我坚信母校的事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1年3月于河南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